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当代
青年
审美
单向
现象
批判
李晶萍
2023 年第 2 期(总第 75 期)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No.2,2023Total No.75当代青年审美“单向度”现象批判李晶萍,李庆霞(哈尔滨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5)摘要 单向度理论是马尔库塞思想的集中体现,指在发达工业社会中的人们缺乏否定和批判的精神。为摆脱“单向度”的困境,马尔库塞把人的自由实现和幸福感的满足寄托于审美艺术上,在其看来,只有审美的向度才依然保留着自由,因而审美保持着双向度,但在消费主义的助推下,商品异化已经进入了文化和审美领域,抑制了大众的审美发育,人们丧失了对审美的否定和批判的能力,出现审美同质化、符号化现象。关键词 单向度;审美异化;虚假需求;消费主义 中图分类号 B15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 0292(2023)02 0021 05 收稿日期 2022 12 21 作者简介 李晶萍,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外马克思主义;李庆霞,哈尔滨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哲学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重要代表人物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一书中首次提出“单向度”理论,用以揭示发达工业社会下人们全面异化的现存状态,该理论是马尔库塞思想的集中体现,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随着消费主义的发展,马尔库塞所批判的“单向度”现象在中国社会的各领域有所 浮现,也引发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而已有研究主要测重于经济和政治层面的“单向度”现象,对于“单向度”在社会审美领域出现的问题的系统研究仍然存在一定的空缺。当代审美领域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青年群体上,青年群体的审美标准和审美观点反映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审美趣味与审美欲望,在一定意义上映射着整个国家社会精神文明发展进步的程度。为此,研究青年的审美异化现象既能为青年审美异化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思路,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单向度”理论的研究并推动国家社会精神文明发展进步。一、单向度:当代青年审美异化现象主要表现马尔库塞的单向度既是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概括性描述,也是对它的深入批判。其含义可以概括为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只有“单一”的价值取向和统一的批判标准。消费社会和网络媒介深度融合会引起青年审美多方面异化,我们需要从其产生的异化现象及表现深入研究。(一)审美符号化现象审美异化现象表现在审美产品具有符号意义和对符号价值的“盲目追逐”上。“消费社会以符号消费为生产动力。”1 在消费社会的今天,青年审美的异化呈现出符号化的特点,审美符号化指人们在追求“美”的过程中演变成对符码的崇拜,美的标准变成了符号,失去了灵动性,人们以追求符号意义为目的进行审美产品的消费,导致虚假宣传盛行,青年审美心理扭曲。如青年人出现追求“大眼睛、尖下巴”“白幼瘦”“蚂蚁腰、漫画腰”等现象,身体本应是青年自身最能够施展和掌控的内容,却强制加上“符号”的意义。青年的审美追求逐渐走向异化,出现了以符合主流审美观为导向,忽视真实美的情况,并对这种情况只有肯定,没有批判,青年对于审美的追求也演变为对其背后的符号意义的追求,呈现出审美符号化的现象,“病态减肥、整容盛行”等社会问题接踵而至,消费主义让人们沉浸在对自己的包装之中,引诱大众模仿而主动消费,谋取行业暴利,许多青年为了达到所谓的大众“美”的标准,为了追求其中所具有的符号意义,采取了极端手段。从“90 后女生痴迷减肥瘦到 50 斤致多脏器衰竭”可以看出审美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从而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部分青年陷入在永远对自己不满意、不自信之中,失去了反抗的意识,跌落在审美异化的沼泽里。商家为了迎合消费和关注度,与新媒体环境融合,提供了极佳的审美符号体验。在新媒体的环境12中,审美产品遍地开花,审美符号化现象也随处可见,引诱着青年达成一致的审美标准,形成一种审美浪潮,人们不再思考审美符号化所带来的身体伤害,不再探究什么是真正的美,而是被裹挟着加入其中失去了自我。青年在此过程中逐渐失去了批判性、否定性,不自知的被符号化了。这导致当代青年对美的向往不再是为了自我追求和自我满足,而是演变成对社会认同的追求。(二)审美同质化现象大众传媒把审美产品同商业结合起来,变成可以推销的东西,使得青年人审美日益趋同化,以当代青年的生活方式为例,朋友圈统一的拍照方式,从妆容到色彩都由滤镜统一加工呈现,“撞款”成了普遍现象。人们为了生存和社交发展,呈现出被迫参与审美的趋向,长期处于被迫接受审美的趋势下的人们可能会逐渐内化为自身的审美取向,形成过度追求的异化现象。正如齐美尔所说的“模仿给予个体不会孤独地处于他或她自己行为中的保证”2(P71)。当代青年的审美开始变得有据可循、日益相似,各种物品借助网络创造出美的商品形象,借助广告遍布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人们在选择物品、餐厅和民宿时,习惯性的选择网络所传递的、广告所推崇的以及带有“网红”字眼的,青年渐渐的在审美中失去了独立意识。消费主义者依靠网络打破时空的界限,无时无刻不在向人们渗透主流审美理念,市场消灭了许多“异己”的审美和风格,青年的审美也就在过程中逐渐被标准和统一化了,人们对审美产品关注的不再是其自身真实的价值,而是审美产品在这个社会中的交换价值和认同价值。消费主义盛行的社会以极隐蔽的操控方式压制了青年心中的否定性、批判性和超越性的向度,造就出无数的单面人,使当代青年在认可“美”的过程中过度追求和他人的同一性与无意识的现实认同,只懂得将美复制下来粘贴到自己的生活,而忘记对内心感受和自我现状进行客观审视,进而导致其审美过度同一。(三)“审丑文化”现象在技术的迅速发展下,当代青年审美异化现象的突出表现 审丑文化现象的产生。凭借媒介技术,高层次的文化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这条界限正在开 始 被 跨 越,逐 渐 走 进 了 普 通 人 的 日 常 生活3(P52),人人都可以成为传播者,审美文化逐渐走向平民化,但平民化也导致了媚俗的激增,为了异化的审美满足,在网络平台上出现一种以丑化的形象和行为吸引受众的关注度,并以此增加粉丝量获得收益的社会现象,产生了一些不符合美的本质规律的异化行为,形成一股“宣扬丑”、“表现丑”和“以丑为美”的娱乐风气,并在持续影响下走向了趋同。以短视频为例,著名的“郭老师”堪称网络审丑届的顶流,以“装疯卖傻”、“恶意夸张”等行为在短视频平台上爆红,并在接受采访时公开说道:“人们要审丑,我就丑给他们看”。可见,郭老师对于自己所创作的内容是有着清醒的认知的,但是在金钱至上的社会心理驱使下,仍然坚持“以丑为美”的创作逻辑,创作毫无营养和无意义的社会价值表达的作品,尽管受众中也有反对和抵制的声音,但是在“流量”为王的当下,反对只不过助其增加热度,受众逐渐犹如温水煮青蛙,对审丑现象感到麻木,丧失了对这种扭曲的审丑文化的批判思考,进而使得审丑现象屡禁不止。以审丑成名的网红“郭老师”在全平台永久封禁后依然有后继者争相模仿,大小网红蹭取热度,多数群众纷纷效仿,博主们靠着怪异的妆容,奇葩的行为吸引流量,“以丑为美”的视频在网络平台上不断泛滥,这种现象屡禁不止背后的原因所在正是“审丑”背后所带来的巨大的金钱收益。自称为“人类高质量男性”的网红徐勤根是靠着怪异的妆容、雷人的言论火爆网络,收获了大量粉丝,并一举拿下了代言广告获得了大量商业利润,为此其开通天价付费粉丝群为自己谋取私利。网络平台本是为人们输送诸多优秀作品和让青年人发挥审美创造力的阵地,却沦为了许多为博眼球获取利润的博主的舞台,受众的麻木跟风让“审丑”现象膨胀,青年的审美价值取向逐渐偏离,受众在这个过程中从审美主体被建构为消费主体,商品的全部物性已经投入了审丑文化中,人们缺少了理性思考,在异化中逐步发展成了“单向度的人”。二、审美单向度产生的原因审美单向度现象在我国的产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消费主义、科技异化以及青年自身的主体性丧失都为审美单向度的产生提供了助力。(一)消费主义助推审美异化现象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物质产品极大丰富,当代青年的需求远远超出了对物的追求,更体现在对美的追求,并在消费中借审美来体现自我的价值,消费主义通过无意识的方式来控制青年,满足青年的需求,然而这种需求只是一种“虚假需求”,马尔库塞在 单向度的人中指出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人们所满足的需要,只是一种虚假的需求,是统治阶级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依靠外界社会的信息或者人或者媒介所刺激、诱导的需要,而不是人们的真正的需要。1(P6)这种需要可能会使人感到痛苦、迷茫、被奴役。但却总是被视为合理22的。如 1917 年,威尔金森斯沃德公司为了增加其“刀片”销量,大肆宣传腋毛是“非女性”的,制造女性审美焦虑,引导女性产生“虚假的需求”,进而使其公司的刀片产品销量大增,却未有人提出质疑。商家通过广告等媒介将虚假的消费需求强加给人们,让其处于被灌输或操纵的状态并绑架了人们的审美。因而,“视觉消费异化造成了对主体的 围困。”4(P61 68)本身具有反叛理性主义、追求精神自由的特点的审美,逐渐被绑上了枷锁。在消费主义的助推下,消费异化进入了审美领域,操纵了人们的审美,审美所具有的特点也被无形的压制了。金钱美感代替了现实美感,如现实中的一个普通的猪猪气球经网络平台渲染为“网红气球”便可引得众多青年人排队购买,对商品外在形象的占有日益成了人们快乐的标准。为了鼓励人们去消费,制造广告成了消费文化的一项重要载体,随处可见的整容标语如“你的鼻子是假的,你的眼睛是假的,但你的美丽是真的”“新颜过新年”等,商家无处不在地创造人们的虚假需求,人们也日益掉入虚假需求的陷阱之中。近年来整容呈现低龄化的趋势,每到假期就会出现学生扎堆整容的现象表明着消费主义潜移默化的推动青年的审美发生异化,商家利用各种营销手段来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使得青年审美产生了偏离,走向了自身的反面。(二)科技异化催生审美趋同现象马尔库塞认为发达工业社会的人们的否定性、批判性丧失,成为了单向度的人,主要原因在于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并异化为一种用以控制个人的工具。1(P10)他认为科技异化总是与科技所取得的巨大成功是密不可分的,宣扬一种悲观主义技术宿命论。科技异化是指科学技术从中性的、作为人类的创造物与服务于人的一种技术演变为在一定社会情境下成为限制人、奴役人的异己力量,走向人的对立面。科学技术的掌控者作为有自我价值偏好的主体,将自己的审美标准渗入网络产品中,干预青年的审美、消费以及青年自身的发展,使其产生从众心理,审美走向趋同。科技与商业不断交融使用户成为商品,被灌输掌控者所预设的标准,异化程度不断加深。科技异化已然潜伏到了当代青年的审美领域,以“娱乐化”、“被动化”为特点,出现了审美趋同化现象。科技异化是法兰克福学派社会理论批判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尔库塞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一员,延续了马克思的批判视角,提出了科技在一定情境下所带来的负面结果:“结果不是调整而是模仿,即个人与他的社会,进而同整个社会所达到的直接的一致化”1(P11)。日常生活中,青年对电子产品极度依赖,高频率使用各种短视频软件,被其中传播的娱乐化思潮感染,喜欢关注各种热点新闻。短视频根据用户的审美取向精准推送,在潜移默化中深刻改变了青年的整个思想习惯。例如互联网背景下网红经济大行其道,“网红餐厅”批量式的诞生,统一的装修风格,青年被一股莫名的“网络力量”所推动,热衷于“跟风”、“打卡”,致使“好看比好吃更重要”的现象大量占据着青年的朋友圈,青年的审美判断力就这样一点点的被磨损,对美的判断乃至整个社会的批判意识减弱,走向了异化之路。各大网络平台为了吸引受众注意力,获得流量效益,对于审美异化现象缺少监管,甚至推波助澜、进行宣传。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和长远发展带给青年的审美判断却是一种“随大流”式的趋同性发展,网络平台上,视频用的都是统一的模板,永远是什么火拍什么,千篇一律的俊男美女成了直播的“红人”,小鲜肉成了电影的“卖点”,美的事物被精心设计出来,人们沉迷于对“潮流”的模仿,迎合着消费,好看的皮囊遍地皆是,趋同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