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阶段论_杨柳婧.pdf
下载文档

ID:2371329

大小:741.86KB

页数:5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1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发展中国家 发展阶段 杨柳
2023 年 3 月第 23 卷第 1 期(综合版)Journal of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Comprehensive Edition)Mar2023Vol23 No1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阶段论杨柳婧(河北经贸大学 商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61)摘要: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存在不同的发展难题,形成不同的产业结构,有着不同的发展动力,需要采取不同的发展战略、产业政策和相应的制度调整。因此,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发展阶段的科学划分、对自身所处发展阶段的准确判断是确定不同发展对策的出发点。在对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世界银行的收入水平阶段论、世界经济论坛的经济发展阶段论简要述评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发展速度划分的经济发展阶段论。关键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阶段中图分类号:F0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573(2023)01005305收稿日期:20221203作者简介:杨柳婧(1983),女,河北河间人,河北经贸大学讲师。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这种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又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研究者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确定不同的阶段划分标准或标志,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过程进行了不同的阶段划分。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存在不同的发展难题,形成不同的产业结构,有着不同的发展动力,需要采取不同的发展战略、发展对策、产业政策和相应的制度调整。因此,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发展阶段的科学划分、对自身所处发展阶段的准确判断是确定不同的发展对策的出发点。发展阶段的科学划分与准确判断,对于发展经济学一系列问题的研讨,如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经济发展主要难题何在、实施何种发展战略更为适宜等都是基础性的判断。林毅夫指出,发展理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建立现代化工业体系,但是该理论忽略了不同发展程度国家产业结构的内生性,而产业结构内生于不同发展程度国家的禀赋结构。现代经济学如宏观经济学、金融经济学等多以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作为暗含的结构,基本上没有认识到不同国家产业结构的差异。从新结构经济学角度看,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产业结构是内生的,每一个时点上要素禀赋给定,这些禀赋结构决定了一国在某一发展阶段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比较优势的产业结合一定的制度安排便转化为一国的竞争优势产业,这种发展结构便是最好的结构。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应该按照各自国情制定差异性政策。1 即发展阶段的确定是研究、衡量、确定产业结构的出发点之一。本文仅就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世界银行的收入水平阶段论、世界经济论坛的经济发展阶段论给予简要述评,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发展速度的经济发展阶段论。一、已有发展阶段论的简要述评美国经济学家华尔特惠特曼罗斯托在其 1960 年出版的 经济成长的阶段 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经济成长阶段论。他认为,世界各国的经济从原始、初级状态逐步成长发展起来,可统一划分为“传统社会”“为起飞创造前提”“起飞”“向成熟挺进”“高额群众消费”和“追求生活质量”六个阶段。2 他认为“起飞”和“追求生活质量”是两个关键性阶段。他把美国说成是最后这个阶段最先进的国家,把第三世界许多国家则说成是处在“起飞”阶段的国家。罗斯托经济成长阶段论存在三个问题。其一,他是以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为研究对象,将其视为35DOI:10.14178/ki.issn1673-1573.2023.01.006所有国家共同的成长过程,完全忽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特别是二战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特殊条件、特有过程和特殊情况。其二,这种阶段论包括了人类经济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时间跨度太大,经济发展过程中阶段的划分主要在于研究阶段划分的起止时间。起止时间跨度越大,阶段划分困难,各阶段特征的归纳难度越大。这对于发展经济学的研究而言,特别是对于当代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的研究而言,这种阶段划分显然不够细致精准。其三,这种成长阶段论,各阶段划分的标准不明确、不统一,也难以把握。当然,无论这种成长阶段论的科学性如何,它还是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很大的反响。钱纳里认为,产业结构是划分经济发展阶段的基本依据,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都有规律性,要经过六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的跃升都伴随着产业的升级。第一阶段是传统社会阶段;第二阶段是工业化初期阶段;第三阶段是工业化中期阶段,此阶段是由传统社会阶段转向现代社会阶段的关键阶段;第四阶段是工业化后期阶段,第二到第四阶段统称工业化阶段,是一个地区由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的过渡阶段;第五阶段是后工业社会阶段,第六阶段是现代化社会阶段。3 这种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聚焦于产业结构的演变,并以此为贯穿始终、前后一贯的识别标准,指出了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的变化规律,为发展中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制定、实施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奠定了基础。不足之处在于,这种阶段划分仍然没有很好地明确区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不同之处。2008 年,世界银行 2008 年世界发展报告 将 222 个国家和地区根据人均收入水平划分为四种类型:低收入国(地区)(2005 年人均国民收入 905 美元及以下)、中等收入国(地区)(9063 595 美元)、中上等收入国(地区)(3 59611 115 美元)、高收入国(地区)(11 116 美元及以上)4。这是世界银行以国民收入水平为标准,对当时世界上 222 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所进行的横向分类。实际上,如果按照时间维度的延续,将这些不同的收入水平作为一个国家连续的经济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则经济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人均国民收入 905 美元及以下的低收入发展阶段;人均国民收入 9063 595 美元的中等收入发展阶段;人均国民收入 3 59611 115 美元的中上等收入发展阶段;人均国民收入 11 116 美元及以上的高收入发展阶段。需要注意的是,世界银行对各个收入水平或各个收入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是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调整的。这种调整对于横向的现存的国家(地区)间的分类而言,没有什么影响,但对于纵向的作为不同发展阶段的分析研究而言,则会带来一些麻烦,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这种发展阶段划分有着明确的标准,简便易行。发展经济学所热烈讨论的“中等收入陷阱”问题,就已经将“中等收入”作为一个特定的发展阶段,去研究这个特定发展阶段中多数发展中国家所遇到的发展难题。说明这种发展阶段的划分,实际上已经在发展经济学的研究中被广泛应用。2011 年 9 月 7 日,世界经济论坛在 20162017 年全球竞争力报告5 中,依据经济增长驱动源泉的不同,将经济发展过程分为 3 个阶段。最初的发展阶段是要素驱动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经济体主要以要素禀赋(基本的非技术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为竞争优势;随着这些经济体的发展,生产水平提升,工资也会上涨,这时经济体开始生产品质相对高一些的产品,采取更具效率的生产过程,以抵消劳动力价格上涨带来的不利影响,这意味着经济体将向效率驱动阶段转型;随着经济发展,工资继续提升,为维持高工资以及相应的生活标准,经济体只能依靠更为复杂的生产过程并不断创新,此时经济体向创新驱动发展阶段转移。其划分标准6 如表 1 所示。表 1 全球竞争力报告 对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阶段 1(S1)转换阶段(T1)阶段 2(S2)转换阶段(T1)阶段 3(S3)要素驱动S1 向 S2 转换效率驱动S2 向 S3 转换创新驱动人均 GDP 门槛(现价美元)2 0002 0002 9993 0008 9999 00017 00017 000注:资源依赖型经济体不按人均 GDP 划分发展阶段。这样一种对发展阶段的划分,以经济增长驱动源泉为识别标准,将经济增长过程划分为要素驱动阶段、效率驱动阶段和创新驱动阶段,从发展经济学研究的角度而言有其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但是,这样一种经济发展阶段划分,有几个问题需要提出来加以讨论。第一个问题,这种阶段划分既然是以经济增长驱动源泉作为基本识别标准,那么,每一阶段的驱动源泉与另一阶段的驱动源泉就应该是明显可区别的。而效率驱动阶段与创新驱动阶段的区分标准就存在难以45准确区分的问题。第二个问题,将创新驱动阶段的起点定位在人均 GDP17 000 美元,是否合适?疑问之一,是对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开展过深入研究的典型学者钱纳里,曾经研究了经济发展过程不同阶段对技术依赖的关系,他指出人均 GDP300 美元左右为“使用技术阶段”;人均 GDP800 美元左右为“改进技术阶段”;人均GDP 3 000美元以上为“创造技术阶段”。创造技术,当然就是创新。“创造技术阶段”应该就是创新阶段。这一起点与人均 GDP17 000 美元的起点,差距实在是太大了!疑问之二,在关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讨论中,多数学者认为,发展中国家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未能及时转向创新发展,而成功进入高收入经济体行列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则主要是因为成功转向了创新发展。与世界经济论坛发布20162017 年全球竞争力报告 的时间比较接近的高收入国家的标准,是世界银行发布的2008 年世界发展报告4 中提出的人均 GDP11 116 美元及以上。一般说来,成功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意味着成功地转向了创新发展。但是,这与人均 GDP17 000 美元的创新驱动阶段起点还存在着 5 000 多美元的差距。疑问之三,2021 年,中国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跃升至第 12 位;中国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44%;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 60%;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 8 年居全球首位;发明专利授权量 696 万件。一般认为,中国已经成为创新型国家。但 2021 年中国的人均 GDP 仅 12 500 美元,距离 17 000 美元还差4 500美元,与进入创新驱动阶段的起点也还有不小的差距。这应如何理解?第三个问题,这种三阶段划分,中间还夹着两个过渡性阶段。要素驱动阶段的经济增长空间只有 1 000 多美元;第二个转换阶段的经济增长空间却高达 8 000 美元,这是第一阶段经济增长空间的四五倍。这样的阶段划分是否合适?是否科学?顺便指出,李月和徐永慧将世界经济论坛的这种发展阶段划分说成是“依据经济增长驱动机制的不同”而作出的6,这并不准确。“要素驱动”“效率驱动”“创新驱动”说的都是驱动力或驱动源泉,而不是驱动机制。二、二战后多数发展成功国家的发展阶段二战后,特别是 1960 年之后,成功发展起来并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的仅有 13 个国家或地区。其中,原西德、日本、韩国较为突出。后来,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成就也颇为世人所称道。这些经济体的发展轨迹,呈现出明显相同或相似的发展阶段转换的规律性:都经历了 2030 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在 8%左右的高速增长阶段,在以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 GDP 达到 1 万国际元左右时,高速增长阶段结束;然后经历 1015 年的中速结构转型发展阶段,经济增长速度降至 5%左右;随后进入低速高质量发展阶段。即高速增长阶段(2030 年)中速结构转型阶段(1015 年)低速高质量发展阶段。(一)高速增长阶段19511965 年,西德经济实现了 15 年的年均 71%的高速增长。1965 年,西德人均 GDP(以 1990 年不变价国际元计算,下同)达到 9 186 国际元,为同期美国的 68.5%,高速增长阶段结束。19551973 年,日本经济实现了 18 年年均 88%的高速增长。1973 年,日本人均 GDP 达到 11 434 国际元,为同期美国的68.5%,高速增长阶段结束。19611996 年,韩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35 年,年均增速 94%,被称为“汉江奇迹”。1996 年,韩国人均 GDP 达到 13 211 国际元,为同期美国的 521%,至此,韩国的高速增长阶段结束。中国则从 19782012 年,保持了 35 年年均增速近 10%的高速增长。2012 年,中国人均 GDP 达到8 930国际元,2016 年,达到 9 8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