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是人?斯人?傻傻分不清楚.docx
下载文档

ID:2387553

大小:11.67KB

页数:6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5-2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斯人 傻傻 不清楚
是人?斯人?傻傻分不清楚 是人?斯人?傻傻分不清楚 到底“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还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近日 网友们因为一篇课文 将相关话题“吵”上热搜第一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是初中语文课本上的必背古文 但最近不少网友发现 自己背课文一直都背“错”了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这一段耳熟能详的千古名句 不少网友背的是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原文到底是“斯”还是“是”? 许多人翻出压箱底的老课本求证 打开一看,傻眼了 有网友翻出了 1992年版、2001年版、2016年版 “人教版”语文课本 发现课文中都是“是人也” 记者也找来语文老师求证 目前杭州使用“部编人教版”语文课本 该课文出现在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原文用的是“是” 曾有媒体发布调查 结果显示 有94%参与投票的网友表示 记忆中是“斯人也” 当现实的课本和古籍上都记录着: “天降大任于‘是人’也……” 而你的记忆却是“斯人”时 除了匪夷所思、大为震惊之外 有没有一种冲动 想要穿越回到自己的中学时代 去翻翻当年的语文书 网友们更是不淡定了 绝大多数的“70后”、“80后” 都信誓旦旦地表示 自己所学就是“斯人” 也有少数“90后”、“00后”表示 课文就是“是人” 如果是“是人”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记忆偏差 如果是“斯人” 为什么又在课本上找不到? 不少网友发出疑问 更是引发了关于各个年代集体记忆的热议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部称 该社从1961年以来 历套教材文章一直是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从未有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不过“斯”和“是”两个字 都表示“这”的意思 人教社1961年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图片来源/网络 人教社1982年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图片来源/网络 人教社1991年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图片来源/网络 人教社2001年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图片来源/网络 也有网友进行了查证 人教社版语文教材上的这篇课文自1961年开始 包括1982年、1994年、2006年版本 均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四库全书刻本《孟子集注》(宋·朱熹注) 明代刻本《孟子注疏解经》(汉·赵岐注) 均为“是人” ▲《孟子》。图片来源/网络 ▲《四库全书-孟子注疏》。图片来源/网络 华东师大中文系副教授王耐刚 专门从事《孟子》学史和《孟子》传本研究 他非常肯定、万分自信地表示 从版本校勘的角度来说 “是人”是对的 既然“是人”为真相 那为何“斯人”会引起如此大的争议? 王耐刚解释说 因为“是”与“斯”二者同源 意又相近 很有可能就是民间口口相传 产生了偏差 因此 无论是“是人”还是“斯人” 从意思理解上都是对的 即为“这个人” 从传承传统文化精髓的角度上来说 两者皆可 但从背诵经典的角度 则必须为“是人” 对此 有网友才有不同猜测 可能是受部分教辅和电视节目的影响: 也有网友指出 这可能就是“曼德拉效应”: 即对事情持有错误的印象 也可能导致大众对历史的集体记忆 与史实不符 有专家认为 群体性错误记忆的出现 和心理暗示有关 “因为人倾向于相信别人所说的是正确的。 一旦有错误信息出现, 很可能误导了既有记忆的真实性。 而且人们常常受到诱导提问的影响, 重组了自己的记忆内容。” 都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70后”、“80后”们 在平行时空里被替换的共同记忆 或许会被“90后”、“00后”们 正确的记忆所替代 但这样的考证与探讨 何尝不是一种实事求是的过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