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医学
专题
第十六
解热
镇痛
第十六章 解热(ji r)镇痛抗炎药 Antipyretic-analgesic and Anti-inflammatory Drugs,吉林大学(j ln d xu)白求恩医学院药理学系 石 卓,第一页,共四十四页。,解热镇痛抗炎药:一类(y li)具有解热镇痛、其中大多数具有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 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第二页,共四十四页。,发展(fzhn)简史,1829年从柳树皮中提取出糖苷类物质,水解生成水杨醇,通过体内(t ni)代谢或体外化学处理转化为水杨酸。1860年用化学方法合成了水杨酸(salicylic acid)1899年合成aspirin,开创了NSAIDs发展的先河 20世纪50年代合成了吡唑酮类 20世纪60年代合成了吲哚乙酸类 20世纪70年代后又相继合成了丙酸类、苯乙酸类等,第三页,共四十四页。,基本(jbn)药理作用,解热作用(zuyng)镇痛作用抗炎作用,NSAIDs的共同(gngtng)作用机制,抑制体内环氧酶(COX)活性,减少体内前列腺素(PG)生物合成。,第四页,共四十四页。,NSAIDs,高浓度,低浓度,第五页,共四十四页。,一、解热作用:可降低发热(f r)者的体温,使病人的体温恢复正常。对正常人的体温无影响。,第六页,共四十四页。,36,37,38,39,35,产热,散热,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zhngsh):产热、散热平衡,达到体温恒定。,体温(twn)调定点学说,第七页,共四十四页。,感染原和细菌(xjn)内毒素等外源性致热源,PG合成(hchng)减少,体温(twn)恢复正常,增加散热过程,第八页,共四十四页。,氯丙嗪,效应(xioyng),抑制(yzh)体温调节,增加(zngji)散热,作用机制,抑制体温调节中枢,特点,1环境温度低降温环境温度越低,降温越显著可降发热、正常体温2高温环境升温,只降发热体温不降正常体温,用途,人工冬眠疗法(配合物理降温),治疗发热,解热镇痛药与氯丙嗪降温作用比较?,NSAID,第九页,共四十四页。,二、镇痛作用(zuyng):中等强度的镇痛作用,无成瘾性。主要作用部位在外周。,第十页,共四十四页。,组织损伤、炎症(ynzhng)或过敏,化学物质生成(shn chn)和释放,PG,组织(zzh)、缓激肽,致痛,感觉神经末梢,致痛,致痛,(PGE1、PGE2、PGF2),痛觉增敏,第十一页,共四十四页。,镇痛(zhn tn)作用特点,适用于中等程度的疼痛(tngtng)如牙痛、头痛、肌肉痛、神经痛、关节痛以及痛经等慢性钝痛 无欣快现象,无呼吸抑制作用长期应用一般不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第十二页,共四十四页。,解热镇痛药与镇痛药镇痛作用(zuyng)比较?,第十三页,共四十四页。,三、抗炎作用(zuyng):具有消炎、抗风湿作用,对控制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疗效确切。,与甾体类抗炎药有何不同(b tn)?,第十四页,共四十四页。,组胺(z n)、缓激肽、5-HT等释放,PG合成(hchng)增加,非特异性致炎物质(wzh)和抗原,扩张血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致痛,扩张血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痛觉增敏,炎症(红、肿、热、痛),PG合成减少,第十五页,共四十四页。,COX-1 COX-2 生成 固有的,存在于 诱导(yudo)产生,存在 正常组织中 于受损伤的组织中功能 稳定细胞功能,具有强的致炎、保护细胞 致痛作用抑制 不良反应 治疗作用,COX-1 和 COX-2的特性(txng)比较,第十六页,共四十四页。,按药物对环氧酶作用的选择性分类:非选择性COX抑制(yzh)药 选择性COX-2抑制药按化学结构分类:水杨酸类 苯胺类 呲唑酮类 其它有机酸类,第十七页,共四十四页。,第一节,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yzh)药,第十八页,共四十四页。,主要(zhyo)有:水杨酸钠、乙酰水杨酸等。水杨酸钠因刺激性太大,仅供外用。,第十九页,共四十四页。,阿司匹林(s p ln)(aspirin)(乙酰水杨酸,acetylsalicylic acid),第二十页,共四十四页。,体内过程 口服吸收迅速。弱有机酸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0%肝脏代谢以代谢产物(chnw)的形式经肾脏排出 小剂量一级动力学消除 大剂量零级动力学消除 pH影响排泄,第二十一页,共四十四页。,作用和应用 1.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 解热镇痛作用 用于急性风湿热的鉴别(jinbi)和诊断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首选药 2.抑制血小板聚集,第二十二页,共四十四页。,环氧酶,磷脂酶A2,花生(hu shn)四烯酸,环内过氧化物(u yn hu w)(PGG2、PGH2),血小板聚集(jj),血小板释放ADP,TXA2,血小板膜磷脂,第二十三页,共四十四页。,作用机制和作用特点:1.TXA2和PGI2是生理性对抗物,TXA2/PGI2平衡失调,可导致(dozh)血栓的形成。2.前列环素(PGI2),血管扩张剂,最强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剂。3.阿司匹林小剂量(40100mg/d)抑制血小板COX,使TXA2的合成减少,但对PGI2的生成无影响。大剂量阿司匹林抑制血管壁COX,使PGI2的生成减少,反促进血栓的形成。阿司匹林用于抗血栓时,用量不宜过大,为什么?,第二十四页,共四十四页。,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fnyng)水杨酸反应凝血障碍过敏反应瑞夷综合征,第二十五页,共四十四页。,不良反应 一、胃肠道反应1.直接刺激恶心(xn)、呕吐、上腹不适2.长期使用胃黏膜损伤(糜烂性胃炎、胃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第二十六页,共四十四页。,不良反应 二、凝血障碍 出血倾向多见有凝血障碍或出血倾向的病人、术前、产前、严重肝损害(snhi)及维生素K缺乏等不宜,第二十七页,共四十四页。,不良反应 三、水杨酸反应 剂量过大导致(dozh)中毒反应 停药;碱化尿液,加速排出,头痛、眩晕(xunyn)、恶心、呕吐、耳鸣、听力减退等,总称为水杨酸反应,第二十八页,共四十四页。,不良反应 四、过敏反应 皮疹(pzhn)阿司匹林哮喘禁用于哮喘、荨麻疹、鼻息肉患者,何药治疗(zhlio)?,第二十九页,共四十四页。,不良反应 五、瑞夷综合征(Reyes syndrome)1.少见,但后果严重 2.儿童(r tng),青年伴病毒性感染和发热 3.慎用:水痘,流行性感冒等病毒感染者,肝衰竭合并脑病儿童(r tng)病毒感染发热禁用水杨酸类,第三十页,共四十四页。,药物相互作用 1.与血浆蛋白结合的香豆素类抗凝药、磺酰脲类降糖药、糖皮质激素被阿司匹林置换 2.甲氨蝶呤、呋塞米与阿司匹林竞争分泌系统 3.氨茶碱、碳酸氢钠(tn sun qn n)碱性药物,第三十一页,共四十四页。,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非那西丁体内代谢产物,但作用较非那西丁强、毒副作用少。非那西丁大剂量(jling)下导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及严重的肾损害,故已少用。,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第三十二页,共四十四页。,第三十三页,共四十四页。,作用和应用 解热(ji r)镇痛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抗炎作用很弱,无临床使用价值。不良反应 较少。,第三十四页,共四十四页。,吲哚美辛(indomethacin,消炎痛)最强的COX抑制药之一。具有显著(xinzh)的抗炎、解热作用,仅对炎症的疼痛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不良反应严重,一般不作为常用的解热镇痛药使用。,第三十五页,共四十四页。,布洛芬(brufen,异丁苯丙酸)具有较强的解热镇痛抗炎作用(zuyng),近似阿司匹林。用于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第三十六页,共四十四页。,吡罗昔康(piroxicam,炎痛喜康)抗风湿 血浆(xujing)半衰期长 用药量小,第三十七页,共四十四页。,第三十八页,共四十四页。,选择性环氧酶-2抑制(yzh)药,抑制COX-1 引起胃粘膜损害(snhi)、出血,肾损害(snhi)抑制COX-2 解热、镇痛、抗炎,第三十九页,共四十四页。,尼美舒利(nimesulide)新型NSAID,较高的选择性抑制COX-2 抗炎作用强、解热(ji r)镇痛作用弱、不良反应小,肝毒性(d xn),罗非考昔(rofecoxib),心血管不良反应,第四十页,共四十四页。,癌痛镇痛三阶梯(jit)疗法,癌痛治疗三阶梯方法就是对癌痛的性质和原因作出正确的评估后,根据癌症病人疼痛程度和原因适当选择相应的镇痛药。轻度疼痛 解热镇痛抗炎药(阿司匹林、布洛芬、消炎痛栓剂等)中度疼痛 弱阿片类(可待因等)重度疼痛 强阿片类(吗啡、度冷丁等)在用药过程中尽量选择口服给药途径有规律按时给药而不是按需(只在痛时)给药剂量个体化需要时可加辅助(fzh)药物,如解痉药、精神治疗(抗抑郁药或抗焦虑药),还可采用针灸止痛,严重骨肿疼痛尚可采用放射治疗,第四十一页,共四十四页。,大纲(dgng)要求,了解解热镇痛药的共同特点(tdin)掌握阿斯匹林的作用、应用及不良反应掌握其他解热镇痛抗炎药的特点,第四十二页,共四十四页。,谢谢(xi xie)!,第四十三页,共四十四页。,内容(nirng)总结,第十六章 解热(ji r)镇痛抗炎药 Antipyretic-analgesic and Anti-inflammatory Drugs。1829年从柳树皮中提取出糖苷类物质,水解生成水杨醇,通过体内代谢或体外化学处理转化为水杨酸。20世纪70年代后又相继合成了丙酸类、苯乙酸类等。无欣快现象,无呼吸抑制作用。解热(ji r)镇痛药与镇痛药镇痛作用比较。引起胃粘膜损害、出血,肾损害。谢谢,第四十四页,共四十四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