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质量教育背景下中小学心理...三重逻辑:准则、挑战与破解_冯世昌.pdf
下载文档

ID:2461288

大小:2.19MB

页数:11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6-2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质量 教育 背景 中小学 心理 三重 逻辑 准则 挑战 破解 冯世昌
课程与教学2023 年第 2 期(总第 314 期)FORUM ON CONTEMPORARY EDUCATION近年来,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教育问题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家卫健委指出,当前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和精神障碍患病率逐年上升,已衍变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1。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调查显示,2009 年至2020 年我国中小学阶段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稳中有降,抑郁检出率随年级的升高而递增,其中10.9%12.6%的高中生有重度抑郁;2020 年有自杀意念的青少年人数比 2009 年高出 6.2%,尤以女生高出 10.4%2198。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具有直接关系,静态化、教条式、低质量的心理健康教育难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为此,深化中小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改革,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质量显得尤为紧迫。高质量教育建设是国家“十四五”时期提升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2021 年 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 开宗明义提出,构建高质量的教育体系与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体系,将教育体系与健康体系并举,明确了教育体系与健康体系协同构建的重要意义3。在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 年)等文件中又具体提出*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 2019 年度教育学青年课题“学校场域中的共生教育研究”(编号:CAA190242)、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西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2022 年度课题“边疆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教学逻辑与实施路径研究以广西地区为例”(编号:2022MJYJS00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高质量教育背景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改革的三重逻辑:准则、挑战与破解*冯世昌摘要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既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与素质全方位提高的重要途径,又是推动实现国家教育现代化和建设教育强国的基础保障。研究从心理健康教育的共性与特性出发,运用共生理论分析框架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内核透视,提出在高质量教育时期“提质增效”“多域贯穿”“全纳融通”和“稳健强能”的优质准则,并揭示出其所面临的“家校轻视惯习”“社会刻板效应”“主科内卷侵占”与“虚拟社交冲击”的现实挑战。基于此,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高质量改革发展的破解策略包括对标精准管理,打造“质量循促型”的共生常态;激活模式创新,促成“思行生活化”的共生维度;深化学理研究,提振“学术话语权”的共生支持;完善体系建设,实现“服务全天候”的共生周期。关键词 高质量;共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改革逻辑作者简介 冯世昌,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哲学与教育心理学(桂林541004)93DOI:10.13694/ki.ddjylt.20230330.002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总体远景目标与阶段性实施目标。从国家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出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既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方位提高的重要途径,又是推动实现国家教育现代化和建设教育强国的基础保障。然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由于长期受到冷落与忽视,加之教育内卷趋势愈发严重,导致其提质之路举步维艰。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轻视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压抑了学生的心理诉求,引发学生孤独、抑郁、耐挫力差,甚至自杀等恶性后果,更在一定程度上严重阻碍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随着高质量教育改革向纵深推进,提升与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成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本研究以推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高质量建设为切入点,运用共生理论分析框架来破解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从而为实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策略与方案。一、基于共生理论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分析框架共生理论研究源自生物学,由德国生物学家安东德贝里(Anton de Bary)于 1879 年率先提出,其初始意涵为不同种属的生物在一起长期生活4。20 世纪中叶,共生理论逐渐向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和美学等学科辐射,其意涵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从狭义的异类物种转向广义的同类种间,再转向异质事物间,这种转向也标志着共生理论体系逐渐趋于成熟与完善。近年来,由于共生理论高度的协同能力与治理能力,共生主题研究一度成为破解教育问题的重要途径,因而我国基础教育科研也应向共生范式转变5。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需从改进各教育主体的人际协同关系以及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着手,其中,人际关系是共生理论的重要内容,具体表现在共生关系是人际关系高质量发展的集中体现。研究显示,人际关系越和谐,心理健康教育水平越高2188-199。由此,以共生理论分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发展问题是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其中,共生三要素理论被认为是最具有一般性、代表性和操作性的分析方法,对于深层次分析主体间的共生关系,破解非共生状态下的低质困境具有显著作用6。因此,研究从共生单元、共生模式与共生环境三个维度出发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内核透视。(一)共生单元:心理健康教育共生体形成的物质基础共生单元是指构成共生体或共生关系的基本能量生产与交换单位。反映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共生单元即心理健康教育中“教”与“学”的各类教育主体,是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共生体的物质基础。研究认为,共生单元所产生的共生动能与心理效能、教育潜能之间具有正向关系,故增强共生单元之间的共生动能可以有效提升其心理效能,从而挖掘出更多的教育潜能。首先,异质共生单元间的交互作用为心理健康教育共生体的产生提供了物质、信息和能量的基础保障。物质单元的共生素养、信息传递的对称情况与能量传导的向度及数量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共生体的结成。其中,能量传导对于共生关系具有增强、维持与削弱三个向度,共生体的形成需要产生新的共生能量或将非共生能量转化为共生能量。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随着共生能量增幅突破临界值并引发质变,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共生体应运而生。其次,共生能量的传递与增殖是有条件的,能量的传递需借助共生界面,即通过教育媒介与教育技术手段进行传输。共生界面的级别决定了共生能量的传递数量、速率与质量,进而决定了异质共生单元间的共生密度。再次,共生单元的对象会随着共生层级的移动而发生相应变化。例如,在学校场域中,教师与学生是其共生单元;而在社会场域中,家庭与学校是其共生单元。最后,在不同的共生层级94上,共生单元具有不同的性质、结构与功能等,识别、组建与强化共生单元是心理健康教育获得共生动能的前提条件。(二)共生模式:心理健康教育共生体运行的内在主轴共生模式是指共生单元之间形成共生关系的内在运行机制,这种模式将有助于强化共生单元之间的亲密度,合理调节共生能量的传递与分配,并对共生环境产生积极的反作用。共生模式是共生三要素的联结中枢,是产生和维系共生关系的核心力量。在心理健康教育实际施教过程中,共生模式通常是以学校为主带动家校社共同体进行构建的,是维系心理健康教育共生体有效运行的内在主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共生模式的建构必须以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与素养全方位提高为出发点,以心理健康教育培育实效的长期保持与强化为落脚点构筑共生模式。由于学校教学活动中共生单元较为固定,即家、校、生等主体是确定的,共生模式的建构应首先考虑既定共生单元的性质及其关系。另外,共生模式的维护需要持续稳定的共生能量作为支撑。在高质量教育发展时期,仅依靠学校场域的单向度育人,难以起到巩固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鉴于此,处于共生模式内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积极拓展共生维度,促使其共生模式不断迭代升级。随着共生层级的不断上移,共生模式可以调动的共生资源愈多,其所产生的共生动能也愈强。共生模式不仅需要注重整体的共性,更需要关注个体的个性,以确保每一共生单元与共生环节的健康运行,从而避免导致“木桶效应”和“破窗效应”的发生。(三)共生环境:心理健康教育共生体扩容的外在承载共生作为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与实然样态,必然是处于特定的外部环境或情境之中的,共生环境因而成为共生单元运用共生模式实现进化发展的外在承载。从共生环境角度来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关乎学生作为共生单元的个体成长,更关乎学校发展、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共生单元与共生环境是有机的主客关系,二者在共生视阈下存在着“皮格马利翁效应”。一方面,共生单元以不断扩充共生空间,增殖共生能量为其发展的主要动力,因而在共生模式下共生单元将由小及大、由少至多、由低质向高质集聚,不断形成更加强大的共生模式,以提升其利用和改造共生环境的能力。另一方面,在社会资源有限的框架下,随着共生环境逐步被共生模式所“内化”,共生模式与共生环境的范畴将无限趋近,共生资源的利用量与共生动能的激发量趋向最大化,从而使得共生单元的心理效能达到最优,进而能够有效实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共生单元不断升级共生模式,以更好地加强利用和改造共生环境的现象既是共生系统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的衍变过程,也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由现实低阶模型向理想高阶模型的进化过程。由此,研究结合国家相关政策文件对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共生单元的分类17,以共生三要素理论为基础,提出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阶层框架图,如图 1 所示。二、高质量教育背景下中小学优质心理健康教育的逻辑准则在高质量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时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呈现出新的转变。一方面,国家密集出台一系列关于儿童青少年教育的重大政策,从各个层面加强和改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环境,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构筑了坚实有力的外部支撑;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具有基础性地位的教育科目,具有巩固、强化和提升学科地位与教育质量的内在诉求。新时期,从目标、管理、发展和评价出发,以何种逻辑准则提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其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95(一)提质增效:强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之要首先从内涵来看,高质量教育的本质必然体现为教育质量由低向高的转变,反映出教育改革由浅入深的推进,并触及和影响教育发展的“深水区”与教育结构的“塔基”部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质量教育发展的基本保障,故应首先加快其纵深推进,为确保实现高质量教育发展提供共生动能。2021 年 7 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 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加强源头管理,全方位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加强源头管理的本质在于合理规约学生校内外的思想和行为。一方面,国家不断强化中小学生的教育惩戒和管教干预,积极预防儿童青少年的违法犯罪行为,有力遏制校园霸凌、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发生,通过法治手段“以法正心”;另一方面,国家通过“双减”等政策和心理咨询室等建设,减轻中小学生校外作业和培训负担的同时,为学生构筑健康的心理场域,逐步提高学生的心理效能感,通过德治手段“以德润心”。从教育成效看来,教育施策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塑关键在于增强学生的心理效能,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对于不良情绪调节、建立自我认同和保持心理健康状态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积极因素呈正相关,高自我效能感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更高8。在高质量教育时期,“法治”和“德治”教育手段相融合的目的是更好地满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提质”与“增效”的发展诉求。基于此,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应以“提质增效”为首要目标,从多个维度提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质量。(二)多域贯穿:拓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之维心理健康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对家、校、社共生单元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学校教育方面,对于学校的组织和管理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2021 年10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九十八号,公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该法明确提出学校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定期开展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和帮扶活动,并具有及时联系、督促未成年人的家长、监护人参与的义务。在家庭教育方面,对家长的教育理念及施教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呼吁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培训,而且要求做到“持证上岗”。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