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缘”影响下云上村传统民居可持续发展研究_苏婉婷.pdf
下载文档

ID:2398395

大小:1.97MB

页数:6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2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地缘 影响 下云上村 传统 民居 可持续发展 研究 苏婉婷
93环艺设计“地缘”一词最早见于国内研究人员对于西方(尤其是德国)人文地理学一个分支学科“地缘政治学”的翻译名称,而所谓“地缘群体”是指以地缘关系为纽带结合而成的社会群体,是一定区域内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地缘群体以居住关系为基础,是由同一地方的居民所构成的邻居关系的社会,如城邦、部落或村落等。地缘群体在长期共同生活与创造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文化地缘文化1。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地缘文化的内涵也在不停延伸、丰富和完备。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提到“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2,侧面说明了中国传统乡村所具备的地缘性。随着时代发展,传统乡村的“乡土性”屏障被打破,其“地缘”情况较过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乡村民居是传统乡村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因此,思考具备地缘特征和地域文化的传统民居如何在可持续性前提下发展,是如今不可回避的问题。一、云上村的“地缘文化”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传统民居改造逐渐成为艺术文化领域以及城乡规划政策中的热门话题。罗平交通便利,背靠云南,是云南面向广西、贵州开放的前沿阵地,也是云南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东大门。由于村落位于山谷之中,受地理环境、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加之石料资源丰富,云上村的传统民居呈现出以石头房为主的传统民居形式。对于这些具有地域特征的传统民居而言,其整个聚落的空间布局、建筑形态和建筑材料,都记载着社会的变迁。建筑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地缘文化和集体记忆,反映着生活价值和物用价值的时代属性。纵观各地,大多数传统民居的发展都采取这两种方式:一种是凝固式保护;另一种则是毫无章法地大拆大建。这两种极端发展方式都具有自身的弊端,它们不仅忽视了居民在整体大环境下的生活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而且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前瞻性。云上村是一个典型的强地缘聚落。古时云上村山多地少,道路不便,因此由村民结合形成的固定的社会单元具有极低的流动性,这使得云上村传统民居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在民居选址上,村民们具有共同的居住文化认同。民居住宅依山而建,依托地势,选择的方向为向阳的一面,并聚拢于山脚处。民居住宅聚集于村落北部和东部,村庄的建设呈现出无规律的自然生长状态,其沿山体走向自然发展(如图 1)。除此之外,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以及减少建造成本,当地居民还选择就地取材。综合以上因素,云上村的传统民居不仅有明显的时代特征,还有显著的地方色彩,并且形成了独特的聚落外貌。因“地缘文化”形成的独特建筑形式以及自然景观构成了云上村独特的生态环境。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云上村的交通条件得到了巨大改善,这也催生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云上村的地缘外延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在现代建筑技术的基础上,由当地旅游业发展所带来的外来文化的强势介入与当地人外出后返乡所带来的思想转变使得云上村及周边乡村的民居形式产生了变化。这些变化便是传统民居的消失与钢筋混凝土建筑的兴起,但随之而来的便是以云上村传统民居为代表的乡村文化的保护问题。二、“地缘”影响下云上村民居现状(一)云上传统民居的特征“地缘”影响下云上村传统民居可持续发展研究文/苏婉婷 王晓斐 通讯作者/邹 洲摘 要: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乡村原有的乡土社会结构和生活价值观受到了巨大冲击,而作为乡土文化生活物质载体的传统民居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异化民居的崛起使传统民居走向衰落。罗平县云上村因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和文化生活观念,形成了独特的民居形式以及建造文化。本文通过探求云上村传统民居中的不可变因子,分析传统民居的内在价值,剖析影响民居可持续发展的多元因素,试图指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式。关键词:传统民居;地缘文化;可持续发展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艺术介入在云南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中的策略与实践研究”(2017FH05392)研究成果。DOI:10.16129/ki.mysds.2023.04.04394创意2023/04民居住宅是一种文化,它既是生态环境、人文生境的集中体现,又映射着聚落发展的轨迹,是聚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3。随着时代更替,村民们受到外来文化与技术的冲击,被城镇建筑的思潮所干扰,纷纷选择摒弃原有的特色建筑,建造西式小洋楼。因此,传统的特色民居慢慢被各式现代洋楼所取代,村落失去了原有的民族文化内涵、区域特色和乡村建筑的特有魅力。但现存的云上村传统民居仍保留着其传统的设计思想与文化内涵,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顺其自然的空间观。云上村地处山间小盆地,周围群山环绕,野兽较多。为了居民的居住安全,传统建筑的开窗都较小,甚至没有,整个建筑就像一个坚固的堡垒(如图 2)。有的建筑还单独建造了地窖,以便于粮食储存,防患野兽。同时因为当地属于高原季风气候和南亚热带气候,降水充沛,早晚温差大,空气潮湿,所以当地传统建筑多采用坡屋顶形式,便于排水;坡屋顶的三角构造使得热气汇聚于屋顶两坡交叉处,夏天聚热于顶部,有效地对室内环境进行降温;厚实墙体具有优秀的保温性能,使得室内环境冬暖夏凉。云上村传统民居注重营造景观,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是民居赖以依存的自然环境,云上村的民居以山地为背景,根据自然条件将建筑融入自然之中。同时,传统民居又是很强的人文景观,云上村不同组合方式的庭院空间序列和建筑群、纵横交错的屋顶和巷道、体现地域风格的建筑造型和材料,以及色彩装饰的建筑“符号”系统、反映文化特征的石雕,木雕,村落中的中心广场、戏台、祠堂等都是能够反映当地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的村落空间构成和乡土建筑类型。二是因地制宜的材料观。“天人合一”是中国人最基本的造物观念,强调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因此在造物过程中,人们也理应最低程度地改变自然。云上村的传统民居有很强的生态性,其生态精神受民族信仰的影响,是本地区传统民居的一大特点,并体现在建筑选址、建筑布局、建造技术、建筑装饰等各个方面。从建筑内部布局到外观造型装饰都体现了朴素的生态精神,是传统民族信仰和生态观念的有机统一。云上村布局紧凑,有效地节约了土地资源;乡村聚落依山体走势而成,使建筑本身成为山体景观的一部分,二者相辅相成,和谐统一;在建筑材料的使用方面,当地人充分利用了当地特有的地质条件喀斯特地貌,建造了许多木构架的石头房,这种地貌具有碳酸盐石材和木材丰富的特点,其中石材作为天然材料可以重复利用,能够达到可持续的效果;在建筑装饰方面,彝族与汉族的文化交融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符号,这体现了当地的文化特征、生活习俗和审美观念等历史文化传统(如图 3)。三是秩序井然的道德观。中国传统的伦理思想造就了内涵丰富、风格独特的中国传统建筑体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作为一种秩序性、规范性的道德观念,这种伦理思想也将自身所具有的秩序感表现在了云上村的传统民居中。云上村的建筑布局以及单体建筑的规模、体量、建筑色彩、建筑式样、建筑布局以及装饰装修等都呈现出明显的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观念(如图 4)。从整个村落的布局来看,中心位置是村落的政治文化中心,设置了村委会以及中心文化广场,在体量上大于民居建筑。传统民居从不同方面体现了家族伦理理念、宗教信仰和行为准则。这种秩序常常通过对空间的使用来表现,例如最大的房间是给家长的,晚辈一般住在耳房。这种伦理性其实是中国人内心的伦理思想和秩序规范的体现,而在传统民居的发展中,这也是不可变因子。(二)云上村民居的现状因其地缘外延的拓宽,云上村及其周边村落发生了巨图 2 云上村传统民居开窗(图片来源:作者拍摄)图 1 云上村复原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95环艺设计大变化。以村内建筑分布与类型而言,村内现有建筑呈现出分散式布局,并可按照建筑的材料和构造分为三种主要类型,即“传统石头屋”“砖混建筑”“钢筋混凝土建筑”,这三种不同的建筑类型有着三段不同的时代发展背景。在云上村中存在着三种大相径庭的建筑形式,在聚落中,西式小洋楼和传统民居交错分布,这使得建筑群落失去了原有的整体秩序。如今云上村的三种不同风格的建筑形式也代表了这三种不同的民居发展现状。根据其风格特点,笔者将其分为经济型民居、小康型民居、富裕型民居,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类讨论。1.经济型民居所谓“经济型”民居指仅能勉强满足日常使用需求的民居,在云上村的民居形式中,这类民居形式的占比约为5%。经济型民居多为传统的石头房,目前普遍存在朽损、屋顶漏雨、居住品质低、采光通风差、室内低矮难利用等问题,甚至其中的部分民居还属于急需改造的“经济型”民居(如图 5)。经济型民居的使用者的经济收入水平普遍较低,其住宅多为常年修补并保存下来的传统建筑。这类建筑最具有云上村传统民居的特征。从文化属性而言,经济型民居是传统乡村民居文化的重要载体,但也存在着住房安全无保障、卫生设施不齐全、改造成本较高等问题。2.小康型民居“小康型”民居是指利用现代营造技术与材料修造的,但仍部分保留了当地传统民居风貌的民居建筑,在云上村的建筑中,这类建筑的占比超过了 50%。与“经济型”民居相比,“小康型”民居的使用面积略有增加,居住功能更加体现了现代化,设备设施配置完全。因此,人们的居住环境也有所改善(如图 6)。通过对云上村现有小康型民居的分析,笔者发现“小康型”民居建筑存在着以下三大问题:一为其主体建筑框架和大部分建筑构件均来自现代营造技术与材料;二为在建筑形式上,此类民居摒弃了云上村原始的建筑风貌,仅保留了部分传统的生活风貌;三为尽管其在空间布局上有了进一步优化,但仍存在空间使用率不高,闲置房增多的问题。3.富裕型民居“富裕型”民居是指利用现代营造技术与材料打造的非传统的、装饰浮夸的现代民居,在云上村,这类民居有12 座。这是家庭收入达到富裕的标准后,居民进而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所造成的。在设计建造方面,“富裕型”民居要求建筑经过精心设计,功能和空间布局合理,能够满足生产工具存放的需要。但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其完全抛弃了当地传统的建造形式,追求的是城市化、西方化的民居形式,这在本质上是对其传统文化的抛弃。这些民居形式存在着主体建筑框架和大部分建筑构件均受现代营造技术与材料影响,建筑格局和层高尺度打破了传统民居形制的问题。而且在外观造型上,其也存在着多仿制欧洲建筑,装饰烦琐浮夸,以此彰显身份,因而与村貌相冲突,失去地域性特征的问题(如图 7)。三、“地缘”影响下云上村民居问题分析以上三类民居是乡村发展过程中民居演变的结果,是在宏观环境与个人喜好的共同影响下产生的。随着时代发展,传统乡村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也发生了变化,在“地缘”外延扩展后,云上村民居在时代进程中产生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一)旅游价值与区位条件之间矛盾云上村的传统民居为样式独特的石头房,不仅具有很强的观赏价值,还充分反映了村民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点。当地人还会请剑川的木雕师傅对木材进行装饰,之后再将其作为建筑部件来使用,因此传统民居的建筑装饰也体现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特征,并发挥着不同的艺术效果。就文化内涵而言,云上村传统民居具有旅游开发资源的共性特性,存在差异性的文化体验感,具有很强的旅游吸引力。加之当地具有万亩油菜花的自然景观,有着图 4 传统民居空间复原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图 3 云上村传统民居建筑材料(图片来源:作者拍摄)96创意2023/04图 5“经济型”民居现状(图片来源:作者自绘)图 6“小康型”民居现状(图片来源:作者拍摄)很强的观赏价值,因此也使得当地文化旅游价值更高。虽然云上村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还有政府的专项旅游政策的支持,但是其旅游功能并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主要原因是其区位条件差。云上村位于罗平县东部,距主风景区较远,距主要的国内客源市场和国际客源市场的门户位置较远,并且云上村经济条件有限,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没有形成便捷安全的交通系统(如图 8)。另外,云上村的旅游开发处于初级阶段,以住宿和承接团建为主,旅游的时间较短,行旅比过高。这些因素限制了游客的前往,也是云上村可持续发展的诸多瓶颈。(二)传统民居保护与城市化进程的冲突中国现在处于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时期,据云南省统计局网站发布的云南省 2021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所显示,2021 年云南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