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中心
边缘
军事
视角
山西
东山
地区
王文文
主题论坛:山西抗战史研究 2022 年第 6 期30From“Center”to“Periphery”:the Dongshan Area in Zhongyang-Lishi of Shanxi Province in View of Military Geography从“中心”到“边缘”:军事地理视角下的山西中离东山地区*王文文摘要:中离东山地区位于太原盆地与陕西、晋西北与晋西南之间的中心区,其沟壑纵横的地形特征有利于游击战的广泛开展,其地理位置重要。早在 1931 年中共即在此建立“晋西游击队”。1936 年红军东征也曾在此区域广泛活动。但因作战腹地狭窄,加上地接阎占区,又有汾离公路交通线的隔断,这一地区未能继续发展为连接晋绥边区的革命根据地。“晋西事变”后,出于政治考虑,中共的抗日活动转入地下,该地区仅能发挥交通线的作用。关键词:中离东山晋西军事地理抗战游击区中图分类号:K265E2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883-(2022)06-0030-07一、吕梁之腰:中离东山地理区位浅析2020 年,应星、荣思恒中共革命及其组织的地理学视角(19211945)一文对中共革命的地理学进行讨论,为理解中共革命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启发颇大。该文将“太行山吕梁山”视为影响中共革命的三个重要地带之一,其中,太行山还包括北段小五台山以及南段的太岳山,覆盖整个太行山系,然而,对于与太行山东西呼应的吕梁山,则只提到北段、中段,即今交口县以北区域。吕梁山南段的革命活动所起的历史作用有限,这与晋西南在 1940 年以后受阎锡山控制有很大关系。但晋绥根据地与晋西南阎锡山的势力范围以汾离公路为分界线,那么汾离公路以南至今交口县一带在中共革命史上又曾发挥了怎样的历史作用,目力所见,除地方史志外,尚无专门的研究成果。本文所述中离东山地区即位于汾离公路以南,其核心区域以离石县大东川河以南(离石南梁)、中阳县南川河以东(中阳东山)、汾阳县至孝义县西部山地(汾孝边山)为组成要素。超越行政区划的分割,中阳东山与离石南梁、汾孝边山作为吕梁山脉中段之一部分应视作同一地理区块。在这一地理区块内,以中阳东山、离石南梁为主体,故将这一三山交汇之处统称为“中离东山”地区。这也是晋西北、晋西南与太原盆地相交汇的地区。从晋西的整体地形来看,太原盆地呈东北西南走向,而黄河流经陕西佳县时向东南偏转,至碛口、军渡一带后再度向西南折去,这使得吕梁山脉呈现“8”字型的布局,而中离东山地区就处于“8”字腰间,纤细狭窄。因此,中离东山地区成为连接太原盆地与晋西吕梁山谷以至中国西北地区一条最为便捷的通道。山陕毗连之处,自是商旅往来要道、兵家必争之地。无论是古代的汾阳向阳峡、1921年建设的太(原)*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抗战专项工程“山西抗日战争文献资料搜集整理与研究”项目(19KZD002)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王文文,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抗战史。应星、荣思恒:中共革命及其组织的地理学视角(19211945),中共党史研究2020 年第 3 期。王铭、孙元巩、仝立功编著:山西山河志,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年,第 146 页。交口县于 1971 年由中阳、孝义、隰县、灵石四县析置,本文论述以抗战时期行政区划为准。从“中心”到“边缘”:军事地理视角下的山西中离东山地区2022 年第 6 期31军(渡)公路,还是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 307 国道、青(岛)银(川)高速、石(家庄)太(原)银(川)铁路以及正在规划当中的太(原)绥(德)高铁等沟通华北与西北的重要交通干线,无不经过这一地区。中离东山地区向北可以屏卫离石县城,向西控制中(阳)离(石)公路及中阳县城,向东则威慑汾河阔野,其衔接的晋西北、晋西南、陕西、太原盆地皆是重要的政治、军事地理区域,在抗战中后期更是向南直插晋西南阎锡山势力范围。同时,在战争环境下,作为沟通太原和离石之间的重要运输补给线,蜿蜒盘旋于吕梁山间的太军公路顺畅与否全赖公路两侧山地,而这又必须以中离东山地区的实际控制为前提。但是,“要对中共革命进行区域划分,应该主要着眼于与敌军重兵盘踞的大中城市、水陆交通干线的阻隔性”,中阳、离石县城、汾离公路、汾阳、孝义县城构成的日军防卫线又将中离东山地区隔绝开来,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敌后游击区。因此,控制这一地区显得殊为必要。而该地区山高林密、沟壑纵横的地形特征又为中共开展游击作战提供了可能。二、革命中心:晋西游击队与红军东征1930 年,盘踞山西近 20 年的阎锡山树起反蒋大旗,中原大战爆发,但随着张学良通电入关,战局急转直下,12 月,阎锡山被迫下野离晋,山西军政动荡,革命风起云涌。然而,相对于隔河相望的陕北,山西革命形势仍处低迷,中共中央北方局积极鼓励和推动山西的革命运动。10 月,中共中央北方局提出在山西“组织红军,创建苏区,将山区变为江西第二”的决策,中共山西临时省委书记刘天章秘密到汾阳一带进行地形考察,认为在此区域建立吕梁山苏区有着便利的地理区位条件:进可以威慑省城太原,退有吕梁山脉做掩护,背后还有革命形势较好的陕北做依靠,与中共陕北特委联络方便。随后,中共山西临时省委与陕北特委联系协商,共同在此组建武装部队。为此专门从太原兵工厂调来 30 余名工人作武装部队的骨干成员,从正义护路军第 1 师高桂滋部队抽调拓克宽、杨重远、周维仁、吴岱峰等到汾阳、离石、柳林等地做起义准备工作,陕北特委也派出阎红彦、白锡林到吕梁山区协助开展工作。但并非只有中共看中了这一地区的战略价值,“有山匪的山头不一定会有红军,而有红军的山头几乎都会遭遇形形色色的山匪”。在刘天章等考察中离东山地区前,汾孝边山一带已活跃数股“土客”组织。这些土客身携枪械,受鸦片贩卖者雇佣,以武装押运,虽与打家劫舍的“土匪”不同,但也属于影响社会稳定秩序、唯利是图的私人武装力量,如师治贵部、贺兆瑞部等。1931 年 5 月,在镇压并收编了贺兆瑞部“土客”后,中共掌握的武装力量得到壮大,“中国工农红军西北游击大队晋西游击队第一大队”在晋西孝义辛庄成立,游击队在队长拓克宽、阎红彦等的带领下,辗转晋西山区,宣传革命主张、打击阎军、收编地方武装“土客”、积极发动群众开展斗地主活动,极大地鼓舞了东山地区群众的斗争情绪。游击队以离石、中阳、汾阳、孝义、隰县交界之吕梁山区为主要活动区域,远达临县、石楼,逐渐开辟出一片 1.5 万平方公里的游击区以及 2000 平方公里的游击根据地,中离东山地区正处于这一地区的核心地带。晋西游击队与同年 7 月的平定起义一东一西遥相呼应,使山西的革命形势为之一振。应星、荣思恒:中共革命及其组织的地理学视角(19211945),中共党史研究2020 年第 3 期。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北方局文件汇集(1927、1928、1930、1932)(一),1992 年,第 231 238 页。中共山西省委党史办公室:中国共产党山西历史第 1 卷(19241949),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21 年,第 138 页。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各地武装起义冀晋绥地区陕甘地区,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7 年,第 302 页。应星:主力红军在“五湖四海”的崛起(19271930)再论中共革命的地理学视角,中共党史研究 2022年第4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编:红军初创时期游击战争回忆史料,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3 年,第 666 页。吴岱峰、马佩勋、马云泽:回忆中国工农红军晋西游击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西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山西文史资料全编第 20 辑,1999 年,第 657 660 页。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编:红军初创时期游击战争回忆史料,第 669 页。主题论坛:山西抗战史研究2022 年第 6 期32西部山区日渐活跃的革命活动使处于太原盆地的晋省高层如坐针毡,1931 年 8 月,时任山西省主席的徐永昌调动 1 个师再加 1 个炮兵团及中、离、汾、孝等县保安团共约 1 万余人对仅仅百余人的晋西游击队进行了武力“镇压”,虽然晋西游击队顽强抵抗,终因力量悬殊,寡不敌众,被包围在密林深山,陷入困境。8 月 28 日,经过讨论,拓克宽、阎红彦、吴岱峰、马佩勋等决定依照建队之前山西省委的指示,渡河西去,接受陕北特委的领导。而便利的地理区位和良好的群众基础也使得这一革命武装能够巧妙地躲过阎军的追击,9 月 2 日,晋西游击队顺利渡过黄河转移至陕北,10 月,在与刘志丹等部队会合后,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参与并创建陕甘边根据地。晋西游击队虽然在中离东山仅仅活动了三个多月,但正如星星之火,在晋西这片沃土播下了革命的火种,传播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主张,为后来红军东征在此建立苏维埃政权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而晋西绵延的山脉沟壑,也为保护晋西游击队转移、保存这支革命武装提供了独特的地利资源。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及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抵达陕北,与谢子长、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会合。12 月,中央红军召开了瓦窑堡会议,会议在做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决策的同时,综合考虑了陕北红军形势、西北军和晋绥军对红军的包围、山西的地形物产、晋绥军部署等情况后,决定东渡黄河,进入山西作战。无论是出于震慑阎锡山之目的,还是扩军筹款之目的,抑或调动陕北晋绥军回援以缓解陕甘苏区之压力,迅速进入太原盆地是红军东征战役之关键,因此,中离东山地区再一次进入红军的战略部署当中,毛泽东提出“开辟山西西部五县以至十几县的局面”,在晋西创建苏区,既可拱卫陕甘苏区,又能作为进一步东出抗日的桥头堡。而在这场开启山西抗日新局面的战役中,中离东山地区也确实成为红军重要的活动区域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中共中央确定了东渡黄河的作战计划后,便积极开展战前准备工作。作为曾经的晋西游击队负责人之一,阎红彦常年来往活动于晋陕黄河两岸,对陕北和晋西地情地貌都很熟悉,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因此被中央指派为黄河游击师师长,负责东征前的后勤供应。东征开始后,阎红彦升任红 30 军军长,维持黄河交通往来,同时继续利用原有的群众基础在晋西开展抗日宣传工作。1936 年 2 月 20 日,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东渡黄河,红 1 军团从中阳三交镇坪上村登岸,红 15 军团从石楼县贺家洼登岸,两路自西向东,进逼中阳、石楼、隰县一带。阎锡山的河防迅速被突破。23日,毛泽东抵达石楼县张家塔,并指示红 1 军团和红 15 军团“用极大努力在中阳、石楼、永和、隰县等纵横二百里地带建立作战根据地,为赤化山西全省之起点”。2 月 25 日,阎锡山派遣其独立第 2 旅周原健部自汾阳出发,意图向西阻截东征红军。周部占据汾孝边山南段山地,先头部队进军至中阳东山南麓之弓阳、关上一带,红 1 军团乘其先头部队防御未备之际,连夜出发,“由曹家峪绕至关上以南的道路和地形很隐蔽,便于我军之秘密行动”,先后对刘家坪、关上一带阎军以沉重打击,取得东征以来首场胜利。关上战斗以及同期红 15军团在石楼县蓬门战斗的胜利,打开了红军东征越过吕梁,挺进汾河谷地、同蒲铁路的通道,使东征红军在晋西站稳了脚跟。根据新的战局形势,毛泽东进一步将根据地的建设部署细化,“关上、水头之线,即石楼、中阳、吴岱峰、马佩勋、马云泽:回忆中国工农红军晋西游击队,山西文史资料全编第 20 辑,第 661 662 页。黄正林:陕甘边红二十六军建军前史研究与陕甘边历史研究中一些观点的商榷,苏区研究2022 年第 2 期。中共山西省石楼县委宣传部编:红军东征:影响中国革命进程的战略行动,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7 年,第 7 页。彭德怀:彭德怀自述,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年,第 210 页。任文主编:东征西征,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4 年,第 11、22 页。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8931949)(修订本),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年,第 497 页。毕兴、贺安华:阎红彦传略,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年,第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