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级贫困县脱贫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_黄耿志.pdf
下载文档

ID:2369892

大小:48.53MB

页数:10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1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国家级 贫困县 脱贫 时空 特征 影响 因素 黄耿志
国家级贫困县脱贫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黄耿志1,2,柴力行1(1.中山大学 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中国广东 广州510006;2.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中国广东 珠海519000)摘要:贫困县的脱贫对促进区域平衡发展和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引入地理资本的理论视角,利用空间分析和有序Logit回归模型,揭示了20162020年脱贫攻坚时期中国国家级贫困县脱贫的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贫困县的脱贫集中发生在20172019年,在空间上呈现两种集聚特征:一是行政区集聚,即同一地级市范围内的县域脱贫时间相近;二是自然区集聚,即一个自然地理区范围内的县域脱贫时间相近。它们反映了贫困县脱贫与人文和自然地理因素之间的关系。贫困县脱贫受到区域人文和自然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包括地方生产力水平、农业发展基础、经济活力、在区域经济体系中的经济区位等经济地理资本,第二产业就业机会、居民储蓄存款、人口密度等社会地理资本以及平均坡度、平均降水量等生态地理资本。研究结果对促进贫困县持续发展、缩小相对贫困具有参考价值。关键词:贫困地理;贫困县;脱贫;地理资本;经济、社会与生态;扶贫政策;集中特困连片区中图分类号:F323.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462(2023)03-0162-10DOI:10.15957/ki.jjdl.2023.03.017The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overty Alleviationin State-level Poor Counties of ChinaHUANG Gengzhi1,2,CHAI Lixing1(1.School of Geography and Planning,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06,Guangdong,China;2.SouthernMarin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Guangdong Laboratory(Zhuhai),Zhuhai 519000,Guangdong,China)Abstract:Poverty alleviation in poverty-stricken counties is important for promoting even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common prosperity.Based on the geographical capital theory,this paper applied spatial analysis and ordered Logitregression models to explore the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and determinant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in state-level poorcounties during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period of 2016-2020.The key findings are as follows:Firstly,the distribution ofstate-level poor counties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gional pattern of highly concentrating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areasof China,and this regional concentration has the feature of spatially contiguous.Secondly,the poverty alleviation in poorcounties occurred primarily between 2017 and 2019.The process is characterized by two kinds of geographicalclustering:administrative-area-based clustering and natural-area-based clustering.Administrative clustering refers tocounties that are affiliated to the same prefecture-level city alleviate poverty at a similar time,while the natural-areaclustering refers to counties that are located in a natural geographical area alleviate poverty at a similar time.Suchclustering reflect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human and physical geographical factors.Thirdly,poverty alleviation in poor counties is influenced by both human and natural environmental factors,including theeconomic geographical capital such as local productivity level,agricultural development,economic vitality,and economiclocation in the regional economic system,the social geographical capital such as secondary industry employmentopportunities,resident savings deposits and population density,and the ecological geographical capital such as averageslope and average precipitation.The results have reference value for promo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reducingrelative poverty in poor counties.Keywords:geography of poverty;poor counties;poverty alleviation;geographical capital;economy-society-ecology;poverty alleviation policy;areas with concentrated extreme poverty收稿时间:2022-12-06;修回时间:2023-03-17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22007、41930646)作者简介:黄耿志(1986),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城镇化与社会地理。E-mail:第43卷第3期2023年3月经济地理ECONOMIC GEOGRAPHYVol.43,No.3Mar.,202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取得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城乡差距扩大、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成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区域不平衡发展的基本特征。为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促进区域平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实施了长期性的扶贫政策,通过划定贫困县并予以精准的帮扶措施,帮助贫困地区逐步摆脱贫困。在2015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 发布之后,2016年中国开始进入扶贫行动的攻坚阶段,最终于2020年11月实现了832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全部脱贫1。然而,这些贫困县的脱贫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呈现出明显的地理差异特点,即有些贫困县较早脱贫,有些贫困县较晚脱贫,由此提出的问题是:贫困县脱贫过程具有什么样的时空特征?贫困县脱贫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回答这些问题有助于理解贫困县的致贫因素,为下一阶段解决相对贫困问题提供理论基础。区域不平衡发展是地理学者长期关注的重要议题,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贫困问题,中国地理学者尤为关注。在1980年代,地理学者通过划分贫困地区类型,为 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提供了理论支撑2。进入新世纪后,特别是近10年以来,随着精准扶贫战略和脱贫攻坚政策的实施,对欠发达地区与贫困问题的研究迎来新的高潮,主要研究包括3个方面:第一,总结发展地理学的内涵、理论、方法与发展趋势,指出应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引,重点研究欠发达地区的可持续生计能力与区域绿色发展问题3。第二,围绕贫困测度、贫困特征、致贫因子开展了丰富的实证研究,提出了多维度贫困测度的理论和方法4,揭示了中国县域贫困和农村贫困的空间格局和分异特征5-6,从自然和社会经济环境的综合角度阐释了贫困的发生原因7。第三,随着2016年国家扶贫计划进入攻坚阶段,研究焦点转向如何减少贫困的问题。这些研究一方面关注扶贫的模式和地区差异,如总结产业扶贫、旅游扶贫模式8-9,分析精准扶贫方式的地区差异及影响因素10;另一方面关注典型地区的脱贫质量11。上述研究不断完善中国区域贫困地理的认识,为减贫和精准扶贫提供了依据,为研究欠发达地区的发展问题奠定了基础。近年来,在脱贫攻坚政策实施背景下,关于国家级贫困县如何实现脱贫的问题得到关注。例如,汪德根等以2018年实现脱贫的贫困县为样本,探究了脱贫力的空间格局和分异机制,分析了脱贫效果,但其研究样本仅限于当年已脱贫的154个贫困县,无法全面反映贫困县脱贫过程的差异性的时空性,限制了对贫困县脱贫原因的解释力12。从脱贫过程来看,由于发展基础和禀赋的差异,贫困县的贫困程度和脱贫难度不同,由此导致贫困县在脱贫过程中呈现出时序性和空间差异性。此外,一些研究探讨了政策等因素对贫困县的减贫作用13,但忽视了区域贫困受自然和人文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14,单一的视角难以全面解释脱贫的原因。鉴于此,本文以20162020年实现脱贫的国家级贫困县为研究对象,引入地理资本分析方法来探明贫困县脱贫的时空特征和影响因素,有助于完善脱贫攻坚政策实施下贫困县脱贫的区域差异和机制认识。1 理论基础地理资本的概念最初来自贫困家庭与周围地理环境关系的研究,即:在相同时间内,为什么较富裕地区的贫困家庭可以逐渐脱离贫困,而贫困地区的贫困家庭则依然保持较高的贫困水平?这个现象反映了贫困的区域性,说明贫困家庭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条件、公共服务设施水平等地理因素具有外部性,可能会影响到贫困家庭生计资本的投入与产出。Jalan等以中国农村地区为例,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借用经济学的“资本”概念,将贫困家庭所在区域具有的特性称为“地理资本”,并将贫困人口多且地理资本劣势的区域称为“空间贫困陷阱”15-16。空间贫困陷阱和地理资本是空间贫困研究的核心概念,此后相关研究集中在基于地理资本的空间贫困陷阱评估、贫困地图绘制以及空间贫困治理等问题17。国内近期的研究也已引入空间贫困理论来探究贫困现象的空间聚集、贫困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等18。地理资本反映了贫困家庭生活环境的地理特征具有对其未来发展产生外部性影响的资本意义。在中国传统理解中,资本通常指社会行为中能够借助或依赖的对象或者商业经营当中的起始本金。在西方经济学中,它是生产要素投入的一部分,是经济活动运行的初始生产资料,而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资本是指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其核心在于逐利性和增值性。可见,无论何种含义,资本都具有“凭借、利用、依赖”的特性,通过它可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