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在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大会上的讲话.docx
下载文档

ID:2409737

大小:18.45KB

页数:13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6-1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乡村 振兴 新型 城镇 大会 讲话
2023年在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大会上的讲话 2023年在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安排部署今年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各项工作,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快速行动、攻坚突破,统筹推进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集中力量扩内需、挖潜能、促繁荣、增活力,全面提升城乡高质量发展水平,让全市人民过上与时代同步的现代化生活。刚才,*市长回顾了去年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工作成绩,部署了今年任务,要求非常明确;6家单位作了很好的表态发言,有举措,更有决心,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切实把会议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 做好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要全面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省市委各项决策,按照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的部署安排,从打造***一体融合发展窗口城市的高度来审视谋划,把握发展大势,立足*实际,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补短板、强功能、优形象,努力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现在,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不断增强加快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的紧迫感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要充分认识加快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意义,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一)从中央要求看,加快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是奋力开启现代化新征程的内在要求。中央“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浓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作为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从短期看,有利于拉动投资、促进消费、推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从中长期看,有利于优化城镇空间格局、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我们要充分认识新发展阶段做好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协同建设城乡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进一步优形象、提品质、增实力,加快推动城市对内凝聚力、向心力更强,对外竞争力、辐射力更大,使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最亮底色。 (二)从群众需求看,加快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是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抓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事事关乎群众切身利益,处处关联群众生产生活,是新时代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重要抓手。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既有利于保障基本民生需求,也能有效增加居民收入,是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的重要途径。今年,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一号议案进行重点督办。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工作重心从规模空间的扩张转变到人的城镇化上来,大力提升城镇基础设施品质、公共服务品质、生态环境品质、社会治理品质,全面改善城镇居住环境、生活环境、人文环境,让老百姓过上与时代同步的现代化城镇生活,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不可或缺的动力支撑。 (三)从自身实际看,加快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是建设更高水平文明城市的务实之举。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拓展,加快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是题中之义和重要内容。当前,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还存在不少短板弱项,主要表现为“三个尚未改变”。一是城镇发展能级低的现状尚未改变,城镇化率低于南*、全省平均水平,城镇建设欠账较多,基础设施较为薄弱,2018年虽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但历时三年,在工作推进上,远未达到当年文件所提要求,主要原因是对这项工作的认识不到位、积极性不高;与兄弟县市相比,在功能配套、人居环境、产城融合等方面都有不小差距。二是产业支撑能力低的现状尚未改变,镇域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产业单一,物流、消费等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综合经济实力和人口导入能力较低,缺乏对周边乡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三是公共服务水平低的现状尚未改变,教育、医疗、养老等优质资源供给不足,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未真正打*。对此,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狠抓关键环节,以全域一体文明建设为抓手,加快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镇域经济产业化,切实增强城镇人口承载力、内需带动力、发展竞争力,推动城乡更高质量、更加文明发展。 二、坚持系统思维,切实找准加快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的着力点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上下要以“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为鲜明导向,以创造人民更加美好生活为基本取向,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快城乡协调发展、融合发展。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规划引领。规划是引领未来发展的蓝图。要更加突出规划的引领作用,以大格局、宽视野、高标准谋划未来城镇的空间布局、产业布局、功能定位等,全面提升规划的系统性、前瞻性和约束性。 要坚持统筹规划。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正确处理局部与整体、近期与长远、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城镇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加快编制新型城镇化规划(2023—2035)、区镇国土空间规划、实用性村庄规划等,启动高铁智创新城等重点区域规划编制,更好统筹谋划全市城镇整体发展。建好用好“多规合一”协同平台,衔接好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努力做到“发展目标、用地指标、空间坐标”相一致,形成城乡统筹、全域覆盖、要素叠加的一张蓝图。 要坚持前瞻布局。主动对接上海、*南等先进地区,以更宽的视野、全局的站位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切实找准现代化路径,推进规划理念从扩张性向限制性转变,在框定总量、限制容量的基础上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高质量,全面提高城市发展品质。立足各区镇发展定位、生态环境和人文禀赋,根据城镇对人口、资源的承载能力,在提升功能的基础上,留住城镇特有的生态环境、文化特色等“基因”,着力打造富有特色、个性鲜明的现代化新型城镇。 要坚持刚性约束。坚持无规划不批复、未规划不建设、有规划严落实,提高规划执行力,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深化规划运作监督机制,实现规划实施全社会、全过程、全覆盖监督,及时发现、纠正和处置违法违规行为。对重要地段、沿江沿海景观带、公共设施用地以及目前开发条件尚未成熟的区域,加强控制和保护,为未来发展留足空间。比如美丽生态风光带沿线区镇要坚持重点开发与留白结合,按照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节点规划要求,有节奏进行开发利用。 (二)强化经营运作。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理念,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镇综合开发,增强城镇吸引力和承载力,不断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 要夯实产业基础,激发城镇发展活力。产业是城镇的活力之源,做大做强城镇,必须有强有力的产业来支撑。各镇要结合各自资源状况、区位优势,总体按照“一镇一业”要求,科学确定城镇产业定位,加快规划建设产业特色鲜明、配套设施完善、公共服务完备的工业综合体,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激活城镇发展的内生动能。已具备一定产业基础的镇,要致力做大规模,不断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其他镇要加快推动商贸服务业、旅游业特色发展,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向城镇集聚,打造一批宜工、宜商、宜游、宜居的小城镇。鼓励农民弃宅进城进镇,促进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不断提升城镇人口导入承载能力,让城镇能留住人、留住产业、留住发展的活力。 要拓展要素供给,科学谋划实施项目。加快城镇建设要突破要素配置难题。现阶段,关键要素是土地资源和建设资金,各区镇都要有“一本账”。在项目资金安排上,立足本地实际和发展需要,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要求,整合财政资金、设备资本、存量资产、无形资产,大力度推进招商引资,因地制宜确定一批弥补发展短板、契合群众需求的公益性项目,探索一批具备一定市场化运作条件的准公益性项目,谋划一批现金流健康的经营性项目;要审慎论证项目可行性,严格政府项目审批和监督制度,建立政府项目代建、稽查和后续评价制度,确保精准投资、提高投资效益。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放宽市场准入限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经营与管理;着眼于将城镇无形资产变为有效资产,分散资产变为集中管理,提高城镇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建立与城乡一体化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系,健全财政对公共服务设施的长效投入机制,在资金上予以支持保障。在土地资源供给上,要立足向内挖掘潜力,实施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和耕地占补平衡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各区镇要立足自身、充分挖潜,确保今年完成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8000亩任务,为城镇开发提供空间。 要聚焦城乡融合,优化公共资源配置。立足群众多元化的公共服务需求,*过统筹整合、政策衔接、资源信息共享等,探索建立公共资源区域均衡配置机制,持续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围绕公共卫生领域短板,推进区域医疗分中心、乡镇卫生院能力达标建设等,提升镇村公共卫生水平。持续推进全市教育资源均衡布局,高质量建设镇幼儿园、小学和初中,切实解决“农村弱、城区挤”等突出问题。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和镇村综合文化站作用,不断完善公共文化基层流动式服务机制,大力推进镇级文体活动中心建设,让镇村群众享受到与城区居民均等的文化体育服务。大力发展城镇公共交*,坚持公交优先,完善公交网络,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区镇经济密度决定人口密度,关键把握两个方面,一是产业支撑,二是公共设施配套。公共设施配套在区镇改造中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在规划中作系统谋划。 (三)强化系统推进。要紧紧围绕既定目标任务,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襟,坚守“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的定力,以踏实心态、务实举措、求实精神,埋头苦干实干,接续奋斗拼搏,确保三年实现根本性转变。 要立足长远、科学谋划。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三年任务”和城市建设三个“十大工程”,我们要明确总体目标和阶段任务,整体统筹、科学谋划、有序实施,切忌“一口吃成一个胖子”心态,主动摒弃急功近利的心理、唯考核的形式主义。一方面,不能急于求成,尤其是在为民办实事的过程中,一定要立足长远、科学谋划、系统推进。另一方面,不能做甩手掌柜,必须以我为主,牢牢把握规划主动权,切实加强规划约束力。 要对标先进、高点定位。为确保新型城镇化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我们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就11个方面47项任务进行了详细分解,同时明确了责任单位。各责任单位和实施主体,都要主动对标一流、对标先进,坚持谋划起点高、标准要求高,将每一项工程打造成标杆示范,整体提升新型城镇化引领带动作用。 要务实推进、品质至上。坚持“实”字为要,树立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实绩导向,坚决不搞形式主义,杜绝花拳绣腿。坚持压茬推进,能排到旬的绝不排到月,能排到月的绝不排到季,尤其对吕四起步港区建设、最美江海岸线打造等重大工程,要明确到每个时间节点,确保每一项工程举措抓手实、过程控制严、最终成效好,切实以高品位、高品质建设,推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四)强化聚合民心。要始终坚持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从群众所思、所想、所急、所盼着手,最广泛凝聚共识、集中智慧力量,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要聚焦群众需求。将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首要标准,围绕群众真正需求,精心安排各项工程,争取赢得最大支持。在功能配套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等与群众密切相关的事项,要主动倾听群众意见,对合理意见充分采纳吸收。 要方便群众生活。在工程施工组织过程中,要设身处地换位思考,从方便群众生活的角度来科学安排,尽最大可能减少对群众日常生活的干扰。在道路、管网等城建交*工程的工期安排、施工组织上都要统筹思考、精心组织,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同时要加强防范,避免因野蛮施工、不科学施工,引发新的矛盾和不稳定因素,影响工作正常推进。 要动员群众参与。发挥人大代表和政协委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