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话莫洲瑾:回归建筑本身的人性关怀_莫洲瑾.pdf
下载文档

ID:2392114

大小:705.98KB

页数:2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2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对话 莫洲瑾 回归 建筑 本身 人性 关怀
116莫洲瑾,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助理、建筑九院(9+studio)院长,浙江大学建筑学和风景园林专业硕士生导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一级注册建筑师,注册城市规划师,中国青年建筑师奖获得者,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RIBA)特许注册建筑师。从城市更新到乡村振兴,从空间营造到情境再生,从技术创新到艺术表达,莫洲瑾积极投身于建筑实践和研究,尤其在城市更新领域,他的创作始终以“突破建筑边界”的勇气面对“传承和复兴”的时代命题。他强调以最真实的态度,将建筑的本源要素与形式表达相统一,凝练成“形质合一”的设计方法;将城市建筑的诗意、文化地域的底色与人的心理和行为相结合,提出“人象共境”的设计思想。其获得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大奖(19492009)、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教育部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优秀建筑工程设计)一等奖、亚洲建筑师协会建筑奖、美国金块奖、美国Architizer A+奖等国内外奖项,多篇学术论文被建筑学报城市规划等国内知名媒体和出版物收录发表。对话莫洲瑾:回归建筑本身的人性关怀TALK TO MO ZHOUJIN:RETURNING TO THE HUMANISTIC CARE OF ARCHITECTURECA 2023/03 当代建筑 117CA:请您介绍一下工作室成立的初衷?莫洲瑾:UAD 9+studio 成立于2014年,当时的名称是“A5”建筑工作室。成立的原因来自我与伙伴们的成长经历及浙大院的一次多元化尝试。我们在“大院”的培养与帮助下快速成长,但也逐渐意识到工作内容的趋同化与模式化。我们在很多项目中往往从“单纯执行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对于一些建筑所造成的“城市问题”,自然而然地采取随波逐流的态度。2012年我接受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及浙大委派,挂职担任舟山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助理。这次经历于我而言是转换了一个视角,以一个观察者的身份来审视一个城市,我也因此意识到在主流市场以外,是否可以给被忽视的人群以关注,去聆听具体使用者的声音?所以我希望能做一些新的尝试。恰好,当时浙大院在董丹申老师的倡导下支持建筑设计的多元化,鼓励建筑师走出狭义的建筑学范畴,走到城市中来,关注时代的命题。所以,一个建筑工作室应运而生了。随着工作室规模的扩大,我们逐渐扩张为拥有50余名成员的“UAD 9+studio”(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九院)。这里,聚集了一群富有人文关怀的设计师,我们希望设计的价值来自城市中的人群,回归建筑本身的人性关怀。CA:确实是非常有理想的一群人呀!那么UAD 9+studio的发展有什么不同寻常的经历,能和我们分享一下吗?莫洲瑾:工作室从成立到现在已经历了九年,换了三个不同的办公地点,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下我们碰撞出了不一样的火花。第一个时期:城乡接合部里的“文艺青年”。工作室刚成立时,包括我在内只有四个人,全是设计师。为了节约运营成本,办公地点设在了杭州绕城高速旁的城中村。我们做了无数投标,才迎来了第一个中标项目“南浔幼儿园”。在这个项目中,我们为孩子们拓展了丰富的活动空间,精细化地考虑了他们的成长需求。在不断努力之下,越来越多关于社会特殊群体的项目找到了我们。在与周围的农民工兄弟相处过程中,我们成为通过建筑为弱势群体发声的人。第二个时期:互联网园区中的“传统匠人”。2015年乘着创业政策的东风,我们搬到了杭州未来科技城。与周边的互联网公司相比,我们的确可以称得上是“传统匠人”。这时,项目类型逐渐稳定在“小城镇更新”和“住宅设计”两个方面。也是在这个时期,我们的设计重点逐渐转移到了“普通人的生活”上。小城镇更新是面对底层人民需求的,住宅设计是回应人居环境改变的。在与各方力量的协同中,我们发现建筑师的力量是巨大的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可以用多样的路径来实现建筑的理念,开放的合作方式也成为我们团队的特点。向上,我们可以理解业主的诉求,为他们谋划实现目标的路径;向下,我们理解使用者的需求,为他们构筑理想中的生活。本着这套逻辑,我们逐渐发展、转变为现在的9+studio。第三个时期:紫金港校区旁的“设计社团”。2020年底我们搬进了现在的办公场地B1楼。B1楼离浙大紫金港校区很近,是由我们自己设计的全装配式办公楼,是技艺平衡的体现。在这里,董丹申老师设想了一个诗意的办公空间。我们可以依托大学,做更多的事情产学研融合,做一些先锋类项目;打造平台,让更多人在这里交流讨论。我们作为组织者,希望营造一种设计生态环境设计师除了单纯的设计工作之外,还有交流、展览、教学等活动,拓展了设计师的工作内涵。我们开始以更开放的姿态为更多人提供机会。突破边界,呈现一个更多元化的状态,将我们的想法传达出去。CA:如何成为在“大院”中具有鲜明个性的创作型建筑师?莫洲瑾:首先,我并不认为“大院”和“鲜明个性”是相悖的。“大院”承担了很多社会责任,回应了主流市场的需求,也是这样的环境导致了很大一部分设计师走向趋同化。而我们在主流的项目以外做了一些补充型的项目,刚开始也是无奈之举。这些项目被认为缺少创作空间,如小城镇更新、住宅设计、超小型项目等,但它们都对应非常具体的、已经存在的使用者,这与我们设计的关注点不谋而合。我们乐于对这些细碎、复杂且边缘的命题进行思考回应,在对立的矛盾点中寻找建筑的价值。恰巧,这些项目暗合了思潮的转变,随着市场的发展、政策的变化,慢慢成了主流。也许,“个性鲜明”就来源于此。CA:请您谈一下工作室一直坚持的设计的核心理念和方向。莫洲瑾:团队成立至今,设计理念和方向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一开始我们关注建筑本身及其与人的关系,如今觉得建筑设计在社会视角上,更应该强调空间与情感的人文共境,设计与城市的价值共生理念。设计者应当走出狭隘的视角,既要有城市建设者的眼光,又要有生活参与者的情感,将简单的“建筑服务于人”的意识进阶为“将人、建筑与城市看成一个共生体”,从而关注人,以及人的行为事件对建筑与城市的影响。这是一种整体的思维方式,也是在董丹申老师“为人民而设计”的思想下衍生而来的。在设计中,我们会预留一种不确定性。虽然我们仍会预设一些内容,但我们更倾向于塑造场景,创造多种可能的场景来赋予这个空间意义。如同之前在建筑摄影中我们更偏向于记录那些没有使用者的角度,而现在我们更喜欢捕捉那些有人活动的场景。我们希望把人和设计的物象、自然的物象共生在同一个情境中,也就是我们说的“人象共境”。CA:请简要介绍一下在本专辑中您的作品。莫洲瑾:本次专辑共有三个作品,分别是中共诸暨县“一大”红色教育基地、枫桥古镇更新、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紫金院区。之所以选择这三个项目,是因为它们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我们对于“人象共境”的设想,展现了“与城市共进,与人民共情”的面貌。中共诸暨县“一大”红色教育基地的设计原则是使项目充分融入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项目除承担展览功能外,还承载了登高游览、社交休闲、青年教育等市民生活功能,从而生发出根植于这片土地新的“集体记忆”,实现了纪念性与社会价值的平衡。在枫桥古镇更新项目中,我们将“留得住乡愁,看得见发展”作为总体设计理念,围绕古镇展开全域、全周期的系统性渐进式更新策略,实现了文化复兴与社群再生,展现了原住民、新住民、游客美好生活的景象。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紫金院区展现的是工业化建造下的新型办公场景。我们坚持“不被技术裹挟,让技术为设计服务”的原则,通过全系统整合、全专业参与的一体化设计方法,营造了富有人文情怀的活动场所,强调了“工业化也有诗意”的理念,打破了一般装配式建筑给人粗糙、简陋和冰冷的刻板印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