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昌曙技术哲学思想的理论脉络与演进逻辑_陈多闻.pdf
下载文档

ID:2391359

大小:333.18KB

页数:8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2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陈昌曙 技术 哲学思想 理论 脉络 演进 逻辑 多闻
年月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 卷 第期 ():陈昌曙技术哲学思想的理论脉络与演进逻辑陈多闻,陈凡(东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系,辽宁 沈阳 )摘要:陈昌曙技术哲学思想的理论脉络大致经历了孕育期、形成期、发展期和深化期等四个阶段。在孕育期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初涉自然辩证法领域,培育了技术哲学的良种幼苗;在形成期指明了技术哲学研究方向,揭开了我国技术哲学研究的学术序幕;在发展期强力推动技术哲学研究向纵深发展,明确了我国技术哲学研究的基本范式和研究对象;在深化期着重建构了我国技术哲学的研究纲领,夯实了我国技术哲学研究的理论根基和创新内涵。陈昌曙一生都在围绕建构中国特色的技术哲学体系而踔厉奋发,其技术哲学思想的演进逻辑贯穿于我国技术哲学发展的基本历程,不断凝练并拓展了中国技术哲学的理论向度。关键词:陈昌曙;技术哲学;理论脉络;演进逻辑作者简介:陈多闻(),女(苗族),湖南怀化人,东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生态技术哲学、马克思主义生态科技观研究;陈凡(),男,辽宁沈阳人,东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技术哲学、科技与社会()研究。基金项目: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专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收稿日期:陈昌曙()是我国技术哲学的创始人和奠基者,自 世纪 年代开始笔耕不辍,致力于建构中国特色技术哲学的逻辑框架和理论体系,在充分汲取国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不断推动我国技术哲学的建制化和国际化进程,跻身于国际著名技术哲学家行列,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从业精神、深邃的学术思想和未尽的学术事业”。本文以陈先生为第一作者发表的学术论文、论文集和专著为解读文本,试图厘析陈先生技术哲学思想的理论脉络与逻辑进路,以此表达对先生的深切缅怀之情以及继续陈先生研究事业之志。根据陈先生研究技术哲学的学术节律,大致可以将其分为四个时期 孕育期、形成期、发展期和深化期,以此探寻我国技术哲学的诞生和历程,以期推动中国特色技术哲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创新发展。一、阐释与积淀:技术哲学思想的孕育()唯物辩证法的范畴:本质与现象()一文是知网上搜索到的陈先生最早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这一时期他初涉哲学领域,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立足自然辩证法领域勤奋耕耘,从阐释唯物辩证法的范畴和方法开始,不断积累着技术哲学研究所需要的基本素材。在此期间,陈先生发表了数十篇学术论文,在自然辩证法研究领域播下技术哲学的种子,其工科理论背景又不断为这颗种子注入实践指向和工程内蕴。在陈先生及其学术挚友远德玉先生等人的共同努力下,东北大学在 年成立了自然辩证法研究室,专门开张明国:陈昌曙留给技术哲学界什么?,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年第期。展自然辩证法研究和教学工作。(一)扎实的唯物辩证法理论根基陈先生早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和科研工作。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班学习期间,陈先生认真研读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典著作,特别是 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资本论 自然辩证法 等,为其开启技术哲学研究之路积极准备着。在消化、吸收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精华的基础上,陈先生结合国情进行了自己的思考和探索,这体现在 唯物辩证法的范畴:本质与现象()、唯物辩证法的范畴:形式与内容()、唯物辩证法范畴的相互关系问题()、论研究辩证逻辑的任务()等论文中。陈先生对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基本方法和基本逻辑进行了系统阐释,又深入浅出地联系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进行了具体说明,指出唯物主义关于本质与现象的原理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实践活动有着巨大的意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也有着头等的意义”。而形式与内容的原理“不仅对自然科学的认识和实践有重大的意义,而且对认识社会生活和社会革命实践活动有重大的意义”。(二)深厚的自然科学方法论传统要“研究和概括自然科学史”,这样“才能更深入、更具体地论证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也“才能用新的内容、新的理论观点,去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探索唯物辩证法的过程中,陈先生尤其注意自然科学的方法论问题,相关学术论文有 要注意技术中的方法论问题()、试论判明现象与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自然科学史研究的哲学意义()、自然科学方法论研究的意义()、科学实验方法的几个问题()等。其中,要注意技术中的方法论问题 是陈先生对技术领域方法论初步探索的成果。这篇论文虽然短小精悍,但意义重大,为科学和技术的概念区分进行了方法论上的准备。在稍后发表的数篇论文中,陈先生聚焦于自然科学发展史实例,生动解读了方法论意义,指出要“判明现象间的因果联系”,要“辩证地运用各种逻辑手段”,将归纳和演绎统一起来,肯定了“探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课题之一”。只有这样,科学研究才能真正认识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并成为人类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三)鲜明的工程主义实践指向陈先生出生于一个工程师家庭,从小就沐浴在求真务实的家风中。本科考入东北大学(原东北工学院)电机系,后又从采矿工程专业毕业。东北大学地处中国老工业基地沈阳,具有厚重的工程主义技术实践传统和风格。陈先生毕业后从事过技术工作,在东北大学担任电力拖动实验室实验员,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实践经验,而后从微观具体的工学研究跨向宏观抽象的哲学研究。陈先生多次表明,自己的哲学只能算作“工程性的哲学”,“如果有点哲学,也只是工程性的技术哲学”。这种工程性的哲学根源于工程师最为关注的哲学问题,扎根于我国社会主义工程建设语境,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本土哲学。这种本土哲学一不抠高深概念,二不弄晦涩辞藻,总是以通俗易懂的言语呈现其真知灼见,立足于工程实践,着眼于社会发展进行鲜活的理论阐释和案例解读。这种工程主义也体现在陈先生对待技术的唯物主义态度上,既不囿于技术悲观主义的视野,也不倒向技术乐观主义的怀抱,而是自始至终客观、理性看待技术,重视从技术内部分析技术,着力于以技术实践为中心构建有序的人类关系。在技术批判成为人文思潮的 世纪下半叶,陈先生总是善意地提醒学界:技术对于人类的不可或缺,放弃或者逃避技术都是无稽之谈,唯有正视技术问题才能重构技术实践,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共生共赢。陈先生自始至终并不排斥人文主义的技术哲学,反而非常注意“吸纳人文主义的技术哲学思想”,强调技术哲学应该是工程师、企业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共同的哲学,离不开工程师、企业家和人文学者的共同努力。陈昌曙:唯物辩证法的范畴:本质与现象,哲学研究,年第期。陈昌曙:唯物辩证法的范畴:形式与内容,哲学研究,年第期。陈昌曙:自然科学史研究的哲学意义,哲学研究,年第期。陈昌曙:试论判明现象间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哲学研究,年第期。陈昌曙:自然科学方法论研究的意义,哲学研究,年第期。陈昌曙:陈昌曙技术哲学文集,东北大学出版社,年,前言第页。刘科:陈昌曙的技术批判思想评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第期。二、聚焦与发力:技术哲学思想的形成()世纪 年代末,为了解决我国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技术发展问题,同时出于东北大学整体发展的实际需要,陈先生“放弃了以认识论为主的研究方向,主要力量转向技术哲学研究”,堪称“开创技术哲学的第一人”。陈先生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聚焦于技术哲学这一研究方向,发力于技术哲学研究对象和学科边界的明确。陈先生等人在 年成立了我国专门研究技术哲学的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开始了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和培养工作,开启了我国系统研究技术哲学的序幕。年,陈先生出版专著 自然科学的发展与认识论,由此为技术哲学研究奠定了系统的方法论基础。随后,又主编了 工科自然辩证法教程 等书。年与远德玉先生合作出版专著 论技术,进一步为技术哲学学科确立学术范式和奠定理论基础。(一)科学和技术的理论划界哲学的本质在于追问,追问的逻辑起点就是基本概念。世纪 年代正值改革开放之初,举国上下正在全力进行经济建设,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成为学界探讨的核心概念。可总是有些人不加区分地使用科学技术的概念,将科学和技术混为一谈。在这种情况下,陈先生连发数篇论文,分别是 自然科学家谈认识世界()、论科学与技术的差异()、科学与技术的统一与差异()等。其中,科学与技术的统一与差异 是公认的陈先生第一篇技术哲学研究论文。在文中,陈先生指出“科学必须经过技术才能转化为生产力”,“技术是联结科学与生产的中介”,指出科学与技术虽然关系紧密,但却是两个不同的哲学概念,属于两类不同的哲学范畴,体现着两种不同的价值观,适用于不同的方法论,“忽视或低估它们的差别,过多地谈论二者的一致,就不仅不利于说明科学与技术的关系,而且有碍于制定和执行正确的科技政策”。在 论技术 中,陈先生等人详细说明了科学与技术的十大区别,进而呼吁将科学和技术从基本概念上区别开来以服务于国家科技实践需要,以便制定不同的政策、实施不同的管理,逐步聚焦到技术,呼吁要“尊重技术,提高技术工作者的地位”。陈先生在 年出版的专著 自然科学的发展与认识论,标题中虽然没有出现技术二字,目录却设有“原始时代的技术创造”“中国古代的科学和技术”“技术需求与科学事业”“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现代科学向技术的转化”“技术研究的方法论问题”等章节,在自然科学的语境中进一步阐明了科学与技术的异同。而后,陈先生撰文从“工业”和“生产”等角度厘析了技术的内涵,为技术作为独立研究对象奠定了理论基础。陈先生后来指出,在 光明日报 上发表的论文是自己“公开发表的第一篇与技术哲学有关的文章”,这意味着陈先生技术哲学思想的发端。(二)技术是哲学研究对象的阐释正是在厘析技术与科学、技术与工业以及技术与生产的关系中,陈先生从价值论和本体论上抽丝剥茧,不断凝练技术作为研究对象的独特性。年,陈先生发表 试谈对“人工自然”的研究()一文,对人类技术活动的产物 人工自然进行了分析,指出要考察技术过程就必须审视人工自然。人工自然实际上就是人类的技术圈,是人类技术活动的产物,所以技术哲学也就是自然人工化的哲学,“在这个意义上,甚至可以把技术规定为是控制和变革天然自然的过程,是创建和加工人工自然的过程”。同年,陈先生在 自然辩证法通讯 上撰文 技术是哲学的研究对象,明确“把技术作为哲学的研究对象是必要的和重要的”?10,不管是技术观、技术论、技术哲学或者技术学的提法都预示着技术在自然辩证法研究背景中的突现。在此文中,陈先生初步解答了“技术是什么”“技术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技术如何分类”“技术研究的类型”等问题,?10陈昌曙:陈昌曙技术哲学文集,东北大学出版社,年,第 页。刘则渊:知识图谱视野下的陈昌曙及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研究,年第期。陈昌曙:陈昌曙技术哲学文集,东北大学出版社,年,第 页。陈昌曙:陈昌曙技术哲学文集,东北大学出版社,年,第 页。陈昌曙:陈昌曙技术哲学文集,东北大学出版社,年,第页。陈昌曙:陈昌曙技术哲学文集,东北大学出版社,年,第 页。陈昌曙:自然科学的发展与认识论,人民出版社,年,第页。陈昌曙:陈昌曙技术哲学文集,东北大学出版社,年,第页。陈昌曙:试谈对“人工自然”的研究,哲学研究,年第期。陈昌曙:技术是哲学的研究对象,自然辩证法通讯,年第期。并简单评价了“技术社会作用”和“技术革命”,指出技术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增加产品数量和物质财富”,也在于“与自然界相协调、去 保护自然”。这篇以技术为主题的哲学论文虽然发表在“科学哲学”栏目下,但实际上这是在向哲学界宣布技术作为哲学研究对象的独立,是我国技术哲学从哲学领域破茧成蝶、另辟蹊径的前奏。此后,陈先生撰文进一步明确技术的独特内涵和重要意义,撰写 技术对哲学发展的影响()、论经验()、经验及其在认识和实践中的作用()等文。年,陈先生在参加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第二届全国代表大会时提交了 要开展对技术哲学的研究 一文,指出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与科学技术工作者结合。正是在这次会议上,陈先生全力呼吁学界应该从哲学的角度关注工程技术实践。(三)技术哲学研究框架的思考陈先生认为,技术哲学要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不仅要有现实必要性,也要有专属的概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