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主体性与伦理他者性的融...儒家伦理思想的德育价值转化_崔振成.pdf
下载文档

ID:2390395

大小:474.22KB

页数:6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2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道德 主体性 伦理 儒家 思想 德育 价值 转化 崔振成
2 0 2 3年1月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 a n.2 0 2 3 第5 0卷 第1期 J o u r n a l o fH e n a n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P h i l o s o p h ya n dS o c i a lS c i e n c e s)V o l.5 0N o.1 D O I:1 0.1 6 3 6 6/j.c n k i.1 0 0 0-2 3 5 9.2 0 2 3.0 1.2 1道德主体性与伦理他者性的融合:儒家伦理思想的德育价值转化崔振成,李志前(河南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河南 新乡4 5 3 0 0 7)摘 要:儒家伦理思想秉持道德主体性与伦理他者性一体融合的价值立场。道德主体性表现为内在超越与刚健有为;伦理他者性体现为主体间伦理互系共在、主体对社群的使命与责任担承;道德主体性与伦理他者性的一体融合即内圣与外王在个体道德生命建构中的伦理融化与统摄守一,这一伦理设计有效规避了主体的“单子式”僭越、主体间的伦理冲突以及主体与社群间的价值裂解。在廓清儒家伦理思想的历史局限性并保持必要的文化警惕前提下,儒家道德主体性与伦理他者性一体融合的伦理思想为当代德育理论与实践提供了双重价值参鉴。在理论理性上,当代德育首先应致力于受教育者道德主体性的生成与发展,培育其他者性伦理格局与使命自觉,最终实现道德主体性与伦理他者性的一体融合;在实践理性上,当代德育要注重道德体验与伦理实践的方法与路径。关键词:道德主体性与伦理他者性;儒家伦理;德育价值转化作者简介:崔振成(1 9 7 7-),男,河南延津人,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德育研究;李志前(1 9 7 9-),男,河南台前人,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主要从事教育管理与德育研究。基金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 0 1 9 B J Y 0 1 3);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重大招标课题(2 0 2 1 J K Z B 0 5);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 0 1 9 S J G L X 2 4 6)中图分类号:B 2 2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 0 0-2 3 5 9(2 0 2 3)0 1-0 1 5 1-0 6 收稿日期:2 0 2 2-0 1-2 5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逻辑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逻辑。中华传统政治伦理和社会伦理中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天人合一、顺道而行”“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和合而生、和而不同”思想,为中国式现代化供给深沉的思想资源和价值启示。从以儒家思想为主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价值营养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办教育”和“自主培养人才”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儒家思想同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其他思想文化一道,记载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建设家园的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儒家伦理思想的根本气质在于道德主体性与伦理他者性一体融合的价值立场与精神格局。其中,“道德主体性”的诞生与自强表现为“为己、克己、己立、慎独、自强不息”等“内圣”性道德生命塑建;“伦理他者性”的确立与刚健表现为“安人、立人、达人、爱人、刚健有为”等“外王”性伦理格局造就;“主体性”与“他者性”一体15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 0 2 2年。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 5 6 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 0 1 4年9月2 5日。网络首发时间:2023-03-14 11:33:37网络首发地址:https:/ 0 1 1年。西田几多郎:善的研究,何倩译,商务印书馆,1 9 6 5年,第1 1 4页。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三讲,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 0 0 5年,第6 3页。肖群忠:真诚性、创发性是儒家道德主体性的根本,哲学分析,2 0 1 6年第4期。内在关系、建构性关系中儒家对人的理解是叙事性的,人不是永恒不变的灵魂,不是 现成的人,而是 生成中的人。”美国汉学家黄百锐也认为,“我们以生物有机体获得生命,通过和同类建立关系而成人”。总之,儒家建构道德主体性的教化方案是多维共建。(四)儒家道德主体性的价值局限性儒家固然意识到人禽之辨的本质在于道德主体性的“在”或“否”,但是儒家道德主体性本身却存在不可规避的价值偏狭:首先,道德理想主义的图腾超出道德实践的张力。表现为儒家圣贤与君子人格的高标道德要求与现实中道德事实性建构之间有着难以逾越的鸿沟,容易导致两种极端人格,一种是与现实格格不入的“圣贤人格”,另一种是知善行恶、道貌岸然的“伪善人格”,其次,道德主体性的道德清高抑制了的逻辑性和理性。儒家道德主体性坚持重“本体”轻“功夫”、重“形上之道”轻“形下之器”、重“德性之知”轻“见闻之知”等文化传统,造就了一批批“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清谈之士,其价值论上的偏重与认识论上的遮蔽很难开出西方近代自然科学体系。最后,儒家道德主体性强调“背负使命”,却避而不谈“权利赋予”。这容易驯化“可由之不可使知之”的“奴隶道德”和“易使之”的“顺民”,很难造就权利与义务共在的“公民”。显然,儒家道德主体性的哲学根基在道义和心性,而非自由与理性,“儒家的主体性思想主要不是从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上看待主客体关系,而是着重从价值关系上理解主客体关系”。质言之,西方单向度的工具理性依赖和儒家单向度的伦理道德依赖,都无法观照到人的完满德性与德行。二、道德主体性与伦理他者性融合:儒家伦理思想的格局儒家道德主体性的诞生促成了“我”的“个体至善”,同时由内向外指向与他者互融共生的“我们”的“社会至善”:通过“仁”建立起“道德联结”;通过“义”和“礼”建立起“伦理联结”;通过“忠”和“恕”建立起“社会联结”。儒家伦理思想的如此境脉有效规避了西方“单子论”的主体自负、“原子式”的主体间冲突、“自我中心”的共同体价值裂解,充分彰显了儒家伦理思想的精神气派和中国方案。(一)儒家道德主体性向他者性统合的伦理前提儒家伦理既主张道德主体“即俗而圣”“有限中求无限”的超越与张扬,又意识到道德主体的自身限度及其社会性(群)的存在特性,强调主体与他者统合互融不仅在成就他者,而且也通过他者的镜像成就自我。儒家主体性与他者性统合的伦理立场基于以下认识论与价值论前提:首先,主体间互融共在体现出人类力量凝聚的伦理必要。在儒家看来,主体性如果不能超越自我而建立一种建设性的主体间融合关系,不仅社会秩序难以和谐,而且个体生存难以为继。荀子说:“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而彼不能群。”“人以群在”是对道德主体有限性的突围解困,也是人类力量整合从而彰显人是万物尺度的存在高贵。其次,儒家“有情世界观”的共情基础。论语 开篇提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主体间共通性“乐感”伦理,进而扩延至“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有情世界观”,再而提出“君子和而不同”的“贵和”性道德情感联结。孟子推导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伦理移情。“有情世界观”的儒家伦理为其主体性与他者性的和合融通提供了可持续性共情基础。最后,承认“他者”对于“我”的进德价值。钱穆先生讲:“中国人讲道德,乃在人与人之间,此即中国所谓之 人伦。所以道德不是自守完成的,而且必是 及人 的。”儒家认为道德主体的诞生绝离不开与之共在的他者,向他者开放统合的“见贤思齐、择善而从”过程也是自我德性反观自照、深度觉悟与持续建构的过程。总之,儒家伦理从一开始就自觉坚持对道德主体性的超越,追求与他者一体融合的开放性伦理格局。(二)主体间互融的伦理意志与胸怀儒家伦理认为,主体与主体之间肩负伦理责任和义务:首先,在积极伦理意义上,主体之间具有“修己安人”的伦理意志。“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这表明儒家创始人突出道德主体对共同体中他者的伦理责任,道德主体成就绝不是儒家进德的终极目的,儒家将成就他者、成就共同体作为成德的核心参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推己及人”表达了儒家对他者承认、尊351安乐哲:儒家伦理学视域下的“人”论:由此开始甚善,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0 1 6年第3期。Am yO l b e r d i n g.D a oC o m p a n i o nt ot h eA n a l e c t s.D o r d r e c h t:S p r i n g e r,2 0 1 4,p 1 9 2.赵馥洁:中国传统哲学的主体性思想,青海社会科学,1 9 9 1年第6期。钱穆:中国思想史六讲,九州出版社,2 0 1 0年,第9 9页。重与担当的伦理义务;其次,在消极伦理意义上,主体间秉持“忠恕之道”的伦理胸怀。“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表明,儒家消极伦理意义上的底线规定就是不将自我主观不欲之事强加之于他者的“忠恕之道”。“儒家忠恕之道以价值追求上的自他同一性以及由此而来的道德原则的普遍性作为基本出发点,实现了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统一。”总之,儒家主体间伦理互融既保持积极伦理的使命引导、又保持消极伦理的底线规约,从两个维度诠释了儒家主体与他者互系统合的伦理精神。(三)主体与社群融合的伦理使命与抱负儒家的伦理格局超越道德主体性而指向对家国天下的“他者性”使命担承:首先,“为生民立命”彰显儒家伦理的济世情怀。孔子提出君子进德之路在“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伦理扩延,并强调其艰巨性:“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尚书 也将个体修养德性的脉络自觉推延融合至家国天下的他者担承:“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北宋张载高度概括了儒家伦理的家国情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由此可窥儒家伦理宏大的家国意识,“儒家学说中所体现的伦理主体性精神,其目标完全是为了要形成一个和谐完美的社会群体”。其次,“民胞物与”昭示儒家“万物一体”的天地境界。儒家承继西周“皇天无亲,惟德是辅”的天人伦理,要求人对天敬畏,对自然敬重,将天道的自然律令与人道的道德律令一体统合。“儒家天人合一论的最大特征是想把自然界的秩序还原为客观的人的道德原理,也就是使说明自然界秩序的存在论与人的价值论一致。”这充分彰显了道德主体“成己成物”与“万物一体”的天地境界。显然,儒家伦理格局将道德主体性推向家国使命与天地之境,体现出儒家主体性与他者性融合思维的开放性伦理立场。(四)儒家主体性与他者性融合伦理思想的历史局限儒家主体性与他者性统合的伦理立场,有效规避了西方无节制的“自我实现”“原子式”主体间冲突、“自我中心”的社群裂解以及主体性僭越的“理性自负”等,但其毕竟与中国古代阶级社会生存方式和政治伦理紧密勾连,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首先,道德主体的独立人格缺乏保障机制。不难看出,儒家往往将社会性和群体性绝对化,“或多或少以群体的认同,抑制了个性的发展”,“个性的涵养基本上归属于对他人的责任之中”。主体性独立人格得不到有效捍卫和保障,恐怕这是儒家主体性与他者性统合伦理遭遇到的本体性诘难。其次,容易陷入关系本位、情感优先、伦理原则普遍化受阻。儒家伦理将人伦关系投放到一个关乎主体生命空间与生命质量的高度,容易因关系而放弃原则、因情感而搁置理性,如此关系本位的伦理态度与处世方式很难将儒家伦理原则普遍化,出现“父子相隐”的伦理诘辩。但是共同体正义必须有普遍性原则作为维系之根,“一种普遍的共同生活方式指的就是在由这种规范所形成的 伦理总体性 之下,主体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