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冯玉祥的泰山情缘_刘盼.pdf
下载文档

ID:2370354

大小:1.43MB

页数:3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1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冯玉祥 泰山 情缘 刘盼
177史韵文廊史韵文廊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曾于 1932 年和 1935 年两次“隐居”泰山,这与当时复杂的政治背景有着极大的关系。在此期间,他并没有因政治打击低沉消极,而是积极参与到抗日救国运动当中,积极营救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同时他不断学习,创作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诗歌。并且他为泰山在破除迷信、兴办教育等方面作出了较大贡献。在泰山的隐居生活,对其思想的转变有一定影响,促使其成为一名坚定的爱国民主志士。在冯玉祥传奇的军旅生涯中,在泰山的生活是一个重要节点。之前冯玉祥因为时代的局限性,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缺陷,从他发动北京政变、参与中原大战来看,其似乎是一个十足的政治家。之后,冯玉祥致力于抗日救国运动,将以前军阀间的恩恩怨怨暂且放下,一切以抗战为先,做了一系列救亡图存活动。那么,在泰山这段时间冯玉祥遭遇哪些事,又是哪些事使他的态度为之一改?这里在综合参考前人研究成果、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力图全面考探冯玉祥在泰山期间的隐居生活及重要活动,体察其思想心境的转变和对其日后行为的影响,以期抛砖引玉,就教于各方。“隐居”泰山“隐居”一词或许代表着“消极”“不得意”,也或许像陶渊明那样厌烦了官场生活,到田间寻觅一丝悠闲自在。但对于冯玉祥来说,隐居反而是“以退为进”。在泰山生活期间,他并没有怨天尤人、自怨自艾,而是积极作为,为抗日救国和发展泰山发挥自己的光和热。泰山读书生活。冯玉祥出身贫寒,自幼习武,九岁时,入私塾念书,然时间短暂,仅一年零三个月。尽管戎马一生,但其从未放弃读书机会,可以说他的一生与读书结下了不解之缘。周总理在庆贺冯玉祥 60 寿辰时说:“先生为读书,不仅泰山隐居时如此,即在治军作战之时,亦是手不释卷。在现在,更是好书不倦,永值得我们效法。”冯玉祥的一生中,在泰山隐居时的读书生活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冯玉祥的泰山情缘 刘盼178 史韵文廊冯玉祥读书兴趣广泛,从政治、经济到天文、地理,更甚于英语。他以“活到老,学到老”自勉。研究室的研究人员有七八个人,他们每周授课两到四次,每隔一两个星期就要举行座谈会,以研究当前的国内外形势。他经常邀请一些知名学者前来讲学,如陈豹隐讲解资本论、邓初民讲政治学概论、苏秉琦讲授中国史其中对冯玉祥授课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就是李达,他对冯玉祥世界观转变的影响最为深刻。求教李达。1932 年 6 月 20 日,冯玉祥与李达在泰山见面,这次李达为冯讲授的主要是辩证法和唯物论,同时带给冯不少书籍,如辩证法的唯物论反杜林论辩证唯物论入门等,以期达到讲学与自学相结合。李达注重讲课结合实际,耳濡目染之下为后来冯读书注重结合中国国情有着重要意义。冯日记里的“午后,在河边读马克思资本论基础一书,深感兴趣,今后需长期研究,潜心探讨,以求理论的深造”,以及“辩证唯物论是被压迫阶级的哲学,而观念论、唯心论都是压迫阶级的哲学,各有一套理论,相互矛盾、斗争。若要为劳苦大众谋幸福,求解放,非在理论上压倒唯心论的主张不可。今日我始深知革命理论之重要矣”。从他的日记中不难看出冯玉祥在学习唯物论时,已经开始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了。冯玉祥没有经过系统的教育,只是在长期的戎马生活中,积累了许多知识经验。他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读书繁杂,后来又接受了基督教的洗礼,但在他的思想中,中国传统道德理论还是占据主要地位。李达在讲授辩证法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候,穿插着爱国主义教育并强调人民大众在革命中的作用,这些大大影响了冯玉祥世界观的系统性转变。如“读左派幼稚病一书,批评极是,左倾固然不坏,但患过左的毛病也是不对的”。由此可见其已用辩证的方法思考问题了。在泰山期间,有人为了给冯玉祥祝寿,便送了两块刻有“佛”和“寿”的石头,冯在两个字下方各题了一句话,分别是:佛心慈善 但不能替人们谋福利保国家人欲得寿 须要为大多数人们牺牲生命由此可见冯在李达的影响下,已成为一名信仰唯物论的爱国者。诗歌创作。写作于 1940 年 5 月的诗歌我刻于泰山西溪大众桥畔的冯玉祥先生墓碑上,现录如下:我平民生 平民活不讲美 不要阔只求为民 只求为国奋斗不懈 守诚守拙此志不移 誓死抗倭尽心尽力 我写我说咬紧牙关 我便是我努力努力 一点不错这首诗以极质朴的语气,表达了冯一心只想为国家尽忠效力,努力奋斗抗击倭寇,显示了冯极高的爱国主义情怀。冯同时也勉励自己,要坚持本心不改,在面临危险的时候,坚持就是胜利。冯玉祥有“基督将军”“布衣将军”的称号。14 岁当兵,只读过一段时间书的冯玉祥也是个激情满怀的文学爱好者。戎马倥偬之际,在其创作高峰时期,竟写下 2000 多首诗,虽语言平实,但饶有趣味,朗朗上口。对于自己的诗作,他戏称自己的诗为“丘八诗”。冯玉祥也深知自己诗歌的特点,注定没有华丽的辞藻,却以最朴实的语言发出最想发出的声音。他与那些所谓的“高尚人士”不一样,不过分追求词句之精美隽永。所谓“丘八诗”,就是把“兵”字拆开,意为当兵之人所写之诗。在泰山隐居时期,冯玉祥在学习知识文化的同时,注重联系实际,在高呼抗日爱国的同时,也不忘体味民间疾苦,写了一些十分贴近生活的诗,如:山轿上泰山 坐山轿 好看风景好看庙一个安坐两个抬 三把椅子爬盘道爬盘道 真苦劳 慢慢紧紧总不到肩头皮带千斤重 汗流气喘心急跳一劳苦 一逍遥 抬的坐的皆同胞大名山 电车造 凡事都要用科学时间劳力为国用 一点一滴皆生效他认为白居易的诗之所以家喻户晓,口口相传,就在于白诗平易近人,通俗易懂。他并没有像李白那样歌颂恢宏盛世,而是反映最普通民众的生活,为民众作诗。因此,冯玉祥的“丘八诗”具有现实主义色彩,反映的就是当时中国存在的179史韵文廊最普遍的问题,他关心劳苦大众,通过诗歌直抒胸臆。造福泰山冯玉祥将军在泰山地区受到老百姓的热烈欢迎,不仅因为其具有高尚的爱国情操,还有其对泰山地区作出的重大贡献。破除封建迷信。在以前的社会,鬼神文化兴盛,若发生水灾或火灾之类的自然灾害,人们愿意到寺庙烧香拜佛祈求平安,不去实际解决问题。泰山一带居民尤为严重,一年四季香客成群结队,络绎不绝,有人为财源,有人为求子,有人为好收成冯玉祥在接受唯物主义教育后对这种迷信行为十分痛心。泰山整日烟雾缭绕、火光明灭,他便下定决心破除泰山地区的封建迷信。冯曾写道:“神鬼迷信不去,从脑子里永远存在着一种崇仰神灵的依赖性,信从天命论,而以为万事物由天定,自己无论有多大能力,亦难以胜天。因此一切皆不需要努力,苟且偷安。民族要复兴,必须铲除迷信。”一日他与普照寺住持到大雄宝殿观察香火,适逢泰山地区大旱,庄稼枯萎,山民喝水都成困难。他俩看到几百名山民正在祈雨,冯心情沉重,便向山民说:“你们所拜的菩萨由铜铁制作而成,并没有灵魂,你们想要拜菩萨只是对着一堆铜铁拜,起不了任何作用。但是问题还得解决,靠的是谁?靠的是我们大家一起齐心协力,脚踏实地地干事。如果天旱了,大家就一起打井灌溉庄稼;如果天涝了,大家就疏通河沟,兴修水利措施。”这番话可以很直观地看出冯玉祥的唯物主义思想。冯玉祥的这些话后来便转变为行动,他写了元宝铺测字摊进行宣传,逐步提升老百姓的思想文化水平,使泰山地区的封建迷信之风为之一改。兴办教育,传播科学。冯在实地调查后,认识到一个极为深刻的道理:如果不从基本的教育抓起,不宣扬科学知识,使人们从内心深处认识到他们以前的认知是封建的,那么这种愚昧是不可能破除的。于是冯玉祥派人调查泰山穷苦百姓子女的受教育情况,接着在王家庄、王外村、樱桃园等村庄建立起 15 座(一说 14 座)武训小学,冯任名誉校长,其夫人李德全为义务教员,聘请多名教师教授国语、算数、历史、体操、唱歌、图画等一系列教学内容。这些学校让八百多名穷苦百姓的子女都有机会上学,有机会接触到丰富多彩的世界。冯玉祥尤其重视妇女的教育。冯认为中国要发展,光靠男人是不行的,女人的力量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发展女性在抗日活动中的重要力量,就必须让她们从愚昧中苏醒。在妻子的帮助下,冯玉祥亲自做工作让穷苦人家的子女免费入学,还专门设立女子学校。他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女性数目庞大,是抵抗外国侵略、大力发展建设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与此同时冯玉祥不忘大力提倡“科学”,他认为旧中国之所以落后就是因为科学不进步。为此他在天外村建立起科学馆,把许多动植物标本放进去,使人们能够更真实地感受自然,走进自然,拥抱科学。从冯玉祥所做的努力来看,他的教育思想是先进的,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倡科学,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还注重男女平等。冯玉祥为泰山地区老百姓做的一系列实事,有感于长期军阀混战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这种灾难不仅仅是财力物力上的巨大消耗,更是民心的消沉低落。他清楚认识到只有得民心、发民力才能拯救这个国家。他为泰山老百姓破除迷信,兴办教育,就是为了使其开化,令其团结。对一个人应该辩证、历史、客观地评定。尽管冯玉祥开始时是一个强权军阀,但当国家和民族面临生存危机时,他毅然决然地放下权利的争斗,全心全意抗日救国。他寄身泰山、处江湖之远而忧其民,特别是在泰山隐居时,请教当地有名学者,学习辩证法和马克思主义,改变了自己曾经陈旧的封建的混杂的思想,成为一名坚定的民主进步爱国者。在自己的思想境界提升后帮助当地百姓破除迷信,同时帮助当地百姓解决问题:建造武训小学、引进优良农作物品种、铺路修桥等。可以说冯玉祥在泰山地区的隐居生活是其人生的重要节点,也是改变其世界观的重要转折点。(作者单位:延安大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