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改革成功经验的逻辑_蔡昉.docx
下载文档

ID:2395373

大小:31.08KB

页数:40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5-2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中国 改革 成功经验 逻辑 蔡昉
中国改革成功经验的逻辑_蔡昉 中国改革成功经验的逻辑 蔡 昉 一、引 言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一新时代“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①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总结40年来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的成功经验,尤其需要在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的统一中,从不同的方位或视角讲好中国故事。 当人们说起中国经济改革的起始时间,一般都是笼统地说20世纪70年代末或80年代初。以两个标志性的事件发生的时间点为准,应该说中国经济改革始于1978年。第一,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党的思想路线,决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为改革开放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几乎在同一时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18家农户,决定摒弃生产队大呼隆式的劳动方式,实行包产到户。这一形式被称作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随后在全国得到推行,并导致人民公社体制的废除。这是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最初突破。而小岗村的颠覆性制度创新,也就理所当然地被认为是中国经济改革的先行实践。 中国的经济改革与对外开放也是同时发生的。1979年4月,邓小平首次提出开办“出口特区”,同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和汕头以及福建省的厦门建立出口特区(后来称作经济特区),标志着对外开放的开始。初期的对外开放还带有实验性和地域性,先后从建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和沿海省份等入手;及至20世纪90年代,中国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做出努力,开始全方位拥抱经济全球化。可见,中国的经济改革是开放条件下的改革,对外开放也在改革过程中得以推进,国内经济发展与融入全球经济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① 由此算来,从1978年到2018年,改革开放恰好历经40个年头。如果把孔子的名言“四十不惑”用在这里,首先是说40年的成功实践确定无疑地证明了这条中国特色改革开放道路的正确性;进一步引申,这也是说40年是一个值得认真总结的时间点,以使我们对改革开放的认识上升到更高的理论层面,从而更好地指导未来的改革实践。与二十弱冠和三十而立相比,四十不惑意味着我们已经积累起丰富的史料、案例和文献,有条件更深刻地对中国经济改革进行反思与前瞻。 很多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改革过程进行了描述和总结,有些限定在特定的专业领域,②也有的试图做出全过程的叙述,③还有的是就某一类关键问题,如改革时期生产率提高与否等问题进行研究。④总体来说,国外经济学家的研究在国际经济学界具有广泛性的影响。然而,这些研究一般而言有着一些明显的不足。除了因远离事件发生地点以及信息不充分造成对事实的误读,从而做出对趋势的误判之外,主要的缺陷是把西方主流理论套用于中国,以某种既有的圭臬比照中国实践,用新古典教条解释中国经验。 这样,要么否认中国改革的成功经验,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屡试屡败地做出悲观判断,⑤要么把中国经验视作特殊案例,否定其一般意义,⑥或者将其一般意义引申到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共识(如华盛顿共识)上面。例如,许多经济学家不愿意相信社会主义可以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可行性,因此,承认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的成功,必然得出这是资本主义在中国的成功的结论。 张五常坚信中国的改革是走向资本主义,以很早就预测到中国会走向这条道路 ①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把1979年作为中国经济增长起飞的起始年份,参见IMF,WorldEconomicOutlook,Washington,DC:IMF,2006,Chapter3,p.76. ②例如,在一部关于中国经济转型的著作中,中外45位作者从经济学分支领域对改革成效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参见LorenBrandtandThomasG.Rawski,eds.,ChinasGreatEconomicTransformation,NewYork: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8. ③ 如参见RonaldCoaseandNingWang,HowChinaBecameCapitalist,NewYork:PalgraveMacmillan,2012;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 ④ AlwynYoung,GoldintotheBaseMetals:ProductivityGrowthin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duringtheReformPeriod,"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vol.111,no.6,2003,pp.1220-1261. ⑤如AlwynYoung,GoldintotheBaseMetals:ProductivityGrowthin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duringtheReformPeriod,"pp.1220-1261;PaulKrugman,HittingChinasWall,"NewYorkTimes,July18,2013. ⑥JeffreySachs,LessonsforBrazilfromChinasSuccess,"transcript,SoPaulo,November5,2003. 并且“成功”而自诩。①黄亚生则把中国改革概括为有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②按照似乎不言自明的逻辑,与之相符的就是改革成功的原因,与之不相符的则被作为对改革情景做出悲观判断的依据。依据类似的框架,一部讲述中国改革的著作则干脆在推崇中国经验的同时,将其总结为“如何走向资本主义”(HowChinaBecameCapitalist)。他们认为,中国的这一经济转型是哈耶克“人类行为的意外后果”理论的一个极佳案例。③ 哈耶克在欧洲传统上的两分法即人类社会现象包括与人类行为无关的自然结果以及作为人类设计的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处于中间位置的现象,即人类行为的意外后果。④撇开这种三分法的一般性价值不论,以此来解说中国经济改革,把千千万万当事人(城乡居民和劳动者、企业家、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具有相同目标和相同激励的制度创新活动视为无物,既是一种历史虚无主义态度,也颇为接近教条主义的方法论。因此,这种解释显然不符合中国的实际改革取向和过程,由此得出的经验也容易误导可能的学习者和模仿者。 的确,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起初并没有一个蓝图,甚至直到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之前,也并没有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然而,鉴于改革开放以提高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所以,改革在每个阶段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改革推进顺序和过程等方面,逻辑线索是相当清晰的。因此,我们按照“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相统一”的思想方法,⑤来回顾总结改革开放历程,更容易得出既符合历史事实、又具有内在逻辑自洽性的结论。 经济发展是一个有始有终、由表及里、内外结合的完整过程,而非许多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相互独立过程的简单拼接。首先,任何一个空间单位(国家或地区)在任何一个时间点上的经济水平和结构状况,都是以往发展的结果,也是未来发展的起点。从何而来、经何而至决定了今天的面貌,对今人来说已经无可选择。但是,现状如何以及如何认识今天,却可以决定未来;懂得过去又是认识今天的必要条件。选择至关重要,而正确的选择取决于对历史和现实的正确认识。其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 ① 张五常:《中国的经济制度》,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年。 ②YashengHuang,Capitalism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EntrepreneurshipandtheState,NewYork: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8. ③ RonaldCoaseandNingWang,HowChinaBecameCapitalist. ④FriedrichHayek,StudiesinPhilosophy,PoliticsandEconomics,London:RoutledgeandKeganPaul,1967,Chapter6. ⑤恩格斯在《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概括了这种思想方法:“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 的规律修正的,这时,每一个要素可以在它完全成熟而具有典型性的发展点上加以考察。”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4页) ·31· 发展又是在特定的世界政治经济环境中发生的,不可避免与外部世界产生彼此依存和互动的关系。因此,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既是其对外部世界认知的结果,本身也可以成为增进人类知识的公共品。 探寻对于国家兴衰和后进经济体如何赶超先行经济体的答案,是经济学家孜孜以求、乐此不疲的永恒课题。歌德借《浮士德》中角色之口说,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中国的改革开放实践,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也是最为成功的制度变革和制度创新,最终将以14亿人口完成由盛至衰再至盛的完整历史演变,而成就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伟大奇迹。正因如此,中外各领域学者做出大量的研究,从各个侧面予以解说和分析。以正确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对于既往的认识予以更新和进一步抽象,也是在改革开放四十不惑之际理论工作者应有的责任。 本文的宗旨是避免盲人摸象式的把中国经验碎片化。宁可牺牲面面俱到的性质,而立足于把握和提供一个尽可能逻辑完整的阐述和分析框架。在参考借鉴相关成果的前提下,从实际经验出发,本文以阐释改革之前错失赶超机遇作为背景铺垫,按照理论与历史相结合的逻辑简述改革过程,进而尝试回答:给定中国经济改革的初始条件,一旦解除体制束缚,要素积累水平、配置效率,从而潜在增长率得到了怎样的提升;中国经济到达的发展阶段,如何改变其增长驱动力,通过哪些方面的改革可以取得新的增长动能,如何推进这样的改革。 中国的改革开放,从很多方面看无疑具有一般意义上的制度变迁性质,同时又具有鲜明的自身特色。中国作为一个经历过经济发展诸种类型和阶段,依次解决了一系列经济发展面临问题的样板,成为一个关于改革、开放、发展和分享的经验宝库。因此,从事中国研究的经济学家,也有责任成为这一成功故事的讲述者,将这些经验升华为理论,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对经济学的理论创新和话语转换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计划经济下错失的趋同机会 在一个很低收入水平因而具有巨大赶超潜力的发展阶段上,从某种程度上说,采取计划手段实现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是可行的,①有时甚至比采用自由市场模式、却又不能以法制手段有效规范经济活动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