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党课讲稿:夯实党建根基 助推乡村振兴.docx
下载文档

ID:2379750

大小:17.44KB

页数:11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5-1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党课讲稿:夯实党建根基 助推乡村振兴 党建 引领 乡村 振兴 党课 讲稿 夯实 根基 助推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党课讲稿:夯实党建根基 助推乡村振兴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党课讲稿:夯实党建根基 助推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 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程中, “三农”工作始终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党的领导是基础、落实党的决策是重点、强化党的建设是关键。必须把加强完善党的建设作为基础性一号工程来抓,在政治上举旗定向、在组织上强基育人、在机制上改革创新、在思想上引领带动,不断提升党的领导力、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不断强化党的领导下“三农”工作各项政策方针的贯彻执行和落实,筑牢夯实党建根基,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不竭动能。 一、必须深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定不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能力水平。一是强化村级党组织“桥头堡” 作用建设。党的决策部署,各项惠民政策和利民措施,都需要基层组织来落实。要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服务的职责,把农村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坚持“懂农业为导向、爱农村为基础、爱农民为宗旨”的原则,完善配齐村班子集体,优化村“两委”队伍,不断吸纳讲政治、敢担当、会服务的“千里良驹”, 坚决摒弃觉悟低、境界小、眼光短的“害群之马”。积极健全农村党组织规章制度,完善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刚性管理,确保村级组织任务项目化、责任岗位化、运行科学化。二是提升农村党员“主力军”素养。农村党员是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农村党员素质高能力强,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就能在基层落地生根、遍地开花。要坚定不移以党建统领各项工作,不断推动队伍政治过硬、党性纯洁、宗旨牢靠、落实有力。持续增强农村党员干部创新意识,建设一支敢闯、敢拼、敢创新的干部队伍。狠抓农村党员落实能力,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一石千浪、落地有声,彻底改变“上层千根线、基层一根针”的被动局面。抓好新任村“两委”班子换届培训,采取集中分类、点餐式培训、学思践悟、包容共享等灵活多变的方式,确保农村党员干部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学什么、学了什么用好什么。突出优秀党员“排头兵”模范带动。启事在教诲,成事在榜样,要充分发挥优秀党员的模范带动作用,着力释放党员先锋模范带动潜力,深耕“责任田”、开辟“示范岗”,营造创先争优良好氛围,为各项工作高效落实注入强劲内力。树立“胡同”党员标杆,筛选一批党性强、有热情、知识精的优秀党员,以网格化负责的方式,把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各级具体部署结合实际向群众做好宣讲传授,解决落实误区,升华鱼水之情。三是强化统筹指导。市县党组织能否做好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统筹引导、覆盖指导和全面督导,很大程度影响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能否畅通无碍、令行禁止。做好顶层路线方针政策的传达者、贯通者和先行者,因地制宜向基层党组织传达落实,加强对各项部署的统筹协调,坚决杜绝生搬硬套,避免当政策的“二传手”。强化基层党组织督导考核,对“庸懒散”、“不担当不作为”、调门高表态好、行动少落实差的村班子开展专项整治,严查狠打群众身边的腐败之风,营造青天白日、风清气正的农村政治环境。四是健全人财物“粮草丰”保障措施。乡村工作任务重、责任多、条件苦,建立健全村级党组织保障机制,既是对党员干部的尊重,也是激发挖掘其内生动力潜力的有效手段。必须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推动人财物向乡村倾斜,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为辅的经费保障机制,把基层党建经费纳入地方各级财政预算,逐年提高村“两委” 干部补贴标准,保证村级党组织工作有力量、办事有经费、活动有阵地,进一步提升组织力。五是守好群众基础“大后方”坚实后盾。乡村振兴最大的受益者是群众,最大的参与者是群众,最大的后盾同样是群众,民心向背决定了战略的成败。要树牢宗旨意识,强化为民情怀,始终坚持把群众放在最高位置。积极推动“第一书记”工作开展,建强基层组织,为民办事服务。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整合优化公共服务和行政审批职责,下沉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入村, 推广农村社区实体化建设。创新推动“互联网+党建”,建立“群众即时投票、后台精准计票、组织定期检票”的农村干部跟踪考评机制;进一步推动党建网络化与农业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加强“智慧乡村”建设,积极组织研发推广各类APP农村使用率,实现“不出户办成事、不窥牖识天下”的美好愿景。 二、必须深入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牢牢把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着力培育现代优势农业产业集群,聚焦聚力高质量发展,逐步形成新动能主导农业发展的新格局。一是着力做好乡村发展规划。工程未动、规划先行。要以工程方法促农业发展,在深入分析精准研判本乡村区域位置、地势地貌、产业形势、风土人情等方面的基础上,科学合理高标准制定乡村产业发展规划,架构完善长久发展的顶端设计,明确目标、重点和措施,避免走弯路、踩空桥。二是着力做大农业新六产。通过推进产业链相加、价值链相乘、供应链相通,打造终端型、体验型、循环型和智慧型“四种业态”,创建一批农业产业特色小镇,建设一批现代农业园区,妥善稳定土地流转关系,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带动主体,引导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农户之间建立多方式合作,积极完善利益分配和风险防范,健全发展服务保障体系,实现农业各类主体由过去“物理连接”向未来“化学融合”的发展, 推动单一农产品向全链条、多功能、新业态发展的动能转换。三是着力补齐短板。坚持绿色发展,深化创新驱动,实现从拼资源拼消耗转向可持续发展转变。突出资源节约,对农业资源有序开发利用,对农业废弃物回收再循环;突出环境友好,妥善协调农业绿色发展和环境绿水青山的良性循环;突出功能拓展, 坚持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并重,满足人们农产品消费需求;突出科技支撑,大力创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主动依靠科技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重点推广水肥一体化、绿色生物防控等节本增效新技术;突出园区带动,加快产业集群发展,通过特色农业小镇、高效农业园区等园区平台建设,在集约节约用地、提升承载能力、配套基础设施、辐射带动水平上有所提升,促使产业集群上规模、上特色;突出竞争力提升,紧紧抓住“质量强农、品牌兴农、市场富农”主线,把农业的产加销各个环节串联起来,打造新的核心竞争力。四是着力做活沉睡资源。充分挖掘各村落街巷边角、闲散宅基和废弃坑塘,大力发展花卉苗木等种植养殖;大力实施盐碱、荒草、洼滩等未利用地开发复耕, 整合土地指标支撑用地需求;积极引入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光伏风力发电等项目,挖潜沉睡资源的同时促进产业提档升级。五是着力做深农业农村改革。要将资源向农业新旧动能转换聚集,优先推进落实有利于新动能培育壮大、传统动能改造提升的改革。不断深化贯彻落实好农业科技、农业人才、土地制度等各方面的举措,使乡村振兴有更好的机制体制基础。六是着力做强组织保障。必须对接新旧动能转换需要,抓好班子干部配备,严明考核导向,聚焦招才引智,为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坚持事业为上、以事择人,强化担当、勇于创新;坚持不拘一格降天下英才,挖掘释放人才红利;坚持效益优先、过程管理,将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纳入党委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重要内容,用考核传导压力、激发动力。 三、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以生态环保为底线,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和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深入加强乡村环境综合治理。一是抓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城乡环卫一体化、土壤环境保护、河流出境断面综合整治等工作,综合施策分类推进,同时加强对农业生产者的规范和约束,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使农民从绿色发展中得到真金白银,进而使绿色生产成为积极主动的自觉行动。二是全面优化乡村基础设施配套。大力实施“村村通户户通”道路建设,有序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积极拓展“双替代”,强力治理黑臭水体,深入推动农村改厕,扎实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确保广大农村群众天寒有暖、天黑有电、出门有路、入村有景。三是持续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政绩观价值观,必须按照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思路,坚决摒弃有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顽障藩篱,紧守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四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乡村旅游。旅游是传播文明、交流文化、增进友谊的桥梁,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指标,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要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尊重田、塘、梗、丘、园、林、路等生态要素,打造山水田园景观与休闲宜居一体的生态网络,积极开发精品乡村旅游路线,广泛拓展餐饮、住宿、采摘等服务方式,大力发展周末经济,刺激新的村级集体经济增长点。 四、不断增强思想文化支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高度重视乡风文明建设。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晴雨表,是乡村振兴之“魂”。要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相向而行、良性互动、互相促进,进一步深化乡村振兴内涵,增强乡村振兴活力。一是大力倡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群众心中,转化为思想观念、道德情怀、行为规范、价值取向,转化为勤奋工作、创新创业的实际行动, 融入到日常生活和精神领域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俗化、具象化、大众化,让人们看得见、摸得着、记得住、易践行。二是抓好“党风、民风、家风”, 推动移风易俗。狠抓基层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以党风带民风家风,全面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道德文化素质,坚决破除陈规陋习,充分挖潜“四德榜” “模范儿媳”“乡村之星”等群众中的标杆带动作用,形成比学赶帮超、凝聚正能量的热烈环境,在树立文明新风、狠刹歪风邪气中净化农村政治生态,营造昂扬向上的社会氛围。三是建设完善农村诚信体系。明确“党委部署,政府牵头,部门推动,社会参与,群众自律”的整体工作思路,建立政府主导、涉农部门参与的联系会议制度,与时俱进完善村规民约,创新探索信用信息平台共建共享机制,建立健全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四是立足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发掘继承、创新发展优秀乡土文化。充分挖掘具有农耕特质、民族特色、区域特点等的物质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区域文化品牌。积极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广泛发动秧歌广场舞、农村书屋、道德讲堂、科技下乡、送戏下乡等活动,不断丰富农民精神文化,提升群众文化素养,使乡村振兴具备醇厚的灵魂气息。 五、健全完善“三治”融合体系 实施乡村振兴,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 着力构建以党的基层组织为核心,以村民自治组织为主体,以信法守法为准绳, 以崇德向善为基础,以“扫黑除霸”为保障的“法治、德治、自治”三治融合治理体系,确保农村社会安定有序,农业发展朝气蓬勃。一是法治引领,提升治理能力。法者,天下之程式,万事之仪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是统筹乡村治理改革的基本方式。村“两委”要依法治理,采取有力措施,更新村“两委” 班子的思想观念,增强班子成员的法律意识和法治思维,促使他们依法行使职权,管理村务,服务村民;加强农村司法所、法律服务所、人民调解组织建设, 健全村级法治机构;强化村民普法教育,创新乡村法治宣传教育,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基层司法、法律监督等法治实践活动,提高村民的法治意识。德治教化,凝聚基层合力。二是要传承弘扬农耕文明的精华,塑造乡村德治秩序,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新的社会道德标准,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注重树立宣传新乡贤的典型,用榜样的力量带动村民奋发向上,用美德的感召带动村民和睦相处;大力提倡推广移风易俗,营造风清气正的淳朴乡风。三是自治管理,激发社会活力。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