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高职
生就
竞争力
提升
实证
研究
汪珊
实践总结58就业与保障2023.4高职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的实证研究文/汪珊摘要: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等压力,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较为突出。文章通过对湖南省四所高职院校毕业生进行抽样调查,获取了 204 个有效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法对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进行客观评价,实证分析影响高职生就业竞争力的因素,进而提出新时代下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的新思路、新举措,以期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质量,促进高职院校持续健康发展。关键词:就业竞争力;职业教育;岗位需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对促进就业创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1。提升高职生的就业竞争力,不仅有利于促进就业创业,也有利于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2。一、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就业竞争力综合评价1.分析方法与指标选取就业竞争力是指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利用自身优势战胜竞争对手、获得合适的职业岗位、很好地满足岗位需求,并能持续发展的素质、能力和相关条件的总和。从找到工作,到适应工作并在工作中取得成绩,都需要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3。本文在参考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就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见表 1)。2.数据处理本文采用统计分析软件对调查的指标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巴特利(Bartlett)球形检验统计值为 184.374,对应的概率 Sig.值是 0.000,表明相关系数矩阵和单位矩阵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KMO 值为 0.673,接近 0.7,可以得出选取的指标适合进行因子分析4。前三个因子的方差分别为2.225和 1.56,均大于 1,累计方差贡献率 74.62%(即它们包含原有指标的信息量超过了 74.62%),因此可以作为主因子。采用方差极大法对结构较为复杂的初始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旋转,分析显示,两个主因子的典型代表量更加明显:第一主因子(F1)反映了知识技能、职业素养、适应能力这三个指标在该因子上的载荷分别是 0.891、0.831、0.841;第二主因子(F2)反映了职务层次、月收入水平这两个指标,在该因子上的载荷分别是 0.87、0.828。在上述步骤完成之后,计算两个主因子的得分。因子得分函数如下:F1=-0.104X1+0.412X3+0.387X4+0.365X5F2=0.6X1+0.55X2-0.08X3-0.094X4+0.089X5不同因子的综合得分F=(1F1+2F2)/(1+2),其中 F 代表就业竞争力;1和 2分别是两个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二、影响就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1.理论分析与假设相关文献研究表明,专业成绩、专业满意度、家庭经济条件、社会关系网络因素对就业竞争力影响较大。专业成绩反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随着科技的进步,各行各业对专业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成绩好表明其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更全面和深入,在求职时具有比较优势。因此,提出假设 1:专业成绩越好,则就业竞争力越强。专业满意度是指大学生对学校教育产生的体验与预期的差距。相关研究表明,专业满意度与学习投入度和学习效果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而专业成绩的高低对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的影响较为显著。同时,专业满意度与学生就业信心指数之间也存在正相关关系。因此,提出假设 2:专业满意度越高,则就业竞争力越强。家庭经济条件直接影响从小接受的教育、生活的环境5。现今,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虽然不会因经济问题辍学,但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 2018 年度高职高专教育一般课题“基于多元回归和因子分析的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的实证研究”(XJKX18B227)。表 1 就业竞争力指标指标(变量)指标(变量)赋值职务层次(X1)1.普通员工;2.基层管理者;3.中层管理者;4.高层管理者月收入水平(X2)1.3000 元以内;2.3000 至 5000 元;3.5000 至 7000 元;4.7000 元以上是否具备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X3)1.不完全具备;2.基本具备;3.完全具备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和职业素养(X4)1.不完全具备;2.基本具备;3.完全具备是否可以很快接受和适应环境、工作变化(X5)1.不可以;2.基本可以;3.完全可以59就业与保障 2023.4窘迫的家庭经济状况仍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这类高职学生的发展。因此,提出假设 3:家庭经济条件越好,则就业竞争力越强。社会关系网络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成社会资源。调查显示,在父母这一社会关系上,主要提供物质支持;在亲戚这一社会关系上,主要提供情感支持;而在朋友这一社会关系上,选择提供就业信息的人最多。因此,提出假设 4:通过关系(亲属、朋友、同学等介绍)获取工作的毕业生,其就业竞争力强于通过人才市场、招聘网站或其他渠道获取工作的毕业生。2.回归分析本文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实证研究专业成绩、专业满意度、就业年限因素对就业竞争力有效性的影响。Logistic 回归方程为:Y*=LnP/(1-P)=a+b1X1+b2X2+b3X3+bmXm,其中 P=1/(1+e-Y*)表示在 X1、X2Xm作用下事件发生的概率,Y*是一个与Y有关的指标变量。a为常数项,b1、b2bm是自变量系数,X1、X2Xm是自变量6。选择就业竞争力作为因变量,Y=0 时,表示就业竞争力低,Y=1 时,表示就业竞争力高;选择专业成绩(1 表示一般;2 表示良好;3表示优秀)、专业满意度(1表示一般;2表示较满意;3 表示很满意)、就业年限 3 个变量作为自变量。LnP/(1-P)=-5.201+0.529 专 业 成 绩+0.915专业满意度+1.039 就业年限Sig.小于 0.01,说明回归方程整体上是可靠的;回归方程对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合计判断正确率为 80.3%,也说明其拟合程度较好。专业满意度和就业年限的 Sig.值均小于 0.01,说明方程中的自变量对因变量有显著影响。Wald 为检验值,其值越大表明自变量的作用越显著,专业满意度的 Wald 值大于专业成绩的 Wald 值,说明专业满意度对就业竞争力的影响大于专业成绩的影响。B 表示自变量系数,专业成绩、专业满意度和就业年限的系数均大于 0,说明自变量越大越好。专业满意度越高、专业成绩越好的高职生就业竞争力越强。3.方差分析以下采用方差分析法分析家庭经济条件、获取工作渠道对就业竞争力有效性的影响。(1)家庭经济条件对就业竞争力的影响以家庭经济条件作为自变量(0 表示家庭经济条件困难;1 表示家庭经济条件一般;2 表示家庭经济条件较好;3 表示家庭经济条件优越),就业竞争力作为因变量进行方差分析。由于就业竞争力的方差分析 Sig.值为 0.003,小于显著性水平0.1,因此拒绝零假设(组间差异不显著),即认为总体上家庭经济条件对就业竞争力的影响是显著的。采用LSD方法进行两两多重比较(见表2),可以得出:在 5%的显著水平上,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毕业生,其就业竞争力弱于家庭经济条件一般、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家庭经济条件优越的毕业生;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的毕业生,其就业竞争力弱于家庭经济条件很好的毕业生,但与家庭经济条件困难、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毕业生不存在显著差异;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毕业生,其就业竞争力强于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毕业生,但与家庭经济条件很好、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的毕业生不存在显著差异;家庭经济条件优越的毕业生,其就业竞争力强于家庭经济条件一般、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毕业生。(2)获取工作渠道对就业竞争力的影响以获取工作渠道作为自变量(1 表示通过关系;2 表示校园招聘会;3 表示人才市场、招聘网站或其他渠道),就业竞争力作为因变量进行方差分析。由于就业竞争力的方差分析 Sig.值为 0.012,小于显著性水平 0.1,因此拒绝零假设(组间差异不显著),即认为总体上获取工作渠道对就业竞争力的影响是显著的。采用 LSD 方法进行两两多重比较(见表 3)可以得出:在 5%的显著水平上,通过关系(亲属、朋友、同学等介绍)获取工作的毕业生,其就业竞争力弱于通过人才市场、招聘网站或其他渠道获取工作的毕业生,但与通过校园招聘获取工作的毕业生不存在显著差异;通过校园招聘获取工作的毕业生,其就业竞争力弱于通过人才市场、招表 2 多重比较 LSD因变量:就业竞争力(I)家庭经济条件(J)家庭经济条件 平均值差值(I-J)标准误差显著性95%置信区间下限上限01-0.083580.099840.404-0.28120.11412-0.34393*0.155210.029-0.6512-0.03673-0.80230*0.246820.001-1.2909-0.3137100.083580.099840.404-0.11410.28122-0.260350.132080.051-0.52180.00113-0.71872*0.232970.003-1.1799-0.2576200.34393*0.155210.0290.03670.651210.260350.132080.051-0.00110.52183-0.458370.261530.082-0.9760.0593300.80230*0.246820.0010.31371.290910.71872*0.232970.0030.25761.179920.458370.261530.082-0.05930.976*平均值差值的显著性水平为 0.05实践总结60就业与保障2023.4聘网站或其他渠道获取工作的毕业生。四、结论与建议(一)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提升专业满意度1.加强专业引导。在新生入学初期,通过专业介绍、实训室参观等方式,让新生对专业有一定认知,树立专业意识;邀请优秀校友返校,组织汇报讲座、交流座谈,发挥榜样力量,稳定专业思想;通过校企合作,搭建学生实习实训平台,提升专业兴趣。2.激发学习动力。重视大学生的学业发展辅导,帮助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通过组织学习经验交流、各类学习竞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提高自身学习的主观能动性。3.建立干预机制。对于专业满意度低、学习适应性较差,甚至有厌学情绪的学生,高校应进行重点关注,精准帮扶。特别是思政人员要主动关心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寻找克服困难的有效途径,建立较为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二)以贫困学生为重点,提升就业支持度1.加强职业发展教育。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校可专设职业发展训练营,邀请专业教师、职业指导师、企业专家授课,提供专业化、差异化、系统化的职业设计和就业指导,帮助贫困生自我探索、生涯规划、素质提升,提升贫困生的职业素养。2.实施“求职助力提升”工程。面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创新创业项目、实践训练项目、技能培训项目等,通过系列项目实施,贫困生在获得经济补贴的同时,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贫困生的职业发展能力。3.开展“一对一”就业帮扶。校领导联系学院、院领导联系专业、专任教师联系学生、就业人员全程参与,每位贫困生有专人对接,向贫困生精准送政策、送岗位、送指导,完善“一生一策”帮扶档案,对贫困生就业情况全面监测,做好跟踪服务。(三)以多方联动为抓手,提升渠道丰富度1.创新订单培养人才模式。高职院校要把专业建在产业链、需求链上,与省内外企业联合组建订单班,从在校的大三学生中选拔优秀学生,单独设立“校企联合培养教学班”,实行“课程+实习+就业”的校企联合培养,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衔接,提高大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实操能力,拓展大学生就业渠道。2.加强与人才市场战略合作。高职院校通过与人才市场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充分发挥人才市场服务就业的专业优势和特有作用,通过送岗位、扩渠道、提技能、促匹配等方式,努力促进高职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