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例谈毛泽东十大教授法在机关文稿写作中的具体运用.docx
下载文档

ID:2388809

大小:16.78KB

页数:11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5-2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毛泽东 教授法 机关 文稿 写作 中的 具体 运用
例谈毛泽东十大教授法在机关文稿写作中的具体运用 例谈毛泽东十大教授法在机关文稿写作中的具体运用 近日准备党课讲稿,看了两部干部教育史方面的专著。在其中一本里面,看到这样一段话: 1929年12月,毛泽东还总结了干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概括成著名的“十大教授法”,即:“(1)启发式(废止注入式);(2)由近及远;(3)由浅入深;(4)说话通俗化(新名词要释俗);(5)说话要明白;(6)说话要有趣味;(7)以姿势助说话;(8)后次复习前次的概念;(9)要提纲;(10)干部班要讨论式。”这十大教授法,特别是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建国后的干部教育培训中仍被广泛采用。 按照自己的习惯,我对这“十大教授法”的出处作了一下检索——它们出自毛主席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即古田会议决议),说的是为部队上政治课的教学法。 我在大学里当过11年“双肩挑”的教师,调离学校后,又当了近10年的兼职硕导,还经常为党校、干部学院的学员授课。看到这“十大教授法”,我的“有感度”相当高,因为其中多数方法我都运用过,不仅运用在讲课时、讲座上,也灵活运用到自己讲话和撰写领导讲话稿的过程中。从方法上看,领导讲话与老师讲课都是“讲”,都靠一个脑子一把嘴,有不少相同相通的地方。领导讲话是施政手段,与上政治课相同相通的地方更多。 作为一名有30年“写龄”的“老笔头”,我写文章的经验比讲课更丰富,体会也更深刻。这里,试着对“十大教授法”在领导讲话稿写作中的运用,谈一些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第一,启发式 启发式讲话,从形式上看,设问是常用手法和基本标志。比如: 为什么?因为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如何提高干部的政治能力?最基本的途径,就是加强政治能力训练和政治实践历练。 上面这种设问,可以看作是“小设问”。还有一种“大设问”,就是把问题用作标题,其下的内容都是对问题的回答。比如: 下面我讲3个问题。 第一,我们为什么要专门成立这样一个机构? 第二,我们的职责主要是什么? 第三,我们怎样才能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然而,启发式讲话并不是只有设问这一个方法。大道无形。真正高明的方法,是不着痕迹的,正所谓“但知盐味,不见盐质”(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七》)。下面这些方法,看似没有对听众提问题,同样具有启人思考的作用。 一是语言诱导。比如: 这方面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大家可以联系自身工作实际,深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二是故意留白。就是“话到嘴边留三分”,故意给听众留下思考的空间,营造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比如: 我们每个人想问题、拿主意、做工作的时候,都要经常问一问自己,是不是真正做到了实事求是,在实事求是这个问题上,懂么?会么?敢么? 从根本上说,所有以问题为导向的稿子,都具有启发思考的作用。抛出问题,既不做分析,又不给答案,任由听众自己去发挥,这是一种运用;提出问题,也做了分析,但不给答案,让读者自己去找,这是第二种运用;在机关文稿写作中,我们运用比较多的方法,是既提出问题,又分析问题,还能给出解决问题之策,但也留有思考的空间、发挥的余地。 第二,由近及远 有人把领导讲话稿的写作要求概括为“居高望远好深思”,我非常赞同。其中的“远”,一指时间上的“远”,也就是“久远”;二指空间上的“远”,也就是“远处”“远方”,包括一般人不注意或者目光所不能及的地方,也包括外地外国。 领导以讲话的方式指导工作,解决的往往是本地本单位的问题、现实的问题。但至少有以下两方面原因,决定了我们看问题不能只看本地、看眼前、看当下。 一是“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清·陈澹然《寤言二·迁都建藩议》)。一方面,现实问题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往往有历史的根由,需要我们追根溯源、治病求本;另一方面,历史是教科书也是清醒剂,能够让我们以史为鉴,从中启迪智慧、汲取经验和教训,以更好地映照现实、远观未来。 二是“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清·陈澹然,同上)。我们想问题、抓工作,必须在全局全盘中找准自身定位,做到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同时,我们既要学会“跳出本地看本地”“跳出本职看本职”,又要学会“于变局中开新局,在危机中育先机”,这就需要善于学习借鉴外地外单位乃至外国的好思路、好经验、好做法。 所以,我们起草领导讲话稿的时候,无论在写作思路上还是在具体内容上,都要由近及远,做到“想远看近抓当前”。这样写出来的稿子,才能把现实针对性与历史纵深感集于一身,既有准头、看头,又有广度、厚度。 第三,由浅入深 关于准确把握写稿子的“深”和“浅”,有两个词非常重要:一个是“深入浅出”,这是对内容的要求;另一个是“由浅入深”,这是对方法的要求。 写稿子为什么要由浅入深?因为这样写更符合思维的一般规律,也符合受众的认知需求,能够以循循善诱的方式,引导受众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深入进去,直至发现“最深处的秘密”。反之,如果由深入浅,很难引起受众的兴趣,甚至一开始就把他们吓跑了。 第四,说话通俗化 领导讲话是要让人听、让人懂的。我们经常说“通俗易懂”,“通俗”才能“易懂”。 那么,什么样的话才称得上是“通俗”呢?从字面上理解,就是“通用”的、多数人习惯说习惯用的,也就是“大众语言”“群众语言”;就是老百姓常说的“家常话”“大白话”,就是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俗话、民谚、歇后语、网络用语,等等。 很多“大领导”都非常注意说话通俗化,特别是面对基层干部和普通群众的时候。在他们的讲话中,朴实而生动、直白又深刻的语言比比皆是。 著名作家老舍说过:“没有一位语言大师是脱离群众的。”秦牧也说过:“最大的语言宝库,毕竟在当代人的口头上。”所以,我们要做到说话通俗化,就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深入群众,你就来到了智慧的大课堂、语言的大课堂,我们的文件、讲话、文章就可以有的放矢,体现群众意愿,让群众愿意看、看得懂,愿意听、听得进。” 老舍先生还说过:“从生活中找语言,语言就有了根;从字面上找语言,语言便成了点缀,不能一针见血的说到根儿上。话跟生活是分不开的。因此,学习语言也和体验生活是分不开的。”在我们的工作中和写作中,要做到说话通俗化,很重要的一点是运用生活语言来谈工作、写工作。比如: 俗话说:“西瓜摘早了不甜,萝卜拔晚了空心。”干部使用也是一样,讲究用当其时。 育人具有长期性,干部成长成熟需要有一个过程,需要经过必要台阶的历练、经过递进式培养。如果时间不够、历练不够,就像我们种桔子、种稻子一样,季节不到,生长期不够,桔子就是酸的,稻谷就是瘪的。 有的同志对年轻干部求全责备、过于挑剔,用“有色眼镜”来看人,甚至用“放大镜”来看缺点和短处,把敢闯敢干看作是“不够稳重”,把锐意创新看作是“标新立异”,生怕年轻干部“嫩”了顶不住、“冲”了稳不住,不敢放手用、放心用。 选干部配班子不能为选而选、为配而配,也不能就干部选干部、就班子配班子,必须把班子和干部放在事业发展的大棋局中加强分析研判,既要吃透上级的政策、选配的要求,又要摸清发展的需求、班子的实际、干部的表现,这样才能在干部工作一盘棋中下好每一颗子,使“车马炮”各就其位、“将士卒”各展其长。 这些话,都是用来谈干部工作的,却较好地运用了生活化的语言,增强了生动性和说服力。 需要注意的是,“通俗”不是“低俗”,也不是“媚俗”,这方面的区别和尺度一定要把握好。 第五,说话要明白 所谓“明”,就是清楚,让人一听就知道你说什么;所谓“白”,就是好懂,让人一听就知道你说的是什么意思。这本来是说话写文章最基本的要求,但也不是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做得到。现在,有些干部作风不实、文风不正,喜欢故作高深,讲一些让人听了云里来雾里去的话,或是拐着弯、绕着圈子说话;也有的干部是由于知识、经验都不够,功底、能力达不到,不能把深奥的道理用三言两语说明白。 我体会,要想把话说明白,前提是对自己想说的内容心里真正想明白、弄明白。如果你自以为明白了却不能说明白,那说明你还不是真正明白。 第六,说话要有趣味 这是很高的一点要求。说话,最基本的要求是“言之有物”,就是有实质性的内容;其次要“言之有序”,有严密的逻辑性;再次要“言之有文”,有一定的文采;更高的要求是“言之有理”“言之有趣”,既能说出深刻的道理、独到的见解,还能饶有趣味,让人听了兴致勃勃、兴趣盎然。 言之有趣,不等于说话要有幽默感,幽默感只是趣味的一种。写文章说话,主要的“趣”有“情趣”“理趣”两种。所谓“情趣”,可以说是“共情之趣”,不止是情感共鸣产生的愉快、温馨等悦适感,我认为更多的是黑格尔所说的那样,某些特殊情境可以在人的心里唤起一种情调。这种情调,或拨动了我们的心弦,或调节了我们的心境,或触动了我们内心的柔软之处,让人觉得有如一缕春风拂过、一缕阳光照过,唤起了我们内心深处某种美好的情感,点燃了心中某种美好的向往。所谓“理趣”,可以说是“明理之趣”,让人因明白道理、获得启示而觉得有意思、有趣味,先是心里一动,继而会心一笑。可以说,“情趣”之“趣”产生于同感,“理趣”之“趣”则产生于共识。 我这个人不是很有情趣,工作中和生活上都是如此。但材料写得多了,也注意时不时出点儿“小思想”,所以还算是有点儿理趣。比如下面这些话,我认为还是有理趣的。 干部工作中的“知人”,需要了解的不仅是自然人,更是社会人、单位人、岗位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知岗”“知责”“知事”,把这些方面作为知人识人的“看点”。 我们经常讲“同性相斥”,这个“性”,不止是性别,也包括性格在内。尽量不要把性格气质完全相同或者容易相冲的人搭配成党政正职,这样容易出现“负和效应”,也就是作用相互抵消。 用好这套方法,需要我们着力提高“望闻问切”的水平。望,就是要仔细观察,既要察其颜、观其色,还要善于见微知著、透过现象看本质。闻,就是要认真倾听,把亲耳听到的与通过其他途径了解到的信息相补充、相印证,做到兼听则明。问,就是要聚焦单位的核心职能、干部的主责主业、工作中的难题难点,多提问、多追问,把“问”的过程变成加深了解、考准考实的过程;不能简单问个姓名、问个意见,该问的一定要问到位,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情况,甚至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切,就是要号准干部的思想脉搏,看他是不是与党同心同德,是不是与时代要求同步同拍,是不是同人民群众心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是不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只有把这四个方面结合起来,也就是中医所说的“四诊合参”,才能提高知人识人的分辨率和透视度,真正把干部考准考实。 我们配备年轻干部,既要看所配的人,又要看所配的班子,要着眼优化班子结构、增强整体功能来配人,不能简单地为配而配。现实中,往往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补缺式”配备。也可以说是“填坑式”配备,所谓“一个萝卜一个坑”嘛!班子有缺额,就赶紧从符合条件的人选中挑一个补进去。“缺”是补上了,但质量未必有保证,不能达到优化班子结构、增强整体功能的目的。另一种是“拉郎配”。单纯从人选看,各方面都不错,甚至是比较优秀的年轻干部,但放在这个班子里并不见得合适,不是最佳人选。导致这两种现象的原因,就是把“一班人”中的“班”和“人”割裂开了,要么就班子看班子,要么就人来看人。这样的“一班人”,充其量是“一个班子里的人”,“配齐了”未必“配强了”,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