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如何
临时性
急性
文稿
我见
如何写好临时性紧急性文稿之我见
如何写好临时性紧急性文稿之我见
写材料都有同感,不害怕材料多,就害怕材料来得突然、要得急促。有时候在你与家人团聚时、与朋友相处时,突然一个电话,就得立即抽身去办公室伏案疾书。每逢此时,高效完成任务是当务之急。俗话说:“功夫在诗外”,在紧急关头临阵磨枪是必不可少的,但如果平时注意早囤“粮草”,则可“闲时备,急时用”。要完成好“急重”任务,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应注重以下几方面。
一、把握大势,立意选题
综合材料的写作,强调“意在笔先”“意图先行”,必须把准确领会和体现领导意图以及材料的要求作为起草工作的切入点和先决条件。同时要站位全局、把握大局,从全局的高度、领导的 高度予以立意选题,保证材料站位高、分量足。
首先明确意图。为人作嫁衣,必须知道人家长相如何、体形如何、想要什么款式。写作也是如此。领导讲话、工作汇报、署名文章、宣传文稿、演讲致辞等各类材料各有要领,领导语言风格、思维方式方法各有千秋。比如写会议讲话稿,首先要弄明白这个会要解决什么问题,是讲给谁听的,要达到怎样的目的、效果。写部署工作的材料,要研究这项工作为什么要做、应该怎么做、怎样才能做好;写汇报工作材料,要掌握全面情况,了解干了什么、存在什么不足和问题、今后怎么干等等。只有把材料的要求、领导的想法吃透,意图摸准,才能有的放矢,抓住行文的主旨。如何准确领会意图呢?一要敢于问。多数情况下,领导只是寥寥数语简单地交代任务。此时,起草者就要大胆地问,问清材料起草的目的、要求、时限等,切忌不懂装懂。二要勤于思。领导交代工作意图,往往局限于原则性的指导,粗线条的轮廓。因此,在接受任务后,还要进一步认真思考,拓展思维,以便准确领会、正确把握领导意图的精神实质。三要敏于行。要迅速动笔,将领导交代的主要观点和主张等记录下来,防止出现遗漏。
其次把握“高度”。要站在领导的高度、单位全局的高度来谈思路、提对策。如何把握“高度”? 总的来说,必须把握大政方针政策,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向,把握领导思想脉络。具体可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从中央、省委和市委的重要会议、文件精神中把握高度。如当前起草本单位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材料,必须学习中央纪委、省纪委和市纪委全会精神以及有关领导讲话精神,把握实质,掌握要点,灵活运用。二是从领导的角度上把握高度。材料是“代领导立言”。“身在兵位,胸为帅谋”。要时时牢记领导身份角色。多收集领导想法和关心的问题,不断完善领导想法和思路,牢牢把握领导风格。三是从先进的经验中寻求高度。要注意通过各种渠道,查找、学习和借鉴先进地区的有关材料,捕捉新观点、发现新思路、吸取新经验,尽力把握思考问题的角度和论述问题的深度。
二、注重积累,备足“粮草”
最大限度地积累和运用素材,是撰写综合性材料的重要前提。
注重平时积累,建立材料库。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接到材料起草任务后,首要工作就是大量收集材料。但是,起草“急重”材料,由于时间仓促,很容易手忙脚乱,此时平时的 积累就显得尤其重要。可考虑建立素材库,将有关材料分门别类的收藏好,做到“闲时备,急时用”。一要关注媒体,把握上情。坚持每天上网,浏览有关报刊杂志,关注时政,掌握信息。重要文章留存精读、细读。二要用心观察,掌握中情。通过参加有关会议和活动,直接获取相关信息。要当有心人,留意领导平时的重要言论、谈话观点和对工作的要求。三要通阅材料,熟悉下情。除检查调研了解基层动态外,还注意收集并认真研读有关单位和部门的年度工作总结、计划及工作动态信息,掌握情况。 四要加强调研,了解外情。要跳出长期形成的思维习惯和写作套路,就必须走出去学习取经,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大胆借鉴吸收。五要沟通联络,借鉴行情。多与领导、同事沟通交流,发掘工作中的闪光点,广泛搜集资料。加强与上级部门办公室的联系,及时了解上级的有关决策部署,学习上级办公室同行写作方法技巧等。
合理取舍,捡拾可用之材。既要会储,更要会用。在充分占有材料的基础之上,尽最大可能地把方方面面、上上下下的情况“吃深”“吃透” 并根据写作目的加以挖掘整合,概括提炼,写出的材料才能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据,发挥出它的应有作用。尤其是起草“急重”材料时,要针对任务要求尽快在素材库中捡拾到可用之材,加以梳理、运用。首先,选材要围绕中心。材料是为中心服务,因此必须围绕中心、围绕主题选取材料。其次,选材要力求真实。要认真甄别,不能使用虚假材料。再次,选材要新颖。选取材料时,要注意选取新人新事新面貌。或者,换个角度想问题,从老材料中写出新意。最后,选材要典型。材料具有典型性,有思想深度,能收到以一当十的效果。
三、精于谋篇,优化布局
谋篇布局是写出好材料的关键。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袖手于前方能疾书于后”。 如何谋好篇,布好局?首要的就是要谋好结构搭好“框架”,即拟列一份提纲。提纲好比是一张规划设计“蓝图”。有了这张“蓝图”,只要按科学的方法去“备料”“施工”“装修”,即可有效提高材料的质量和效率。在工作中,综合材料起草不但是“个人创作”,经常还需要“集体参与”、分块写作或由别人提供材料,因此前前后后会涉及到很多“中间环节”问题和不确定因素,比如材料的收集、补充、统合、替换、修改、深化等等。在这种情况下,拟一份相对完整的提纲,事前分别交给领导审阅或相关人员讨论,就能产生“磨刀不误砍柴工”的功效。拟列提纲除了要注意领会写作意图和把握高度外,还要注意以下几方面:一要理清思路。干什么都要有个先后顺序。一份材料,准备写什么,写哪几个部分,安排几个段落等,都必须思路清晰。二要层次清楚。要注意层次感和逻辑思维。文章整体是这样,每个部分、每个段落也是这样。要讲逻辑关系,要有先后顺序,这样才会层次分明。三要重点突出。如果时间或条件允许,提纲拟得越细、越实、越到位越好,哪些应该详细论述,哪些应该轻描淡写,哪些应该一笔带过,要做到胸中有数、心中有底。
四、用心创作,借力把关
提纲出来之后,基本的框架就确定了。逐项往里填充内容,便可形成初稿。这个过程中要注重处理好层次和段落、过渡和照应、主次和详略、开头和结尾等环节。一要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整篇文章大的方面,重点是什么,主题要鲜明,每一部分里面准备重点写哪几段,每一段里面准备重点写哪几个层次,每一个层次里面准备重点写哪几句话等,都要摆布清楚。二要准确表述,语言精炼。文章的观点要准确、材料要准确、语言要准确、用词造句要准确、标点符号要准确,等等。即要把最恰当的文字、最恰当的话、最恰当的词语用在最恰当的地方。同时,要尽可能做到“简明扼要”,每一句、每一段乃至整篇材料须经反复推敲,可有可无的话,要忍痛割爱,使语言更加简洁精炼。“文章不厌百回改”,一篇好的材料写完后必须翻来覆去多打磨,才能臻于至善。“急重”材料往往因为时间急、催得紧,容易出现差错,更要注意反复锤炼修改。
一是自己静心揣摩修改。不妨从“五看”入手,静下来潜心揣摸,反复推敲。一看主题是否扣紧。要先看文章大标题是否紧扣主题,再看各大标题下的小标题是否紧扣所属的大标题,层层围绕中心,材料主题鲜明,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二看框架是否合理。审视一下,看有没有一个清晰的逻辑顺序,内容的安排有没有错位,文章整体结构有没有做到环环相扣、周密严谨。三看内容是否遗漏。阐述道理的,观点准不准、全不全,道理讲得透不透; 讲举措的,办法够不够、实不实,措施有没有到位。四看重点是否突出。“浓妆淡抹总相宜”,本地本单位实际工作中极需解决的方面予以“浓妆”,一般性要求予以“淡抹”,甚至略去不提。五看文句是否准确。检查一下有无错别字,有无语病。这个过程可以采用“模拟演练”的方法,即自己多念几遍。
二是善于借助外力把关。“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要善于借助外力,请本部门本单位的同事或相关专业的同志对材料进行把关,确保材料质量。从把关的内容来看,主要包括政策关、文字关、数据关、程序关等。政策关,就是说材料内容要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符合上级单位的制度要求;文字关,是指材料要做到观点明确,语言精炼,结构严谨,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直述不曲。数据关,是指材料中引用的相关数据要真实可靠,并应当使用国家法定的计量单位。程序关,是指材料发出前,必须经过相关领导逐级审阅同意,特别是对公文还要按照行文要求完成核稿、签发、用印等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