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国汉学家论孔子的宗教观—...彬《论语》译本的副文本解析_巫莉丽.pdf
下载文档

ID:2398102

大小:1.80MB

页数:8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2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论语 德国 汉学家 孔子 宗教 译本 文本 解析 巫莉丽
163德国汉学家论孔子的宗教观 基于顾彬 论语 译本的副文本解析巫莉丽12(1北京外国语大学 德语学院,北京100089;2青岛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东 青岛266061)内容摘要:译本的副文本直接反映译者的他者视角,该文通过对当代德国汉学家顾彬 论语 译本的副文本进行解析,考察顾彬通过翻译行为实现的对孔子思想的传播,聚焦到顾彬从孔子对天的敬畏、对鬼神的敬畏、对祭祀的虔诚三个维度来呈现他所理解的孔子的宗教观。顾彬认为孔子思想中宗教和哲学不可分割,不理解宗教,就无法真正理解孔子。顾彬的这种观点与他的宗教学学科背景密切相关。虽然顾彬对孔子思想的认知和理解仍然没有脱离西方哲学、宗教学的话语体系,但他通过在翻译中加入大量的副文本解读,向德国读者呈现他的汉学家视角,进一步推动了儒家思想在德国乃至欧洲的传播。关键词:孔子;宗教观;德国汉学;顾彬;论语 德译。作者简介:巫莉丽,北京外国语大学2019级博士研究生,青岛科技大学副教授,主 要从事:跨文化交流、海外汉学研究。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008-2026-(2023)03-163-08一、汉学家视角下的孔子形象在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背景下,孔子形象被抽象化、符号化,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具有传统的象征意义和现代的传播力量。然而,西方世界对孔子的解读和对孔子形象的建构具有嬗变性,伴随着西方世界对儒学思想关注焦点的变化而呈现不同的历时变化。以德国为例,孔子的形象经历了从18世纪莱布尼茨、沃尔夫的热捧到19世纪赫尔德、黑格尔的批判,再到20世纪佛尔克、福兰阁、卫礼贤的重新解读,以及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1。从本质而言,西方世界所建构的孔子形象是西方对儒家文化的“他者”认知与想象,而在这种对孔子形象的跨文化认知、解读和建构过程中,汉学家发挥了重要的桥梁和中介作用。顾 彬(Wolfgang Kubin,1945),德国波恩大学汉学系荣休教授,当代德国最著名的汉学家之一,同时也是当代著名的翻译家和诗人。他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古典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和中国思想史。本论文旨在考察顾彬对孔子形象的理解及其通过翻译活动实现的对孔子形象的建构,从一个小的切入点呈现当代德国社会科学论坛2023/3 海外中国学研究DOI:10.14185/ki.issn1008-2026.2023.03.010164社会科学论坛2023/3 海外中国学研究汉学对儒家思想的译介与传播,即将顾彬论语德译本的副文本解析作为研究路径,探究其建构的孔子形象,聚焦到顾彬译本最突出的孔子的宗教观这一维度。二、翻译副文本研究作为翻译的重要组成部分,副文本体现出的“时代和研究价值”2越来越受到关注。翻译副文本研究目前已成为国内“翻译研究的新兴热点,是值得关注的重要研究动向”3。副文本(paratext),指包含在完整图书之内、正文本之外的文本形式,包括封面、封底、扉页、题词、前言、后序、题解、注释、附录等具体形式。副文本的概念可溯源到法国的文学理论家热奈特(G rard Genette),他认为副文本是围绕在正本文周围的补充性文本信息,以各种语言和非语言的伴随性形式呈现,看似处于边缘,却往往起到完善和加强正文本的作用4。在翻译学领域,芬兰的文化学学者科瓦拉(Urpo Kovala)从翻译、副文本调解和意识形态封闭的角度首次将副文本的研究视角运用到英美文学在芬兰语的翻译研究中5。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以来,具有“协调文本和语境”功能的副文本引起了翻译学界更多不同视角的关注6。译者通过在译本中加入序、跋、注等结构和内容,或为读者提供有助于理解译文的背景知识或信息,或介绍自己的翻译意图、主张或思想7。换言之,翻译文本中的副文本,直接呈现了译者对原作的理解、阐释和评论,充分体现了译者的主体性。通过副文本,译者将自己的理解融合到了原作之中,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读者的阅读、理解和判断。因此,译本中的副文本为翻译研究者提供了更直接的观察对象,能够更好地重现译者的翻译意图和翻译过程。而西方译者通过添加副文本而进行的阐释注解式翻译,“意味着中国文本与西方文本互动范围的拓展”8。对翻译的副文本进行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于:从翻译学视角来看,通过研究副文本可以更好地理解译者的翻译思想和策略选择,是译者主体性的重要体现;从传播学视角来看,译本中的副文本是扩大译本传播范围、提高译本接受度的重要手段,对推动文化海外译介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从跨文化研究视角来看,译本中的副文本可以直接地反映外国译者的“他者”视角,可成为跨文化领域“他者”形象研究的重要语料。三、顾彬 论语 译本的副文本顾彬 论语 译本的装帧以中国红的背景配合国画的配图,凸显了中国风。译本的主标题为“孔子论语”(Konfuzius Gesprche),副 标 题 为“顾 彬 节 选、翻 译 和 评 注”(Ausgewhlt,bersetzt und kommentiert von Wolfgang Kubin)。封 面 的 文 字 信 息直接点明,顾彬的 论语译本,并非全译本,而是选译本、编译本。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阅读门槛,扩大了目标读者群的范围。同时,封面和封底的信息显示此165德国汉学家论孔子的宗教观书为德国赫尔德出版社(Herder Verlag)出版的“中国思想经典作品”系列丛书(Klassiker des Chinesischen Denkens)9的第一册,发挥了整体协同效应,增强了译本的吸引力,有助于译本的传播10。从译本的结构和内容来看,顾彬的论语 译本体现了明显的副文本特色:1.按主题编排:顾彬没有按照 论语原本的章节顺序进行翻译,而是根据主题分为五大章,依次为:孔子的宗教观(Die Religion des Konfuzius)、世界的秩序(Die Ordnung der Welt)、学为人(Lernen,Mensch zu sein)、家庭与社会(Familie und Gesellschaft)、孔子与政治(Konfuzius und das Politische)。每一大章以顾彬自己撰写的导言开始,继而分为若干小节进一步分类呈现。2.序言信息多:顾彬自己撰写的序言(Einleitung)蕴含丰富的信息,也因此成为本文的主要分析对象:比如他在前言中阐明他的翻译目的“我是根据我自己的理解,筛选出我个人认为重要的方面,来介绍孔子,但这并不是要成为每个人的孔子”“希望能够赋予孔子在当代时空一个位置,不仅在中文语境中,也在德语语境中”11。3.评注占比大:顾彬译本中的每一条翻译依次包含汉语原文、拼音注音、对应的原文章节、德文翻译和评论等组成部分。尤其是在每段译文下面都加上大段评注的这种扩展性阐译,为译者进一步深入理解译文提供了保障,同时也更多地融入并反映了译者自己的思想。正如顾彬自己所言,其实重要的不一定是他的翻译,而是他的注释,不少注释表示了他对中国古代哲学的全新认识12。四、顾彬对孔子宗教观的阐译顾彬在其 论语 译本的前言中多次表示他对“孔子思想要义的理解是以宗教性理解为前提”,他认为:“古文流传至今,本身就经历了多重的解读,因此不能排除对孔子的思想进行宗教性的解读。”“有神学或宗教学学科背景的人会用另一种眼光来读 论语。”“要想更深入地理解孔子,需要宗教学的视野。”13因此,可以认为,顾彬通过他的这部 论语译本非常鲜明地强调了孔子思想的宗教性,着重建构了孔子形象中宗教观这一维度。正如他也曾另撰文表示,希望纠正一些关于孔子的刻板印象,包括人们普遍接受的认为孔子思想与宗教无关的观点。他指出:“不从信仰的问题出发,就无法完全地了解孔子的思想。”14鉴于此,本文以顾彬论语译本(尤其是副文本)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前言和评注部分,尝试从中分析出顾彬作为当代德国汉学的代表人物对于孔子宗教观的评述,可归纳为以下三个层面:1.孔子对上天的敬畏顾彬认为,当代的汉学家和中国人大多认为孔子不承认有在他之上的存在,认为孔子的学说是纯粹世俗化的15。但他认为,孔子实际上承认有在他之上的存在,即他所从属的存在,包括“上天、祖先、从周朝传承下来的政治和宇宙秩序”16。根据顾彬的观点,孔子把“祖先崇拜、对众神166社会科学论坛2023/3 海外中国学研究的必要尊重、宇宙观、易经、尧、舜、禹以及帮助建立鲁国的周朝诸侯”17视为一个“国家”和谐的基础18。他还在前言中援引德国宗教学家沃尔夫冈 甘特科(Wolfgang Gantke)的建议,即为了便于比较各种不同的宗教而 统 一 采 用“圣”(der Heilige)的 概 念,认为在各种宗教中所有“不可支配的”(unverfgbar)都是“神圣的”(heilig)。德语中,形容词“heilig”在宗教领域有“神圣的、圣洁的”和“虔诚的、笃信上帝的”两种含义,此处取前种含义,相对应的名词“der Heilige”可译为“圣”“圣人”或“圣徒”。顾彬认为,这种“不可支配的”“圣”在 论语 中确实存在。对孔子而言,“不可支配的”有“上天”(der Himmel)、“祖先/祖先的神灵”(Ahnen/Ahnengeister)以及“尧、舜、禹三位首领”19。在翻译孔子论“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论语 季氏篇)时,顾彬把“畏”翻译成“Ehrfurcht”(敬畏),把“天 命”译 为“Anordnungen des Himmels”(上天的安排)。他在评注部分重点解释了“天”(der Himmel)的概念,认为“天”是儒教与宗教的关键“结合点”(Dreh-und Angelpunkt)。敬“天”,具体也表现为敬畏当代的“贤人”(“大人”)(Lehrermeister der Gegenwart/die groen Mnner)和古时的“圣人”(die Heiligen)。顾彬认为,“敬畏”和“跟随”在现代社会不再是受重视的美德。现代人自视完美,而孔子不同,孔子是有敬畏之心的,敬天、敬圣贤。现代人如果不怀有敬畏之心,如果认识不到自身的不足,就会变得过分而无节制20。从此处的评论来看,顾彬在积极思考孔子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启示。这一点体现了当代汉学家在对孔子思想的现代意义进行思考,这是一种积极的认可态度。而在对“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论语 宪问篇)这一句的阐译中,顾彬依然将此处的“天”译为“Himmel”,“下学而上达”译为“Ich eigne mir hier unten an,was oben offenbar ist”,回译为:我在“下方”(人世间)习得的事情,对“上方”(上天)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并在评注部分指出:“无论对老子还是孔子而言,易经具有核心的意义,比如此处出现的 下(unten)与 上(oben)的表达就与 易经 的内容相呼应。”人认识到了“天之道”之后再对其进行借鉴,即为“达”,方式是通过“模仿”或“学习”。也即是说,“上达”可理解为“达天命”。在孔子眼中,“天”是一种不可抗的、须敬畏的崇高力量21。而这种崇高的力量到底指的是什么呢?在围绕“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 阳货篇)的翻译和评论中,顾彬将此处的“天”(Himmel)与 旧约 中的上帝(Gott)进行了对比:“上帝是说话的,或通过自己,或通过先知。但为何此处孔子认为天不 言,自己也 欲无言?”顾彬认为可以将这里的“天”翻译成“自然”或“宇宙”,强调的是一种“无须加以言说而发挥作用”的力量或规律22。也就是说,孔子认为的“天”,除了可以被看作是“自然之天”,其实也在表达一种“天道”,即“以一种默运的方式来创生万物和养育万物”23的167运行规律。顾彬勾勒出孔子的天道自然观的重要特征,即蒙昧与进步的结合,天道与人道的结合。2.孔子对鬼神的敬畏顾彬认为孔子除了敬天、敬先祖、敬圣贤,也敬鬼神。“敬畏”这个概念在孔子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但这个概念其实具有非常明显的宗教性。比如下面这句经常被引用来证明孔子思想不可知论的“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 述而篇)。实际上,这句话有两种理解方式,区别在于“子不语”的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猜你喜欢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