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工干部十大“强迫症”,你中招了吗?组工干部十大“强迫症”,你中招了吗?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在组织部门的两年半时光,让我对组工干部这一群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充分见识了组工干部的“强迫症”。下面,我们不妨细细盘点一下。“强迫症”之一:调整行文格式。“左28,右26,上37,下35”“行距28.8”“正文字体:仿宋GB2312三号;标题:小标宋简体二号”……组工干部起草材料前都会新建一个文档,完成上述准备工作后,再重命名新建文档,另存为桌面,以便下次行文格式规范。“病入膏肓”者,若调不好格式,必定不会下笔,因为对他们而言,调整公文格式如同擦拭沾有污垢的镜子,只有确保镜面干净明亮方能呈现清晰影像。“强迫症”之二:见不得错别字。组工干部的文稿,一般很难见到错别字。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反复校对,一遍不行,就核两遍、三遍,直到错别字绝迹为止。当然,组工干部并非圣人,极少数情况下也会有错别字,一旦被领导指出,他们会为此悔恨不已,脸蛋涨得通红。相比自己的错别字,他们更见不得别人送来的文稿中有错别字,特别是同样的人老拿来有低级错别字的稿子,一而再、再而三,他们会痛下针砭。“强迫症”之三:先打腹稿。组工干部心中不会默念“我要写材料了”,然后在文头第二行居中写下标题,然后隔行抬头写下“同志们”,然后……然后才停笔思考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后写什么。组工干部往往会先打好腹稿,在心中细细地酝酿、构思,一篇文章分哪几个层次,每个层次又是如何来写,甚至是字斟句酌地揣摩,待到胸有成竹再定好框架,然后再一节一节地往下写。“强迫症”之四:引文查清出处。组织工作有着很强的政治性、原则性、政策性、时代性和专业性,这就要求组工干部引文决不能无中生有、胡编乱造。溯其源,追其本组工干部写一篇好的文稿,常常需要引用领导讲话、诗词经典、俗语俚语、典型案例、名人语录等素材来丰富。对此,他们会认真查证核实所引用素材的来源,做到文有出处,特别是领导的讲话,更不敢有丝毫差错。“强迫症”之五:初稿成形“回头看”。“回头看”是对整篇文章的全面总结,更是提高文稿质量的必要手段。组工干部对自己的文稿也是一样,初稿完成后,必然会进行多轮“回头看”,掌掌眼、挑挑刺、淬淬火,不断查漏补缺、吸脂瘦身、精益求精,力争能力范围之内无“缺陷”、无遗憾。“强迫症”之六:摘抄癖好。摘抄,既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更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它不但能丰富我们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