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宏观经济学
课程
建设
初探
杨阳
第 39 卷 第 4 期吉 林工程技术师 范 学 院 学 报Vol.39 No.42023 年 4 月Journal of Jilin Engineering Normal UniversityApr2023收稿日期:2022-12-21基金项目:合肥学院校级质量工程项目(2021hfukcsz12)。作者简介:杨阳(1990-),男,讲师,经济学博士,主要从事宏观经济增长研究。“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初探杨阳1,姚玉洋2,陈奡楠1(1合肥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2安徽新华学院,安徽 合肥 230088)摘要 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是新时代本科生课程教育的新要求,也是将思想政治素养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的有效手段。以课程思政的总体目标设计定为基础、教学路径为依托、教学方法选择为手段、持续改进措施为保障,探索适应新时代发展方向的“宏观经济学”思政教学模式。关键词“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042(2023)04-0037-04“宏观经济学”的起源与发展基于资本主义制度经验,具有较为明显的阶级特征。我国的大学授课教师在教授“宏观经济学”这门课时,既要吸收、借鉴其精华部分,即对经济现象的解释与经济运行规律的剖析等客观原理,也要适当去其糟粕,尤其是为资本主义辩护的部分,要予以摒弃,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指导学生,使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服务。本文从课程思政的总体目标设定、教学路径、教学方法选择、持续改进措施四个层面,详细阐述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宏观经济学”教学理论和实践中。一、课程思政总体目标的设定大学的课程思政是新时期进行的一项重大改革,较好地解决了高校思政教育的孤岛化现象。“宏观经济学”课程与当前的中国经济发展及党中央关于经济建设的重大部署息息相关,思政内容比较容易融入“宏观经济学”的教学过程。在“宏观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专业理论与中国的现实联系起来,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真正达到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目标。(一)课程建设方面在课程建设方面,教师采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方法,有机融合线上资源与线下教学,把单方面的直接讲授和互动思考联系起来,把经济学的原理和社会时事联系起来,以多手段、多素材克服纯理论知识的枯燥性,增强课程教学的灵活性,促进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二)育人目标方面在育人目标方面,教师重点将理论知识与世界格局、中国现实结合起来,开阔学生的视野,实现以下三个目标:一是从更高维度看清经济发展与国际政治格局的关联性;二是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依据和制度优越性;三是深刻认知近代中国发展过程中所遭遇的困难、挑战及所取得的各项成绩,使学生树立基于历史事实的制度自信。(三)能力培养方面在能力培养方面,教师将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结合起来:一是提升学生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吉 林 工 程 技 术 师 范 学 院 学 报2023 年 4 月宏观经济运行的能力;二是强化学生利用经济理论论证中国发展道路优势所在的能力;三是为学生未来步入工作岗位打基础,提升学生在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过程中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实践能力。二、课程思政的教学路径(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思政教学在学生思想意识和能力提升方面起着关键的启迪作用。目前,对于“宏观经济学”课程,专业课授课教师的能力较强,但是课程思政理念与专业课教学课程之间的契合度不够高,衔接不紧密,提升师资队伍的课程思政能力至关重要。1着重加强教师的思政育人观念。高校要把思政教育的价值引导和教育引导深入教学、科研的方方面面,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使教师能够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2提高教师的思政教育理论素养。高校教师需要积极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和方法论阐述经济问题,并对宏观经济政策、系统运行及其外在表现等经济内涵进行深度剖析,将其融入课程思政、课程设计之中。3培养教师的思政互动意识。教师在经济学教学过程中要遵守客观“原则”和灵活的“讲法”,既传达客观经济原理,又有针对性地选择身边的经济学热点事件,如经济学思政范畴下的生动化案例演示,在充分调动教学气氛的同时,完善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二)优化课程思政的配套教材要想做好“宏观经济学”的思政教育,就必须有高质量的教科书。现阶段,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主要有以下两大类:第一类是英文教科书译本,其所记载的是真正意义的西方经济学,但是,它们是对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经验的概括,中国不能照本宣科地全盘接受;第二类是中国人自己编写的教科书,这些教科书大多借鉴外国的教材,很难从中国的国情出发,需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修正。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共有两个核心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资本主义是资本论 的核心思想,是对资本主义剥削进行的系统化批评。而在社会主义方面,正像前面提到的那样,缺乏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总结。因此,教师必须在整理、归纳国外经济发展的实践和规律的基础上,对国外的经济思想合理地反省、适当地批评,以西方经济理论为依据,以中国发展故事为蓝本,编制具有较高思想水平的“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科书。(三)探索课程思政的教学方式探索课程思政的教学方式,既要继续发挥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又要引入新的教学方法,重视思政元素的有效融入。1积极运用讲理论、讲故事、讲案例的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在教授宏观经济基础理论时,可以在适当的章节引进“国内外双循环”等社会热点话题,让学生了解“双循环”的定义和内涵,之后用讲故事的方式给学生讲解“双循环”的时代背景,并通过实例说明“双循环”的具体运作形式和内在逻辑,使学生更好地把握热点,掌握重点,解决难点。2增强学生的体验感,丰富课堂的教学方式。新时代的大学生由于长期处于多种信息环境中,容易对纯粹的说教感到厌倦,在网络信息接收上,通过高度的自主性获取知识和经验。因此,在网络覆盖面扩大的时代背景下,教师需要通过线上的有效辅助工具,如慕课,把课程思政推广到云端上,扩大教育的辐射广度,加大教育的渗透力度。3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导入实习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针对部分热点话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生收集各类新闻稿,然后进行分析,探讨其优点、缺点及对社会各阶层的冲击情况,加深对知识要点的了解。同时,教师多给学生提供实习、参加二次课堂教学的机会,在校内外形成良好的师生交往、互动环境,促进课程思政教育目标实现。(四)调整课程思政的考核方式高校针对“宏观经济学”的考核方法进行改革:一是进一步加强前沿理论的引入,尤其是要多维度地覆盖“宏观经济学”与二十大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关联性要素所涉及的知识要点,进行侧重性考评。二是进一步加强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强化学生评价的计算权重,以学生、教师等多角度和综合性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品德、思想、精神等主观意识进行综合打分,实现思政育人的目标。三是重视对现实问题的思考,例如,在探究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的经济83第 39 卷第 4 期吉 林 工 程 技 术 师 范 学 院 学 报影响时,要求学生以统计数据为依据,从消费、投资、出口等方面对比疫情前后宏观数据的变化,并详细说明其变动的内在逻辑,从而使经济学知识与现实问题紧密联系。(五)推行课程思政管理制度高校推进“实”化的课程思政管理制度,即管理架构实体化、管理活动实效化和管理主体同步化。1管理架构实体化。“实”是组织治理和制度支撑的核心。以科学性划分为基础,改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机构制度;以高效赋能为基础,构筑起一个立体、有机的智力养育和支撑系统;把管理工作细化到特定的层面,建立常态化、动态化的课程思政工作机制;从教学安排、师资团队、配套资源、理论研究等多个角度出发,构建高层次课程思政研究体系。2管理活动实效化。推进教学实效性构建,目的是克服目前存在的“名”与“实”不符、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重点是建立以一种“专项”为形式的“常规”会议制度,聚合各个行政机构的共同行动力,解决“协同”性课程思政问题;重新赋予管理制度下的权利、责任、能力,以夯实“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的工作职责,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3管理主体同向同行。在管理制度的顶层设计上,以课程思政建设、教学评价等特定层面为基础,促进“同向同行”的实质化和常态化操作;在科学赋权、赋责与奖励的基础上,促进各方参与者提升主体性和主观性;以科学性评估为基础,促进相关研究机构持续反思与完善“同向同行”模式。三、课程思政教学方法的选择(一)引入现实案件积极运用讲理论、说故事、引案例的方法,对当前国内外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讨论。比如,教师组织学生学习2022 年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签署的时代背景、具体内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让学生理解中国在民族复兴及大国崛起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国际阻力以及为了实现最终目标而经历的艰辛。(二)交叉相关学科可以将学科进行交叉。将经济学与历史学结合起来,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宏观视野,这是利用学科交叉进行深度学习的典型。例如,分析美国 20 世纪 70 年代产生滞胀的时代背景。美国 20 世纪 70 年代产生滞胀的直接原因是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中东国家成立了石油输出国组织,控制石油产出,使国际油价大涨,造成美国石油生产成本上升,经济停滞,失业率上升。而这一石油组织成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战争中,美国对以色列的扶植引起阿拉伯国家不满,进而通过控制石油价格进行报复。美国见识到“石油外交”的巨大威力后,与阿拉伯国家谈判,将国际石油买卖与美元挂钩,形成了今日的“石油美元”体系,美元借此机会成为世界货币,一直持续到今日。(三)融合思政元素“宏观经济学”作为基础学科,对经管专业毕业生来说,意义重大。授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紧紧围绕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探索其中的相关德育内容。例如,在授课过程中,以国内生产总值这一经济指标为主线,观察自改革开放至今的 40 多年时间内中国与全球主要国家的纵向、横向对比变化情况,以数据化的形式增强学生对国家发展的认可度与民族自信感,并且通过党中央在不同阶段对经济发展目标的定位,深化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富强”“绿色”“文明”“和谐”等核心元素的认知。值得注意的是,融合思政元素时一定要自然,针对不同学科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案例,切忌强行融合,否则会使教学效果适得其反。四、课程思政的持续改进措施当前,高校教师开展“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有效判断思政内容是否精准,二是思政水平是否达标。要想推进课程思政完美落地,关键是建立合理的评估机制。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就是课程考核评价,尤其是思政课程,关系到学生的思想教育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为保证“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达到预期效果,高校应当严格落实“两个层面”“三个主体”“四个成效”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一)两个层面课程思政“宏观经济学”教学组应定期向二级学院汇报课题的进展情况,包括案例库的搜集工作、新编讲义的推进工作、学生对课程授课的反93吉 林 工 程 技 术 师 范 学 院 学 报2023 年 4 月馈情况,在听取二级学院负责人的意见后,积极整改完善,并将阶段性成果定期(半年一次)提交给学校相关部门审阅,并组织专家讨论,提出修改意见。二级学院及学校“双层面”的监督管理能够保证课程思政工作按时推进。(二)三个主体一是在课程思政课程建设中定期邀请学校相关负责人进行考察,并为现阶段的成果打分,提出合理化改进措施。二是定期邀请校外思政课专家或教师,讨论课程思政教学遇到的问题,在交流和探讨的过程中加强院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双方相互学习教学经验和教学思路。三是定期调研学生对课程思政的满意程度,考核思政教学效果。学生是课程思政最直接的学习者、感受者、获益者,评价高校课程思政不应仅从供给端考察其投入数量,更应该在需求端考察其产出质量。(三)四个成效一是形成一套完整的“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资料,包括讲义教案和线上视频。二是以论文的形式总结课程思政效果,并公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