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17
12
贵州
贵阳
市直机关
遴选
公务员
考试
答案
2017年12月2日贵州贵阳市直机关遴选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7年12月2日贵州贵阳市直机关遴选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
第一题:简答题(15分)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
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问题:你如何理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15分,400字内) 要求:逻辑清晰,有条理。
[参考答案](389字)
十九大报告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大判断是对我国国情的新认识,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顺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表明我们党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
在新时代,我们党的根本目标是带领人民走向美好生活。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表明我国的综合实力有了显著增强,党的十八 大以来,我国正在由“富起来”向“强起来”迈进。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表明我国已经解决了原有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的对生活和社会需求,有了更高层次的发展。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表明我们党在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中心任务是
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实现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表明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战略的制定将建立在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上。
第二题:材料分析(15分)
据《武汉晚报》报道,从黄石到武汉务工的傅小姐被办理居住证的事儿困扰 了一个月,她来回跑了9次都没有办成功。在当地媒体的建议下,傅小姐在微博上@辖区公安分局反映此事。随后,当事民警迅速与办证人取得联系,并在第10次为其顺利办理了居住证申请手续。
市民跑9次都没有办成居住证,而媒体在网上曝光后,派出所一天内就主动办好手续,前期拖沓懈怠,与曝光后的高效主动,形成了巨大反差。嘴上说的要落实政府要求,为市民提供“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的便利,可在实际执行政策过程中,却没能落实下去,总是成为“网上曝光后办”,如此不走心的态度,是在敷衍市民。
问题:材料中反映的现象会带来什么问题?怎么解决这一问题?(15分,400字内)
[参考答案](397字)
“马上办”变成了“网曝办”这一现象,如果任其发展,必然影响“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的改革的推行、群众和企业的办事效率,进一步则会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造成群众对政府的误会: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信网不信法”,不利于社会良性发展。
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必须做到:
一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强化作风建设。党员干部要把群众满意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和出发点,不断从群众的意见中来反思改进工作,立足本职,脚踏实地,切切实实地为群众把事办好。
二要强化履职尽职意识,提高工作执行。党员干部必须严格遵循组织纪律性 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执行意识和效率意识,始终做到对 事业有激情、对工作有热情、对群众有感情。
三要完善体制机制建设,依法加强监管。一是要建立科学完善且操作性强的 制度体系,将目标任务细化、量化,层层分解,落实到岗到人;二是要建立长效 的广泛的社会监督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执行有力,落实到位。
第三题:材料分析(30分)
材料:近期,记者在贵州、河南、福建、黑龙江等地下乡采访时,一些基层 干部表示:上级部门连续借调骨干,基层“失血”严重,很多工作难以开展。而 且,人事关系错配引起单位内部不团结,助长“求人办事”等不正之风。
在网络上,记者也注意到不少网友反映,有的地方部门或单位存在频繁借调、违规借调等现象,讲述个人在借调中进退维谷、有苦难言的尴尬遭遇,持续引发关注和热议。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就此展开了调查。
来函说走就走基层单位有苦难言
借调作为一种特殊的机关工作人员流动方式,原本是为了解决单位人手不足或专业性人才缺乏问题,但现实中借调“频繁、太随意”,甚至催生失序、失范借调等现象:时间越来越长、形式花样百出、变相违规借调。使得被借调者进退两难,基层“失血”。
记者在贵州省黔南布衣族苗族自治州某县采访时,一乡镇党政办主任曾先后2次、共9个月被借调到县委办任职。“会象征性发一个函、走个程序,下级单位哪敢拒绝?”这位主任还透露,现在上面下文,不能再在乡镇、科局“搞借调”,而是换了说法,叫抽调跟班学习。“换汤不换药,称呼不同而已。”
在贵州省铜仁市,一位县电视台人员也抱怨,单位有人被长期借到省级卫视工作,“搞得我们一个人干几个人的活。”其他不少地方的基层干部也向记者反映,仍然存在着大学生村官不在村,而是坐在乡镇办公室的情况。“毕业考过来,板凳没坐热,人就走了。”
在不少基层人士眼中,借调大多是在拼关系,获得机会本身就意味着迎来了升迁希望,而能不能留下更是至关重要。不少人以过来人身份说:“‘非关系户’要想留在上级单位,除了具备足够能力、付出巨大努力,时机和运气也很重要。所以大部分人都是折腾半天,最后借而不调。”
在互联网上,一些网友也讲出了借调人员的无奈与焦虑。有人反映,“我们单位领导小孩在基层就待了半年就被借调到县,后来留下来。而其他人,从哪儿来回哪儿去。”不少人比喻“借调”犹如拉磨驴前方挂着一根胡萝卜,看得到而得不到,只能一直熬下去。
被借调者进退两难,专家称本质是权力的“任性”
记者采访发现,频繁的借调和长期借调都给被借调人员、借出单位带来诸多烦恼。离开了原单位,一些重要机会与借调人员就无缘了。
河南郑州某文化单位的小王曾有过一年被借调的经历,因为人事考核权在原 单位,评优评先都轮不到她。“除了无尽的加班什么都没有。”她说,自己“忙到没朋友”,有人则“闲得飞起来”。所以,现在单位同事一听到上级借调,都躲得远远的。
黑龙江某省直部门二级单位的一名工作人员透露,自己被借调时,正要从副科提到正科,结果被耽误了。身边也有优秀同事要被借调,本部门领导压了5年,最后碍于上级情面还是放走。
福建基层公务员小生说,自己前段时间差点被借调。“我已经31岁了,好歹也是个小领导,如果借调几年回来,工作环境物是人非,想想都不划算。”而新疆基层公务员小卫曾有过借调经历,他认为借调本不是坏事,应客观看待。“唯一缺陷就是一年半时间在外地,耽误了找对象,把家里人急坏了。”
湖北工业大学公共管理系主任刘耀东表示,借调现象大量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原因是上级借调机关的“官本位”思想与官僚主义作风,导致政府部门职能转变不到位,放权不彻底,管了太多不该管的事情。
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夏正林曾刊文分析,有些借调不可避免,但实践中 许多借调不因工作需要而产生。对借调单位来说,不借白不借,用人很实惠;对借出单位来说,虽负担加重,但能借机和上级搞好关系;对借调人员来说,能被上级赏识,混个脸熟也不错。这背后本质上还是权力的“任性”。
怎样管住“不借白不借”的冲动?
“任性”借调,若一边是少数“关系户”进步的暗道捷径,另一边就是大多数“陪跑族”的无奈辛酸,其容易滋生的基层“失血”、上级“懒政”等危害亟待治理。
夏正林指出,其实借人单位若人手长期不够,完全可以增加编制保证工作的正常开展;而借出单位的人员长期被借调或轮流借调,说明该人员原来的岗位并不是很有必要设置,就应当缩减编制。
福建师范大学行政管理系主任张铃枣则认为,政府机关、上级单位在人员编制和职能划分方面要进一步优化。对于非必要情况而长期占用基层借调人员的,编制办应予以清查。此外,与其频繁借调基层人员,不妨考虑建立完善对口单位上下级干部人员之间的定期进修、学习的交流机制。
刘耀东建议,要纠正政府机关在人员借调上的不当做法,除了通过完善制度建设,加大制度的执行力来纠正上级借调机关的官僚主义作风外,还要大力培育与发展社会组织,科学合理地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最好通过完善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来解决上级行政事务过多等问题。
问题1:现在借调现象普遍,请你结合材料谈谈借调存在的弊端?(10分, 400字内)
[参考解析]
考察的是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所谓“借调”,原本是指一些单位为解决突击性工作人手不足、或者一些专业性人才缺乏问题,而从其他单位临时借入人员,待突出击性工作完成或问题解决后,这些借入人员再回原单位。很显然,“借调”是机关工作人员一种特殊的流动方式,它有助于保障聚焦中心工作、开展重大专项活动等的人才“刚需”,也对促进人才交流、提升基层人员业务能力具有积极意义。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机关并非完全因临时性或专业性工作的需要,而是认为从所属单位借调来的人员“好指挥”“易管理”“肯吃苦”,有一种“不借白不借”的心理,显得有些“任性”和“随意”;对下属单位来说,本来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被上级或主管单位借走之后,自然会增加其他人的工作量,虽然内心不是太情愿,但“官大一级压死人”,也只好屈居从命。机关如此这般的任性随意借调,自然会导致借调期满后人员轮换的尴尬局面,这显然使借调变了味,其背后是权力运行的不规范。
[参考答案](394字)
借调作为一种特殊的机关工作人员流动方式,存在一定合理性。但是,借调 太过随意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则背离了行政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方向。有以下弊端:
第一,助长了让下级机关分摊人力成本的不正之风。借调单位不用给被借调 人员发工资和福利,或者只承担与正式员工相比较非常少的工资和福利,而且基 本不需要承担培养责任,导致实际中的行政成本的增加。
第二,加剧了上下级机关之间不正常的资源交易。被借调单位通过借出人员, 与上级机关保持了较密切的信息往来和资源共享关系,借调“容易引起借调决策 者的权力滥用甚至是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
第三,干扰了原单位各项正常工作的顺利开展。借调人员不在岗工作,原单位仍然支付工资和一定的奖金。同时,借调人员占有编制,原单位想进新人员也不可能,严重干扰了下级机关的正常工作。
第四,影响了被借调人员的正常成长。被借调人员的工资、职务等都在原单 位,职业生涯发展和工作积极性受影响。
[深度解析]更多精彩且精辟考察角度呈现
角度1:借调现象为何大量存在?
[参考答案]
借调现象大量存在的原因:
首先是机关部门公务员编制核定不科学。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政府市场监 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明显增加,而编制管理一成不变,未根据新形势进 行适时调整,导致人员编制与工作职能极不相称,矛盾突出,工作任务和人手不成比例,只能依靠借调人员开展工作,很多中央机关都存在这一问题。其次是与政府机构职能定位不科学有关。受计划经济惯性思维影响,有的部门职能转变还很不到位,运行不顺畅、效率不够高,一些应该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调节的职能,仍掌控在政府这只“有形的手”里;不少应该下放的职能,还没有下放给下级政府或让渡给社会机构,上级政府仍然承担或“承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