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音乐
专业
师范生
素养
研究
李媛
Yi Shu Ping JianYi Shu Jiao Liu 艺术交流摘要:师范院校是培养师资力量的教学机构,师范生将来要走向教育岗位肩负起教书育人的工作。对于非音乐专业的师范生来说,虽然他们主修专业并不是音乐,但是也同样不能忽视对于他们的音乐教育。音乐能够陶冶情操、健全品格,对学生的成长具有积极作用,而且一专多能已经成为教师岗位的发展趋势,因此即便是对非音乐专业的师范生也应当加强音乐教育,增强他们的音乐素养。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非音乐专业师范生应具备的音乐素养,在此基础上针对当前师范生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教学工作的对策建议。关键词:非音乐专业 师范生 音乐素养 音乐教学中图分类号:J0-05文章编号:1008-3359(2023)03-017704文献标识码:A非音乐专业师范生音乐素养研究李媛 淮阴师范学院以往师范院校都不太重视非音乐专业师范生的音乐教育工作,认为只要加强本专业教学即可。实际上这种教学理念非常片面,因为音乐教育能够陶冶情操、健全品格,营造出健康朝气的校园氛围,而且对于提高师范生的职业素养也有着积极作用。师范生的主要就业方向是从事教育行业,我国历来就非常重视教育工作,对于教师岗位的职业素养也有着较高的要求标准。未来教师岗位发展趋势已经朝着一专多能的方向转变,其含义就是一名教师不仅需要能够胜任本学科的教学工作,对于其他学科也要有一定的专业素养。一专多能这个概念很早以前就被提出来了,以往主要是针对学前教育,因为幼儿教师需要从各学科角度培养幼儿的全面发展。近年来,一专多能也得到了义务教育领域的重视,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各地开展融合教育模式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缓解一些地区对师范人才需求的压力。众所周知,我国各地区发展不均衡,而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师资力量非常薄弱,很多教师需要同时兼任多个学科的教学工作。此种背景下,师范院校无论是对学前教育师范生还是中小学教育师范生,都应当加强音乐教学工作,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让他们更好地适应教育岗位的发展需要。一、非音乐专业师范生应具备的音乐素养非音乐专业的师范生虽然不用同音乐专业师范生一样具备专业的音乐理论知识和音乐表达技能,但是也应当具备一些基本的音乐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音乐鉴赏能力所谓音乐鉴赏能力就是指能够对音乐作品进行品鉴。对于音乐专业的师范生来说,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更加深入,课程设置需要加入乐理知识、音乐的节奏和调性等;而非音乐专业的师范生则并不要求具备高度专业化的音乐理论知识。非音乐专业师范生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要让学生在听到某个音乐作品时,能够给出比较客观的评价,包括对音乐质量的大致评判,对音乐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境的感受等。并能从众多的音乐作品中鉴赏出更为出彩的或更加适合学生的作品,当需要某个音乐作品来辅助教学时,能够挑选出符合需求的作品,利用合适的音乐优化校园氛围,来帮助学生养成健康向上的情操与积极进取的品格。师范生在未来从事教育工作后,如在进行古诗教学时,为了使学生们能够被带入到诗作的177Yi Shu Ping Jian意境之中,更加真切地感受诗句的内容,可以开展音乐伴奏朗诵活动,挑选出一首和诗词内涵能够完美契合的乐曲作背景,这些都需要以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为前提。(二)音乐表达能力在音乐的表达能力方面,掌握音准是对非音乐专业师范生最基本的要求。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常会遇到需要演唱或教唱的情况,这就要求非音乐专业师范生起码能够做到控制好旋律、节奏,把握情绪,完整地演唱一首音乐作品,最好也能够演奏一些简单的乐器。此外,还有音乐指挥能力,未来从事教育工作后,常会遇到组织学生表演音乐节目的情况,教师需要能够对学生进行指挥,通过手部指挥、表情等将情绪传达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正确地感受到音乐作品的内涵,并在其带动下也逐渐形成对音乐的鉴赏及感悟能力。(三)音乐传播能力师范生应具备音乐传播能力,这样他们在成为教师后,才能够将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优秀音乐作品传播给学生,带领学生一起品鉴、感悟,并能通过自己的语言向学生介绍这个音乐作品好在哪里,她想表达的是什么思想,有什么积极作用,从而利用音乐的熏陶帮助学生养成积极正向的价值观和审美取向。当下网络发达,各类良莠不齐的音乐作品充斥于网络环境中,学生们可能无法辨别好坏,这就需要教师通过音乐传播能力,为学生传播积极健康的音乐,使他们的身心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四)音乐创作能力非音乐专业师范生并不需要像音乐专业学生那样掌握音乐作品的创作能力,并学会相关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他们只需要利用现有的音乐作品,进行拼接、改编即可。比如在编排小型音乐剧、课文情景表演时,他们可以拼接不同音乐,实现在不同场景下进行渲染的目的。还可以对学生群体中比较流行的歌曲进行填词,创作积极向上、与学生身心发展更加相符的歌词。二、当前非音乐专业师范生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由前文所述不难看出,即使是非音乐专业的师范生也应当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师范院校往往不重视非音乐专业学生的音乐教学,现有的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音乐教学的有效开展,制约了非音乐专业师范生音乐素养的形成,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对音乐教学的认知存在偏差师范院校对于音乐专业的师范生往往都有着明确的认知和教学定位,但是对于非音乐专业师范生就不知该如何下手。首先两者在教学方法上势必是存在差异的,这就需要学校有效把控这一差异。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一些师范院校并没有把握好差异,甚至干脆不去考虑这个问题,直接简单粗暴地忽视了非音乐专业师范生的音乐教育,认为只有主专业才是必要的,音乐教学则是可有可无的。而受这一片面教学认知的影响,很多非音乐专业师范生也忽视了对音乐的学习,这会导致其将来在就业阶段会难以适应一专多能的教师岗位发展趋势,就业竞争力也会因此受到影响。显然,师范院校对非音乐专业的师范生也应当重视音乐教育工作,意识到音乐素养对师范生的必要性,把控音乐素养的培养方向,这样才能有效设置教学方案,帮助师范生养成应具备的音乐素养。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师范院校对此没有准确的认知和定位,这对音乐教学的开展以及师范生音乐素养的培养都带来了不利影响。(二)音乐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范院校针对非音乐专业师范生的音乐课程设置一般都比较零散,也没有明确的框架,主要就是音乐欣赏、合唱、基本乐理等内容。在设置教学内容时,也没有结合非音乐专业学生的需要进行设计。教学教材也比较随机,可能会直接引用其他非师范学校的音乐教材,而且音乐内容主要也是以西方音乐为主,很少有我们中国传统的民族音乐,在提倡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背景下,显然这种照搬西方音乐的做法是比较滞后的。(三)学生音乐基础参差不齐,学习兴趣不高非音乐专业师范生的音乐基础参差不齐,有的可能从小就接触过音乐,或本来就是音乐艺术特长生,这类学生的音乐基础很好,能够熟练地驾驭各类乐器或是声情并茂地演绎歌曲。但更多的学生音乐基础都比较差。比如一些来自农村的学生,他们当地的教育资源薄弱,可能都没正规上过一次音乐课,最多只是在课堂上听歌唱歌,他们会觉得音乐课无非就是唱歌课,并不能学到什么实质性的内容。加上音乐考试结果并不会对非音乐专业的学生有什么实质性影响,所以他们就更加不会重视音乐课。此外,因为大部分的非音乐专业师范生都是音乐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所以即使那些有一定基础的师范生想要在师范院校中加强自身的音乐素养,也会受到大部分学生的影响,导致出现整体的学习兴趣都不高的情况。178Yi Shu Ping JianYi Shu Jiao Liu 艺术交流(四)缺乏音乐教学评价体系目前师范院校没有针对非音乐专业学生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最多只是象征性打个分,分数对学生自身几乎没有影响,将非音乐专业师范生的音乐课成绩和学业挂钩也不太现实。学校及相关教师可以设计一种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的评价体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评价其学习成果,推动其对音乐课程的有效学习。三、改进音乐教学、提高音乐素养的对策(一)树立培养音乐素养的音乐教育理念师范院校应当转变以往滞后的音乐教学观念,非音乐专业师范生的音乐教学虽然不如音乐专业那样专业,但也同样重要,不能忽视。音乐教育属于美育的范畴,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无论什么专业的学生都应当开展综合素质教育。同时,还要意识到新时期对于教育岗位的职业需求,按照一专多能的方向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强化对非音乐师范生音乐鉴赏能力、音乐表达能力、音乐传播能力、音乐创作能力等各项音乐素养的培养,并能够意识到这些音乐素养在音乐专业和非专业师范生中的差异,开展区别性的教学。除教学理念外,对学生的错误观念也应当及时纠正,很多非音乐专业师范生对于音乐课的理解就是听歌、唱歌,并且觉得该课程和自己未来从事的工作并没有多大关系,这种错误的观念认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有效开展音乐教学,提升非音乐专业师范生的音乐素养,教师应当纠正学生的观念。总之,师范院校和教师要加强宣传,让非音乐专业师范生能够意识到即使自己不是音乐专业的学生,也不能忽视音乐,在未来一专多能的教师岗位需求下,音乐素养也是提升自己就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使他们意识到提升音乐素养的重要性并自觉树立正确的音乐教育观念。(二)制定循序渐进的音乐教学课程大部分非音乐专业师范生的音乐基础都比较薄弱,所以音乐课程不能照搬音乐专业的设置方式。考虑学生的自身特点,在设置教学课程的时候,建议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渗透基本知识为主,在教学中强调音乐教学的目的、提升音乐素养的作用,之后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表达能力,最后才是音乐创作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明确教学目的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大致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培养其音乐鉴赏能力,让其学会感受音乐的内涵及情感,并学会尝试表达音乐感受,与作品实现情感共鸣,在演唱或演奏中加入情感,这样才能提高其音乐表达的感染力。具备以上能力后,教师应当让学生尝试进行音乐的创作,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改编、拼接、填词等方式,达到自己想要表达的情感目的。总之,音乐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非音乐专业师范生的基础也比较差,所以课程的设置也要充分考虑这一点,从基础入手,再循序渐进,逐渐让学生形成各类应具备的音乐素养。(三)改进教学手段以激发师范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改变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也就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在这种理念下,往往教师只会在三尺讲台上将书本知识照本宣科,教学模式枯燥乏味,这使得师范生也提不起学习兴趣,加上音乐课的成绩对自己学业影响不大,就更不会重视该课程。音乐本身就是一种感性的艺术形式,这种照本宣科、教师独角戏的教学方式不适合音乐学科的教学。如果学生被动地去听,机械地模仿,当教师在为师范生介绍某一音乐作品后,学生也只会记住这个作品如何,并没有形成欣赏音乐的能力,不会主动去鉴赏其他音乐作品,最终达不到教学目的。而且在这种教学方式中,学生在课堂上始终是沉默的,这会使学生的个性难以发挥。错误的教学方式会消磨师范生对于音乐的好感,会让他们认为音乐就是一项无聊的事,即使业余时间充足也不愿意主动涉猎相关知识来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应当转变这种模式,尝试让师范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逐渐爱上音乐。这样才能更好地让他们参与到音乐教学中去,在教学过程中集中注意力,自觉完成教师布置的音乐作业,并将其当成一种健康、高雅的爱好,自主参与音乐教学,业余时间也愿意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进而丰富学生的情感生活,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比如,在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方面,教师可以找一些音乐作品给学生听。以往的做法主要是选用优秀的音乐作品,然后照本宣科对学生讲这个作品都哪里好,表达了什么等。教师可以对此进行创新,找一些并不是很好的作品,让其和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形成鲜明对比。然后让学生自己感受,并假设自己已经成了一名老师,而这几个好的、差的作品都是自己学生的作品,让学生们以教师的口吻,如同批改作业、写批语那样,对曲子进行评价,对优秀的作品加以赞赏,对于差的作品则可以进行批评,指出问题。这种新颖且富有趣味的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