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当代
经验
未来
哲学
创造
国际
学术
工作
综述
黄筱茜
当代经验与未来哲学“日常经验与人类环境的创造”国际学术工作坊综述黄筱茜年月日,由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浙江大学哲学学院联合主办,国际哲学与人文理事会、浙江大学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中心、浙江大学旅游与休闲研究院、香港恒生大学、腾讯社会研究中心、亚洲新人文网、杭州师范大学合作举办的“日常经验与人类环境的创造”国际学术工作坊在杭举行。浙江大学副校长黄先海教授、香港恒生大学校长何顺 文先生、浙江大学哲学学院院长王俊教授、腾讯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岳 淼先生、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 赵瑜教授、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秘书长熊秉贞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本次工作坊设线上与线下会场,来自全球各国家和地区、不同学科背景的数十位学者参加并围绕“当代人的生存处境与未来可能”这一总话题做主旨发言。发言内容涉及以下三个方面:人类生存经验的当代现实、哲学反思与未来走向。一、技术加速:人类生存的当代现实当代人的生存处境与未来走向是此次工作坊的核心议题,人文学科能够为 我们理解当下的生活现象提供怎样的智 慧?对于这一问题,首先需要回答的是我们 身处怎样的当代现实。技术的强势在场及其加速发展无疑是当代生活最为显在的日常景观。腾讯社会研究中心岳淼先生从游戏行业从业者的内部眼光分享了游戏技术的核心定义及其前沿运用场景。他强调,“游戏并不止于玩,也不止于文化,它要成为一个由各种前沿的数字技术所构成、不断创造新价值与新可能的超级数字场景”。“游戏”的定黄筱茜,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美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 主义美学和审美人类学。书评与会议综述丨位从数款产品转变为一种 核心技术(或技术精神),这一技术因其可交互、高仿真、强沉浸、精植染等特性,正在被逐步应用到诸如工业与自动化、文旅文保等实体经济领域,成为推进数实融合发展的重要技术工具箱。作为业内人士,他对于推动游戏技术引领数实融合时代充满信心并倡议从多方面促进行业持续发展。这一业界立场与人文学者观点呈现出对话的张 力。纽约大 学修海乐()教授 在技术与地球上的生 活主题发 言中,参照西方哲学史和宗教史中自我观念的演变史,审视“寻找人类下一个栖息地”的技术发展动因,以及在此背景下人性或自我发展的未来可能和这种可能形态在哲学史、宗教史中 的渊源。在他看来,人类“逃离地球上的生活”可能与技术进步相关,因此,讨论该命题无法回避技术与人类境况的关联。概括来说,技术在人类境况中扮演着破坏者与拯救者的双重角色。比如,当地球不适宜居住时,它为人类的存续提供可能的人造环境;但现实世界的生态危机与人类社会的精神危机关联密切,后者又与技术在塑造人类处境方面愈发显著的作用相关。那么,在审视这一关联时,不能忽视技术发展对人性、自我观念的影响。在此,他借用雷?库兹韦尔()关于人类境况的技术叙事揭示人性及自我的未来可能,即变成一种 寄寓于机械装置式身体()上的非物质的灵魂。上述这种不朽的、可移植的人性或自我观念,从西方哲学史关于自我的讨论来看,有其合理性;它接续了笛卡 尔、费希特等人对于现代自我的讨论,“根据笛 卡 尔的观点,心灵和 身体之间没有互动,身体对于心灵(即笛卡尔意义上的自我)几乎没有作用对于费希特来说,一切始于自我(,),而自我是自由的基础,其本身就是目的,那么在此意义上,个人自由的实现表明了生活的全部目的”。所以,他认为,思考本次会议的议题意 味着,在技术进步不断加速的当下,我们需要从重新思考“作为人意 味着什么”这一问题开始重新审视和变革既定的价值体系,为了人类生活以及所有生灵,自然应该得到公正对待。回望人类技术发展史,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技术的迭代更新切 实地改变了人类生活模式,比如生存在空间的转型与拓展。在实体生存空间方面,城市作为贯穿人类文明历程的空间形态,应人类生活需要而生又承载着让生活更加美好的期待,是人类日常经验的重要现场。复旦大学陆杨教授分享了自己在科隆、芝加哥、上海、宜兴等不同城市的生活经验与记忆,综合段义孚()人文主义地理学、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等理论视角,比较分析了上述几所城市设计的文化逻辑,如中国的城市设计更明确地表达了宇宙的象征性并且这种整体格局在历史变迁中被保存下来;城市形态在一定时间 中 的变化反映了人类生活状态的变动,比如疫情之下的城市生活;列斐伏尔的多卷本日常生活批判从异化批判转到城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市生活、从社会学走向城市的包罗万象,正是看到了城市作为日常生 活批判的潜力视角,基于此,城市设计者应该思考如何让城市利于人类生存。再者,互联网技术开辟出虚拟空间,打造了虚拟现实场景,变革文学书写、主体想象的方式;前有网络文学的繁荣,后有“数字人”()的方兴未艾。对于前者,在网络文学已然当代不容忽视的文学现象这一背景下,中国社会科学院陈定家教授提请注意网络文学发展可能遭遇的“祓魔”与“返魅”双重考验。借用马克斯?韦伯()对人类发展历程的“赋魅一祛魅一返魅”解释模式,他指出,伴随人们对于网络技术相似的态度转变过程以及市场竞争环境中价值为王的驱动,网络文学难逃上述双重考验;那么,在凯文?凯利()所说的网络技术和数字化浪潮动摇了传统文学“边界”的情况下,正视网络文学、思考 如何维持其稳定发展则不能不成为一个关切人类生存经验、值得认真探究的课题;对此,在明确网络文学的生产与消费是“作为艺术的 消费”而非“作为物质的消费”这一定位后,他引人马克思关于艺术生产的主体与对象关系的论述“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 能够欣赏美的大众,任 何其他产品也都是这样。因此,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同样,消费生产出生产者的素质,因为 它在生产者身上引起追求一定目的的需要”?,建议网络文学创作者自觉发挥艺术生产对艺术消费 的价值导向作用,提高读者与粉丝的艺术感知力和审美鉴赏力。日益蓬勃的“数字人”()产业是当代人数字化生存境遇中的另一现象,它展现了自我视觉化、他者化的可能。浙江大学赵瑜佩研究员分享了其团队关于三种“数字人”现象声音合成软件创造的虚拟偶像()(如初音未来)、动作驱动的虚拟网络主播()以及拥有独特人格设定的虚拟网络主播()的研究,它们的出现以及虚拟现实的发展,意味着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人”“自我”与“他者”的定义以及可能引发的伦理挑战;通过对上述三类“数字人”的非参与式观察,她认为该研究展现了在数字化 时代拓展“自我”的可能性与“自我”分裂的危机并存。概而言之,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类生存空间,如修海乐教授所说,也促使我们思考人之为人的属性。二、“人类世的哲学”:人类经验的哲学反思“人类世”近年在中文语境中 引起较多讨论,该概念的提出与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大到足以成立一个新的地质时代相关。王俊教授以这一地质学概念作为话题背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卷,北京:人民 出版社,年,第页。书评与会议综述景,他首先指出在哲学视野中“人类世”是现代性弊病的延续,进而倡导一种“人类世的哲学”,即“面对这个时代的批判性哲学”,它批判、反思本时代的人类中心主义与科学主义之弊病,借此,以期 在个体生存层面和宏观世界层 面承担重建时代观念、精神生活的任务,包括重建具身性的、丰富 的整体日常经验,重建人与自然、人与世界共处的整体关系。他将这样的哲学称为“未来哲学”,哲学不仅充当着批判现实的武器,更提供重塑“精神生活”的方向。正如他旁征博引的论述方式所展 现的,理解当代生活 与想象应然世界的思想钥匙,可以从诸如 胡塞尔、鲁道夫?斯泰纳()、斯蒂格勒()、施洛德戴克()等思想者的哲学 洞见中寻见。浙江大学杨大春 教 授从身体现象学的关联性 视角看待“寻找人类下一个栖息地”问题,将当代人与环境的张力关系置人现代性问题的西方哲学线索中,在笛卡尔以来,至梅洛庞蒂的西方现代哲学史脉络中梳理了该现象的根源及演变。他指出,整个现代性进程意味着人的创造性增强,在此过程中,人在不同时代针对自然世界()环境()保持着非常不同 的创造性关系,欧陆哲学中的身体现象学对这种创造性关系的揭示尤其明显;此外,现代性反思能够揭示这种创造性的限度,也表明“所谓的寻找人类的下一个栖息地其实是一个伪命题我们应该做的只是善待自己现有的家园,并因此从想象的乌托邦走向实在的异托邦”。正如他所说,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即我们的身体经验。在中 国医学、哲学的传统智慧中,身体与宇宙具有比喻性关系,新加坡国立大学李焯然 教授以黄帝内经等中医典籍中所强调的阴阳、五行与人体(内外、五感、五脏)的对应关系,展现天人和谐的传统智慧,指出它对当代社会问题的解决具有启发性。不少学者也从马克思主义哲 学、美学的批判传统出发回应人类社会当代状况所显现的问题。中 国社会科学皖 刘方喜研究员指出,马克思生产工艺学批判对于当代形态的“拜物教”和对机器技术认知、感知上的“卢德谬误”具有启发意义。他认为,机器技术与资本依然是形塑当代人类生活环境、日常经验的两种基本力量;马克思主义作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始终是批判 唯心主义转移劳动者大众斗争目标的意识形态效果的有力武器;既然我们时代所感受到的外在于自身的支配力量并非 来自自然,而是来自高度发达的机器技术所代表的社会力量被掌握 大资本的少数人垄断和支配,后者才是我们在理论上要科学认识、实践中加以批判的对象。王杰教授认为,美学是思考人类未来的重要角度;从现实 性层面来看,在以文化经济时代加以概称的当代,审美的原则正在成为整个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原则,美的原则、美的规律正在成为从日常生活习性到人类信仰层面的价值重建的基本原则;而从历史性层面来看,美学是在工业社会进程中作为工业革命社会的不合理现象的分析和批判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者而产生的学科,其学科理想是人类全面而自由地生存,使人从异化、单向度、碎片化的状态中挣扎出来;以美学的原则建立的人类文明,是充满人性和爱的文明,是人类历史的真正归宿。王杰教授的立论基于马克思 主义美学传统,尤其是马克思的“美的规律”思想。吉林大学李龙教授则剖析了马克思“美的规律”的思想内涵、时代内涵和文明内涵,在比较视野中,他指出马克思美的思想的革命性意义在于,它突破了已有的感性学、艺术哲学等对于美的问题的界定、指向存在的完整性,这种对现代资本主义的审美批判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和以审美为中心的共同体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三、返归未来:历史经验与未来想象正如香港中文大学索利乌斯?吉尼塞斯()教授对本次工作 坊议题所作的解读,人类社会如何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以及我们可以期待的未来栖息地如何是本次研讨会的两个核心问题,他的发言内容承上启下。对于上述两个问题,他直言,多重现实既是人类 未来新栖息地的核心特征(人类存在将从一重现实跨越到另一重现实),也是我们当代状况的症 结所在,我们一直生活在多重现实之中,并且混淆了存在的最高现实与其他现实。他借用胡塞尔的话表明,“对于生活世界的遗忘”正是隐藏于自然与人类栖息地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奥地利裔美国现象学家阿尔弗雷德?舒茨()的“多重现实”()概念是其立论基础。他钩沉稽古、发微抉隐,在 梳理舒茨就“多重现实”概念的思考轨迹与发文历程后,又将之与作为思想资源的威廉?詹姆斯()的心理学原理进行比较,强调舒茨借此发展了一种社会学论述,用以思考日常生活与科学沉思世界的关系,并指出他关于每种有限的意义范围()的六种区分特征、构成现实的八个层次等的规定。他认为舒茨这一概念最大的创新之处在于“自然态度的悬搁”(如)这一新概念,“该概念是对胡塞尔经典现象学最重要的方法论原则之一所作的极具创造性和非正统的挪用,对于胡塞尔而言,悬搁构成现象学家从自然态度到现象学态度的核心方法论路线,而舒茨则认为自然态度的确定性特征意味着它基于另一种悬搁”。历史经验也为上述两个问题的解答提供了参照性眼光。本次工作坊中,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主席路易斯?奥斯特贝克()教授分享了文化断裂机制的历史学研究。他认为探讨人类环境的当代特征,即环境的日常人性化与驯化体验,可以转换为人文学科中事件及个体的历史作用这一争论已久的话题。历史学对于该话题的讨书评与会议综述论既有两种主要思路,在詹巴蒂斯塔?维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