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赤子之心
教育
意蕴
及其
回归
赵建梅
年第 期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收稿日期:作者简介:赵建梅,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民族教育研究;拓丹丹,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教育研究赤子之心的教育意蕴及其回归赵建梅,拓丹丹(新疆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摘 要:赤子之心的理念孕育于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认为赤子的生命是自然的、纯粹的、至朴的,赤子本身便蕴含着自然之道,以孟子为代表的儒家认为赤子之心是天赋的,是个体成其为“大人”的心灵养分和内在基础。作为一种追求回归生命本源的思想观念,赤子之心象征着至上的大德,对陶冶个体自然本性、润养个体浩然之气、提升个体生命的精神境界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呼唤赤子之心的回归,旨在引导人回归自然,追求自我内在生命的和谐,消解功利主义教育对个人精神的压制,追求至真质朴的道德境界,成就自我德性之美。关键词:赤子之心;自然本性;至真质朴;浩然之气;个体成人中图分类号:文章编号:()文献标志码:赤子之心于婴儿而言是天赋的,于成人而言则需要经年累月的养护,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有一颗纯真无伪的赤子之心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课题。回溯本源,赤子之心的观念孕育于先秦时期,其中道家、儒家、墨家的思想体系里都涵盖了先哲对“赤子”“赤子之心”内在寓意的阐述。如老子的“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孟子的“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墨子的“夫婴儿子之知,独慕父母而已”(),后世王阳明的吾性自足、罗汝芳的赤子之心说、李贽的童心说等的提出,进一步发展和建构了赤子之心的思想体系。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观念,在老子和孟子的语境里“赤子之心”意指个人纯真质朴、品质高洁,心性如婴儿般淳朴自然,面对声色功利诱惑而不失其本心。反观当下,教育的功利化取向日趋严重,重申“赤子之心”的思想理念,在教育生活中追求一种本真自然、质朴纯粹、崇尚和谐的教育理念和成人方式,以期消解教育世界的功利气息。本文试图对老子、孟子思想中的“赤子”“赤子之心”的内涵进行探究,从而阐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赤子之心思想在现代教育生活中的意义。一、道家、儒家学说中赤子之心内涵的阐发道家、儒家关于赤子之心的论述主要体现在老子和孟子的学说中,老子、孟子的思想观点历来被认为是迥然不同的,但关于赤子之心的论述将二者的思想汇通一处。如老子主张“复归于婴儿”,意指回归婴儿般的生命情状,认为婴儿的生命形态展现了一种自然本真之美,婴儿的心灵无私无欲;孟子的“赤子之心”强调成人应复归如婴儿般的赤子之心,只有持存赤子之心的人才能成为“大人”。二者都强调成人回归赤子般的生命情状,顺其自然本性,依循本心,保持心灵的纯洁质朴,不被外在的功利欲望驱使奴役。(一)老子语境下的赤子:赤子生命情状的自然和谐之美德“赤子”作为一个哲学用语最初见于道德经,即“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虿虺蛇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在道家的语境里,初生的婴儿与天地自然万物是一体的,与外在世界的一切保持一种和谐共生的自然场景,毒虫不咬他,猛兽不攻击他。虽然赤子筋骨柔弱,却能持物坚固,以其意专而心不移也。()老子在这里把德行深厚的人比作赤子,以赤子的自然秉性隐喻德之要义,这是一种显露自然本性的质朴之德,展现了赤子柔弱生命背后蕴含着“道”的天然无为和未分化的源始的物我玄同境界。婴儿是人类最自然、最本真的状态,婴儿的心灵混沌未开、纯洁无瑕,尚未沾染世俗的污垢与尘埃,在赤子身上可以追寻到一种至善至纯的真理,一种“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的无欲之刚,一种“上德不德”的无为之道。同时,映射了“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背后所蕴含的一种柔弱处下但与自然万物和谐共生的厚德,一种遵从自然以柔和而生的生命之德。老子赞叹生命初始的自然形态,常以自然之情状来比拟人的生命形态。“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这里是以一种懵懂无知无欲的自然生命来隐喻有德之人具备的崇高品格,揭示了原初生命的自然之状与高尚的德行之间的内在联系,寓意成人应不断回到生命最初无功利之欲求的状态,向处于混沌形态的婴儿学习,即“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婴儿具有一种专心致志、抱朴归一、清心寡欲、柔软而有韧性的本真精神,这种品质同样是成人需要向婴儿学习的。初生之婴儿虽身体柔弱而混沌,但其拥有一颗淳朴而自然的心灵,即“不以物累其真,不以欲害其神”(),心气淳朴专一,身体不受功利化欲求的钳制,完全敞露人本真的存在状态,这种生命的本真状态也是个体最终的诉求。但是,随着个体从“赤子”走向“成人”,其外在生命渐趋由柔弱走向强壮,身体的物质欲望增长的同时心灵也会遭遇腐朽思想的侵蚀,个体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着迷失生命初始之本性的危险。故而,人需要不断反思自身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回望婴儿期,体悟赤子之身心情状,在遭遇违背自然本心的诱惑时省察自我、持守本心。老子不仅以赤子喻指德行、无欲、专一,还认为赤子之心就是生命的最高境界,是“道”的体现。“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雄,守其雌,是一种自知柔弱的居下状态,隐含着一种谦而不卑、甘居人下的高尚品质。正如水顺流而下,不争高位,以溪谷为其唯一目标,虽性状柔弱却能在持之以恒中穿透最刚强的物质,意指人不争名位、不抢功绩的崇高精神品质。而“复归于婴儿”喻指“道”的最高境界就是回到赤子般的“无知”状态,婴儿拥有一颗纯真自然、不偏私、不为己的澄明心灵,一切行为皆遵其“天性”自然而发。年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 期(二)孟子赤子之心的内涵: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赤子之心”出自孟子,即“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上册,),“大人”即有德之人、圣贤之人,不失赤子之心的纯洁无邪之人。赤子之心包含着“大人”的成人底蕴与教育意蕴。在孟子中有数十处论及“大人”一词,指德行高尚的人或居于高位的君子,“大人”堪称是孟子育人的旨归。“大人之心,通达万变;赤子之心,则纯一无伪而已。然大人之所以为大人,正以其不为物诱,而有以全其纯一无伪之本然。是以扩而充之,则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而极其大也。”()这里辩证地解析了“大人之心”与赤子之心的不同之处及其内在联系。“大人之心”通透明达,是处变不惊的勇气,是洞察人心的智慧,是融通人事的能力,是容纳百川的胸怀。赤子之心是一颗天真明净之心,一颗纯然良善之心,一颗淳朴公正之心,一颗仁爱之心。赤子之心是个体良善精神的萌芽和开端,是“大人之心”生长的土壤和根基,“大人”之所以成其为“大人”是以其拥有赤子之心。孟子认为,赤子之心是与生俱来的,内蕴着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的美好愿景,这与孟子的人性本善论是一体的。每个成人曾经都是孩子,都曾拥有一颗赤子之心,只要持守本性,心存善的意志,便有望能成其为“大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上册,)。即是说,人与禽兽的差别就在于是否能保持赤子之心,保持心灵的淳朴与良善。有无赤子之心是判别君子与小人的分界线。然而,人不会永远处在婴儿时期,人是动态生长、持续发展、不断变化的,其心灵状态也不能一直保持如婴儿期般纯粹质朴的原始状态。个体在走向社会化的过程中,存在于周遭的观念、思想、意识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个体内在的生命感知。在当下推崇竞争的社会潮流中,个体会在不自觉中受其生活世界的影响。由“自我”走向“社会”的这个过程,个人的赤子之心面临被遮蔽的可能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一定会惑于名与利,也不是说个人在生活的某一阶段遗失了赤子之心就永远不能成为“大人”而沦为“小人”。“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只要人存有对赤子之心的向往,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返回自我本心。孟子中有一个关于“牛山”的典故,一座本来树木繁茂的山,周围的百姓天天上山砍伐,山逐渐失去了它本来的模样。光秃秃的存在并不是山的本性,所以它在无人砍伐的夜间努力生长,新的枝芽会再次生发。(上册,)此山就如处在社会生活中的个人,其内在心灵不间断地受到外在世界的影响与干扰,但只要个体时刻向内省察、反求诸己、持守自我本心,就不会因外在因素的干扰而改变自我本来的模样,如牛山上的草木复苏一般再次生发出赤子之心。“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上册,)赤子之心的滋养不仅需要个体自身不断复归初心,还需要一个适宜“养心”的外在环境。“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上册,)赤子之心是人的自然本心,正如这源头活水一般是个体向上生长的动力,是个体四端之心延伸的基础。“尽其心者,知其性也”(上册,),人只要充分地、完全地践行其内在心灵的诉求,就能更好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赤子“尽心”的第一个阶段就是孟子所言“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上册,)。这种不用思考和学习就展现出来的亲亲之爱是稚子践行其内在善良本性的自然流露,是“大人之心”养成的开端。大德之人是常存赤子之心的人,而常存赤子之心的人也终将成为圣人,二者是相互映照、互相成全的。由以上论述可以得知,在老子的思想中赤子指的是婴儿形象天生具有的自然品质,赤子是人类最初的模样,是自然的、无欲的,赤子的一切行为皆出于自然本性,其与天地万物和谐共生而不相害。老子思 年赵建梅,拓丹丹:赤子之心的教育意蕴及其回归第 期想中所追求的“道”就是赤子本身的自然之情状,是生命原初之貌,回归赤子即目的。而在孟子的思想中赤子之心是孕育“大人之心”的基础,养护赤子之心是为了达成个体成其为“大人”之“道”,赤子之心是本原,达成“大人之心”是目的。就本质而言,道家、儒家都重视赤子蕴含的自然之美德,道家追求的是自然蕴含的美德本身,而儒家旨在以赤子之心滋养“大人之心”、孕育“浩然之气”,让个体以赤子之心为底蕴成圣成贤,从而构建和谐社会。教育是个人走向社会的重要过程,教育中的赤子之心追求儒道精神的融合。二、赤子之心作为个体成人的底蕴及其教育价值在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风靡的时代,人们生活的道德基础遭到破坏,教育作为文明之机制,如何回应物质社会对个人外在欲望的刺激,如何回应个人对功利价值的追求,如何平衡“自然人”与“社会人”这两种状态。结合老子、孟子思想中赤子之心蕴含的教育理念,进行理性辨析,消解自然本性与功利社会之间的矛盾与张力,确立以守护本心、滋养精神为价值取向的教育理想。(一)以赤子之心洗涤功利之欲,追求无用之用当下,人们被肆意弥漫的欲望与功利所裹挟,学校的教育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被喻为“考试机器加工厂”的衡水中学等“超级中学”一度受到热捧,教育变成了学校之间、学生之间的利益博弈。人们将教育的成就固着在工具化的利益追求上,极端的“内卷”让学生在少年期间耗尽毕生的求知热情与动力,个人的生命形态显现出扭曲之状。人的内在情感原本是无害的自然状态,往往因为连结了外在的动机就成为有害的行为。这种功利性的价值追求是背离自然、偏离生命的教育,它使人追名逐利、上下攀比,使人为外物所驱使奴役、焦虑痛苦。这是对教育目的的扭曲,也是对个体生命的摧残。生命本来的模样是纯粹的、自然的,人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衍生了私欲,渐趋被利欲遮蔽本心。所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声色犬马的物质生活会让人迷失自己的方向,夜夜笙歌放纵自我会让人脱离真实的世界,各种形式的佳肴盛宴会让人再也无法享受真正的美味,屠杀生灵征服世界的欲望会让人丧失自我的本性。那么,在充满各种诱惑的社会生活中,教育如何引导学生保持其自然本心?欲望是人生命的活力、行动的动力,如果没有欲望,人就成了行尸走肉,了无生趣,所以欲望不可全去。我们要去除的是功利之欲、荼毒精神之欲,进而培养高尚之欲。“涤除玄览,能无疵乎?”()作为个体的自我被抛入社会后,唯有如婴儿一般保持心灵的本真与自然方能从无止境的声色物欲中解脱出来。外物对于个人而言看似有用,实则无用于人的生命本质,教育不是教人追求外物之用,而是引导人向内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