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基于
时代背景
大学生
课堂教学
改革
研究
徐妍艳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2年12月总第159期基于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政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徐妍艳赤峰学院摘要:基于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政课程教学有了较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是相适应的。但在当前大学生思政课堂教学中,仍存在教学效率不高、部分教师教学理念较为陈旧等问题,因此,高校迫切需要对大学生思政课堂的教学改革进行探索,全面推进“大思政课”体系建设,讲好思政课,做好实践导向。对此,本文在分析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政课堂教学改革方向以及大学生思政课堂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大学生思政课堂教学改革的建议,以期优化大学生思政课程体系,提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思政课堂;教学改革新时代大学生要承担起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而思政教育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明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重要基础。思政教育的质量取决于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方式的主导性,改变思政教育评价体系,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这是高校的重要工作。高水平的思政教育水平需要在教学全过程表现出来,这是一个优秀教育工作者的基本思政素养。对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研究基于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政课堂教学改革。一、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政课堂教学改革方向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要牢固树立为中华民族复兴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在教学改革中,将创新作为教学改革的根本理念,拓宽教学渠道,构建符合新时代发展的思政教育理论。在思政教育理论方面,要重点针对高校思政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搭建高水平的课程知识体系,以信息化的思维加强思政课课程教学建设,充分吸收优秀思政课教材内容,开拓创新,展现课堂教学魅力,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思政教学评价。在具体改革中,有两个基本的方向,首先是社会大课堂的运用,社会是育人的最佳基地,高校构建思政课程教学体系,需要紧紧围绕社会实践展开,严格落实教育部门提出的课程改革方针。在思政课实践方面,要运用好学时学分,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课程实践活动,打造多样化的教学内容,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建设思政教学实践基地,在社会课堂的角度下,构建新的思政课堂教学体系。其次,高校要建立差异化的思政课程师资体系,以现有的师资力量为骨干,引进新的思政课程师资力量,打造高水平的师资平台,在优化师资体系的基础上,对于思政课程的课时要进行合理的安排,提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设计思政课程教学大纲,减少娱乐化、形式化、表面化的课堂内容,鼓励有条件的学生参与课外思政实践活动。综上所述,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政课堂教学改革要围绕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和师资队伍建设两个方面展开,真正做到社会课堂与教学课堂的相融合,实现思政课程的一体化,解决思政教学的课程形式化、表面化和娱乐化等问题。二、大学生思政课堂教学现状(一)教学效率有待提升思政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树立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目标的重要方法,“大学生强则国家强,大学生兴则作者简介:徐妍艳,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034民族兴”,大学生思政课堂教学承担着为中华民族复兴培养人才的战略目标。思政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义务教育阶段,还是高等教育阶段,思政教育始终是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只有认识到这个问题,教师才能有效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脱离对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视。而当前,高校的思政课堂教学效率与“大思政”建设方案不相适应,“大思政”建设方案要求强化高校思政课程问题意识、突出课程实践体系搭建,调动社会资源参与思政“大课堂”建设。随着思政课程改革工作的持续推进,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之间的关系有着复杂性,部分高校教育工作者将思政课程作为单独的课程体系,部分高校现阶段的思政课程大多数课时都体现在课堂教育中,不够重视思政教学的实践性,部分学生对于问题意识的梳理、实践课程体系的搭建、社会资源的调动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足,部分教师的教育能力和教育水平难以与思政课堂教学改革目标相适应,从而导致高校思政课堂教学效率不高,造成教学效率与“大思政”建设方案不相符合的问题。(二)教学理念有待更新现阶段,在“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大思政”等教育改革背景下,大学生思政课堂教学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思政教育观念,明确思政课堂的教学方向,这是实现教育改革目标的主要基础。思政教育观念是高校思政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指导方针,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融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思政教师发挥了主导作用。新时代,思政教师要加强自身教育理念的转型,创新思政课堂教学方法,推进思政课堂教学实施,落实高校“大思政”的思政教育理念。在新时代背景下,积极探索高校思政教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在创新课堂教学工作方式的同时,为思政课堂教学的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各个教育阶段,思政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随着“四个自信”的不断推进,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有了明显加强,但从整体效果来看,思政教育依旧停留在概念教育阶段,造成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思政教育理念有待更新。(三)教育评价有待完善现阶段,大学思政课堂教学主要是理论部分的教学和思政理念的融入。在高等教育中,大学生思政课堂需要有系统的、专业的、全面的思政课堂评价体系。当前,部分高校在思政课堂方面的系统性评价主要依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这种评价方式的主观性较为突出,容易受到教师情绪、教学能力、教学理念等因素的直接影响。在这种评价方式下,思政课堂上只能依靠学生的积极性展开教学,一旦学生有懈怠的情绪,课程的质量就难以得到保障。从课堂的完整性方面来看,大学生思政课堂教学在理论知识、实践应用方面均普遍缺乏有效的评价手段,这使得部分高校学生在参加思政课程学习时,只知少部分概念性的理论知识,对于思政理论的深层次研究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足。课堂评价体系不完善与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不到位有着密切关系,部分学校在日常的评价考核中,对于思政教师的思政教学工作缺乏全面性、系统性、专业性的评价。在实际评价中,仅针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展开表面化的管理,缺乏对思政教师课堂教学中展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设计等内容进行综合评价,这使得思政教师的思政课堂教学缺乏有效监督,课堂的教学反馈难以得到保证,从而造成长期性的思政课堂教学评价问题。三、基于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政课堂教学改革研究(一)提升教学效率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教育工作者不仅是教育别人,也是发展自己,在树立崇高的教育理想的同时,深入理解“大思政”教育理念的价值,才能将自己身心全部投入思政课堂教学改革中,践行自身的历史使命,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理想是指导教师展开教学创新的基础,树立崇高的教育,始终坚持德育理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自身教育理念进行融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堂教学中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思政课程实践中,将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教育理念的集中展现,引导高校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部门多次针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做出具体指导,为高校教师树立崇高的教思想政治教育035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2年12月总第159期育理想提供了方向,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师要认清思政教学形势的严峻性、教学改革的复杂性和教学创新的必要性,全方位地运用思想政治理论武装自己,提升思政课堂的整体效率,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实现全面育人、素质育人、科学育人的思政课程目标,营造良好的思政课堂教学氛围。(二)创新教学理念“立德树人”是大学生思政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以思政课程为引导,创新教学理念,这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发展方向。首先,在思政课堂开展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要熟悉思政课程的基本内容,明确每节课程的核心价值,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转变课堂主体,提高大学生参与思政课堂的积极性。其次,教师应在课堂上要注重爱国主义实践教育,结合社会课堂的教育理念,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带领学生参加公益活动,转移思政课堂的主阵,从而培育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接着,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师应深化理论教育工作机制,以实际行动践行思政教学课堂教学改革,以爱国行为落实“立德树人”课程理念,培养大学生积极乐观、主动助人、敢于尝试的优秀品质,同时,建立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充分运用课外活动来引导课堂教学,积极融合思政理论与实践方式,将社会热点与课程主题进行关联,为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观、方向观和世界观提供教学引导。最后,在课程实践中,教师要以自身为标杆,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三)丰富教学评价教学资源是大学生参与课程教学的前提,也是丰富教学评价体系的重要基础,因此,在思政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思维必须是清晰的、缜密的、严谨的,才能与课程内容同步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需要有全面的教学评价体系,学生在参与课程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探索各种理论性问题,思政课程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通过完善的教学资源库来丰富教学评价体系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大学生思政课堂教学评价始终要以学生为主体,运用“五育并举”的教学理念,提升思政课堂评价的全面性,凸显思政课堂的目标性,让学生能够深度参与思政教育。其次,在丰富思政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过程中,教师是教学评价的主导者、参与者、引领者,是体现高校思政教育水平的关键所在。在“五育并举”背景下,高校要立足于“五育并举”改革,打造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高校与高校之间要建立和完善丰富的共享资源平台,在丰富评价体系的过程中,教育管理人员始终用创新的眼光看待思政课程的发展,创新课程评价方法,不断地引入新的课程资源,运用大数据搭建“思政教学资源平台”,强化现有的师资力量,打造合格的思政课堂。从而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有效促进大学生思政课堂教学改革成效。四、结束语在“大思政”建设背景下,部分高校思政课的各个方面均达不到“五育并举、全面育人”教育目标,与思政理论的发展不相适应,限制了大学生的综合发展。因此,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执行党关于教育工作的指导,高校应围绕“五育并举、全面育人”教育目标,建立和完善高校课程教研体系,提升教学效率,创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评价,打造课内外思政实践基地,提升教学资源的专业性和共享性,以优质的教学水平体现思政教育的价值,从而真正实现大学生思政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参考文献:1 李信.基于主体间性的大学生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 J.科教导刊,2021(5):35-36.2 张新国,王永旭,刘国强,等.提升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教学改革创新研究 J.中国成人教育,2021(22):53-56.3 马巧丽.基于文化视角的高校大学生思政课程教改研究 J.亚太教育,2021(18):160-16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