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如何
材料
案例
解析
如何把材料“写靓”(附案例和解析)
如何把材料“写靓”(附案例和解析)
对人而言,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对写作而言,亦是“文贵有眼”,讲究“做亮文眼”。所谓“文眼”,通俗地讲,是指文章中那些最能揭示主旨、最能涵概内容、最能升华意境、最能帮助受众准确理解把握整篇文章主题和脉络层次的关键词句。因此,善于提炼鲜亮的文眼,不仅能使写作事半功倍,而且能使文章增光添彩,写出靓丽的文章。
职场写作的文眼,往往通过各层级的标题或者中心句来体现。这里结合个人写作实践和思考,借用有关眼睛的四个词,以一家之言探讨如何“点亮文眼”。
一、登高望远:
文眼的立意,要更上层楼
《岳阳楼记》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为全文的文眼,隽永流传,最重要的是其胸襟和立意。职场写作具有明显的指导性,而且往往指导的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类问题,所以不能就事论事,要以“一览众山小”的视角去思考,以更高的站位、更深的思想认识、更广的大局视野,形成高屋建瓴的强大势能。
「案例1」一篇某领域转型发展的文稿,其中的一个部分,论述如何认识和把握转型发展,设置四个文眼:
「评析」对转型发展的认识没有“就事论事”,而是放在一个更大的时代背景下,从历史到当前、从形势到任务、从迫切性到必要性,由高到低、层层递进、越落越实。同时,即使单看每一层的立意站位,也都不低。这四个维度的站位和视野,就为材料本身、同时也为转型发展这个主题,平添了一分气势和力量。
二、目不转睛:
文眼的焦点,要始终如一
文眼往往处于一定层次的结构框架中,而不是细枝末节中具体详细的阐述性论证性语言。作为其自身确实是重点、要点、亮点,但这种重要性。是服从服务于整篇文章的主旨,或者服从服务于上一层次的文眼需求的。所以,文眼要向上聚焦,同时文眼之间又必须互相观照。
这就要求在设置文眼时必须“辈分清晰”、逻辑舒畅,坚持“大眼瞪小眼、小眼盯大眼”,在环环相扣、纲举目张中,提升篇章融贯度系统性整体感。
「案例2」某从事技术工作的单位,撰写一篇研究抓好自身建设的文章,文眼这样设置:
「评析」五块内容始终紧紧围绕“自身建设”主旨做文章,非常聚焦。从整体来看,五个大标题构成是一种扁平化的结构,从五个维度来展开,形成对主题主旨的“合围”态势;从单个标题看,上半句是处理好××与××的关系,下半句则以“核心是”句式来“一语道破”,每个标题下的分标题则进一步打开深化,形成对上一级标题的强支撑强呼应。这样的文眼设置,就形成了一种“众星捧月”的态势。
三、洞若观火:
文眼的思想,要深刻透彻
文以载道,而文眼是思想的“晶状体”,更具有思想的密度和力度。这就要求写作者本身的观察眼光和思维触角,具有很强的穿透力、抽象力、思考力,善于抓实质、抓关键、抓问题,更要抓问题背后的问题,简而言之要能“见人所不能见,言人所未曾言”。
在提炼文眼过程中,要灵活运用批判辩证思考、反向求异思考、正面延伸思考、个性感悟思考等,力图分析问题切中要害,批判错误一针见血,表达观点入木三分。
「案例3」某单位围绕提高人才队伍建设的质量效益,从五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评析」这是一个正面延伸思考的例证。有句话说“太阳底下无新事”,其实思想也是,写作者不要总想着“语不惊人死不休”,提出颠覆性的新思想,有时能往前进哪怕一步也是种深刻。人才队伍建设是个老课题,如何加强也有较多论述,这里每个方面的前半句,实际上肯定了一般做法,后半句则紧扣单位人才特点规律,点出“更应该注重”的要点,自然能带给人更多有益启发和新的思考。
「案例4」有篇谈如何做好某特殊业务工作的文稿,分成三大部分,每部分的文眼是这样设置:
「评析」可以看出,三个部分的文眼所讲的意思,无非依次是要高度重视,要强化养成,要落实制度之类。但这篇文章的高明之处在于,作者摒弃了“白开水”式的表述,透过现象、直击本质,采取“长句子”风格,用近乎一段话来精辟阐述对从事××工作的独特认知,思想性很强,值得细细回味。
四、明眸善睐:
文眼的呈现,要灵动鲜活
文眼鲜不鲜亮,思想深度是底蕴,但能不能抓住受众的眼球,离不开语言外衣的“加持”,如若都“甲乙丙丁,开中药铺”,恐怕再深刻的思想也会味如嚼蜡,让人不堪卒读。怎么使文眼亮起来,写作者各有体会,修辞手法和具体技法也“各显神通”,因为这是习作过程中必过的一道“高门槛”。个人觉得,至少应该精炼、生动、形象、恰到好处。
「案例5」某单位领导与新入职员工见面会上的演讲,分别借用三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诗词,来展开三部分的演讲。
「评析」展开第一句,肯定员工们学业有成,而且正处在无限可能的人生阶段;展开第二句,引导员工们以全新的状态认识新起点、把握新机遇、开启新征程;展开第三句,勉励员工们在这个光荣的集体中快速成长、担当重任、续写卓越。总的来说,虽是借用经典,但逻辑严密又契合实际,让人时过境迁仍能记忆犹新。
「案例6」某单位关于工程建设中某风险防控的工作经验交流文稿,梳理总结出五条做法:
「评析」说实在的,乍一看这种带引号的,以为是“烂大街”的“推进器”“倍增器”之类的,有点不以为然,稍一细看却被吸引住了,觉得“有点意思”,进而认真读下去,认为这个文眼打得还真不错。何出此言?这是因为,该单位是干工程建设的,钢卷尺、脚手架等就是他们最常用的工具。文章的可贵之处在于“应景”,同时这些工具的喻意与所要表达的思想也相当契合,这就确实有一定灵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