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代散文批评理论的构建——谈王兆胜的散文批评理论_王光东.pdf
下载文档

ID:2371622

大小:2.29MB

页数:7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1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当代 散文 批评 理论 构建 谈王兆胜 王光东
12百家评论2023 年第 1 期 总第 62 期当代散文批评理论的构建谈王兆胜的散文批评理论王光东中国当代散文批评理论相对于小说、诗歌、戏剧等文体而言是薄弱的,这也是散文批评、研究难有突破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王兆胜是当代散文批评、研究的重要学者,他在中国传统文化、文学的滋润下,在与西方近现代文化、文学的联系思考中,通过对中国现当代散文创作现象、散文作家作品的细致分析和解读,建立了具有中国理论话语特点、个性特点和美学深度的散文批评与理论,在散文批评实践中推动了当代散文创作和批评理论的发展。概括其散文批评理论主要有三个方面:1.散文的核心观念是“心散”。2.通达散文艺术境界的方法。3.散文文体的审美原则。我试图沿着这样的思路对王兆胜的散文批评理论作一研究评述。一、散文的核心观念:心散当代散文批评理论以往普遍认可的一种观念是“散文是形散、神不散”。但在王兆胜看来,一篇优秀的散文一定是“形聚神凝”的,那么散文的“散”怎么理解呢?他认为关键在于心散,即有一颗宁静、平淡、温润和光明的心灵。换言之,散文的本质不在于形神俱散,也不是形散、神不散,而是在形聚神凝中包含着潇洒散淡的自由之心。内容提要:王兆胜的当代散文批评理论是在中西方文化的联系与思考中构建起来的,具有鲜明的中国化特点。其主要观点是:1.散文的核心观念是“心散”;2.取法自然、紧贴时代现实、张扬灵性是通达散文艺术境界的方法;3.开放而又自主的散文文体、“形聚神凝”的散文境界是散文的核心审美原则。关键词:王兆胜散文批评理论当代构建DOI:10.14094/37-1482/i.2023.01.01213文学评论家“心散”这一散文观念的提出,对于当代散文批评理论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他浸透着传统文化的智慧和“天人合一”的文化哲学思想,以及中国传统文人超然、非功利的人生态度,同时也和中国现当代文化中的“现代意识”以及当代社会生活中产生的思想、文化、文学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由此,我理解王兆胜所说的“心散”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心散的“散”,这是一种超然的、非功利的、不受拘束的心灵自由表达状态;第二方面是心散的“心”,这个“心”是“天地道心、社会之心、生命之心”。先说“心散”的“散”。关于散文“心”的问题,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中曾提出过,但郁达夫所说的“散文的心”主要是指散文的主题(subject)或要旨(theme),王兆胜提出的“心散”的概念,其内涵要丰富和复杂得多。从心散的“散”的角度理解,是指心地坦然,自然而然,充满人生的智慧,不拘泥于人、事、物的自由写作状态。他曾引用李广田的话来说明这一问题,认为:“好的散文它的本质是散的,但也须具有诗的圆满,完整如珍珠,也具有小说的严密,紧凑如建筑。”王兆胜认为这段话与他说的“形不散神不散心散”比较接近,如珍珠般完整和小说似的严密,可理解为散文之形聚,诗的圆满,可理解为散文之神凝,而本质是散的,又可看成是对散文“心散的”的表述。王兆胜的这一散文观念,对于散文理论的发展是有突破性意义的,自“五四”以来学界对于散文的“散”似乎并没有确定性的看法,大多都认为“散文是没有一定格式的,是最自由的。”(梁实秋语)“散文的体裁其实是大可以随便的,有破绽也无妨。”(鲁迅语)强调的都是散文形式的自由和表达的自由。1960 年代,肖云儒提出散文是“形散神不散”的概念影响广泛,所谓神不散就是中心明确,紧凑集中,“形散”就是运笔如风,不拘成法。后来,南帆、陈剑晖、刘烨园等人都认为散文是“没有规矩”“法无定法”,甚至是“形散神不散变成形散神也飘忽无踪了”。王兆胜在细致梳理了散文理论的发展过程后,提出不能将散文进行简单化理解,散文的“形”和“神”都不能散,“形”是指散文的结构布局、用词遣句,“神”是指精神、神采、神气或神韵等。打个比方说:“形”是蜡烛,而神则为烛光,两者均不可“散”,因为散则慢溢,散则跳跃,昏暗至于熄灭。关于此,我们可以古今中外的散文经典为证,没有哪一篇是以“形散神散”闻名于世的。这一散文观念的提出,为当代散文批评理论注入了新的活力和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丰富和完善了散文理论内涵。同时,这一散文理念的提出也具有充分的文学史理论依据,具有鲜明的中国化特色。王兆胜认为,“五四”以来的中国文学受到了西方文学的影响,但散文的西化倾向最弱,保持了中国传统散文的流风浅韵,这为散文“心散”找到了历史文化资源。中国古代最重“天地之心”这一命题,中国人极富灵心,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散文也应有其“心”。从中国现代散文的角度说,郁达夫就曾提出散文“心”的说法,只不过郁达夫所谓的“心”是主题或是要旨,而王兆胜所说的“心”则是指情调、情绪、品格、格调等,同时这散文的心也包含了现代意识和内容。概括如上所述,王兆胜所说的“心散”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指一种平淡超然自由的创作状态不受拘束的心灵自由表达状态,也就是“心散”,这一层意思的重点在“散”;二是“心散”重点在心,也就是在平淡,超然,自由的心灵表现状态,呈现出“心”之内容。那么,这个“心”是什么呢?王兆胜在中国现当代散文的文本细读中,对这一“心”的内涵有着丰富的阐释,概括起来说有如下几点:第一,“心”是天地之心。王兆胜认为,“五四”以来中国新文学一个最大的变化是“人的文学”的提出,但是,文学表现的视野,除了“人”还不应离开天地万物,与中国传统文化联系最为密切的散文,应从“人的文学”的模式中走出来,进入体察万物尤其是天地之道的理解中。他在20 世纪中国的艺术家散文中谈到14百家评论2023 年第 1 期 总第 62 期这一问题时,通过丰子恺、徐悲鸿等人散文的分析,认为“天地自然是包含人的”,“人”就应该对天地自然怀着一份虔诚和敬畏之心,也就是说,除了人类,作家还应该去发现天地自然的本性,把天地之道纳入到人心中。通过天地自然之道来思考人生,是许多优秀的散文作家所具有的“天地道心”,这种“心”的内涵可使散文具有博大的空间、万物的意象、人生的厚度和思想的深度。第二,“心”是社会之心。在王兆胜的散文理论中,不仅有“天地之心”的博大,还有真善美的社会之心。他在新时期文化散文的发展及其命运中说:“五四开始的中国现代散文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从政治、社会、思想和道德的方面切入进行的文明批判,我们称之为意识形态散文,二是从文化角度展现人的精神、心理、生活和需求方式,我们称之为文化散文。”这两种散文都是人在社会中活动产生的思想情感的表现,人性的美与善是其重要内容。新时期以来的文化散文,在人性、人情表达过程中,都呈现出作家真善美的至深情怀。林非的离别和朱自清背影中父爱之美的感情,还有许多散文中博大母爱的表达都是至真至美、直达人心。善也是新时期文化内容的共同追求,冰心、张炜等人的散文大都表现出悲天悯人的情怀,呼唤人类要有一颗善心,对人、甚至对动物都应该如此。残酷与凶暴不是先天性的,它是后天被异化了的,找回善心,保持本性,人类才能健康与幸福。这种“美善”之心的发现,是王兆胜散文批评理论中值得重视的内容,始终贯穿在他对当代散文的理解之中。“真”在王兆胜的散文理论中表现为真情、真意、真诚,他评价冰心的散文是“用透明的心灵感悟天地之心、之道、倾听来自天宇的声音和光芒”,而许地山“是在承担人生难以承受之重,表现出一种献身的伟大精神”。用自己的心灵照亮了这个世界。鲁迅的 野草 是一颗孤独、寂寞、复杂而又矛盾的心灵,在这个多面的心灵世界中有这样一些矛盾的双面体:生与死,醒与梦,有与无,爱与恨,行与止,充实与空虚,希望与绝望,开口与沉默,痛苦与舒适等等。这是被社会生活纠缠中的一颗至“真”的心灵世界。这种“至真心灵”的表达是优秀散文应有的品质。其次,散文的真还表现在对现实生活真实的把握。他在评述 2012 年散文时,认为“通过微末小事写社会和国家大事,感悟天地之道”是一大特点。2017年的散文是“散文对生活的本质化书写既有欢欣的时刻,更有永远无法理平的人生皱纹,这是一首最为真实的生命之歌”。这种“生活之真”是与心灵的真情、真意、真诚联系在一起,不可分割的,真的“心”才能映照出真的生活,真的生活才能激发真的心。真善美作为“社会之心”核心内容在王兆胜的散文批评中闪烁着独特的魅力。第三,“心”是生命之心。生命之心是人在与自我的关系中对生命自身的理解。王兆胜认为,散文是在“真实与平淡中展开世界人生的叙事,以及在心灵和生命层面达到情感共鸣和知音之感”。“高明的作家都认为,散文的最高境界是平淡。散文书写的是生命中最庸常而有韵味的部分,是有境界和品位的人生智慧”。这里的生命显然有两层意思:一是作为作家主体的生命之心是散淡、自在、自由超然和沉静的,就像一个告老还乡的人坐在村口的大树下,将大海的故事与新鲜抛在身后,沐浴着夕阳的余晖,舒缓而又平淡地谈天说地。也许只有这样自在超然的生命自在之心,才能真正理解生命之心的内涵。因此,王兆胜在谈到新时期以来中国散文的价值时,把“生命的沉思”看作是新时期以来散文表达的重要内容。他认为这类散文往往视野开阔,思想敏锐,境界高远,在平易的叙述中具有文学性,也包含着生命的律动。这样的散文包括对于丰富生活的描写,人生的点滴经验表达,还有生命的智慧闪光,以及对于生死、得失、进退、荣辱、巧拙、雅俗等的理解和体悟。他在评论林非的散文时提到了“童心”的概念,“童心”也是生命之心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熊育群的散文中则看到了生命的孤寂,他的散文是自我生命的自然流露,是生命深处源泉的奔放,尤其是15文学评论家一颗孤寂生命的花开花落。“从自己生命的孤独开始,发现这个世界和人生的不合理,更理解了人之存在的本相,从而体味悲剧的人生图景”。这正是具有生命之心的作品的力量与深刻所在。生命的内涵是多方面的,当人回到生命自身思考问题时,既有熊育群这样生命孤独的体验,也有九十年代以来学者散文对于生命的“达观”理解,张中行提出“顺生”亦即一种自然而然、与生命相合相谐的“人生观”,林非反复探讨死亡及其人生的意义,“希望人们能够消除对死亡的恐惧,而确立一种达观从容的人生态度”。在王兆胜的散文批评理论中,心散的“心”大体上包含了“天地道心”“社会之心”“生命之心”这三个方面的内容。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在散文作家的创作过程中,有时各有侧重,有时相互交织,是很难明确地区分开来的。但是,作为一种理论表述,则能使我们更清晰地看到王兆胜散文批评的建构性视野。有了这样的“心的内容”和“心散”的自由表达状态,才会有“形聚神凝”的优秀散文。这大概就是“心散”这一概念的真正意义所在。二、通达散文艺术境界的方法优秀的散文必有“形聚神凝”的境界,是“心散”状态下,心的内容的自由表达过程,这是王兆胜散文批评理论中的核心要义。从这样的散文观念出发,好的散文境界应该如何呈现呢?散文作为一种自由的文体,不同的散文作家自然各有不同的呈现方式,也就有通达散文境界的多种方法。王兆胜在他的散文批评实践中,也充分注意到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散文作家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如果作一理论的梳理和概括,如下三个方面是值得重视的。其一,取法自然。王兆胜在20 世纪中国艺术家的散文 中国现代“诗的散文”发展及其嬗变 新时期以来中国散文价值评析等文章中,特别重视“取法自然”“感应天启”“物性与天地智慧”等概念,这与他多次强调的“天地道心”的观念密切相关。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天地人”是融为一体的,人在“万物一体”的世界中,王兆胜认为“有时物性远比人性博大,也包含着更多人性所难以理解的内容,其中的天地之道远超人之道,还有人与物、人性与物性、人之道与天地之道可互为通融,在主客体间达到互文性,也达到物我两忘境界,这是物性被人的现代性照亮,也是现代性对物性提升的关键。”在天、地、人相互联系中,达到博大、深厚、富有人生深意的艺术境界是中国现当代许多优秀散文所追求的目标。因此,取法自然、感应天启,“借助于他们对天地自然的深入理解,发现了一些更具自然规律性的道理”,并以此来思考人生就成为他们通达散文艺术境界的方法。冰心的散文“用透明的心灵感悟天地之心之道,倾听和抚摸来自天宇的声音和光芒。心灵通往宇宙道心之路如此遥远而渺茫,可借助的意象又是那样的普通,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