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农村综合性改革方案
农村
综合性
改革方案
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农”重要思想和对xx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更好地发挥农村综合改革试点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根据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3年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申报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通过综合集成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农村综合改革在统筹协调、体制创新、资源整合等方面的优势,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释放改革政策的综合效应,持续探索乡村全面振兴的示范样板,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进一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探索路径、积累经验。xx县立足县情实际,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研究制定《xx省xx县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实施方案》,以总体把握各项农村改革政策的关键点、衔接面,积极稳妥推进试点试验工作。
一、基本情况
(一)县情概况
xx县位于xx盆地中北部,幅员面积2659.38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137.78万,辖33个乡镇,是xx典型丘区农业大县、xx唯一百万人口大县。农业总产值和主要农副产品产量居全省前列、全国百强,生猪出栏连续三年全省第一、油料总产连续六年全省第一、粮食总产连续三年全省第三,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生猪调出大县、中国xx之乡。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0.1亿元,经济总量居全省农产品主产区县首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22元、增速8.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22元、增速10.6%,先后荣获“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全省乡村振兴成效显著县”“全省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县”等多项殊荣。
近年来,xx县坚持深化改革、赋能发展,全面激发乡村活力,连续xx年荣获“全省农村改革工作先进县”。“十三五”期间,累计承接“第四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土地经营权证颁证”等中央及国家部委农业农村改革试点2项、省级试点9项,“三链同构”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满意信访事项“第三方评价”机制等10余项改革经验在全国推广。特别是在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xx县着眼推动县域经济地理版图格局性重塑和基层治理能力整体性跃升,探索形成“交通+”模式、城乡教育供给“四字诀”等10余项典型经验,其中《下好闲置资产盘活棋,巧变“包袱”为“财富”》荣获“党的十九大以来xx农业农村改革十大优秀案例”,高质量承办xx省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xx现场推进会议。
(二)试点试验区概况
综合多方因素考虑,决定选择区位优势明显、乡村产业基础好、基层组织战斗力强、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较好的xx镇作为实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实施区域。
1.具有良好的承载基础
xx镇距xx县城30公里,距xx市区20公里,境内绵遂高速、国道G247横贯,多条省道、县道交汇,具有良好区位、交通优势。全镇幅员面积132.42平方公里,辖19个行政村、4个社区,镇域户籍人口9.1万人,常住人口12万人。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1400万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4356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6432元,均为全县第一,是全国重点镇、全国美丽宜居小镇、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国家级xx出口示范区、xx省百强“中心镇”、xx省“百镇建设试点行动”试点镇。
2.具有浓厚的改革氛围
xx镇近年来承担了大量的各类试点试验任务,是全省6个统筹城乡发展综合试验区之一、全省32个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之一。2020年7月,xx省委书记就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开展蹲点调研,首站即到xx镇,该镇先后参与承办全省现场会、全市生态及便民服务领域现场会,“一枚印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等经验走在省市前列,获评xx省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先进集体。
3.具有显著的产业优势
xx镇拥有xx工业园区、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市级藤椒现代农业园区,承担xx县国家级现代农业(生猪种业)产业园的建设重任,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3家、规模以下工业企业46家,全镇农业以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为路径,xx、藤椒、生猪及优质粮油、蔬菜农业“3+2”主导产业发展布局科学、质效双优。镇域内“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衔接、家庭农场参与、社会化服务跟进”的现代农业产业链不断完善,共有农业龙头企业4家、专业合作社125个、家庭农场139家,实现农业产业链向纵深发展、价值链向高端攀升、利益链向广域覆盖,近年来农业增加值增速均在10%以上。
4.具有秀美的宜居环境
xx镇位于涪江河畔,地势平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宜耕,水利、植被、土地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历史人文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古刹莲花台寺、关帝庙、魁星楼、孔子画像碑等9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篮篮鸡”“xx种植技艺”“龙舞”“糖画”“许氏骨科”等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成狂欢谷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有盛世樱花悠乐谷、藤椒“麻匠小镇”、明兴生猪主题公园、绿溪优食谷研学基地等旅游项目,是城市近郊游和周末休闲游的胜地。
5.具有坚强的战斗堡垒
xx镇坚持党建引领,推进党建与重点工作深度融合。镇、村两级党组织凝聚力、组织力、战斗力强,持续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发动群众积极开展生猪养殖及xx、优质粮油、蔬菜等农作物种植,群众也迫切希望通过实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改善当地的生产、生活条件,高质量发展现代农业。
二、发展目标和定位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xx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规划实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加快建设以富民产业为基础、数字技术为依托、人力资源为支撑、乡村治理为保障,集美丽乡村、数字乡村、善治乡村为一体的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xx样板,贡献xx经验。
(二)总体目标
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根本途径,以项目落地建设为重要支撑,充分发挥政策的综合效应,努力将试点试验区建设成为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区域现代化治理、富民增收、生态宜居四个“示范区”,打造成为在全国范围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样板。
1.建设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示范区——大力发展生猪、xx等主导产业,建设全产业链发展体系,培育区域品牌。到2025年,试点片区生猪全产业链产值xx亿元,xx加工品种突破xx余个,产业数字化快速推进,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全面建成,电商物流实现全域覆盖。
2.建设区域现代化治理示范区——健全完善自治组织体制机制和村民议事决策机制,持续优化村规民约,村级党组织示范引领作用全面加强,乡风文明治理新气象全方位焕发。全覆盖建设“数字智慧乡村”平台,乡村数字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
3.建设富民增收示范区——探索产民利益联结机制,进一步盘活利用闲置资产,补齐工资性收入短板,确保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到2025年,全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县平均水平20%以上。
4.建设生态宜居示范区——全域推广循环种植模式和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新技术,全覆盖建立重点农产品质量安全数字化管理溯源制度,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到2025年,农村卫生厕所实现全覆盖普及,行政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达到100%,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xx以上。
(三)基本原则
——坚持党政主导、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核心作用,更好地发挥党委政府在政策支持、规划引领、资金筹措、考核监管等方面的作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富民导向作为试点试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培育乡村人才高地、发挥基层干部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作为推进改革的关键支撑和基本保障,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布局。以便于整合农村力量、便于统筹各类资源、便于提高治理效能为目标,结合以片区为单元编制乡村国土空间规划,按照“生态优先、核心引领、以点带面、点面共进、全域统筹”的试点试验理念,做精、做强、做优特色产业,同步统筹现实条件和发展远景,着力构建超前谋划、适度留白、协同共生的总体空间布局。
——坚持改革创新、系统集成。注重综合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围绕区域农村生产、生活、生态同步,一二三产业融合、城乡统筹进行系统规划、统筹协调,运用好产权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数字乡村发展机制、乡村治理创新等改革创新办法,发挥试点改革创新的集成示范作用,形成以改革促发展的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成果。
(四)实施周期
按照集成设计、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分步实施、联动改革的要求,xx县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工作从2023年开始全面实施,分三年完成建设。
1.试点准备阶段(2023年4月)。贯彻上级部署要求,开展调查研究,制定初步方案,广泛征求意见,形成报审文案,开展方案申报。
2.方案实施阶段(2023年4月-2025年10月)。建立领导小组,落实专门机构,细化改革方案,明确建设项目,压实工作责任,建立推进体系,加快动态推进,强化配套措施,加强改革保障。
3.总结提升阶段(2025年10月-2025年12月)。开展查漏补缺,整理试点文档,开展试点评估,梳理试点成效,总结试点成果,提炼试点经验,形成示范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