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小区
防疫
响应
社区
韧性
建设
规划
思考
小区防疫响应社区韧性建设规划思考
。社区被视为表达城市韧性的典型代表,也是近年许多国家研究的热点议题。2023年的新冠疫情是对城乡韧性的集中考验,社区更成为直面病毒的主战场。作为社区的根本组成单元,各个城市的居住小区在本次疫情防控中展现出的自组织能力为未来社区韧性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XX市作为全国千万以上人口城市中感染率最低的城市之一,其小区的防疫响应是全国小区的缩影。本文试图通过对成都小区防疫响应的总结,对提升社区韧性建设提出规划层面的思考,包括从空间导向走向人本导向、利用移动社交平台推动公众参与、增强规划弹性应对开展变化、将风险管理意识融入规划全过程以及运用智慧技术助力精细化管理。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小区防疫响应;韧性社区;成都;社区规划
“韧性〞(resilience)源自拉丁文“resilio〞,原意为物体受到压力变形后恢复其尺寸和形状的能力[1]。在被生态学家霍林(holling)运用于生态系统研究后[2-3],这一理念因倡导主动灾害防治、减少灾害影响和快速灾后恢复,比“可持续〞更加适合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自然、社会问题,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并被引入城市规划学科[4-6]。如果将城市比作生命体,“韧性〞就如同免疫力[7]。城市不仅需要在平时状态提供有利于居民身心健康的生活环境,还要能随时应对外界和自身的各种突发干扰,才能保障城乡居民的安居乐业。作为居民生活的根本功能单元和城市基层治理单元,社区被视为表达城市韧性的典型代表,也是近年来许多国家韧性研究的热点议题[6]。对于社区韧性(communityX8202;resilience),学界目前尚未有统一定义[6,8-9]。大局部研究认为,社区韧性是指面对灾害时,社区能够迅速调配资源,最大限度降低灾害影响,并通过应灾学习适应变化的能力[2023-11]。社区韧性提升可归纳为能力提升、过程提升和目标提升三个领域,其中,能力提升又包括设施、生态环境等硬实力提升与经验学习、社区参与等软实力提升两种方式。2023年的新冠疫情是对城乡韧性的集中考验,社区更成为除城市口岸外直面病毒的主战场。作为社区的根本组成单元,各个城市的城乡居住小区在本次疫情防控中展现出的自组织能力是社区韧性的极佳展现,也是未来社区韧性建设、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参考。XX市作为全国千万以上人口城市中感染率最低的城市之一[12],其小区的防疫响应是全国小区的缩影。本文试图通过对成都小区防疫响应的总结,对提升社区韧性建设提出规划层面的思考。
1成都小区防疫总体情况
1.1XX市疫情防控总体情况。根据“成都发布〞微信公众号推送信息的整理,截止2023年5月30日,XX市新冠肺炎累积确诊169例,其中境外输入25例,国内病例144例。国内病例中,全国其他地市输入或有接触史88例,明确为成都本地病例34例①。XX市坚持抓早、抓实、抓细,自发现首例病例22天后,单日新增确诊病例即降至5人以下,根本切断传染链。
1.2确诊病例停留小区根本情况。根据XX市卫健委信息,XX市域范围内确诊病人停留场所共95处。结合卫星地图判断业态,其中82处为小区(图1)。除1名早期病例(2月7日,泰国旅游)外,所有境外输入病例均乘专车由机场送往医疗机构,无市内停留场所,故共145名确诊病例在市内停留,平均每处停留1.5人。这说明病毒未发生社区传播,也是小区防疫得力的表现。研究通过链家、安居客等大型租售房网站对确诊病例停留小区根本特征进行了收集,并通过街景地图进行了核对。可以看出,小区无论在建成时间、居住规模、建筑高度和物业管理上均有较大差异,虽然主要分布在城市建成区,但乡村地区也有零星案例。是否存在确诊病例和小区内是否有居民与疫情重点地区有联系有关,和小区的物理特性并没有相关性(图2)。
2成都小区主要防疫响应
根据确诊病例停留小区、XX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评选出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全市先进集体〞名单中的小区、成都物业管理协会、“四川乐居〞微信公众号等评选出的防控优秀小区等约20230个小区的相关报道,总结出成都小区的防疫响应主要包括以下特点。
2.1明确每户居民情况,强化进出管理。志愿者对所有住户进行 和上门拜访,配合社区工作人员,确认每户居民及往来亲友外出活动情况,并通过发放专用卡片、微信小程序等方式,对居民进出小区频率、外来车辆、人员进入小区进行限制;确诊病例停留小区中,每户居民配置一对一居家隔离观察员,建立一人一案工作台账。
2.2运用移动社交平台充分沟通。主要依托微信这一使用人数最多的移动社交平台[13],以微信群、公众号以及朋友圈作为信息发布主要渠道,配合微博、抖音等常用自媒体软件,搭建扁平化沟通网络,进行信息发布、线上办事、居家活动组织、心理咨询等,解决隔离期间居民生活需求,引导正确心理调适,充实宅家生活内容,增进社区管理者与居民、居民与居民间的相互了解。如由居民在微信群中留言接龙,提前一天统计食材、常用药等生活物资和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的购置需求,并直播采购流程;组织阳台音乐会、隔空大合唱、厨艺比拼、摄影作品征集、居家运动接力、线上小游戏、共折千纸鹤、云植树、云运动会等多种参与性活动;发布烹饪教学、抗疫手势舞、宅家太极操等生活效劳视频;在微信群中参加心理医生、建立心理疏导群、开通24小时咨询热线、邀请心理专家举办线上讲座等。
2.3缩短生活必需效劳与居民距离。主要采用将效劳引入小区和上门效劳两种方式,变相缩短生活必需效劳设施和居民距离。如和乡镇、爱心助农平台、市场等合作,将时令蔬菜直接运送到小区门口,设置“便民菜摊〞,按市场价格售卖给小区居民,并选派志愿者在菜摊效劳,为出门不便的居民提供上门效劳;和理发店合作,将专业理发师或志愿者请进小区,为有需求的居民理发;上门为居民测量体温、送菜、收送快递、收垃圾、挂号买药、打印、打理绿植、照顾宠物、发放防控宣传单等;为一线医护人员家属上门做饭、清扫卫生等。
2.4升级公共卫生管理。主要采用提高公共区域消毒、杀菌频率和增设专用设备的方式升级小区公共卫生管理。如在小区出入口设置24小时防控点,每栋楼配备人员值守并进行体温检测;每天对公共区域进行2—4次定时消毒,对人流量较大的场所和设施进行深度清洁;设置口罩回收专用垃圾桶、确诊病人专用垃圾桶、电梯按钮加保鲜膜、电梯厅及轿厢放置纸巾、安装紫外线消毒灯具、无人机喷洒消毒液等。
2.5居民参与共同抗疫。本次疫情防控中,志愿者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4],小区内部也不例外。许多居民都义务承担了抗疫和后勤辅助工作,如协助数据统计、人员排查、消毒液喷洒、出入口值守、上门送物资等效劳,以及为值守人员煮汤圆、熬姜汤等爱心行动。不少居民还通过私人渠道购置防疫物资,捐赠给小区和医院。
2.6智慧防疫初步使用。主要措施包括通过app或小程序及时了解居民情况,及使用专业设备升级管理。如有的小区开发了自有小程序或app,由居民自行录入隔离状态与出入信息,并在线提交生活物资采购、设施报修等需求;在小区出入口布置红外线人脸识别、热成像测温摄像机、测温闸机等设备,自动测温,提高防疫工作效率等。
3社区韧性建设的规划思考
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快速变化对社区外部环境不断重塑,日益复杂多元的居民组成也对社区生活场景提出了更多诉求。面对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代表的未知风险,单纯关注物质空间的规划设计实难满足社区韧性的建设要求,需要对包括规划对象、参与方式、规划理念、管理方法、辅助技术等多方面进行思考探讨。
3.1从空间导向走向人本导向。社区规划具有空间规划与社会规划的双重属性,其本质是社区层面的空间规划、开展管理以及引导走向基层民主治理的规划[15]。传统住区规划更偏重于公共物理空间的组织和配建指标的落实,对使用空间的人的特征与需求等响应较少[16]。当今社区规划需要解决的问题更加贴近日常生活,是整合社会、经济、环境和空间开展、密切结合社会治理的动态规划[17-18]。正如在疫情防控中,了解每个人的活动轨迹才是关键,社区规划首先需要面对的是人,空间只是人活动的载体。社区规划应将对居民的了解置于对空间的了解之上或至少并重,尤其在面对人口结构已经形成的存量街区时,更应结合居民意愿与特征进行设计。社区韧性表现为集合韧性,其结果是给社区所有成员带来福祉,其实现也依赖于所有成员的共同行动。无论上级组织如何完备,社区都必须依靠其自有资源的有效整合才能及时应对各类公共平安风险。这些资源中,社区居民具有本地化和熟人网络的先天优势,是应急行动、信息传递和互助效劳的重要力量支撑。来自社区居民个人的能力、技能和知识也被视作提升社区韧性重要的可利用资源之一。只有对居民足够了解,才可能在突发状况下及时采取针对性行动;在疫情可能常态化的开展趋势下,调动社区居民资源也是对社区现行管理的有力补充。由于我国强行政化的特点,通常状态下,居民对社区事务普遍参与度偏低,公共精神也相对缺乏[19]。同时,商品化住宅区居民异质性较高,居民间人际交往较少,社区归属感也较弱。但在未知疫情的冲击下,许多居民都意识到了自己的主体性地位,并展现出积极参与的意愿和能力。规划师应充分利用本次突发事件唤起的居民参与性,以科学、客观、价值中立的角色进入社区,以社区规划为媒介搭建公众参与平台,协助社区构建邻里网络,培养社区精神,完善社区治理。
3.2利用移动社交平台推动公众参与。突发状况下,不管是实际问题的解决还是居民心理建设,反响速度都至关重要。抗疫过程中,以微信群为代表的线上交流成为社区管理者与居民间最主要的沟通方式,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传统的公众参与通常采取现场讨论与公示的方式,在参与人群的广度和深度上均有一定的局限性。而移动社交平台的广泛运用不仅可进行更为及时、丰富的信息传达,还可打破空间限制,让参与者不需要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场地也能进行沟通,大大降低了沟通本钱,并能扩展参与人群数量,提供了一种更加高效的参与方法。社区规划应利用移动社交平台,与居民进行充分沟通,如可发起在线投票、问卷调查、实时问题反映等,居民也只需要投入零碎时间,以较小的时间本钱收集更为广泛的公众意见,使空间规划获得更多民众根底。同时,在线讨论不需要同时到场,可以节省大量时间本钱,也能就不同专业内容邀请更多专家、社会力量共智共策,共商社区未来开展,推动公众参与更加系统、全面的开展。
3.3增强规划弹性应对开展变化。韧性强调面对不可预测冲击时的应对能力。韧性社区并不是要建设“没有灾害的社区〞,而是能适应各种变化、具有学习、自组织能力的系统。相对尺度更大的城乡区域,社区更容易受到外界变化的影响。比方,步行范围内任何公共效劳设施的增减都可能影响整个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与诉求。在此情况下,社区规划需要随时关注社区的新需求与新问题,及时进行复评与调整,和社区共同经历准备、响应、重建的动态循环过程。
3.4将风险管理意识融入规划全过程。本次疫情暴露出社区在日常健康与应急响应设施方面的缺乏[20],下一次突发状况也许又会出现在另一个完全意想不到的领域。风险本身就意味着不确定和不可控。一方面,每次突发事件后需要针对性完善设施配套与空间布局,另一方面,在平时状态就需要进行风险识别与评估,对不同风险下可能出现的状况进行思考,做好多情景规划,在规划中留出前瞻性余量,为未来可能出现的状况“留白〞。在各类设施的配置上,留出2023%~20%的弹性空间[21],同时,对于空间受限、难以增加设施的存量社区,应积极探索现有空间与设施的多用途使用、临近社区功能互利互补以及管理人员的职能转化,从而制定转换响应方案。
3.5智慧技术助力精细化管理。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居民日常生活能够经由技术手段被观察记录,并且已被用作政府决策参考[22]。本次疫情发生一段时间后,各地均推出实时疫情地图和 健康码,实现对居民从网格化到网络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