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多维
因子
融合
开发
强度
优化
研究
福清市
官剑
2023 年第 02 期总第 296 期福建建筑Fujian Architecture ConstructionNo 022023Vol296多维因子融合下的开发强度分区方法优化研究 以福清市为例官剑(福建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福建福州350007)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或多或少存在土地开发强度不足或开发过度问题。精准把控土地开发强度,有助于促进土地资源集约高效利用,是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治理的重要举措。为此,研究总结国内外开发强度分区的方法,选取因子相关法、AHP 法及德尔菲法的结果进行分析,继而提出利用多维因子融合分析法计算权重值,构建具备科学合理性的强度分区模型,实现科学化强度分区。最后,以福清市为例,验证该优化方法的可实施性,旨在为同类城市在开发强度分区方法方面提供参考。关键词:单元控规;开发强度分区;开发强度影响因子;强度分区模型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 6135(2023)02 0007 06esearch On Optimization Of Development Intensity Zoning MethodBased On Multi dimensional Factor Fusion A Case Study of Fuqing CityGUAN Jian(Fujian Urban ural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Fuzhou 350007)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untrys social economy,there are more or less problems of intensity or excessive land develop-ment in cities Accurate control of land development intensity will help to promote the intensive efficient use of land resources,and it isan important measure to achieve high quality urban development and high horizontal governance Therefore,the study summarises themethods of development intensity zoning at home and abroad,and selects the results of factor correlation method,AHP method and Delphimethod for analysis,then proposes to use multi dimensional factor fusion analysis method to calculate the weight value and build a scien-tific rational intensity zoning model to achieve scientific intensity division Finally,take Fuqing City as an example to verify the feasibil-ity of the optimization method,which aim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intensity zoning method for similar citiesKeywords:Unit control plan;Development intensity zoning;Development intensity impact factor;Intensity zoning model作者简介:官剑(1988 12),男,工程师。E-mail:268030567 qq com收稿日期:2022 06 280引言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型城镇化建设加速推进,我国城镇化已由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十四五”规划目标的提出,预示着城镇化速度将适度放缓,新型城镇化将更注重提质增效。但目前大多数城市利用控规作为土地主要管控手段,存在控规调整频繁、指标主观性强、弹性空间不足等问题,导致现有的开发强度指标难以满足市场开发主体的诉求,继而出现开发强度不足或开发过度等问题,严重阻碍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治理。本文以进入“政府+社会”双轮驱动下的福清市为例,借鉴国内外土地开发强度分区方法,分析并选取开发强度分区影响因子,通过多维因子融合的方法,构建开发强度分区基准模型及动态修正机制,实现开发强度分区,为同类城市在土地开发强度分区方法方面提供参考。1相关研究综述1.1开发强度分区方法相关研究1.1.1国外相关研究德国的建设规划图,是第一个通过制定土地利用强度,以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图则主要涉及城市用地性质、建设强度、容积率等1。美国的区划制度是第一部区划法,其主要是通过法律条例界定不同使用分区域的能力指标,限制土地利用和工业发展2。日本则针对城市性质的不同,实行不同的管制制度,设定容积率、总建设容量和建筑密度的上限值3。8 福建建筑2023 年1.1.2国内相关研究在宏观预测阶段,分析当前土地供求间的矛盾,以国内一线城市发展的历史经验为例,总结评价所借鉴城市的政策控制效果,科学预测未来城市建设所需要的建设总量。徐芳4 首先分析了影响土地使用发展强度的宏观经济影响因素及分区控制的基础,以确定土地使用强度,并提出了一个双向的权力下放制度。边军辉等5 提出以建筑总量控制为前提,通过预测人口规模、建筑总量规模、居住和非居住建筑规模,借鉴现有模型建构方法,构建强度分区模型,对强度分区进行分级标准。若误差在 3%以内,则表明强度分配合理,有利于落实上位规划的控制要求,引导城市开发建设。在中观评判层面,经上层预测到未来建设需求总量后,就到了开发强度分区的具体任务阶段,也是我国城市所遇到的主要问题之一。李亚洲6 提出开发强度管控体系的“分区基准容积率+地块修正容积率”应与控规体系的“单元层面控规导则+地块层面控规细则”相对应,即在单元控规里明确基准容积率,在地块控规里明确容积率。胡辰等7 提出引入管理单元,将开发强度总量分解至各管理单元,在管理单元内建立地块容积率修正规则,实现动态平衡。在微观分配层面,其主要任务是对具体地块的开发强度进行量化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合理分配开发总额。黄明华等8 提出在居住区容积率取值区间模型中,应将公服配套设施,如幼儿园、小学、医疗卫生设施、停车位、交通枢纽等影响因子考虑进地块容积率值域化区间计算中,使开发强度分配更加合理;柳广杰9 提出土地开发强度控制可采用交通条件、用地面积等因素进行调整分配,重点地区应加强城市设计的引导作用。针对不同性质的用地,应加强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土地开发强度的引导。1.2存在的问题1.2.1划分模式单一,科学性不足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分区规划,主要着眼于总体规划,偏向于方向性和战略性,缺乏实践证明,且大多土地开发强度指标存在主观性,缺乏科学性。在 5 年一评估,一年一体检的规划实践中,缺乏对相关指标动态调整的同时,也缺乏严肃性和约束力。因此,在分区划分上应积极探索多层次、多维度的区划方法。1.2.2分区评估思维单一和机制创新不足多年来,关于城市规划强度的分区域理论研究的发展,在理论和方法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仅限于利用单一思维评估某一个规划层级,存在创新性不足的问题。而在当下,这种评估机制,无法使规划师们识别出城市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因而无法解决问题。1.2.3分区方法,相对独立,缺乏衔接目前常用的开发强度分区方法有城市总体强度分区原则法、环境容量计算法、人口密集度估算法、典型实验法、经济计量法和类比法。但各类方法之间缺乏衔接,特别是针对开发强度分区主要影响因子的选取着重点不同,导致开发强度分区影响因子的权重值存在差异,影响开发强度分区的科学性。2基于多维因子融合与单元控规的开发强度分区方法2.1开发强度分区方法优化思路通过 GIS,将各要素因子叠加对比分析后,再对各因子的函数得分进行计算,最终实现因子的权重赋值。本文强度分区模型的研究范围界定为单元级,即基于单元控规的开发强度分区研究。对于单元层面的强度分区研究,采取“强度分区影响因子评价 基准强度模型建立 强度模型动态修正 强度分区区划”的整体优化思路。2.2因子赋值标准因子赋值标准如表 1 所示。表 1因子赋值标准汇总表关联因子赋值标准交通可达性道路可达性越好,社会资源与居民的集聚效应越强,土地开发强度越高。相对最短距离越小,交通可达性越高,分数越高。历史文化保护文保单位、历史建筑或历史街区的保护等别越高,表明受到的开发限制就会越多,则得分越低。城市发展越远离中心城区,人口和商业的聚集程度就越低,鼓励发展的政策越少,评分越低。反之则反。改造难度地价和容积率越低,等级得分相应也越低,反之则反。自然生态相邻绿地规模越大,相邻绿地数量越多,景观系统整合度越低,等级得分越高。反之则反。2.3多维因子融合分析方法(1)因子相关法根据各因子的现状、相应的指标和函数,计算各因子的值,从而确定各因子对控制性规划中各单元的土地利用强度的影响程度。首先,要确定相关参数和标准化公式,经过标准化处理后形成标准化值。每个区块有几个相似的判断因子,每个因子都有相应的分值。因此,可以将每个区块视为不同的多维向量,计算两个不同多维维度之间的距离。距离越小,各区块因子间的差异越小。(2)AHP 法对各类元素进行比较,建立判断矩阵,通过对每一2023 年 02 期 总第 296 期官剑多维因子融合下的开发强度分区方法优化研究 9 组因子的矩阵计算后,得出各组因子重要程度的排序。最后,根据各因子的量表得分绘制成判断矩阵表。(3)德尔菲法通过邀请 6 位城市规划行业的专家,对影响土地开发强度的各个因素的重要性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分配权重。最后取几何平均值作为最终权重。(4)多维数据融合确定权重将上述 3 种分析方法的结果融合分析,最终权重以 3 种分析方法的平均值得出。2.4基于单元控规的开发强度分区模型建立与修正(1)开发强度分区基准模型建立基于单元控规的开发强度分区模型建立之初,首先,确定分区和分类,对分区单元内各因子得分进行统计,随后通过叠加分区单元和各因子的综合影响得分,最终形成强度影响评分等值线;其次,使用 GIS 对强度分区进行基准点分组和重分类;最后,在加入修正模型后,建立最终开发强度分区模型。(2)开发强度分区模型动态修正机制为了防止因设计人员在规划编制中出现预测不准而导致模型因子分配的不适应性,必须在实际应用中完善和实施科学的动态管理和控制模式,如图 1所示。(a)修正前(b)修正后图 1实施过程中的动态修正3实践案例研究3.1福清市概况福清市地处福建省海峡西岸经济区中部枢纽,位于省会中心城市福州南翼,是全国重点侨乡,与平潭综合实验区隔海相望,南临兴化湾与莆田南日岛遥对,北与福州长乐、闽侯、永泰接壤,西与莆田市毗邻。陆域面积 1519 km2,海域面积 911 km2,如图 2 所示。图 2福清市区位分析图3.2福清市控规单元划分以社区和村庄边界为基础,结合土地利用功能、交通区类,72 个分区单元、244 个基本单元。其中,城市建设单元人口规模8 万人 12 万人,产城融合单元5 万人 10 万人,城镇发展单元和乡镇独立单元 3 万人 5 万人,生态保育和旅游休闲单元 0.5 万人 1万人,如图 3 所示。图 3分区单元划分示意图10福建建筑2023 年3.3开发强度分区模型建立3.3.1影响因子和修正因子3 3 1 1影响因子(1)交通因子通过提取线性交通因子(铁路、公路、主次支路等)和点状交通因子(高铁站、客运站、公交枢纽、港口码头等),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