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调研
工作
取得实效
磨亮
调研工作取得实效必先磨亮这四把利斧
调研工作取得实效必先磨亮这四把利斧
记得,参加工作第二年,我便接到撰写政治调研文的任务,那个时候年纪尚轻,想法单一,视野狭隘,对于“调研”和“撰写”更是没有概念和思路,熬上几个通宵自认为不错的初稿,则被领导重重的甩到桌子上,“啪”!压低声音回复了只两个字:重写!
我灰溜溜的捡起论文,垂头丧气的低头离开,余光告诉我,领导此时大有恨铁不成钢,朽木难成材的无奈和失望。回去以后,见距截稿日期仍有富余,便重新学习文体、文种规范,参考例文格式,从课题实际问题入手,从具体实例纵向分析。经过近一个月的努力,此篇论文最后获得当年省级调研比赛征文二等奖。恰巧,上周又传来消息,今年的调研论文又获得二等奖。两次事实皆证明“文无第一,武无第二”道理,在攀登写作之峰的途中,仍要认真总结,深刻反思,查找问题,百炼成钢。借此机会,理科生来简要谈谈自己这几年开展调研工作的几点体会和感触,欢迎大家进行批评、斧正。
第一把:精准审题,把握立意
调研课题基本是上级单位下发一个红头文件,表格中罗列出20-30个重点调研课题,涵盖“人才引进、员工培养、企业文化建设,党组织发展、党员党性发挥、‘三严三实’好方法、‘两学一做’好经验,依法治国、从严治党”等领域。其实无论何种题材,波及哪块领域,其固定格式和用途,基本大相径庭,相差微小。文章致胜的关键则在于:内容是否接地气,问题归纳是否犀利,意见建议是否可行。今年,有幸担任了调研文评审组组员,认真学习了近220篇文章,有的文章确实让人拍案叫绝,自叹不如。但也有的同志,审题不明,逻辑不清,错误很明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跑题”。可能大家认为调研文的课题是“话题”而非“命题”,而在我看来并非如此,调研工作本身就是一件耗时长,挖掘慢,撰写难的苦差事,如果把握不好课题导向的脉搏,很容易跑偏、跑远、跑错,出现词不达意,重难点混淆等低级错误。所以,对于自己的选题,务必要吃透、悟透、钻透。我前几年撰写的都是关于企业文化建设方向的课题,一个是《企业核心价值观与员工成长的关系研究》,一个是《企业的责任意识调查研究》。这两个课题涉及面较广,内容涵盖多,调研量大,我则采取较为简单的框架结构,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企业问题提出后又应当怎样做?这种框架虽然老套,但是基础刚劲、扎实,也能顺畅的阐述课题定义、必要性,从而理性透晰问题,反映自我观点,提出应对之策。当然,这样可能导致篇幅过长,但只要做到框架清晰,标题简洁,提炼精准,成文也将是一个不太差的文章。
第二把:拓宽载体,深入调研
调研,调研,“调”是“研”的前提,“研”是“调”的目的,至于怎么“调”,还真是大有学问。我在参与评审的过程中,见到文中有问卷的、有走访的、有抽检的等等,而我则一直采取“问卷+走访+座谈”的研究方式,这样会更接地气、传实情、表民意,也能把主要成果和具体问题,客观真实的反映出来。后来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问卷——主要采用纸质问卷和网页问卷的形式,显然后者的成果较为显著。通过对问卷的归纳、统计,能够准确的进行数据分析,这也是比较常用的论证方式,也能为下文的“问题提出”、“观点阐述”、“意见表达”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和保证。走访——在撰写《企业核心价值观与员工成长的关系研究》中,我从企业价值观对员工成长、发展提供哪些帮助?取得哪些成果?又有怎样的双边依附关系?开始切题,通过走访相应的业务精英和青年骨干,并穿插了他们的先进事迹报道和各自成长经历感悟。这样一来符合了调研文文种要求,二来也反映了客观实际,三来通过这个窗口和平台,也向外展示了,企业通过核心价值观培养出优秀员工的可喜成果。座谈——在《企业的责任意识调查研究》中,我则调研了企业通过哪些案例?怎样进行责任意识建设的?取得了哪些成就?又有哪些不足?其实,找到这些答案,最直白的方法就是走访相关部门,因为任何成果都是一个团队,一个集体长期努力、合作的结果。此种调研方式,也是提升部门之间协作力,促进部门良好沟通,拓展部门资源整合的良好契机,在经过连续两年的“问卷+走访+座谈”的形式,我也发现了诸多以前看不到的问题,摸不透的规律,解不开的疑惑。
第三把:反复斟酌,囊括提炼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一个好的调研文必须要通过实实在在的调研,才能“有依据、有实例、有底气”的开展撰写工作。否则一切则是空谈和扯淡。记得《企业核心价值观与员工成长的关系研究》,自己前前后后反反复复修改了39遍,定稿后又听取了导师的诸多批评和意见,最后在领导那才一次性顺利过关。其实,不仅仅是写文章,无论做任何工作,都要有一颗“匠心”精神,攻坚毅力,都要有一颗要求到极致,行文到顶峰的决心和狠劲。对于标题的囊括,要讲究由小到大,由近及远,由部分到整体。
第四把:坦诚交流,解决问题
在参与评审的过程中,偶然发现这样一个情况:全文只有“定义”没有“意义”,只有“意见”没有“建议”,只有“优点”没有“缺点”,只有“困难”没有“方法”。调研工作最忌讳的就是讳疾忌医,满篇空话、套话、官话、大话。因为你能看到的问题,别人一样也可以看到;你能指出的缺点,他人也定能发现;如果全篇都是在查不足、找缺点、提意见,没有相应可行的建议、对策和方法,我认为这是极其不可取的。调研的目的不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是如何科学的、理性的、辩证的解决问题,规避风险,是为了更好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刮骨疗毒,追本溯源,斩草除根,从而健康发展,茁壮成长。如果说指出问题需要勇气,那么解决问题则需要智慧。一篇文章想要惊人、出彩,就必须提出适合的、可行的、缜密的规划和具体步骤,这样才能有说服力、感染力、号召力。例如,我在撰写《企业的责任意识调查研究》中,提出了第二标题的某一个对策“树立责任意识管理目标、加大组织宣传教育力度、发挥责任先锋模范作用”。因为在具体的责任意识建设中,确实存在了目标管理的缺失,榜样宣传的不足等问题,所以综合权衡,酌情考虑从这几个方面来提出个人观点。调研工作是一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火花激荡的工作,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在最后开展研讨的时候,要格外注意自己身份和位置,言辞和表达方式,如果某项工作、事宜确实做的不足、不够,可以私下讲,中肯提、详细说,因为这样便与他人接受和接纳,让人心生感激和敬佩。反之,如果在研讨会中一盆冷水泼出去,直接否定了他人或他部门的工作方法和成绩,难免会造成彼此心中的膈应和不满,小则翻脸,大则树敌,得不偿失。同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当他人在研讨交流会中提出中肯、坦率的批评意见和建议时,一定要虚心接受,深刻反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在下一步工作中砥砺前行,再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