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方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内在逻辑与创新路径_周蕾.pdf
下载文档

ID:2371679

大小:2.48MB

页数:4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1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地方 红色 文化 融入 高校 思政课 内在 逻辑 创新 路径 周蕾
2023年第04期(2023年04月)No.04 2023103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育工作的开展,要融入地域红色传统文化、红色实物或景观资源,对现有的思政理论知识内容、教学实践案例、教学方式作出改革创新,利用多种红色文化精神丰富思想政治内涵,运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引导学生开展思政理念学习、实践活动,实现正确思想价值观念、红色文化精神信仰的传承与传播,提高思政课程“立德树人”的教育质量。一、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概念解读及其协同育人作用1.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组成内容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并创造出的一种文化形态,主要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之后的红革命活动、革命精神、历史遗存等。而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是指各省区市独有的红色文化资源,包括历史事件或活动原址、重要机构旧址、名人故居、红色文化纪念场馆、烈士陵园等物质资源,以及红色人物、红色革命事迹、红色文化精神等非物质资源,这些物质的、非物质的红色文化形态,共同构成了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育的重要素材。一是红色文化遗址。红色遗址是红色革命事件发生的原址,或者革命斗争时期遗留下来的重要机构旧址、名人故居等。如安徽地区至今存在着新四军军部旧址、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淮北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独山革命旧址群、红二十八军军政旧址、金寨县红军广场等的红色遗址。新时代这些红色遗址不仅成为了精品旅游线路,也被建设为思想政治的实践教育基地,发挥其本身的教育作用。二是红色纪念场馆。红色纪念场馆大多为新中国建立以后,各地区所重新建设的革命纪念馆,用于历史事件、杰出人物的纪念活动。目前,安徽地区建成有渡江战役纪念馆、藕塘烈士纪念馆、金寨县革命烈士陵园、皖西烈士陵园、皖南事变烈士陵园、“两弹元勋”邓稼先故居、小岗村等。三是杰出的红色人物及事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红色人物,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物、革命人物、抗日战争英雄等,这些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战斗足迹,也在时代发展过程中演变为一种红色文化资源。不同地区的红色人物、红色革命事迹,可以作为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教育、传承与传播,由教师组织相关的校内外课程教学活动,完成对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民族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教育。2.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政课程中的协同育人作用地方红色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育的补充,起到学生思想政治理论、价值观念教育的辅助作用。特别在当下高校思政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设置单一,以及大学生行为范式未完全建立、精神信仰缺失的情况下,引入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内容,丰富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教学理论与实践活动,可以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教学,提供具体的红色理论、革命实践案例支持。同时,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政治理念的教育中,也能够引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对其中涉及到的杰出人物、红色事迹作出新的解读,结合学生自身的学习、生活、就业活动展开教育,帮助学生解除遇到的疑惑或困难,培养其正确的价值信仰、革命乐观主文精神,充分体现出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协同育人作用。二、地方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理论、价值与实践逻辑1.地方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理论逻辑自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红色革命文化、红色党建文化收稿日期:2023-02-27基金项目:铜陵学院质量工程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重点项目“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内在逻辑与创新路径研究”(2022xj041)作者简介:周蕾(1989),女,安徽铜陵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研究。黑河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IHE UNIVERSITYdoi:10.3969/j.issn.1674-9499.2023.04.030地方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内在逻辑与创新路径周蕾(铜陵学院,安徽 铜陵 244061)摘 要: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是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生动素材和重要内容组成。从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挖掘和应用的角度出发,探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以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理论逻辑、价值逻辑和实践逻辑为依据,构建以红色文化融合的思政课教学资源体系、挖掘创设红色文化情境的思政课教学内容体系、创新沉浸式交互体验的思政课教学方法体系和推进红色文化融入的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等路径,为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质效提供新的思路。关键词:地方红色文化;高校思政课;内在逻辑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499(2023)04-0103-032023年第04期(2023年04月)No.04 2023104教育教学研究作为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广泛存在于各个地方的人文景观之中,如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沂蒙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大别山精神、苏区精神等,即存在于陕西、河北、江西、贵州等地区,且已经建立起红色文化景区、红色教育实践基地1。因而,从红色文化理论逻辑的角度出发,可以发现地方红色文化是经过中国革命检验的真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过程中发展而来的精神文化,包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敢于斗争与自我革命、不怕任何艰难险阻、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等精神理论,既是高校思想政治的重要组成内容,也契合了思政教育发展的方向,能够为正确思想政治理论的传达提供引领。2.地方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逻辑地域红色文化理念、红色文化资源,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探索成果,也是具有革命价值、建设价值、改革实践价值的先进文化,将其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教育教学中,具有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作用。特别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而地方红色文化是革命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先进文化,与新时代思政教育的价值取向高度契合,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基因的价值导向作用、教育作用,用好地域性的红色文化资源、红色精神理念,聚焦时代主题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可完成对大学生价值理念、思想道德观念的培养。3.地方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实践逻辑红色文化精神、红色实物或景观资源,是高校思政课程的重要资源之一,也可被应用于红色文化课程实践活动之中。2018年,教育部启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提出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烈士纪念馆,融入到思想政治理念的教育传达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红色基地实践教育2。因而,从高校思想政治实践课程的角度出发,将地方红色文化精神、文化遗产资源,结合具体的思想政治理念,制作出课堂实践教学案例、社会实践项目活动,打造特色的思政实践课程,引导学生进入到思想政治价值理念、红色文化实践的学习之中,可通过鲜活的红色历史、红色遗存、人物故事,增强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意义,厚植广大学生的爱国爱党情怀、服务奉献精神,使学生在参与红色文化实践中获得价值认同、情感认同。三、地方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存在的问题1.思政课程缺乏红色文化教学体系与情境当下多数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活动的组织,未建立起系统的红色文化教学体系,而更倾向于教材思想政治理论、道德与文化观念的传达,课堂中所涉及的红色文化资源不足、课时过少,难以形成思想政治理念、红色文化内容之间的融合。同时红色文化教学情境的匮乏,如缺乏问题导向式、启发引导式情境,使得红色文化教育内容的传达与学习,不能做到由表及里、深入浅出,最终造成学生本身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学习效率也较差。2.思政课程的红色文化教学内容挖掘不深当前,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活动组织仍旧以第一课堂的“灌输讲授式”教育为主,教师是整个课堂教学的中心,而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其传达的红色故事、红色人物,而难以发挥自身的主体能动性、自主探究学习作用,使得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出现到课率、听课率、接受率过低的现象3。如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学将红色影片、红色人物故事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虽然能够引导学生深入到具体情境,了解红色年代发生的历史事件、红色文化精神,但地方红色文化、思想政治课程内容之间的脱节,或者说对红色文化精神实质阐释的匮乏,导致学生不能理解红色文化在新时代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只是将其作为一种趣味性故事进行了解,忽视了故事背后蕴含的教育意义、伟大精神,也就不能达到思想价值、精神信仰的内化学习与提升效果。3.思政课程的红色文化教学方式单一陈旧地方红色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政课教学之中,已成为思想政治理念、主流价值观念传达的重要方式,然而从思政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虽然多数院校都采取多媒体软件、PPT课件等网络手段,向学生展示红色文化形态、分享红色故事,但整体上还是缺乏网络线上教育平台、理论与实践融合教学体系设置。特别是部分教师的思政教学理念非常老旧,即使在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点的讲授中,融入有关红色文化景观、红色事件、红色人物的教学内容,也只是简单的内容罗列教学,并未搭建起网络线上“慕课(MOOC)”“微课”教学平台,制作出融合文本、图片、视频及音频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在线演示、指导性教学。另一方面,受新冠疫情等外部环境因素影响,高校思政课程的红色文化体验教学、社会实践教学不足,师生很难亲临地方红色文化遗址,展开红色人物或精神的感受教育,只能将政治课理论、红色文化进行生硬的拼凑融合,容易使学生产生“疏离感”。4.红色文化教育的交互实践与评价不到位当前,高校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程的教育活动,通常缺乏信息化的教学服务及管理平台支撑,也很少与校外红色教育机构形成合作,由此使得红色文化的思想政治融入教育,存在着交互实践教育不足、教学评价不客观完善的问题,不能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课程的育人作用4。首先,部分高校在推进红色文化融入的思政教学时,更多着眼于线上课堂、忽视线下场域空间,较少与地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烈士纪念馆联合,组织红色文化进校园、红色文化夏令营等活动,使得学生的红色文化实践体验、交互学习受到严重影响。其次,在红色文化课程教育的评价方面,由于校内缺少信息化教育管理平台,部分高校通常只注重于教师教学任务、学生考试成绩的达成评价,极少针对课前、课堂的教学演示与实践环节,组织线上问卷调查表进行过程评价,得到的思政课程评价结果也不够客观准确。四、地方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创新实践路径为解决上述问题,有针对性地推进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2023年第04期(2023年04月)No.04 2023105教育教学研究育,高校应立足办学实际,结合当地特有的红色文化资源,将其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纳入文化传承教育教学体系中,搭建起思政育人平台,建设红色文化传习研究基地,探索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红色文化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有效策略,全方位、多角度地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作用,是拓展红色文化基因传播范围、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根本路径。1.构建以红色文化融合的思政课教学资源体系根据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包括思想政治教学任务,以及“立德树人”“三全育人”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把握正确的思想政治价值取向,将红色文化作为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内容,选择合适的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到思政课程教学活动之中,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体系、主题教学内容。高校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教学中,要以思想政治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为引领,融入课内外多样化的红色文化资源、地方性红色元素,建立起思政课程的系统化教学体系,作为整个课堂教学环节执行的指导。一是要在思政教材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引入更多与其相关的红色文化资源,包括红色文化遗存、红色文化景观、红色文化精神等资源,合理设置“第一课堂”的教学课时,不断优化完善思想政治的课程体系内容,形成教材理论、红色文化资源间的融合。二是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在课堂中通过红色人物、红色故事的案例资源整合与教学,引学生继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精神,树立正确的政治价值理念、思想道德观念,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仰者、践行者与传播者,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