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宋杭州诗僧群及其诗歌创作考论_王汝娟.pdf
下载文档

ID:2447402

大小:318.05KB

页数:8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6-2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北宋 杭州 诗僧群 及其 诗歌创作 王汝娟
DOI:10.3969/j.issn.16713079.2023.03.012收稿日期:20221010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9JJD750006)作者简介:王汝娟(1986),女,江苏常州人,复旦大学出版社副编审,研究方向为宋元文学、禅宗文学、中国古代文章学。网络首发时间:20230506 12:59:14网络首发网址: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331273Z202305041640004html北宋杭州诗僧群及其诗歌创作考论王汝娟(复旦大学出版社,上海 200433)摘要:北宋时期,杭州出现了大量诗僧,其中有诗文集、笔记、杂著等著作的僧人,可考者就有十余人之多。这种现象的发生,有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北宋杭州禅宗、天台宗十分兴盛;二是北宋杭州居士禅发达,僧人与士大夫常以诗歌唱酬往来;三是北宋时期佛教本身理论色彩淡退。这些杭州诗僧在审美趋向上,标举“雅正”的诗歌观念;在创作内容上,突破了幽居、山林、唱和等传统僧诗题材;在艺术上,注重辞藻和文采,讲求炼字和炼句。他们的诗歌创作,生动呈现出中唐北宋这一时期禅宗向“审美的诗禅”发展的一个侧面。关键词:北宋;杭州;诗僧;诗歌创作中图分类号:207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3079(2023)03008108A Study on the Group of Monk Poets in Hangzhou and Their Poetry in the Northern SongWang ujuan(Fudan University Press,Shanghai 200433)Abstract:During the Northern Song,there appeared a large number of monk poets in Hangzhou Among them,more than ten have left poetry collections,notes,miscellaneous works and other works that can be verified This phe-nomenon is caused by three factors First,Zen and Tiantai Sect were very prosperous in Hangzhou in the NorthernSong;Second,at that time,lay Zen in Hangzhou flourished,and monks and scholarofficials often exchanged poems;Third,the theoretical color of Buddhism itself faded in the Northern Song In terms of aesthetic inclination,these monkpoets hold up the concept of“elegance and uprightness”In terms of contents,they broke through traditional themes ofmonk poetry such as seclusion,mountain forest and responding to others In terms of artistry,they paid attention to dic-tion and rhetoric,and stressed refining words and sentences Their poetry creation vividly presents one aspe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Zen towards“aesthetic Zen poetry”in the middle Tang dynasty and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Key words:Northern Song;Hangzhou;monk poets;poetry creation一个城市有一个城市的历史积淀,一个城市有一个城市的文化形象。北宋的杭州,千百年来留在世人心中的记忆,或许是长长的苏堤,是梅妻鹤子的孤山处士,是灵隐古刹的晨钟暮鼓,是“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婉媚旖旎,是“山外青山楼外楼”的市井气息它们浓墨重彩,共同构成北宋杭州的文化名片。这张名片上,或许还应该添上一笔,那就是身着衲衣的诗人。他们一时如过江之鲫,成为北宋杭州的独特风景。僧人写“诗”,自佛教传入中土即已有之。外来佛典在译成汉语时,为适应中国文化从而方便传18第 35 卷第 3 期 2023 年 5 月Vol35 No320235嘉兴学院学报Journal of Jiaxing University播,偈、颂、赞通常会被译成较为整齐的韵语。这种短小精悍、齐整押韵的诗体语言非常易于记诵,故而僧人多效仿之,早期如支遁、慧远等,创作此类形式的作品以表达自己的佛理禅解。这样的“诗”,概括来说内容题材基本只有一个,就是佛理;文学性基本不受关注和重视,所谓“偈不在工,取其顿悟而已”1。因而从实际上说,这类“诗”没有取得自身独立的文体地位,只是宗教的附属,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诗;善于创作这类“诗”的僧人,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诗僧。初唐时才始现少量真正意义上的诗僧,其创作首先是在内容主旨上有所突破,由单一的佛理向其他方面拓展。代表人物是王梵志,胡适在 白话文学史中把他列为唐代三大白话诗人之一。自中唐以降,诗僧大量出现,灵一、灵澈、皎然、寒山、拾得、齐己、贯休等僧人的创作,把僧诗从以往千篇一律表达佛理禅解的樊笼中解脱出来,代之以抒发个人的心灵感受和生命体验,并开始关注诗歌的文学性。自此,僧诗不再是佛教的附庸,而是获得了所以为“诗”的自立自足;这些以诗歌创作见长的僧人,才是真正的诗僧。本文将在考察北宋杭州诗僧群体及其著述的基础上,分析北宋时诗僧在杭州大量出现的原因,概览他们的诗学观念及其作品的基本面貌,并对其诗歌的文学史意义作简要总结。一、北宋杭州诗僧及其著述略考刘禹锡 澈上人文集纪曰:“世之言诗僧,多出江左。灵一导其源,护国袭之,清江扬其波,法振沿之。如么弦孤韵,瞥入人耳,非大乐之音。独吴兴昼公,能备众体。昼公后,澈公承之。”2 这段文字指出了中唐时期江左诗僧的繁荣情况。“江左”即今长江下游地区,不唯中唐,直至五代末,江左一直是诗僧活跃之地。唐才子传中即列举整个唐代“乔松于灌莽,野鹤于鸡群者”的诗僧灵一、灵澈、皎然、清塞、无可、虚中、齐己、贯休八人,“皆东南产秀,共出一时”3。这与此地区物质的富庶、文化的繁荣、南朝尤其是萧梁以来佛教的发达、较少受战乱的破坏冲击等不无关联。至北宋一朝,百余年的时间里,江左仅杭州一地就相继出现了大量的诗僧,并且包括参寥这样文学水平一流的佼佼者。以下即对北宋时期活跃于杭州的有诗文集、笔记、杂著等著作的僧人及其著述作简略的考察梳理。1 延寿(904975),余杭王氏子,禅宗僧。历住雪窦、灵隐、永明。诗偈赋咏凡千万言,播于海外(高丽)。有 慧日永明智觉寿禅师山居诗一卷(存,今有清光绪十一年 1885 江北刻经处刊本)、永明和尚物外集(佚)。传见 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六、佛祖统纪卷二十六等。2 赞宁(9191001),渤海高氏子,律宗僧,被时人称为“律虎”。天成中出家杭之祥符。于光文大师汇征受诗诀。清泰初,天台忠懿王延为上客,日夕切磋,署为两浙僧统。有 笋谱(存,今有 四库全书本)、外学集四十九卷(佚)、筝谱十卷(佚)、物外集(佚)。传见佛祖历代通载卷十八、释门正统卷八等。3 文备(926985),福州郑氏子。天台宗僧。晋天福间游钱塘,三十余年坐忘一室。有 文集(佚)、诗集(佚)。传见智圆 钱唐慈光院备法师行状(闲居编卷二十一)、佛祖统纪卷十、释门正统卷五等。4 遵式(9641032),字知白,宁海叶氏子。天台宗僧。居杭州天竺寺。有诗集 灵苑集三卷(佚)、诗集 采遗集一卷(佚)。传见契嵩 杭州武林天竺寺故大师慈云式公行业曲记(镡津文集卷十二)、释门正统卷五等。5 闻聪,字元敏,钱塘人。事佛之余,则为歌诗,以适情性。与智圆善。有 诗集(佚)。事见智圆 钱唐闻聪师诗集序(闲居编卷二十九)。6 崇远,大中祥符间西湖崇福寺僧。于香火佛事外,颇留意吟咏。有 湖居诗十章(佚)。事见智圆 远上人湖居诗序(闲居编卷三十三)。7 智圆(9761022),字无外,自号中庸子,又号潜夫,钱塘徐氏子。天台宗僧。居西湖孤山玛瑙院,世称孤山法师。有 闲居编(中庸子集)五十一卷(存,今有 续藏经本)。传见28嘉兴学院学报第 35 卷第 3 期吴遵路 闲居编序(闲居编卷首)、佛祖历代通载卷十八等。8 惟正(9861049),又作惟政,字焕然,华亭黄氏子。禅宗僧。继师径山惟素席,住临安功臣山净土院。爱跨黄犊出入,并在黄牛角上挂瓶盂,世称“政黄牛”。与叶清臣、蒋堂为方外友。又工书,秦观珍藏之。有 锦溪集三十卷(佚)。传见 五灯会元卷十、续传灯录卷十等。9 文莹,字道温,又字如晦。钱塘人。尝居西湖菩提寺。与欧阳修、郑獬、刘挚等友善。有湘山野录三卷、湘山续录一卷(存,今有宋刻本、四库全书本)、玉壶清话十卷(存,今有 四库全书本、知不足斋丛书本)、渚宫集(佚)、文莹诗集(佚)。事见郑獬文莹师诗集序(郧溪集卷十四)、刘挚 文莹师集序(忠肃集卷十)等。10 惠勤,钱塘人,从欧阳修游达三十余年。有 勤上人诗集(佚)。事见苏轼 钱塘勤上人诗集叙(东坡集卷二十四)。11 契嵩(10071072),字仲灵,自号潜子,镡津李氏子。庆历间居杭州灵隐。嘉祐六年(1061)入京,仁宗赐号明教大师。后归居杭州佛日禅院,数年复归灵隐。有 镡津文集二十卷(存,今有元刻本、大藏经本)、山游唱和诗一卷(存,今有 大藏经本)。传见陈舜俞镡津明教大师行业记(镡津文集卷首)、建中靖国续灯录卷五、禅林僧宝传卷二十七等。12 道潜(1043?),本名昙潜,字(一说自号)参寥,赐号妙总大师。钱塘王氏子。与苏轼、秦观善。曾住杭州智果寺。绍圣间,被夺僧服;建中靖国元年(1101),复为僧。有 参寥子诗集十二卷(存,今有宋刻本、明刻本、清抄本、四库全书本)。事见陈师道 送参寥序(后山集卷十六、晓莹 云卧纪谭卷上、补续高僧传卷二十三等。13 元照(10481116),字湛然,号安忍子,余杭唐氏子。有文集 芝园集二卷(存,今有续藏经本)、补续芝园集一卷(存,今有 续藏经本)。传见 释门正统卷八、佛祖历代通载卷十九等。14 仲殊,字师利,安州张氏子,住杭州,与苏轼善,苏轼号之曰“蜜殊”。有 宝月集(佚)。传见 东坡志林卷十一、东坡禅喜集卷八、吴郡志卷四十二等。二、诗僧在杭州大量出现之原因北宋时期诗僧在杭州涌现,固然有中晚唐及五代以来东南一带诗僧繁荣的遗风余韵,但由整个东南向杭州一地相对集中,并且这个群体越来越庞大,则与北宋杭州本身的文化环境以及佛教在北宋的某些新变密不可分。首先看北宋杭州禅宗、天台宗的发展情况。从以上考察不难看出,这些诗僧绝大部分是禅宗、天台宗僧人。禅宗讲禅,天台宗亦重禅。相对于律、密、净土等假戒律、持咒、念佛等外在形式而进行修持的其他佛教宗派来说,禅天然具有与诗共通的基因。因为禅关注的不是外在形式,而是主体的内在心性与体验,只要能够开悟,途径、方法、形式等都是不重要的。呵佛骂祖、艳诗悟道、南泉斩猫等这些被律、净土等宗派视为大逆不道之事,在禅门却成了津津乐道的公案。而文学创作亦是个人化、内在化的行为,是个人内在体验的抒发。从这点来说,写诗与参禅在本质上是共通的,即所谓的“学诗浑似学参禅”,故而禅宗和天台宗成了孕育诗僧的沃土。而北宋的杭州,禅宗、天台宗十分发达,这主要归功于吴越钱氏家族数代礼佛,护法不遗余力,为佛教(尤其是天台宗和禅宗中的法眼宗)在杭州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佛祖统纪载:“初天台教卷,经五代之乱,残毁不全。吴越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