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档案
机构
应对
气候变化
气象
灾害
国内外
研究进展
展望
欣欣
59 档案记忆2023.兰台之窗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全球气候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主要特征是全球变暖;在这种背景下,全球气象灾害明显增多,尤其是近两年,气象灾害频发。这些都对档案工作产生了深刻影响,引起了国际档案界的普遍关注。目前关于档案机构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国内外已经积累一些研究成果,尤其是国外,本文全方面梳理这些研究成果,以把握国内外研究动态,并通过国内外对比发现不足,为我国下一步相关研究提供思路。1 气候变化与气象灾害的含义及其对档案机构的影响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是指长时期内气候状态的变化,通常用不同时期的温度和降水等气候要素的统计量的差异来反映。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为三方面,即全球气候变暖、酸雨和臭氧层破坏,其中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所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气 象 灾 害(Meteorological Disaster)指的是大气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建设及国防建设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害,是自然灾害之一,且是自然灾害中最频繁而严重的灾害。气象灾害有很多种,影响我国的主要有亚洲热带风暴,沿海城市区域出现的台风,南方地区的干旱、高温、山洪,北方的沙尘暴等。作为文化遗产保存机构,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对档案机构带来了深刻影响。一方面,突发气象灾害会对文化遗产的保存带来致命性的打击,2021 年郑州“720”特大暴雨、2022 年汤加海啸、2019 年澳洲山火事件等都为档案机构敲响了警钟。另一方面,很多档案材料的保存对环境极度敏感,要求温湿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因而气候的变化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档案保护;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北极世界档案馆,提供将数据放在胶片中存储在北极冻土带,声称无需任何能量维持存储温度,可以存储长达千年,但是如果气候变化持续演进,影响到冻土带,这一人类文明的“诺亚方舟”也终将会受到影响。为此,档案机构需要高度重视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积极参与到气候治理行动中,保护人类“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珍贵文化遗产。2 档案机构应对气候变化与气象灾害的国外研究进展关于档案机构如何应对气候变化与气象灾害,目前国外的研究可分为国际会议和期刊论文两方面,其中国际会议中部分报告、论文并未全文公开,只能查看会议主题和报告、论文摘要。2.1 国际会议国际上已召开多次“档案工作与气候变化”相关的会议,探讨档案部门如何应对气候变化与气象灾害,主要有:(1)2021 年 11 月,第 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期间,作为“气候遗产网络”成员的英国国家档案馆举办了“档案支持环境可持续性”主题会议。会议指出,气候和环境的稳定性对于保护馆藏十分重要;参会的英国泽西档案馆、伊顿档案机构应对候变化与象灾害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与展望文/徐欣欣60 档案记忆2023.公学档案馆、国家海事博物馆以及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中心(ICCROM)等机构的代表们分享了本机构支持环境可持续性的工作,对未来趋势进行了展望,并就各机构当前能采取的行动提出了看法。(2)2021 年全球档案馆馆长论坛。会上新西兰国家档案馆长围绕可持续性理念,强调档案工作对于气候保护的重要性。我国也围绕节能减排话题发表了讲话,指出中国已开始推动绿色档案馆建设,中国国家档案局在2019 年批准发布了绿色档案馆建筑评价标准,从选址、建筑材料、设施设备等方面都最大限度考虑到绿色、环保、节能的要求。(3)2021 年国际档案理事会东亚地区分会年会。会上有 6个国家或地区做了工作报告,其中有关纸质档案水毁的预防和抢救方面的报告强调,水灾发生前应建立预防机制;水灾后,采取及时的措施也非常重要。(4)2021 年 iConference 会议上专设“应急管理大数据论坛”,其中有围绕“基于大数据的自然灾害管理”的报告。(5)2020 年 ICA 国际档案周网络研讨会,6 月 12 日的主题为“气候变化与文化遗产”,围绕文化记忆机构如何介入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呼吁广大档案工作者积极参与低碳工作。(6)2 0 2 0 年亚太iConference 会议上,iSchool 之父、原美国华盛顿大学信息学院院长Michael B.Eisenberg 作了信息未来:我们能否迎接挑战?的主旨演讲。他指出为应对气候变化,广大信息科学从业者可以归纳总结瘟疫、干旱、饥馑、水火意外等突发事件对动植物、人类社会和地球本身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全球气候信息系统,对当下和未来的气候问题做出研究和预测。(7)2019 年底,国际文化财产保护及修复研究中心研讨会在意大利罗马召开,主题为“危机时期的文化遗产抢救”,面向应急响应人员、人道主义者、文化遗产专家、军事人员、灾害风险管理专家提供学习和实践机会。(8)2018 年国际档案理事会年会。会议特别围绕“泛非洲档案工作”和“可持续发展”两个领域进行研讨,总主题为“档案、治理、记忆与遗产”,在治理分主题下,专设了“气候变化对档案工作的影响”议题。(9)2017 年国际档案理事会年会,总主题为“档案、公民身份和跨文化主义”。在 12 个分主题中,有“档案、环境和自然灾害”主题,将灾难恢复作为档案界面临的最重要的专业挑战之一进行探讨。(10)2015 年国际档案理事会年会,总主题为“证据、安全和公民权利:确保可信的信息”。三个分主题中,“信息安全与保护”主题关注信息安全和风险管理,以及战争、恐怖活动、自然灾害和气候变化对文件档案安全带来的威胁。(11)2012 年国际 档案大会,总主题为“新环境新变化”,其中“可持续性”分主题关注气候变化。组委会在解释“可持续性”时指出,“为千秋万代的利益保存档案是档案工作的核心,我们能否让档案工作得到可持续发展?在气候变化异常和人为灾难频仍的当今世界,对档案保护的挑战只会越来越巨大”。2.2 期刊论文在 Web of Science 和 LISA数 据 库 中 以“archive&climate/meteorology”为主题进行检索,限制学科或文献类型,分别检索到 28 篇和 35 篇相关论文。其中,国际档案理事会会刊 Comma 以及档案学领域 SSCI 期刊 Records Management 近两年都曾设立“档案与气候变化”专题,征收相关论文。其它期刊,如 archival science,也零星有一些相关论文。这些论文主题可大致分为三类:(1)档案机构自身采取何种行动才能更好地保护环境,以及这种行动与档案机构其它方面的关系分析。如 Lois M.Evans 通 过 访 谈加拿大十个城市的政府、大学、企业的一些文档管理和技术人员分析了文档管理工作和可持续性的关系以及文档管理人员应如何参与到气候行动中;Georgina Robinson 通过向文档管理和文化遗产专家进行邮件调查,得出信息部门的气候行动能够减缓其对环境的影响,然而同时这种行动也会受到部门文化、部门要尽可兰台之窗61 档案记忆2023.能多地储存信息的初衷等因素的制 约;Salvador Barragan 研 究 了信息经济学和环境的关系,指出文档管理人员可以运用信息经济学评估要保存的信息的价值,只保存那些具有最高价值的信息,这样就可以降低因维护数据中心而对自然资源造成的压力 11;Mark Wolfe 剖析了档案机构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减少碳足迹而对绿色技术的应用,指出单纯依靠绿色技术行不通,可能会出现这种现象:即靠绿色技术提高了文档管理的效率,但同时又带来利用的增加,反而不利用维护档案库房的可持续性,因此,绿色技术的运用必须要紧密结合档案学实践和理论才行。(2)档案机构的档案资源在支持气候变化研究方面的作用及如何做好保存气候历史数据方面工作的问题。如 Graham Dominy 分 析 了海洋历史档案用于印度洋气候变化研究的潜力和问题,倡导海洋科研部门和档案部门开展合作。Moiss Rockembach 等分析了葡萄牙和巴西在保存气候变化相关网页方面的行动及其中的经验和问题。(3)档案机构如何更好地预防气象灾害,做好灾后响应和恢复工作,保护好档案资源。如 Nkholedzeni Sidney Netshakhuma 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探析了气候变化对南非一个省档案馆的影响,指出面对极端天气该馆需要采取更多灾害管理策略和计划才能保护好档案;Amanda Oliver 通过地图分析了可能受到气象灾害影响的加拿大档案馆,调查了这些档案馆的已有预防措施,并提供了下一步防护行动的建 议;Matthew Gordon-Clark 分析了可能会受到洪水侵袭的太平洋岛屿和国家,并为这些国家档案馆的防护工作提供了建议;Cajetan Okechukwu Onyeneke 研究了影响尼日利亚国家档案馆档案利用的各种灾害类型,分析了该馆预防灾害与灾后响应和恢复的措施,并为更有效的灾害预防和控制提供了建议;JF Dean 针对东南亚上部国家湿热多雨的环境,探讨了其图书档案资源的保存保护问题。这三方面的研究内容基本反映了目前档案机构为应对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所能采取的行动,即日常工作中自身的低碳环保行动,记录气候变化数据以支持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研究的行动,以及灾前预防预警与灾后应急处理和恢复行动。Comma期刊在“档案与气候变化”专题征文中也对这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简要说明:“一系列的气候变化对人类和生态系统构成了巨大威胁。与许多其他社会部门和机构一样,档案馆和档案工作者也正受到这些变化的威胁。只有停止全球变暖,扭转气温上升的态势,档案部门才能够长期保卫人类的文献遗产。”为此,档案工作者也必须为应对气候变化和减少环境有害物排放尽一份力量。节能建筑的构建以及可再生能源、天然且可回收材料的使用都有助于气候保护。档案部门的技术设施和专业标准必须对于可持续性有促进作用。“绿色档案馆”须与生态要求相协调,以对气候友好和资源节约的方式运作,并减少其碳足迹。在鉴定和选择长期保存并使用的材料等核心档案工作中,档案工作者还可以将气候和环境相关的信息纳入保护范围。后代人应该有条件去研究气候变化的原因并了解其后果,或许还能够找到减缓气候变化的方法。记录气候的档案可以专门用于环境史研究,而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的历史原因和后果可以通过展览、会议和在线活动来阐释。与此同时,使档案适应气候变化,并为灾害做好准备是十分重要的。洪水、火灾以及极端风暴会损坏甚至摧毁档案及其藏品。气候带的变化还意味着可能会出现危及档案材料的新动物物种和微生物,其变化和危险因地区而异。在极端情况下,档案必须迁移,其文件必须保存至其他地方。于此方面,国家和国际合作可以有所帮助。3 档案机构应对气候变化与气象灾害的国内研究进展在中国知网中以“档案&气候”“档案&气象”为主题进行检索,限制学科为“档案及博物馆学”,分别有 277、675 篇文献,经梳理,其中有大量文献相关度不高;进一步以“档案&气候变化”“档案&气象灾害”为主题进行检索,并限制学科,分别检兰台之窗62档案记忆2023.索到 38 和 26 篇文献。这其中与档案机构应对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相关的内容主要有:(1)档案机构自身的低碳环保行动。如米士刚等研究了档案馆建设如何践行低碳理念,从“档案馆周边环境绿化”“设计合理的建筑结构,选用新型低能耗建筑材料”“开发新型节能档案载体”“档案库房环境控制节能”4 个方面提供了建议。(2)形成、积累、保护并开发利用环境和气候相关档案。如黄霄羽等分析了环保档案助力环保建设的国内外案例,指出档案机构可从“记录环境和气候变化”“保存物种资源”“展示环保成果”3 方面助力环保建设。还有学者论述了“生态档案的建设”“气象观测记录档案的数字化”“珍贵气象档案资料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气候档案的社会共享途径”等。(3)预防气象灾害以及灾害应急处理和恢复。如韩双通过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前、发生中、发生后的三个阶段分别对档案危机管理的防御、应急响应、善后三个环节进行了研究;谢宗艳研究了档案水灾的应急管理运行机制;姜针针从整体上对我国的档案防灾对策进行了研究;李熙利对水灾受损纸质档案的减灾措施进行了研究等。(4)灾情档案的管理及其在减灾救灾中的应用。如关于气象灾情多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