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三合一
课程
政教
模式
院校
交通
数据
挖掘
技术
付凤杰
基金项目: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十四五”教学改革项目(编号:jg20220611);浙江省基础公益研究计划(编号:LGF22F030008);浙江警察学院校级课程思政项目(编号:20210218)作者简介:付凤杰(1990),女,浙江警察学院交通管理工程系讲师,研究方向为智能交通、交通控制。在交通强国战略、科技兴警战略、大数据战略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交通管理工程专业(智能交通方向)应运而生,致力于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素质警务人才。作为交通管理工程专业(智能交通方向)的核心课程,交通数据挖掘技术旨在让学生能够依托交通大数据,利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交通运行机理、交通拥堵演变规律、交通事故发生原因、交通安全预警等进行分析和挖掘,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依据,为智能交通管理控制、交通安全管理和事故预防等提供技术支撑。作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专业人员培养的主阵地,该课程对于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至关重要。一、课程教学现状目前,全国普通院校以及公安院校中开设的交通数据分析类课程,尤其是交通数据挖掘技术课程比较少,且存在几个主要问题:一是交通数据挖掘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和思政设计与数据挖掘技术课程非常相似,忽视了交通行业和公安基层的一线需求;二是课程思政的实施还比较散乱,并没有实现系统性、整体性和有机统一性;三是课程思政主要以核心要素、实施点、案例等形式与知识体系并行开展,没有根据课程特点改进教学设计,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依然存在。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将基于公安院校及公安基层一线的实际情况,以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目标为出发点,以知识体系、思政理论、思政实践三者融合为基础,以改革教学设计路径为手段,以公安院校普遍开设的交通数据挖掘技术课程为例,探索构建“三合一”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二、“三合一”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探索构建首先,以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目标为出发点,构建课程思政体系。笔者结合交通管理工程专业(智能交通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交通数据挖掘技术的教学目标,明确交通数据挖掘技术课程思政目标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弘扬公安楷模精神,继而构建由基于辩证唯物主义原理的理论体系和基于公安楷模精神的实践体系组成的课程思政体系。其次,以知识体系、思政理论、思政实践三者融合为基础,重构教学内容。调整各个章节的教学内容、重点、逻辑顺序,梳理专业课的知识体系、辩证唯物主义原理的基本观点、公安楷模精神,将三者进行关联、对应、调整和重构,形成一个综合体系,具体为:交通数据挖掘概述运动观推进科技兴警,牢记使命担当;拥堵预警系统中的数据挖掘之交通流量的KNN预测发展观打造自动化高效化新警务;拥堵预警系统中的数据挖掘之交通运行状态的聚类判别联系观坚持细致精致极致的工作作风;安全态势系统中的数据挖掘之事故成因的关联规则分析联系观全力推进公安数字化改革;安全态势系统中的数据挖掘之事故黑点的聚类识别矛盾观坚决守牢平安硬底线;网约车预警系统中的数据挖掘之异常轨迹检测矛盾观争当数字警务排头兵;网约车预警系统中的数据挖掘之网约车出行风险预警认识论敢于开拓创新的干事勇气;数据集成和融合应用场景拓展认识论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新形象。最后,以改革教学设计路径为手段,将隐性思政细化到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依据交通数据挖掘技术课程思政目标,调整教学模式。将传统的基于挖掘理论和方法的“传摘要:传统的交通数据分析类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存在忽视公安实战需求、思政元素零散不成体系、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两张皮”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以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建设目标为出发点,以知识体系、思政理论、思政实践三者融合为基础,以改革教学设计路径为手段,以公安院校交通数据挖掘技术为例,形成了“三合一”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为解决好“为谁教、教什么、教给谁、怎样教”结合不紧密的问题提供思路和实践经验。关键词:课程思政;课程目标;教学设计;路径付凤杰(浙江警察学院交通管理工程系,浙江杭州310053)“三合一”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公安院校交通数据挖掘技术为例2023第4期教学研究85河南教育高等教育递接受”教学模式,改为以问题为导向、以场景化解决方案为切入点的“案例式教学与项目式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交通场景导入问题分析理论方法案例实现理论拓展项目拓展。这体现了“认识论”“敢于开拓创新的干事勇气”等思政元素。二是依据交通数据挖掘技术课程思政目标,调整教学内容。该课程为智能交通检测技术、智能交通系统、交通数据分析和MATLAB科学计算这四门课程的后续课程,而这四门课程又分别对应智能交通管理的不同阶段,即基本数据采集、智能交通场景、数据预处理和分析、代码实现。因此,以前述四门课程内容为依据,对交通数据挖掘技术教学内容进行优化,侧重数据挖掘技术架构和交通场景拓展,将课程思政元素和精简后的理论系统地融入各个场景化解决方案中。这体现了“联系观”及“坚持细致精致极致的工作作风”等思政元素。三是依据交通数据挖掘技术课程思政目标,着力体现“三个真实”,调整教学重点。交通数据挖掘技术授课对象为未来的交通管理者,教学目标应该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意识和数据思维,教学重点应为实际问题分析、数据挖掘方法选择、特定交通场景下数据挖掘架构搭建和交通场景拓展,而这些都需要依托真实数据、真实场景和真实问题。课堂教学和课程实验平台使用的数据皆来自交警部门的各个系统和平台,并且会不断更新;课堂导入的问题均为交警部门实战中常见问题的总结归纳;课堂教学和课程实验平台均依托于真实路网。这体现了“运动观”及“推进科技兴警,牢记使命担当”等思政元素。四是依据交通数据挖掘技术课程思政目标,搭建综合实验平台。通过科教融合、校局合作、实验实训,将交通数据挖掘技术和理论与创新创业项目、毕业设计、交警部门实际项目有机结合,将零散的实训项目合成实训系统,并与公安实战系统相结合,搭建一体化综合实验平台。这体现了“发展观”及“全力推进公安数字化改革”等思政元素。三、“三合一”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首先,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与知识体系相互促进,提高了教学效果。课堂教学过程中,辩证唯物主义原理的渗入能够帮助学生从新的角度理解数据分析和数据规律中的知识难点;以交通数据挖掘技术知识点的讲授为载体,能够将抽象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具象化;二者结合的讲授方式也能够培养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能力。以交通运行状态判别为例,高德地图的交通运行状态判别以基于浮动车GPS数据的速度为指标,进行固定等级判别,为提高判别效果,应全面获取相关参数和信息,避免把局部当作整体,同时应该抓住客观规律,避免把主观当作客观。其次,公安楷模精神潜移默化地融入教育教学中。公安楷模精神的弘扬不再局限于个人事迹的讲述,而是渗透在教学的点点滴滴之中。以“安全态势系统中的数据挖掘事故黑点的聚类识别”为例,通过讲述传统的黑点识别工作的艰辛以及“分毫不爽”的工作要求,让学生明白了无私奉献、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的重要性,下定在职业中“坚决守牢平安硬底线”的决心。与此同时,通过引出黑点自动识别的重要性和意义,进一步强化了科技兴警、打造自动化高效化新警务的理念。最后,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不断被激发。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开阔了学生的认知思维,使他们学会多角度、多立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网约车预警系统中的数据挖掘网约车出行风险预警”为例,单一的异常轨迹检测无法科学合理地对出行风险进行预警,教师可以从不同角色(司机、乘客)、不同数据源(地理环境数据、GPS数据、兴趣点数据、犯罪数据)、不同学科(管理学、心理学、信息学)出发,鼓励学生进行多维分析以及搭建综合预警模型。此过程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不断被激发,也积累了敢于开拓创新的干事勇气。虽然完成了初步构建和应用,但“三合一”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在实践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以下两个问题:一是要科学寻找课程知识、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和公安楷模精神相结合的切入点。任课教师应选择合适的切入点,让知识点从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分析到公安实战的过渡顺理成章,让三者紧密融合、相辅相成。二是保证体系架构科学合理。体系架构是系统根基,教师在选择切入点时不能削足适履,应该因势利导、相机调整,保证知识体系和思政体系的完整性和合理性。参考文献:1徐程.情景模拟化下的交通工程类实践课程设计改革与评价J.教育现代化,2018(38).2李明明.公安统计分析课程思政实施路径的探索与实践J.河南教育(高教),2021(8).3白刚,黄建圣.高校思政课程“六点”理念应用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22(4).4杨健.公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研究J.河南教育(高教),2020(12).责编:文墨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