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49
2022
民主生活会
素材
第四
方面
问题
起草
指南
实例
(49条)2022年民主生活会素材第四方面问题起草指南、实例和素材(1)
2022年民主生活会素材第四方面问题起草指南、实例和素材
今天,与各位文友一同探讨2022年民主生活会素材第四方面问题起草的方法和技巧。
第四方面问题:带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改革发展稳定。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紧抓住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聚 焦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人民群众看到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实 际成效。
这个方面的查摆问题的关键词为:以人民为中心、不平衡不充分。
第四方面,可以说是这六个方面问题之中,最容易起草的一个方面,特别是对于政府组成部门而言。因为这里主要谈的就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我们在日常工作之中的关于放管服、共同富裕、乡村振兴、安全生产、平安建设、经济、金融、改革、信访、生态、执法等方方面面存在的问题,都可以放到这个部分进行查摆。
为了少浪费一些“脑细胞”,这个部分的查摆内容,可以参考本单位的工作报告、工作总结、专项报告里面存在问题的表述部分。
这个方面的问题,由于与实际工作关系密切,各位文友在起草的过程中, 自然会得心应手一些。但要注意,这个部分要融入一些新理论和新词语,避免陈腔滥调。那么,如何把握这个“新”字呢?及时要从二十大报告中,到与实际工作相关的部分,去查找相关的新表述,之后融入到问题查摆之中,这样, 就能够达到查摆的新要求了。
还有,高层的民主生活会已开完,通稿中有很多新表述、新要求和新词语, 各位文友要及时摘录,对照检查,融入到问题查摆之中去。
这些词语由于大多具有专业性,因此,这里也就不做统一提炼和归纳了。
一、以人民为中心角度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五条重大原则,其中第三条原则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以人民为中心是一个大概念,各位文友可以看看,这六个方面问题,如果
可考虑查摆问题会产生杂糅,那么,每个方面都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因为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我们在查摆问题时,不能在每个部分都去提及这方面的问题,只能在这个方面里集中进行查摆,不然问题查摆就会陷入逻辑不清,杂乱无章的境地。
那么,这个方面,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查摆问题呢?这里我为各位文友提供一些角度。
一是履行核心职能较注重经济效益。
二是对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存在模糊认识。三是巩固我为群众办实事成果落实落细不够。四是统筹谋划推进民生服务建设存在短板。 五是聚焦职能职责引领改革发展作用不强。 六是服务群众的本领还不够高。
七是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和新要求掌握不够精细。八是改革创新的精气神稍显不足。
以上这些方面,要结合本单位的具体工作职责,才能实现“精准画像”。履行核心职能不够科学。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行动偏粗偏重,
对于一些民生工程急于求成,想要抓紧做实民生“升级版”,有时忽略了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是循序渐进的,没有统筹考虑所要面对的现实形势、具体困难和瓶颈问题,制定的推动工作时间表和路线图不够科学合理,主观认为既然对民生工作承诺了就要兑现,决不能开空头支票,因此,只想尽力而为,却忽略了量力而行,一些工作标准过高,摊子铺得太大,没有严格遵循“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的原则思路,使一些工作的平衡性和协调性结合得不够好,未起到“化学反应”,距离预期成效还有一定差距。对一些推动共同富裕发展而出台的系列举措,没有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比如, 出台的系列举措是否合理、具体落实的进度是否高效、最终呈现的效果是否显著等,没有向人民群众及时公布这些他们关心关注工作的开展进度,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和检验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还有所不足。
统筹谋划推进民生服务建设存在短板。对于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往往只注重解决群众眼前的现实需求,没有统筹把握好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之前的关系,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和历史沉淀之后真正的评价不够统一。如,
有时帮群众做好事实事,只想从快从优把老百姓的烦心事、揪心事解决好,因此,有时就事论事,没有充分衡量和妥善处理处理显绩与潜绩的关系,较少考虑是否会有后遗症,是否会“解决一个问题,留下十个遗憾”,是否能更好地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等等。有时虽然做了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但在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方面,在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方面,还有一些瓶颈亟待突破。
聚焦职能职责引领改革发展作用不强。以新发展理念指导履行核心职能
不够到位,推动“放管服”改革的力度不够大,如,虽然强力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全面推进“一网通办”“一窗受理”,但一些基层单位压缩申请材料、办理时限等方面,并没有实现“最大化”和“最优化”,办事群众和企业享受到的改革红利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差距。在落实“放管服”改革工作中,往往注重完成工作任务的“硬指标”,忽略完成质量的“软实力”,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没有从根本得到有效解决。在推进改革中,没有综合考虑改革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如,发挥区位优势落实发展战略有短板,在经济结构优化、转型提质增效上用力不足,持续推进乡村振兴站位不够高, 推动特色产业发展招法不多,使不同区域、不同阶层的人民群众没有享受到相同的改革发展成果。
服务群众的本领还不够高。一些领导同志服务群众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
法不够科学。如,都能够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需要我们探索创新,但如何统筹兼顾,全方位、全过程创新等方面,却缺少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一些领导同志虽然总是强调要大兴调研之风,但真正到分管领域的基层一线的时候却比较少,特别是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去得更少,因此,听不到基层干部群众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对基层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了解和把握不够及时和精准,服务群众的本领跟不上新形势新要求。如,在经济结构优化、转型提质增效上用力不足,持续推进乡村振兴站位不够高, 推动特色产业发展招法不多。
对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存在模糊认识。一些同志认为自己分管的部门
与人民没有直接的关系,但理解和把握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时,有着模糊的认识,认为这对于自己来说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在学习和践行时,往
往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没有将其体现在日常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如,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时,没有从自己分管的领域出发,聚焦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对于蕴含其中的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未能精准把握战略目标要求与工作具体实践的结合点, 创新思路、探索办法、总结经验时,方向不准、站位不高、视野不宽、措施不实,使人民群众没有全面充分地体会到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实际成效。
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和新要求应对不足。在把握新时代人民群众的多样化、
个性化、多层次、多维度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方面还不够完整准确,如,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求有了新的变化,从“有没有”转变到“好不好”,但自己在工作统筹谋划和推进落实的过程中,却忽略了“好不好”新的更丰富内涵、更高标准要求,还是按照以前的判断标准,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效果自然打了折扣。
二、不平衡不充分角度
这个角度,相关的理论解读和经验文章主要来自浙江省。因此,不是党委政府综合部门,这个角度文友可以不进行查摆。
这里查摆的话,角度建议选择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不平衡不充分的模糊认识,这个是一个新概念,领导同志自然不能全面准备把握好。二是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缺少方式方法。
对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认识不够深刻。未能科学看待经济社会发 展不平衡和发展不充分的相互联系,在统筹把握两者体现出的显性和隐性特征,
还存在思路不够清晰、结合还不够紧密等问题。如: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以及收入分配、发展水平和质量的不平衡不充分,往往注重从其中一个方面进行理解和消化,没有将几个方面作为一个整体来统筹看待,使一些方向和思路不够科学,导致在破解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时,抓不住问题的关键,找不准突破口。
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缺少创新的招法。自己思想上存在误区,有时认
为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关键就是要解决实际问题,注重增强弱项,补充短板,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去解决,很少主动思考和研究,在发展理念和体制机制上如何实现创新突破。如,公共保障、环境优化、优质供给不充分表现
主要在农村,因而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解决这些具体问题上, 提高站位、拓宽视野不够积极主动,未能认识和把握住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点和突破口,是发展理念的转变和相关体制机制的改革深化与创新,使一些工作成果转化效率不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对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监测与管理不够精细,偏粗偏重,以精细管理推动分类精准施策举措办法还不多,抓得不够紧,落实落细不够,导致基础还不稳固,核心竞争力偏弱。
一、以人民为中心素材
党的二十大描绘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 蓝图,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并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明确为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之一。
我们一方面要不断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另一方面也要下更大力气增强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
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
扎实推进“一网通办”和“一窗通办”改革,加强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让办事群众和企业享受到改革红利。
当前,人民群众对平安的期待和要求越来越呈现出多样性、动态性、发展性等特征,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必须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全方位提升守护群众平安、保障群众权益的层次和水平。
既精准对接改革所需、人民群众所思所盼,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又能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面对疫情影响和经济下行的双重压力,改善民生、兜住底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当下更为凸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带头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好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养老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把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要突出问题导向,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着力补齐民生短板,破解民生难题,兜牢民生底线。要主动回应“槽点”、纾解“痛点”、打通“堵点”,用心用情用力办好就业、教育、社保、医疗、养老、托幼、住房等民生实事,切实提高公共服务可及性和均等化水平。
要进一步提高“平安指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化解,把风险隐患解决在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