分享
2023年优秀文章读后感三篇.docx
下载文档

ID:246639

大小:18.99KB

页数:5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3-1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优秀 文章 读后感
优秀文章读后感三篇 四篇论文读后感 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兼及“近代文学〞问题本文主要论述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上限问题,认为现代文学始于20世纪初。第一局部讲了划分现代文学起始时间的四个依据。第二局部考察了新文学(尤其是前20年的新文学)的本质特征,作者概括为三点。第三局部讲了20世纪初到文学革命前的文学与新文学之间有三点相通之处,它们与第三局部作者概括的新文学三点本质特征是一致的。第四局部讲了把20世纪初至文学革命前的文学列入现代文学而不列入“近代文学〞的两点原因。 读过章先生的几篇文章了,他的文章给人的总体感觉就是条理清晰。一般说来,章先生的论文都很长,材料也较多,但是无论哪篇文章读起来都不给人以繁杂感。所有的材料都恰到好处地安排在适当的位置,这一点是我们写作论文的初学者需要认真学习的。有时我写论文会把材料进行堆叠,造成材料与文章的游离,如何能充分证明自己的论点,对材料剪裁得当,我想,从章先生的文章中可以获得一些启示。再有,章先生论文的明晰特点还在于他在行文中运用了很多标志性的诸如“其一〞、“其二〞、“第一〞、“第二〞、“首先〞、“其次〞这样的词,让人一目了然,一下子就知道作者的论点,知道他主要论说的对象是什么。这和当下一些论文中洋洋洒洒几千字却没个中心,没个提示,让人一头雾水的文章形成鲜明比照。我想,写文章就是要让别人明白的,而不是相反。用这些看似模式化的提示性词语看似迂腐,实那么最为明智。既让自己明白,又让别人明白,何乐而不为。 章先生的观点其实我们已经了解很多了,他关于近代文学、现代文学这些话题的意见也屡次见到。我这里就不再重复了,仅就我感兴趣,章先生也总是提到的一个观点谈谈吧。关于人性解放的观点,似乎确是现代文学的一个显著特征。它本是针对清末对人性极端压制而提出的一个文学精神,对于纠正以往扭曲人性的社会精神有积极意义。尤其开展到今天,那些个性化写作,可以说是当年论调矫枉过正、人性解放到另一个极端的表现。这也正从反面证明了“人性解放〞是现代文学特征无疑,且证明了现当代文学的连贯性、一致性——章先生在这一点上事实清晰、材料充分、论证有力。但是我想说的是“人性〞这个话题本身追求的属于“真〞的范畴,而文学讲的内容属于“美〞的范畴。“真〞和“美〞有交叉,但不完全重合,因此,是否该以“人性〞范畴去判断“文学〞似乎有待商榷。当然这个问题不在本文论点讨论之列,我只是由此联想而已。 尚未完成的“现代〞——也谈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分期这篇文章主要讲了现代文学分期的上限问题,以及现当代文学关系问题。第一局部讲了讨论“现当代〞分期和相关问题中存在的疑问,及讨论的必要性。第二局部讲了关于现代文学的上限问题,否认了现今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开端的观点。第三局部讲了关于现代文学的下限问题。第四局部讲了“要将晚清至今的文学全部囊入‘现代’,在取消‘当代文学’概念曾经拥有的客观、普适的文学史意义之外,还需要解决三个问题〞。第五局部讲了将 八、九十年代中国文学纳入现代文学范畴的理由。第六局部讲了我们对待现当代文学分期的正确态度。 这是我在这几篇论文中最喜欢的一篇文章,因为它的风格,也因为它是在用作者自己的头脑思考,还因为它的观点与我平日所持论调有很多契合,正应了“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便“快然自足〞,不知“错〞之将至了。以下是让我感受较深的几点: 1、""但文学史正是由这样不断涌出又不断取消其名号的无数转瞬即逝的“当代文学〞集合而成,"" 以前就对当代文学的提法产生过疑问,当时我想,“当代文学〞,顾名思义,就是指当1 前、当下、近一段时期的文学,那么当“当代〞成为“过去〞,甚至成为“古代〞时,这个时期的名字该叫做什么呢。可能这不是我们这一代人可以决定的,但是总要对此有个说法才是。现在看到终于有人提起这个事了,觉得很受鼓舞,也觉得当年自己的疑心很有道理,倒并没有误入魔道。还有,我向来对文学与政治挂钩这件事不以为意,再加上家人进行的“权威教育〞的失败,从小也没养成坚决的信仰习惯,所以总认为新文学运动由一两个偶然事件来推动这事事出蹊跷。看来还真不能盲从于固定的论断,总该用自己的脑子思考思考才是。 2、他们的机智诡秘把戏百出的表达追求,牺牲的是汉语也是一切语言应该始终视为生命的及物性,在他们手里汉语越来越成为无所凭依的言辞的漫流,他们的搁浅是必然的,"" 最不喜当代文学的最重要的理由就是其语言实在让人受不了,不是直白得让人困倦,就是晦涩得让人头疼。一篇文章中所有的东西都有了,独独缺了“美〞,这不是很奇怪么。作者在这里可谓一语中的。文学给人的享受除了语言享受之外,再不剩什么,如果把语言损毁、抛弃之后,也就无所谓文学了。这一点又和前面提到的“个性解放〞相关联。每个人要张扬个性,可以理解,但是不管怎么张扬,总归还是人类,总还要做出人类的姿态,超出这个界限怕就令人费解了。 3、文学史始终是心灵史,"" 思考的心灵,艺术化思考的心灵真是世上最美的事物。政治、压迫、恐吓都不能阻碍心灵的自由。文字是最能表达人类思考的东西,文学的历史也是思考的历史。思考时,人人自由而平等。 在19世纪20世纪之交,建立中国现代文学的界碑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中国现代文学的限定问题。第一局部讨论了现代文学分期的提出,判定依据,并以为“小说界革命〞推动了文学现代化,现代文学界碑应在世纪之交。第二局部以文学革新中,小说、散文、戏曲各个领域的开展为例论证了文学现代化起始于世纪之交。第三局部从通俗文学角度,分析了文学如何同市场结合,认为这也是标志现代文学形成的一个界碑。 文章前两局部的内容使用的是大家常用的材料,并不稀奇,尤为特别的是文章的第三局部。通俗文学的兴起并受到关注,作为现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似乎不如“革命〞之类的词语更响亮、显眼,但它却是现代文学一个不可无视的力量。以往的文学史对此不够重视,大家的目光似乎都集中到了对政治联系密切的文学改革上,只把此类通俗文学看作现代文学的边缘化产物加以研究。这是一种传统偏见,也是我们当下的研究者应予以纠正的。 新、旧文学的内在联系及中国文学研究的全球性视野这是一篇从宏观视角探讨中国古今文学内在关联的文章。层次清楚,一目了然。作者的观点很有新意,对于两种文化的内在联系很有洞见。尤其是提出中国文学研究的全球性视野,这是以往学者所不曾有过的,对于今天的研究很有启发性。不过,作者对传统文学与现当代文学内在联系的归纳略嫌薄弱,而且第 一、 二、三点值得进一步探讨。 第5页 共5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