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融入专业教...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课程为例_刘丹.pdf
下载文档

ID:2461110

大小:1.43MB

页数:4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6-2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高职 院校 劳动教育 融入 专业 园林植物 栽培 养护 课程 刘丹
安徽农学通报2023年03期农业教育 人才培养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融入专业教学的实践探索以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课程为例刘丹宋晓梅刘敏顾云鹏王连平(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扬州225127)摘要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对教育的新要求,其目的是培养具有劳动素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该文将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课程教学从劳动理论引领、优化实践教学方法、创新考核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劳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探索,旨在培养新时代具有劳动素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园林人才。关键词劳动教育;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3)03-0180-04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院校必须开展的教育活动1。新时代劳动教育面临从技能训练到素养培育的新目标2,教育部发布的 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下称纲要)中提出,职业院校的劳动教育要重点结合专业特点,增强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提高职业劳动技能水平,培育积极向上的劳动精神和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要在学科专业教育中全面渗透劳动教育,这对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在专业课教学中实施劳动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是环境艺术设计、园林类专业必不可少的核心课程,更是学生今后从事相关工作的必备职业能力课程之一,对培养学生园林植物生产、绿化栽植及植物养护管理等职业能力起到主要支撑作用。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园林植物苗木繁育、园林植物栽植与养护等专业技术与职业技能。该课程实践性、技术性、综合性强,具有十分丰富的劳动操作实训实践内容3,是训练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主阵地,更是利用专业课教学贯彻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培育学生劳动素质、进行劳动教育的一片沃土。如何在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课程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全面提升职业素养,成为该门课程教学中面临的新课题。为此,本文立足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课程特点和劳动教育开展条件,从加强劳动理论引领、改进实践教学方法及创新评价机制等方面入手,进行劳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学习的改革与探索,旨在培养新时代具有劳动素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园林人才。1专业课程教学中开展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1.1劳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角度单一、缺乏深度劳动教育在2020年首次单独作为必修课程纳入高职学生的培养计划,同时要求能在专业课教学时注重培养敬业精神,吃苦耐劳、团结合作、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然而,现阶段专业课教师对劳动教育理论学习深度尚有不足,大多选择在实习实训环节中融入劳动教育教学设计,融合路径较为单一,往往忽视了劳动理论知识与专业课程的生动结合与多角度渗透。学生普遍对劳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理解程度也不够深刻,大多数学生还处于被动接受阶段,缺乏反思与自我革新;在实习实训等生产性劳动中动手能力也显不足。基金项目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度校级教育教学改革课题(2021XJJG33);2021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2021JSJG633)。作者简介刘丹(1989),女,辽宁大连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植物保护。收稿日期2022-03-20-180DOI:10.16377/ki.issn1007-7731.2023.03.0291.2学生对劳动密集的课程及工作缺乏认同感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课程是本校环境艺术设计、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但是学情分析发现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及设计类课程。调查发现,83.33%在校学生的就业意向更倾向于园林设计类工作。然而,在对多家当地园林企业开展实地走访,进行人才需求分析、岗位能力要求等专业培养调研中发现,85.71%企业认为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课程十分重要。现今,企业对精通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的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量很大,缺乏熟练掌握园林植物生长习性及养护管理的一线人才,而对园林规划设计类的高职毕业生需求则较少。二者对比可知,学生对专业课程的认识和职业发展规划与企业的现实需求存在较大偏差。调研原因发现,学生对栽培养护知识与技能的认知深度不够,普遍缺乏对该工作的职业认同感。学生认为植物栽培养护的工作环境差,体力劳动强度大,社会认可度不高,不符合自身发展预期。1.3课程对劳动过程的监测评价方法不完善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课程中实践实训项目较多,教学中经常采用小组学习的形式,但是由于实践项目评价难度较大,经常存在小组成员劳动参与程度不同而得分相同的情况。在以往的教学中,小组成绩主要由小组间互评或教师评价产生,评价主体较为单一,评价标准较为主观,且不能体现组内个人贡献程度。为了能区分学生个人劳动付出情况,教师大多是通过平时表现成绩进一步评价,缺乏量化机制,也缺乏实时性,容易打击学生的劳动和学习热情,还容易出现小组内个别同学主导、其他大部分同学缺乏主动思考的情况,难以达到 纲要 中所要求的多主体评价,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反思与改进的评价要求与效果。2课程融入劳动教育的探索2.1劳动价值理论引领,树立职业自豪感为了将劳动教育全面渗透进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课程,营造劳动最伟大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对劳动理论的深入认识,同时增加学生对植物栽培养护工作的认同感,在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中全面有机融入劳动价值观教育。一是劳动智慧传承。我国古代流传下来丰富的劳动教育精神文化遗产4,其中植物栽培养护相关的古诗谚语是宝贵的劳动智慧结晶,具有巨大的实践意义和传承价值5。在讲解植物的生命周期时,我国民谚“桃三、杏四、梨五年,枣树当年就还钱”,既让学生学习到树种幼年期的差异,又感受到前人的劳动经验。教师讲解到气候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时,学生收集到的谚语“冬雪如浇,春雪如刀”为低温冷害的防护提供了指导。“移树无时,莫教树知;多留宿土,记取南枝”短短几句使学生记住栽植要诀的同时,又体会了农谚凝练的劳动智慧。二是职业价值引领。劳动创造世界,园林工作者正是用劳动的双手创造了美丽的世界。将公园养护技能大赛模范园丁的系列劳动教育素材引入课程中扦插、养护等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职业认同感,感受园林养护之美与巨大的劳动价值。古树名木是活文物,养护管理古树名木是该课程的重要内容,同时这项工作也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与职业价值。通过播放我国著名传统园林中古树养护科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记录视频,展现古树养护工作的职责与作用以及其背后所蕴藏的中华传统文化与职业文化,激发学生用专业技能与劳动守护古树名木的强烈责任感与荣誉感,用鲜活的劳动榜样树立职业模范,让学生领悟勤勉敬业、精益求精的劳动精神,感受匠心独运的职业之美。三是劳动创造价值。劳动是一切财富、价值的源泉。观赏植物新品种培育是公认的行业难点问题,往往耗费巨大的精力与时间。园林设计专业95后青年李子俊的育种经历成为劳动创造巨大价值的优秀教育教学素材6。李子俊因自幼喜爱水生植物,利用自家天台进行睡莲远缘杂交育种,十年如一日辛苦劳作,培育出 侦探艾丽卡 等10余种睡莲新品种,斩获世界睡莲大赛双料冠军,产品远销海外,为我国自有花卉新品种贡献青年学生的劳动力量。同龄人同专业的青年事迹可以引起学生的强烈共鸣,发现通过劳动的双手在园林植物培育事业中同样可以创造出彩人生,坚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坚信不断探索、追求卓越的劳刘丹等: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融入专业教学的实践探索-181安徽农学通报2023年03期农业教育 人才培养动态度定能收获价值与财富。在讲解园林植物养护管理的理论知识时也设计穿插行业知名企业的创新创业案例,提高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体会简单劳动到复杂劳动到创造性劳动的飞跃和劳动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使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园林植物栽培养护行业大有可为,树立职业自豪感,激发学生学习和劳动的热情。2.2通过真实劳动实践锻炼,践行劳动价值观纲要中指出,职业院校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可以通过专业实习、实训、创新创业等实践环节完成。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课程实训实践内容丰富多样,可以同时开展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的教育教学。一方面,整合资源,打造真实生产劳动情景。课程中园林植物的栽植技术和养护管理的实践项目均采用真实的生产劳动场景进行现场教学,为学生提供在生产劳动中亲自动手锻炼技术技能的机会,在劳动中做到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统一。与园林施工企业合作,带领学生深入施工现场,通过工程师讲解和施工员示范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栽植养护练习,教师、导师按小组进行讲评分析,各小组反思、总结、改进不规范的操作。真实的生产劳动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完成真实的综合任务,提高劳动技能,切身体会自己创造的劳动成果,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劳动态度,增强职业荣誉感。另一方面,挖掘亮点,创造服务性劳动机会。一是服务校园绿化。利用课程所学专业技能为校园师生维护好校园绿化环境,课程中教学主要和校园绿化管理科进行合作,利用校园绿化养护工作场景进行现场教学。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到校园植物的养护工作中,跟随校园养护工人的工作主线参与灌溉、除草、修剪、施肥以及病害防治等日常养护工作,培育吃苦耐劳、兢兢业业、团结协作的工作态度,增强职业责任感和社会公德。二是服务公益活动。园林植物苗木培育技术部分的实践要求是每小组要亲手培育成活至少1盆植物,在课程结束时与学校团委等部门组织的学生公益活动相结合,组织学生将栽植成功的观赏植物赠送给教师、学校后勤保障人员、防疫工作人员等一线劳动工作者以及敬老院、乡村学校的留守儿童与老人等社会群体。学生亲自参与到社会公益活动中,感受用专业技能与劳动帮助他人的成就感,建造美好和谐世界的职业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深刻领会劳动的伟大意义。2.3创新劳动评价机制,保证劳动高质量课程考核机制的完善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是检验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7。为了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课程总评成绩设置如下:理论知识考试占比30%,个人课程表现占比30%,小组劳动实践项目占比40%。创新评价机制主要针对小组实践教学环节,用全面的评价方法促进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学生实践劳动学习热情,践行劳动安全规范,培育形成良好的劳动品质,服务于学生全面发展。劳动实践小组分组后选出组长1名,安全员1名。安全员负责提醒组员各类劳动安全注意事项,并起到监督、评价的作用,同时也形成了人人有责的小组管理模式,激活小组参与实践劳动的热情。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采取“一课一评积分制”,即每次实践课都形成评价成绩。由其他小组、校内教师或企业导师对小组当次的劳动成果给定评价等级,组长组织组员进行小组实践复盘与组内交流,每人进行自我总结,给定自我评价等级,并对组内成员进行评价,小组安全员则对所有成员是否注意劳动安全进行评价。小组累计获得的分数记入小组实践项目成绩,组内的自评互评积分计入个人表现成绩,每次实践结束后同学可以自由选择重新组队。改进后的评价方式增加了多样化的评价主体,保证评价的客观性;注重引导学生劳动实践后的交流、总结和反思,带领学生进行自我革新,不断提高劳动水平;注意过程性评价的实时性,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强调劳动安全的重要性;全面服务于学生劳动技能的提高和劳动素养的形成。3小结将劳动教育融入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课程已在2020级环境艺术设计、2019级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学-182生的教学中进行了实践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是增加了劳动教育的融入路径。根据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多路径有机渗透劳动价值观,使学生在正确的劳动观念和积极的劳动精神的引领下习得专业的劳动能力。二是评价机制更加完善。新的评价方法对学生个人的劳动付出给予更加全面和积极的肯定,特别是组内的自评和互评引发了学生深刻的反思和总结,使学生自发自愿地养成良好的劳动品质。劳动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是一个持续持久的工作,学生的思考和建议、教师的积极探索都为此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今后,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的教学中应继续加强劳动教育,培养更具劳动素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园林人才。4参考文献1 教育部关于印发 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