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于认知科学的语言“文化进化”解释_殷杰.pdf
下载文档

ID:2372304

大小:1.53MB

页数:10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1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基于 认知科学 语言 文化 进化 解释 殷杰
基于认知科学的语言“文化进化”解释殷 杰,申晓旭山西大学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太原0 3 0 0 0 6作者简介:殷杰,哲学博士,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教授。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人类道德行为的进化与社会文化心理机制研究”(2 0&Z D 0 3 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当代社会本体论问题研究”(2 0 A Z X 0 0 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大脑的本质与现代认知观研究”(1 8 J J D 7 2 0 0 0 4)。摘 要 语言“基因进化”解释将认知内化于人脑,忽略了语言进化过程中大脑内部与外部的协调互动作用。认知科学相关领域的最新实证研究,在消解语言基因进化解释核心假说的同时,为新的语言“文化进化”解释提供了证据支持。文化进化解释以外部选择压力与内部进化适应、神经发育与文化发展、自我驯化与语言进化等三个维度的互动,揭示了语言结构的文化进化过程及其内在机制,充分契合了认知科学观的转换,为语言进化的神经生物学研究开辟了新的方法论路径。关键词 基因进化;文化进化;自我驯化;延展认知 中图分类号 N 0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2-0 2 0 9(2 0 2 3)0 2-0 0 9 0-1 0一、从“基因进化”到“文化进化”的路径转变2 0世纪5 0年代,以乔姆斯基、埃里克雷纳伯格(E r i cL e n n e b e r g)和萨尔瓦多卢瑞亚(S a l v a d o rE d w a r dL u r i a)等为代表的语言学家与生物学家首次合作提出生物语言学研究范式,它关注人类语言系统与动物交际系统之间的差异,以语言机能的进化为研究对象,衍生出了新达尔文派的语言“基因进化”解释(g e n e t i ce v o l u t i o n a r ya c c o u n t)。不过,这种奠基在生物语言学研究范式之上的语言“基因进化”观一经提出,就饱受各种质疑和挑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及证据表明,“语言结构的许多方面都源于语言本身对 由其传递方式所施加的限制 的适应”,我们与其寻求语言结构本身起源的生物学解释,不如将重点放在其文化进化过程的生物学基础之上。因此,随着认知科学更加强调认知的社会嵌入性、身体与环境的交互性,一种坚持认知的延展(e x t e n d e d)与整合进路、主张文化-基因协同进化的互动式语言“文化进化”解释,作为替代方案而渐趋成熟。(一)语言进化的认知科学基础重置2 0世纪中期,受计算机科学和图灵普遍运算理论的影响,心脑问题的研究跨入了新的时代,研究者们将人脑类比为计算机,以功能主义范式重塑心脑关系,形成了功能主义认知观。在这一阶段,心理学的认知转向,经由认知心理学的理论视角,渗透在语言研究的实践中。在认知计算主义研究纲领的指导下,语言研究力图在理性主义心智天赋论框架内,结合现代科学发展,刻画语言生成能力,进而构建出成功描述个体内在语言的生成性理论。乔姆斯基的早期研究在推动认知计算主义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可以说是这一工作的典型代表。他的生成语言学理论尽管先后经历了经典理09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2 3年第2期(总第2 9 6期)C e c i l i a M.H e y e s,C o g n i t i v e G a d g e t s:T h e C u l t u r a lE v o l u t i o no f T h i n k i n g,C a m b r i d g e,M a s s a c h u s e t t s:T h eB e l k n a pP r e s so fH a r v a r dU n i v e r s i t yP r e s s,2 0 1 8,p.1 7 0.J a m e sT h o m a sa n dS i m o nK i r b y,“S e l fD o m e s t i c a t i o na n dt h eE v o l u t i o no fL a n g u a g e”,B i o l o g y&P h i l o s o p h y,2 0 1 8,3 3(1-2),p.2.论、标准理论、原则参数理论、最简方案,再到随后的生物语言学理论的部分思想,但究其本质都是一种以“计算-表征”为核心的语言心智计算理论。该理论呈现出两方面的特征:第一,认知可以脱离大脑,语言学无需过度关注于大脑的生理属性,语言结构可以被视为与人无关的“纯形式”,因而语法操作的是无意义的符号,我们应该通过建构抽象理论模型和模块理论来研究大脑的认知属性,进而说明语言现象;第二,心智计算主义思想还展现了理性主义哲学思辨与经验技术发展的互动与融合,而图灵等人所倡导的关于心智操作的递归运算正是将二者紧密相连的纽带。乔姆斯基的生成语言学理论跳出了行为主义“语言是一种习得的习惯”的立场限制,严格区分了语言心智的“能力”(c o m p e t e n c e)和“表现”(p e r f o r m a n c e)两个层面,而他用以刻画前者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具有递归本质的“生成程序”(g e n e r a t i v ep r o c e d u r e)。这种程序以数学形式作用于具有心理表征性质的语言成分,公式化地生成各种外化语言表征,在此意义上,我们可以合理地将之称为“名符其实的计算理论”。尽管多年来认知计算主义研究纲领在语言问题的实践研究中成绩斐然,但它仍然无法逃脱“离身心智”(d i s e m b o d i e dm i n d)的根本缺陷。科学家和语言学家们逐渐意识到,语言系统作为生命系统的子系统拥有特殊的复杂性、整体性、动态性和突现性,单纯地类比计算机系统并机械地用数学工具模拟其生成过程的做法过于教条化。简言之,语言活动实非算法可穷尽。历史地讲,从“回归大脑来理解心智”这一基本立场出发,早在1 9世纪末2 0世纪初就已经出现了与计算主义认知科学相区别的新研究路径,而这种以具身性为特征的成熟科学研究是在与计算主义互动中逐渐成型的。这一新研究纲领强调认知活动的身体性、情境性和非表征性,其基本立场是:“把认知置于大脑中,大脑置于身体中,身体置于世界中”。受此影响,2 0世纪著名心理学家列夫维果茨基(L e vV y g o t s k y)曾提出,语言作为高级意识根植于身体体验活动。2 0世纪7 0年代之后,脑成像和功能性核磁共振技术的发展在科学上支持了语言问题研究这一新的语言学范式转型,至此,对语言的研究不再停留在语言现象和人类言语行为的心理表层,而是深入到了脑神经层面,语言学研究迈入认知神经科学理论的新时代。2 1世纪由乔姆斯基开创、史蒂芬平克(S t e v e nP i n k e r)继承和发展的生物语言学研究范式,可以看作是这一新兴的具身认知研究纲领在语言问题研究中的具体实现。它以心脑一元论为哲学假定,提倡结合临床试验的结果,走一条以经验层面的比较研究为基础,结合认知神经科学的实证研究和脑成像技术,来探索语言、大脑与心智的奥秘的道路。整体而言,乔姆斯基关于语言心智的进化研究,从对递归数学运算的强调走向了对人类语言合并能力的进化考察,从对语言天赋与外化表征之间物理关联的探索走向了对人类语言机能外化的神经生物内部系统的思考。尽管从结构(即其最终生成具有无限层级结构的表达式)上来看,乔氏的人类语言机能概念仍旧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精致的计算-表征系统,但研究焦点与路径却已然发生了明显的具身性转向。近年来,随着认知科学理论的发展,关于认知边界的论争已经明显呈现整合的趋势,展现出一种文化濡化(e n c u l t u r a t i o n)的特征 将大脑、身体和文化环境的协调互动作为心智与认知研究的理论基点。认知研究的这种文化转向,推动人们在对语言的起源与进化问题的思考上,逐渐走向一种先天与后天、基因和文化环境协同互动的模式。与此同时,先前占主导地位的语言“基因进化”解释正面临着深刻的理论困境,产生了一系列逻辑问题,比如:基因编码的普遍语法的进化机制是什么?起初作19殷杰 申晓旭|基于认知科学的语言“文化进化”解释D a v i d M a r r,V i s i o n:A C o mp u t a t i o n a l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i n t ot h e H u m a n R e p r e s e n t a t i o na n d P r o c e s s i n go f V i s u a lI n f o r m a t i o n,C a m b r i d g e,M a s s a c h u s e t t s:T h eM I TP r e s s,1 9 8 2,p.2 8.M i c h a e lW h e e l e r,R e c o n s t r u c t i n gt h eC o g n i t i v e W o r l d:T h e N e x tS t e p,C a m b r i d g e,M a s s a c h u s e t t s:T h e M I TP r e s s,2 0 0 5,p.1 1.R e g i n aE.F a b r y,“E n r i c h i n g t h eN o t i o no fE n c u l t u r a t i o n:C o g n i t i v e I n t e g r a t i o n,P r e d i c t i v eP r o c e s s i n g,a n d t h eC a s eo fR e a d i n gA c q u i s i t i o n-AC o mm e n t a r yo nR i c h a r d M e n a r y”,i nT.M e t z i n g e r&J.M.W i n d t(e d s.),O p e n M I ND:2 5(C),F r a n k f u r t a m M a i n:M I N DG r o u p,2 0 1 5.为一种文化产物的原始语言又是如何变成基因上固定下来的复杂生物结构,等等。此消彼长之下,吸收基因解释的理论优势,融合语言的文化特征,在规避了众多实验挑战的基础上,一种替代性的语言进化解释崭露头角。(二)语言共性和关键期假说遭遇挑战作为语言进化研究的一条主流路径,具身认知研究框架下的语言“基因进化”解释将认知内化于人脑,忽略了语言进化过程中大脑内部与外部的协调互动作用。这些解释统一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它们源于乔姆斯基在2 0世纪5 0年代和6 0年代初的研究成果 强调专门针对语言习得的特殊大脑机制与语言结构之间的密切关系,是对乔姆斯基普遍语法研究的发展。二是它们以“为什么大脑非常适合学习语言”为研究起点,主张生物结构决定生物功能,即:人类并非为了实现某种交际功能而进化出语言结构,而是因为有了语言,人类才拥有了交际能力,并相应地提高了其他的认知能力。三是这种新达尔文派的语言进化理论从生物学视角出发,指出语言学习是通过基因遗传下来的语言信息实现的,在记忆能力、领域一般的知觉和动作技能以及专门的发声器官等广泛的基因遗传资源外,更核心的基因资源是“关于语言抽象结构的信息和关于所有语言共有的语法特征的信息”。为辩护这一理论立场而提出的语言共性和语言发育关键期假说,可谓5 0年来语言进化争论的主战场,而新兴的替代性解释理论首先瓦解了基因论的这两个根本假说。其一,对语言共性假说的反驳。乔姆斯基等人所坚持的生成语言学的整体语言观依赖于从某种特定语言中得出相应的普遍原则,进而假定将其扩展至适用于一切语言。循此思路,他们从生物学的视角出发,将语言内化于人类大脑,即人脑中本身蕴含一套固定的先天语法 语言共性,语言表现的多样性不过是先天普遍语法与人类的后天语言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