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年医学专题—第三节艾滋病(1).ppt
下载文档

ID:2455438

大小:21.11MB

页数:83页

格式:PPT

时间:2023-06-2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2 医学 专题 三节 艾滋病
第九章 传染病病人(bngrn)的护理第三节 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第一页,共八十三页。,世界(shji)首例艾滋病,1981年6月,美国CDC首次 报道了5个十分罕见的危及 生命(shngmng)的病例1982年把其命名为“获得性 免疫缺陷综合症”-艾滋病。,第二页,共八十三页。,艾滋病在世界各地的流行(lixng)状况,无一个国家和地区幸免流行规模之大,罹患人数之多,造成经济损失之大,均已超过历史上任(shng rn)一种传染病流行迅猛上升,尤南非、拉美和亚洲,拉美和亚,第三页,共八十三页。,中国(zhn u)首例艾滋病患者,1985年6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发现首例艾滋患者,是一位境外旅游者-美籍阿根廷人。到89年时,我们首次(shu c)在吸毒人群当中发现了HIV感染者。现在为止,艾滋病经历了传入、扩散和快速增长过程,在我国有30多年的时间。,拉美和亚,第四页,共八十三页。,艾滋病在中国(zhn u)大致经过了四个流行阶段,1985年至1988年:国外病例传入期;1989年至1993年:艾滋病散播期;1994年至今(zhjn):艾滋病高速增长期;2001年左右进入:死亡和发病高峰,拉美和亚,第五页,共八十三页。,中国地图(dt)上已经没有被艾滋病遗漏的省份,农民工和大学生是艾滋病传播(chunb)的高风险人群,拉美和亚,第六页,共八十三页。,中国艾滋病流行(lixng)情况,世界(shji)第14位,在亚洲排名第2位HIV感染者每年以40的速度递增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大面积扩散的临界点2012年发现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中,青年学 生的感染人数呈上升趋势,当年新发现1700例,较2011年上升24.5%,拉美和亚,第七页,共八十三页。,中国(zhn u)艾滋病流行情况,近年呈快速增长的趋势,2005年底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累计已达65万人,2005年新发生(fshng)艾滋病病人数为68万据预测:如不采取积极措施,到2013年,中国艾滋病感染者将超过124万人,拉美和亚,第八页,共八十三页。,中国(zhn u)艾滋病流行情况,专家表示,实际报告数约为官方预测数的10%这表明仍有90%的感染者潜伏在“冰山”下巨大的潜在(qinzi)危机。,拉美和亚,第九页,共八十三页。,中国(zhn u)HIV/AIDS报告数与估计数比较,10%,估计(gj)人数,90%,报告(bogo)人数,拉美和亚,第十页,共八十三页。,第十一页,共八十三页。,自1985年中国发现第1例艾滋病起,短短的20几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增长(zngzhng)了几十万倍,并仍在以1、2、4、8、16的几何级数疯狂的增长着 100万!这意味着每1300个中国人里就有一个HIV感染者,如不加控制,10年后,每130人中就会有一个是HIV感染者!,拉美和亚,第十二页,共八十三页。,一、概述(i sh),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主要经性接触和血液/体液及母婴传播的慢性致命性传染病 HIV主要侵犯、破坏CD4+T淋巴细胞,致机体免疫功能损害,最终(zu zhn)并发严重机会感染和肿瘤,拉美和亚,第十三页,共八十三页。,一、概述(i sh)Acquired,获得性:表示在病因方面(fngmin)是后天获得而不是先天具有的。,津巴布韦6岁艾滋病患儿目光(mgung)震撼人心,拉美和亚,第十四页,共八十三页。,一、概述(i sh)Immune Deficiency,(1)免疫缺陷:表示在发病机理方面,主要是造成人体免疫系统的损伤而导致免疫防护功能减低、丧失。(2)免疫缺陷病的共同特点是:对感染的易感性明显增加;易发生恶性肿瘤;临床(ln chun)及病理表现多样化,拉美和亚,第十五页,共八十三页。,一、概述(i sh)Syndrome,综合征:表示在临床症状方面,由于免疫缺陷导致的各个系统的机会性感染(gnrn)、肿瘤而出现的复杂症状群。,艾滋病皮肤(p f)病变,第十六页,共八十三页。,二、病原学,(1)HIV为单链RNA病毒,属于反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中人类慢病毒组。根据基因差异分为有HIV-1和HIV-2(2)病毒颗粒呈球型:包膜:gp41(跨膜糖蛋白);gp120(外膜糖蛋白)核心:正链RNA、逆转录酶、整合酶和蛋白酶(3)HIV具有高度变异性(4)HIV广泛的细胞(xbo)和组织嗜性:淋巴c及神经c,拉美和亚,第十七页,共八十三页。,二、病原学,拉美和亚,第十八页,共八十三页。,二、病原学,球形立体对称20面体包 膜上约有80个突起HIV病毒大量(dling)吞噬、破坏 CD4+T淋巴细胞,从而破 坏免疫系统。,第十九页,共八十三页。,二、病原学,(5)HIV病毒的抵抗力 HIV抵抗力弱 对热很敏感,5630min 75%酒精(jijng)、0.2%次氯酸钠和漂白粉 不敏感:0.1%福尔马林、紫外线,拉美和亚,第二十页,共八十三页。,三、流行病学(li xn bn xu),1.传染源:AIDS病人和携带者是传染源病人包括轻症、艾滋病相关综合征、严重的艾滋病病人,以急性(jxng)感染期传染性最大病原携带者不仅数量多,而且很难限制其活动,加上本病潜伏期长,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大血液、体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伤口渗出液等)、器官组织中都含有大量的病毒,拉美和亚,第二十一页,共八十三页。,2 传播途径:性接触传播:约占7080,男同性恋异性恋(分别为510、70%)经血(jngxu)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接受血液或血制品;献血员感染的传播;医源性感染(器官移植、人工受精、污染的器械等)母婴传播:经胎盘、产道及哺乳等,第二十二页,共八十三页。,三、流行病学(li xn bn xu),2007年以前(yqin)HIV在中国的流行方式,Family家庭(jitng),Children儿童,Sex workers性工作者,Drug Users 吸毒者,Source Population 源头人群,General Population 一般人群,Bridge Population 桥梁人群,拉美和亚,第二十三页,共八十三页。,三、流行病学(li xn bn xu),河南:血色(xus)艾滋深圳:黄色艾滋云南:白色艾滋,艾滋病在中国(zhn u)的三种颜色,拉美和亚,第二十四页,共八十三页。,河南省卫生厅2001年统计:37万人携带(xidi)HIV。有些专家在暗地调查估算:实际超过官方的数字,河南省上蔡县芦岗乡文楼(wn lu)村的部分村民,1995年以前由于贫穷靠卖血挣钱,造成血液交叉感染,要想奔小康就去卖血浆(xujing),第二十五页,共八十三页。,三、流行病学(li xn bn xu),2001年,深圳市卫生防疫站公布(gngb),深圳艾滋病性传播感染高达46.9,第二十六页,共八十三页。,三、流行病学(li xn bn xu),瑞丽艾滋病的孵化器 在这里,静脉注射吸毒人群中,通过共用(n yn)注射针头而感染艾滋病的人已经达到70%!,第二十七页,共八十三页。,三、流行病学(li xn bn xu),第二十八页,共八十三页。,三、流行病学(li xn bn xu),第二十九页,共八十三页。,三、流行病学(li xn bn xu),3 不会传播HIV的途径 进食、昆虫(knchng)叮咬或共用电话、握手等,第三十页,共八十三页。,三、流行病学(li xn bn xu),4 高危人群性乱者(男同性恋、娼妓(chngj)与嫖客)静脉药瘾者血友病、多次接受输血或血制品者HIV(+)的性配偶及婴儿,拉美和亚,第三十一页,共八十三页。,三、流行病学(li xn bn xu),5 流行情况:1981年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人;目前全球(qunqi)HIV/AIDS病人4,600万例;非洲 亚洲美洲欧洲,拉美和亚,第三十二页,共八十三页。,三、流行病学(li xn bn xu),来自中国艾滋病防治(fngzh)联合评估报告2007我国艾滋病流行4大特点:(1)艾滋病病情上升速度有所减缓;(2)性传播逐渐成为主要传播途径;(3)艾滋病疫情地区分布差异大;(4)艾滋病流行因素广泛存在。,拉美和亚,第三十三页,共八十三页。,三、流行病学(li xn bn xu),我国艾滋病流行特点疫情地区差异大 疫情继续呈上升趋势 传播途径(tjng)仍以吸毒为主,但三种途径(tjng)并存 发病和死亡持续增加 呈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态势 女性感染者比例上升,第三十四页,共八十三页。,四、发病(f bng)机制,HIV病毒破坏人体(rnt)免疫系统,HIV随免疫细胞DNA复制而复制繁殖-免疫c遭到破坏毁灭,并放出更多病毒(bngd)-再感染更多的细胞病毒一代代繁殖,免疫细胞不断死亡。,艾滋病的感染过程,拉美和亚,第三十五页,共八十三页。,四、发病(f bng)机制,1.HIV感染(gnrn)引起的免疫抑制HIVCD4+细胞(淋巴c、单核c、巨噬c)(1)T细胞数量及功能异(2)B细胞数量及功能异常(3)NK细胞功能异常(4)单核-巨噬细胞数量和功能下降,并借此进入中枢神经系统。,拉美和亚,第三十六页,共八十三页。,四、发病(f bng)机制,2.CD4+T细胞受损伤的方式及表现(1)病毒直接损伤(2)非感染细胞受累(shu li):融合细胞形成(3)免疫损伤(4)HIV感染干细胞,拉美和亚,第三十七页,共八十三页。,四、发病(f bng)机制,3.HIV抗原变异及毒力变异(1)抗原变异:逃避(tob)免疫攻击(2)毒力变异:影响进程和严重性4.协同因子的作用:毒品、其他病毒,拉美和亚,第三十八页,共八十三页。,五、病理变化,1.机会性感染2.免疫器官病变:淋巴结、胸腺3.中枢神经(zhngshshnjng)系统病变,拉美和亚,第三十九页,共八十三页。,六、临床表现,1.临床分期(1)急性(jxng)感染期(期)(2)无症状感染期(期)(3)艾滋病前期(4)艾滋病期,拉美和亚,第四十页,共八十三页。,六、临床表现,(1)急性感染期感染HIV后6天6周,出现上感样及单核细胞增多症样表现感染后24周,逐渐出现HIV抗体,期间为“窗口期”随后血浆病毒载量明显下降,CD4+细胞数量回升(但仍低于感染前水平),而后呈进行性减少症状的出现、持续时间以及病毒载量与预后相关(xinggun)平均持续22天,可自行消退,拉美和亚,第四十一页,共八十三页。,六、临床表现,(2).无症状感染期多无任何症状和体征血浆病毒载量稳定在较低水平(波动很少超过(chogu)1个对数值或10倍)CD4+细胞数呈进行性减少(降低速度为50100个/L年)平均持续8年(数月数年),拉美和亚,第四十二页,共八十三页。,六、临床表现,(3).艾滋病前期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PGL)艾滋病相关综合征(ARC)病毒载量开始上升,CD4+细胞(xbo)减少速度明显加快,拉美和亚,第四十三页,共八十三页。,六、临床表现,(4).艾滋病期CD+细胞计数200个/l或出现一种以上艾滋病指征性疾病:卡氏肺孢菌肺炎、卡波济肉瘤、肺部或食管念珠菌病、隐球菌脑膜炎、肠道隐孢子虫病、巨细胞病毒感染、HIV相关性脑病、单纯疱疹病毒感染(gnrn)、组织胞浆菌病、淋巴瘤、结核病、弓形虫脑病、HIV相关性消瘦综合征,拉美和亚,第四十四页,共八十三页。,六、临床表现,最常见的艾滋病指征性疾病最常见的威胁生命的机会性感染发热、盗汗、乏力、消瘦,逐渐出现胸骨后不适、干咳、呼吸短促(dunc)血氧分压及二氧化碳扩散效率均减少典型胸片:肺门周围间质性浸润病原学诊断:痰、支气管灌洗液中查出卡氏肺孢菌,拉美和亚,卡氏肺孢菌肺炎(fiyn)PCP,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第四十五页,共八十三页。,六、临床表现,卡波济肉瘤(ruli)KS,Kaposis sarc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