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题党课:从党的百年历史中感悟党的初心与使命.docx
下载文档

ID:2377197

大小:17.48KB

页数:11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5-1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专题 党课 百年 历史 感悟 初心 使命
专题党课:从党的百年历史中感悟党的初心与使命 专题党课:从党的百年历史中感悟党的初心与使命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通过重温党的百年历史,我们可以清晰感受到,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 下面,我结合近段时间的党史学习教育,主要从三个方面跟大家作个交流:一是通过党在不同时期的几个故事,感悟百年大党一以贯之的人民情怀;二是回顾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扶贫攻坚、深化改革、应对风险挑战等,感悟当代中国共产党坚守人民至上的伟大实践;三是聚焦XX工作主责主业,全面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第一部分:深刻感悟百年大党的人民情怀 分享三个故事: (一)“半床棉被”看初心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饱满深情地讲述了一则“半床棉被”的故事。1934年11月,红军正行进在长征途中。部队驻扎休整时,三位疲惫不堪的女红军住进湖南汝城县沙洲村的妇女徐解秀家里。当天晚上她们四人一块睡在厢房里,盖的是她床上的一块烂棉絮和一条红军的被子。第二天临走时,为了感谢徐解秀,她们把仅有的一条被子剪了一半送给她。徐解秀不忍心,也不敢要。三位女红军说:红军同其他当兵的不一样,是共产党领导的,是人民的军队,打敌人就是为了老百姓过上好生活。1984年11月7日,《经济日报》记者在沙洲村采访已经年过八旬的徐解秀老人,她一直珍藏着这半条被子。徐解秀老人说到:“什么叫红军,什么叫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只有一条被子,也要给穷苦人半条的人。” 正如当时三位女红军说的:红军打敌人就是为了老百姓过上好生活,这就是我们党的初心使命。近代中国,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及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从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至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党领导人民打土豪、分田地;领导人民开展抗日战争,赶走日本侵略者;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近三十年间,共产党人就是怀着“为了老百姓过上好生活”这一初心使命,抛头颅,洒热血,经历了血雨腥风、枪林弹雨,在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下,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实现人民当家做主。 (二)“一把藤椅”聚民心 在兰考县焦裕禄同志纪念馆,收藏着一把焦裕禄生前用过的藤椅,藤椅上有个大窟窿,见证了焦裕禄当年在兰考工作的400多个日夜。1962年6月,焦裕禄到尉氏任县委书记处书记时,肝炎加重一度腹水,后经中医治疗有所好转。当年12月6日,焦裕禄受命到重灾区兰考县工作后,面对异常困难的局面和艰巨繁重的任务,他把自己的疾病置之度外,奋不顾身地为党工作,肝病日益加重。为了遏制肝区疼痛,焦裕禄办公时,经常把刷子、钢笔、茶杯等硬物顶在藤椅右侧的椅靠上,然后再抵住自己肝部以减轻疼痛。久而久之,藤椅被顶出一个大窟窿。焦裕禄便动手把藤椅上的窟窿用藤条补好。但不久,藤椅又被顶破。有时工作太忙了,焦裕禄就让儿女帮着补藤椅。这样一把藤椅,为何始终没有被换掉?“坐在破椅子上不能革命吗?”焦裕禄这样说。1964年焦裕禄病逝,年仅42岁。生命的最后时刻,焦裕禄说的是“我没有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想的是兰考人民,是治“三害”(盐碱、风沙、内涝)。1990年7月,时任中共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写下“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的词句,追思焦裕禄。 “一把藤椅”是焦裕禄“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的历史见证,是亲民爱民、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焦裕禄精神具体诠释,更是在筚路蓝缕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变一穷二白的国家面貌,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的真实写照。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在全国范围执掌政权的党,踏上了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新征程。但在经济上,新中国继承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生产萎缩,民生困苦。中国共产党人本着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凝心聚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掀起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潮。 (三)“一号文件”守本心 1978年11月,安微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村民秘密签下一份“生死状”,即农业大包干契约,把田地分到各家,包产到户,从此拉开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1980年5月邓小平在一次重要谈话中公开肯定小岗村“大包干”做法。1982年1月,中央第一个关于农村工作“一号文件”正式出台,明确包产到户、包干到户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自此,18枚红手印催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终上升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此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不断稳固完善,广大农村地区迅速摘掉贫困落后帽子,逐步走上富裕的道路,创造了令人瞩目的用7%的土地养活了世界上22%人口的奇迹。 从“生死状”到“一号文件”,见证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改革开放进程。小岗改革的火种得以幸存,得益于当时安微省委的支持,特别是党中央的肯定。小岗梦,也是当时的农民梦,中国共产党就是基于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一直保持自我革命的活力,一个很大的原因,便是对现实民意有着及时、敏锐的回应。中共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连续五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2004年至2021年又连续十八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现“中央一号文件”已成为中共中央、国务院重视农村问题的专有名词。 以上这三个故事,印证了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讲话指出的,“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我们党发展壮大起来不容易,夺取政权不容易,建设新中国不容易。老百姓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各民族谋幸福”。习总书记的这一论述,是对党的百年历史的深刻总结,是对党的性质宗旨的生动诠释,是对党的初心使命的高度概括。 第二方面:深刻认识我们党坚守人民至上的伟大实践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党和国家的奋斗历程翻开了新的一页,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接下来,我从打赢脱贫攻坚战、深化医改林改、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等三个方面,跟大家分享学习感悟: (一)精准扶贫,“不漏一户,不掉一人”。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省,来到十八洞村,在这里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十八洞村进入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快车道。之后,十八洞村共做了三件事,选好第一书记、建强村党支部;多方筹集资金2713万元,用于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因地制宜、精准发展特色产业。三年时间,十八洞村发生了可喜变化。全村人均纯收入由2013年的1668元增加到2016年的8313元,年均增加2208元,年均增长130%。十八洞村全部贫困户实现脱贫,贫困村摘帽。 在我国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98%以上的面积都是高山峡谷,生活在怒江峡谷深处的马吉米村曾不得不世世代代靠溜索出行。脱贫攻坚战以来,马吉米村告别了溜索出行的历史,还修建起了一条条运送农产品下山的产业溜索,彻底告别了往日的贫困与艰辛。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以来,一张打破交通瓶颈的决战图在云南省全面铺开,2018年,云南综合交通投资达到近2200亿元。2018年年底,马吉米村有了第一座跨越怒江的大桥,彻底告别了溜索出行的历史。有了桥和路,马吉米村的孩子们上学再也不用依靠溜索,运进来的建筑材料成本大大降低,运出去农产品也有了更大的价格优势,马吉米村从此摆脱了发展瓶颈。马吉米村于2020年底彻底脱贫。 这些脱贫成就,见证了十八洞村、马吉米村的变迁,也见证了在党的领导下,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持、易地搬迁、农村危房改造等多项精准扶贫举措在我国农村落地落实,更见证了党中央精准扶贫“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的庄严承诺。 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35年坚守太行山的“新愚公”李保国,献身教育扶贫、点燃大山女孩希望的张桂梅,用实干兑现“水过不去、拿命来铺”誓言的黄大发,回乡奉献、谱写新时代青春之歌的黄文秀等数百万扶贫干部倾力奉献、苦干实干,将最美的年华无私奉献给了脱贫事业,更有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二)深化改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2021年以来,X市通过开展专项巡察发现,2012年医改后,不断产生改革红利,全市职工医保统筹区域内住院报销比例X%,已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职工医保基金运行相对平稳,除2020年外每年都略有节余,截止2020年累计结余数亿元。但是,全市统筹区域外住院报销比例仅X%,自行转外就医报销比例为X%,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根据巡察发现的问题,X市积极作为,出台了提高全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异地住院待遇政策,职工异地就医报销比例提高10%-15%。据统计,2021年3月至5月三明市职工医保异地就医X人次,医疗总费用X万元,医保基金报销X万元,实际报销比例X%,比去年同期高了X个百分点。异地就医群众的报销比例提高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增强了。退休后长期在江苏省苏州市居住的侯某,之前因为异地报销比例低,每年都要回X住院就医好几次,来回奔波,“今年报销比例提高了,我就没有再回去了。”报销比例提高了10%,一年下来可以减轻一万多元的医疗费用负担。 家住X市原XX镇X村的村民X,几年前看中了村里的一片山林,想要发展自己的事业,开办一个休闲农庄,但建农庄的前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2016年“福林贷”的出现,X用自家的林子作抵押,通过“福林贷”解决了他的资金问题,让他的创业梦想得以顺利实现,他也成了村子里第一批申请“福林贷”创业的村民。“福林贷”推出以来,全市共授信X亿元,实际放贷X亿元,惠及X个村、X户。X市再次被确认为全国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区。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习回到曾经工作了17年半的福建考察指导,在三明调研期间,对三明医改、三明集体林权改革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三明医改体现了人民至上、敢为人先的精神;三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索很有意义,要坚持正确改革方向。三明医改、林改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深化改革,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能够更好地发展,过上更好生活的一个缩影。 (三)抗疫救灾,“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提到一位湖北省新冠肺炎治愈患者的故事。这是一位87岁的老人,身患多种基础性疾病,入院后医院给他配置了一个治疗专班,全力救治,身边十来个医护人员精心呵护几十天,终于挽救了老人的生命。习近平总书记就此动情地说:“什么叫人民至上?这么多人围着一个病人转,这真正体现了不惜一切代价。”在湖北,累计治愈80岁以上新冠肺炎患者达3000多人。为了人民,不计成本、不计代价,这就是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根本立场的真实写照。 2021年5月,云南漾濞(bi第四音)彝族自治县发生6.4级地震,青海玛多县发生7.4级地震。地震发生后,落实党中央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