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人世间
电视剧
相关
主体
研究
袁伟
9595电视剧人世间相关主体研究袁 伟(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摘 要:马克思从唯物史观角度出发提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是由“现实的人”构成的,每一段社会历史过程都要遵循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必须重视社会历史主体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文艺座谈会上谈到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文艺作品创作要将人民作为表现主体,满足人民的物质精神追求,创作观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电视剧中的人可以分为始终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作理念的剧作者、完成“现实的人”到典型人物身份转化的剧中人以及作为审美鉴赏者的实践主体。本文主要对这三类主体进行研究,以期能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关键词:人世间;“现实的人”;社会主体;历史真实2021 年共计生产获准发行国产电视剧 194 部、6722 集,其中,现实题材剧目 144 部、4777 集,分别占总部、集数的 74.2%、71.1%1。例如,乔家的儿女小舍得山海情跨过鸭绿江理想照耀中国觉醒年代等现实题材剧目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剧目话题多次出现在微博热搜,掀起了关于剧中人物与现实社会问题争论的层层热浪。2022年,国家广电总局依旧延续“为国家写史、为民族塑像、为人民立传”的记录新时代工程的创作指南2,推出了人世间亲爱的小孩心居等现实题材电视剧,人民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社会由人构成,一切物质生活、实践生活、文化生活都离不开人民。在社会发展中,主体具有选择性,主体选择要遵循两个基本原则:一是人们的认识是否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二是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360。电视剧的创作既要符合社会历史发展,又要符合人民群众利益。电视剧艺术承载了创作者回归现实、回归社会、回归人民的创作初心,体现着普通大众对于美好生活、民族精神、时代声音的审美期待。人世间聚焦周家三姐弟真实讲述了从 19692016 年长达近 50 年的百姓生活,展现了从周家小家到整个中国大家的长篇史诗,关注了工人阶层、知识分子、资产阶级的世俗生活。电视剧创作是主体选择的过程,这里的主体就是导演,这就包括导演拍什么、怎样拍才能获得观众的认可。电视剧中的人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承担电视剧创作责任的以导演为首,以编剧、摄像、美工、后期制作等为辅的剧作者;第二类是沉浸剧情倾情演绎的剧中人;第三类是作为审美主体的旁观者观众。1 剧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引领“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告诉我们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把现实的人作为社会历史研究的出发点。”366因此,电视剧创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原则,紧紧围绕人民创作,努力挖掘属于人民的故事,书写中国人民的精彩篇章。马克思从唯物史观角度出发提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从 1942 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提出的“文艺为人民服务”,到 2014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再到 2021 年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体现的是以人民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不断深化。编剧梁晓声深扎群众生活,书写了许多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贴近群众的工人阶级和改革者,歌颂了他们开荒戍边、建设边疆的伟大崇高的爱国精神。有着知青经历的作家梁晓声曾创作过雪城今夜有暴风雪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年轮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知青返城年代等小说,多部小说也被改编成了电视剧,像雪城年轮今夜有暴风雪。2019 年获得茅盾文学奖的 115 万字的原著小说人世间就是根据他自身经历创作的以工人阶级周秉昆为主角的小说作品,由拍摄过 人民的名义巡回检察组的导演李路完成了同名电视剧人世间的影视创作。人世间 这篇小说梁晓声全部采用手写,用时八年创作完成。2014 年 10 月 15 日,梁晓声参加了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在座谈会上总书记对他说“希望文艺家要使我们更多的青年96THE FILM影 视96也都有精神上的故乡”4。这句话体现了同是经历过知青下乡的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文艺家们创作文艺作品时的殷切要求,文艺作品要表现经历磨难后人类仍具有强大的精神动力。在长篇小说人世间研讨会中,梁晓声谈到“我们的文学作品,还是要写人在生活中应该是怎么样的”。最终导演李路与梁晓声达成了“为底层人民致敬”的共识,人世间主要讲述了历经时代变迁后以周家周秉义、周蓉、周秉昆三兄妹为主的普通平凡生活。导演采用平实化的镜头语言、平实化的人物对白、平实化的道具布置,以贴近普通人生活的视角将故事娓娓道来。其中,人物对白更具真实感。人世间描写了许多日常生活,如商店买猪肉、过年拜年、吃团圆饭、读信、写信,这些生活里的片段被搬上了屏幕,剧中人的生活一下子就进入了观众的眼中,观众也能穿越时空实现人物对话。而且,剧中也有很多符合剧情年代的物品,如日历、水缸、大杠自行车、人物服装,以及孩子们玩耍时的跳皮筋、翻花绳、玻璃球、沙包等。剧中塑造了典型环境,刻画了多个典型人物。木材厂、知青下乡点、光字片这些典型环境将周家孩子们的个人命运与社会变迁捆绑。儿子周秉义是高官厚禄、乘龙快婿,却一生无儿无女。二女儿周蓉是大学教授,婚姻家庭却一团糟。周秉昆孝顺谦厚,却时运不济。该剧通过客观叙事,客观讲述每一段历史,让观众认识那段历史、了解真相。观众也怀着对过去探究和解密的心态来看这部作品。该剧真实地再现了那个时代的生活,工人阶级承受了社会转型的阵痛。例如,周家父母结婚几十载,聚少离多,父亲支援西南三线建设,三年探亲一次,最长一次八年没有回家。正是导演格外关注生活细节,关注工人阶级的物质和精神活动,才使得剧中人走进现实,感染了旁观者。2 剧中人:典型人物演绎现实人生马克思在研究社会历史的过程中,重视社会主体的作用,把“现实的人”作为社会历史研究的出发点,视为实践主体和精神主体,“现实的人”构成了社会。“现实的人就是处于一定的现实的社会关系之中,从事一定的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的人,而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的状态中的人。”366“现实的人”会发挥自身的实践主体性,跟随时代背景、历史环境、文化氛围等不断变化,而不是停滞不前的。“所谓实践主体性是指实践中的现实的人通过对象性活动将自身的目的、意志和工具技艺作用于外部事物,创造出各种器物、精神和制度等社会生活文化。”5那么电视剧中首先表现“现实的人”,现实的人最能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现状、精神需求,以人民为视角的电视剧最能受到观众欢迎。不少电视剧把人民搬上了银幕,从 1958 年一口菜饼子里救女儿的伟大母亲形象到20 世纪 90 年代渴望里贤妻良母刘慧芳的工人阶级形象,再到人世间里历经艰难依旧向善向上的周家三兄妹。人民是电视剧创作的活水源头,文艺应该将人民作为表现对象,塑造真实存在生活里的典型人物,通过演员真实的表演将观众带回到故事发生的年代,传达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美好的真挚情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人世间以家庭为叙事核心,通过一个个家庭的悲欢离合和个体生命历程的成长,将社会变迁与人物命运紧紧缠绕,反映年代工人阶级的生活境况,折射时代的风云变幻。人世间讲述了周家人 50 年的生活变化,周家这个小家的变化是整个中国 50 年变化的缩影。个体组成了家庭,社会又深深影响着每一个家庭。中国人的价值观是在家庭伦理结构中构建的,正如周父所说周家祖训“德行”,人世间正是借助周家来讲述渗透在中国人价值观念里“德”的重要性。剧中塑造了明达率真的周志刚、温柔坚韧的郑娟、正直清廉的周秉义、憨厚善良的周秉昆、利己主义者乔春燕、独立女性周蓉一个个鲜明的人物留在观众心中,仿佛剧中的人物就是现实生活中的邻居。“人民是时代的创造者,而时代是文艺的催生者,反映时代是文艺工作者的使命。”6无论是人民阶级、工人阶级,还是知识分子、官商阶级,都是人民身份形象的象征,电视剧人物塑造从曾经的“高大扁”到现在的“普小圆”,文艺作品里的人物形象越来越饱满,也越来越贴近群众、贴近现实、贴近生活,只有真正表现人民生活、讲述人民故事、反映人民心声的文艺作品,才是对人民生活实践的再现。剧中人是具有精神追求的主体,剧中人在自身的社会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剧中人也是被世俗关系包围的,生活在导演创造的磁场中。电视剧 人世间中涉及工人阶级、知识分子、资产阶级等各个行业的人,他们是整个社会的缩影。其中,“六小君子”的友情从单身汉时的分猪肉定情到各自成家工作后的波折再到后来的冰释前嫌,体现了工人阶级中淳朴的世俗伦理观。当然,剧中也有因为利益冲突而冲昏头脑、舍弃仁义的春燕夫妻和争夺周楠抚养权让周秉昆入狱的骆士宾,多种情况的选择体现出了剧中人的主体性。这部剧里的工人阶级被搬上了舞台,不再是作为其他阶级的衬托品出现,是真正具有主体性的人,而不是9797被动的主体。3 旁观者: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人民是历史中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谈到历史真实,其包括历史事件和历史细节的真实与历史本质和历史规律的真实362,这二者的关系始终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即透过历史细节和真实看到历史本质和规律。人民是一个历史概念,是历史的主体、国家的主人,把握着历史和未来发展的走向。要想客观认识世界,就必须要从真实的历史出发,将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放入历史过程中进行评价,而不能主观添加个人意向,“我们要求把历史的内容还给历史”7。人民作为文艺作品的鉴赏者、评判者,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检验作品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人民与文艺作品的关系既相互转化又相互独立,人民审美趣味的变化推动着文艺作品的变革,文艺作品的审美价值高也会提高人民的审美趣味,通过优秀的文艺作品,人民在历史的洪流中不断完成“视域融合”,成为真实共同体,这有利于社会发展进步。艺术真实要在遵循现实真实和历史真实的基础上实现。习近平在 2015 年文艺座谈会上提出,“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8。电视剧人世间正是在把握历史真实的原则上对于中国平民阶层的苦难叙事,讲述了周家人 50 年的生活变化,通过周家这个小家的变化展现整个中国 50 年巨变的时代缩影。这些历史事件包括上山下乡、三线建设、知青返城、恢复高考、出国潮、下海、国企改革、工人下岗、个体经营、棚户区改造(光字片改造)、反腐倡廉等,呈现了每个时代的真实事件,并增加了富有时代地域感的海报、军装、搪瓷缸、光字片胡同建筑等道具的细节,不仅记录了过往历史里的人们,也让观众看见了那段历史,了解了历史本质规律,正确看待了历史真相。人民的作品是属于过去、现在、未来人们的作品。正如,贝拉巴拉兹所言:“人民有权得到艺术,艺术也有权得到人民。”剧中人能够引导观众实现主体间的价值转化认同,发挥电视剧的道德教化作用。心系百姓,坚持要为光字片百姓建楼的周秉义,晚年要弥补的不单单是对父母的亏欠,更是他不忘故土的事实。为官后的周秉义不仅仅是周家的儿子,也是国家的儿子,是对“父母官”形象的正面塑造。该剧通过展现周秉义的工作多次调动,从闲职到主动要求调到军工厂再到吉春最后回到光字片,塑造了一位清正廉洁的百姓官。该剧通过展现周秉义为拆迁问题多次奔走在群众中、忙于工作应酬患癌、艰难维系跨越了两个阶级的爱情等事件,让观众看到了政界官员的日常生活,并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贴近实际的。剧中人物通过讲述对孝的认识和理解,传递了真善美。“孝分两种:伺候在父母身边,照顾衣食住行,是养口体;远走高飞,有所成就,让父母以此为荣,是养心智。”这里关于孝的含义包含中国人传统的儒家观念,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价值观,从满足家庭内部精神生活和谐相处到治理国家凝聚核心力量,皆是由孝字完成,如果不孝父母怎能忠于国家,故剧中传达的价值观是给予人类丰厚的文化瑰宝。4 结语电视剧的家庭媒介特征决定了它的大众传播性,所以不能忽略电视剧的传播性和大众性,不光要把人民作为表现主体,更要把人民的需求放在出发点和落脚点,传播电视剧的审美、文化、社会意义,以提高人民的审美水平为目标,促进电视剧产业的良性发展。参考文献:1 陈友军,井照雪.2021 电视剧:向高峰奋进的中国荧屏 J.中国文艺评论,2022(3):33-45.2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