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钢的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 GBT 5617-2005.pdf
下载文档

ID:2434798

大小:798.76KB

页数:6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6-2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钢的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 GBT 5617-2005 感应 淬火 火焰 有效 硬化 深度 测定 5617 2005
ICS 25.200J36G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5617-2005代替GB/T5617-1985钢的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Determination of effective depth of hardening after induction orflame hardening of steel(ISO 3754:1976,NEQ)2005-07-21发布2006-01-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GB/T5617-2005钢的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钢制零件经过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的(DS)的含义及其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大于0.3mm的零件。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230.1-2004金属洛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A、B、C、D、E、F、G、H、K、N、T标尺)(ISO6508-1:1999,MOD)GB/T4340.11999金属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GB/T7232-1999金属热处理工艺术语GB/T94502005钢件渗碳淬火硬化层深度的测定和校核(ISO2639:2002,MOD)GB/T18449.1-2001金属努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3术语和定义GB/T7232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极限硬度limiting hardness一般为零件表面所要求的最低硬度(HV)的0.8倍。如下式所示:HVHL=0.8 HVMS(1)式中:HV极限硬度;HVM零件表面所要求的最低硬度。注:经有关各方协议,可采用其他极限硬度值,也可按GB/T230.1-2004规定测定(前提是要规定极限硬度值),4一般规定4.1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用“DS表示,单位为mm。表达方式见示例。示例:有效硬化层为0.5mm,可写成DS=0.5mm4.2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后的零件,在距离表面三倍于有效硬化层深度(DS)处的硬度,应低于极限硬度HVm减去100。有争议时,经各方协议,可采用较高的极限硬度值测定有效硬化层深度。4.3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后有效硬化层的硬度测定采用负荷为9.8N(1kgf)。按有关各方协议,也可采用4.9N(0.5kgf)49N(5kgf)的负荷和其他极限硬度值,应在字母后面标注(见示例)。示例:选定负荷为4.9N(0.5kgf),极限硬度值采用零件所要求的最低表面硬度值的0.9倍,测得有效硬化层深度为0.6mm,可写成DS4.9/0.9=0.6mm4.4在有争议的情况下,本标准所规定的测定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方法是唯一的仲裁方法。GB/T5617-20055测量测量应在规定表面的一个或多个区域内进行,并应在图纸上标明,同时应符合GB/T4340.1、GB/T18449.1的有关规定.5.1测量原理用图解法在垂直表面横截面上根据硬度变化由线来确定有效硬化层深度。该硬度曲线图显示零件横截面上的硬度值随着表面的距离增大而发生的变化。5.2测量方法一股规定在淬火状态的零件横截面上进行测量。经各方协议也可用与零件硬化部位同一形状、尺寸、材料及热处理条件的试样上进行测量。5.2.1测量面的制备垂直卒硬面切断零件,切断面作为检验面,检金面应抛光到能够准确量硬度压痕尺寸。在切斯和抛光过程中注意不能影响检验面的硬度,并不可使边沿形成圆角。5.2.2硬度的测定硬度应在垂直于表面的一条或多条平行线(宽度为1.5mm的区域内)上测定(见图1)。最靠近表面的压痕中心与表面的距离(d)0.15mm,从表面到各逐次压痕中心之间的距离应每次增加0.1mm(例如d2一d应0.1mm)。表面硬化层深度大时,压痕中心之间的距离可增大,在接近极限硬度区附近,应保持压痕中心之间的距离0.1mm,1.5mm表而图1硬度压痕的位置5.3测量结果的表述5.3.1由绘制的硬度变化曲线,确定零件表面到硬度值等于极限硬度的距离,为有效硬化层深度。5.3.2一个区域测定多条硬度变化曲线时,应取各曲线测得的有效硬化层深度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有效硬化层深度。6校核当有效硬化层深度已大致确定时,按GB/T9450规定可采用内插法校核有效硬化层深度(见示例)。示例:在某深度的范围内设定d,和山2,d,和d2分别小于和大于已设定的有效硬化层深度,(d,一d,)值不超过0.3mm,在距表面山和d的距离处,同表面平行方向至少各测五个点,有效硬化层深度(DS)由下式给出:DS=d+(d:-d)(HHVm.)83985(2)H-H,式中:万一山处硬度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万2一d:处硬度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