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使命型政党建设路径探索_欧阳广博.pdf
下载文档

ID:2369785

大小:1.37MB

页数:5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1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国家 治理 现代化 视域 使命 政党 建设 路径 探索 欧阳 广博
DOI:10.19299/ki.42-1837/C.2023.04.0062023年第4期 总第210期 政党建设 领导科学论坛THE FORUM OF LEADERSHIP SCIENCE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使命型政党建设路径探索欧阳广博摘要:国家治理现代化和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是彰显马克思主义政党使命与责任的显著特质,两者具有高度的内在逻辑一致性。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为国家治理现代化锚定前进方向,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确立目标指向,为国家治理现代化设定立场遵循。当前,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建设面临制度执行不力影响治理效能、价值多元消解社会共识、本领恐慌阻碍现代进程等三个方面的风险挑战。为加强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建设,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需从三个方面落实其路径选择:坚持以规范制度体系为保障;坚持以加强政党软实力为关键;坚持以推进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为根本。关键词:国家治理现代化;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挑战;路径基金项目:2022年云南财经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坚守人民立场的百年历程及经验研究”(2022YUFEYC093)。作者简介:欧阳广博,云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1)。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103(2023)04-0029-05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党根据当前社会发展需要主动对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进行改革,实现国家治理运行方式和治理方式的战略性调整,以政党的先进性引领和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转型。就此而言,建设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主动适应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政治保障和坚实基础。因此,以解决当前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切入点,提出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相关的现实路径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国家治理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建设的内生契合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党中央的权威领导与支持赋予国家治理现代化内生动力。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明晰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运行逻辑,是当前我国治理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所在。(一)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为国家治理现代化锚定前进方向纵观党的百年历程,党领导和推进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也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历程。中国共产党在实现其历史使命的过程中领导中国人民开展伟大革命,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成功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为现代化建设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1。当前,要推动我国制度体系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就要做好国家治理这个系统工程。加强和完善国家治理是世界上所有现代国家、地区共同的目标,由于民族特色、人民选择、地域特点的不同,不同国家、地区走向现代化的现实029路径和思想体系各不相同。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其现代化的实现形式必然在社会主义的逻辑框架下展开。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中国道路中,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以使命为导向,发挥其独特的社会整合、政策供给、效能转换和组织培育功能,确保国家治理现代化始终沿着我国制度体系前行。(二)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确立目标指向一个强固有力的无产阶级政党,一个富有使命责任感的政党,势必有符合人民和社会需要的发展愿景2,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必然肩负起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使命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当前,实现我国治理范式的现代化转型,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点和核心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对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勇于担当、对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自觉认定和对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坚毅笃行。纵观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历程不难发现,一个政党是否具有坚韧确切的现代化取向决定着其所在国家现代化运动的成败3。在西方多党制度下,政党的使命以政党利益为核心,缺乏长期理想,往往以“夺取执政权”和“维护执政权”为最大目标。与之截然不同的是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以强烈的使命意识引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确立远大目标,为实现民族国家所赋予的民族复兴使命提供基本遵循和坚实保障。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其发展进程是特殊和普遍的关联统一。就普遍性而言,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所解决的问题也是当前绝大多数国家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提出,既回答了关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激励着尚处于发展道路选择中的国家探索自己的治理道路,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西方国家关于当代治理困境的启迪。从这一角度来说,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领导的治理现代化道路,不啻丰富了自己的治理模式,谱写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国家治理范式,又为世界各国治理方式的创新发展贡献了新的智慧和新的方案。(三)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为国家治理现代化预设立场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是历史进步的真正动力,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4189作为肩负伟大使命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领导主体,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起就将“人民”镌刻在党旗上,与广大人民群众紧密相连,并在百年政治实践中始终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始终践行着人民至上的理念,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根本立场,充分反映了当代中国式“善治”的本质内蕴,准确把握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涵、特征与着力点,正确指引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前进方向。价值理念是其行动的先导,在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历程中,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必然要明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旨归5。毛泽东指出:“与人民利益适合的东西,我们要坚持下去,与人民利益矛盾的东西,我们要努力改掉,这样我们就能无敌于天下。”6210我国国家治理的主体是人民,国家治理的根基也是人民,只有在各个领域内形成更高程度和更大范围的共建共享理念,才能形成现代化意蕴上的国家治理和文明治理,可以说,党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是建立与完善能够维护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制度,这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坚持的价值导向,也是贯彻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现实表征和价值落点。二、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建设面临的风险挑战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总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具有重要的时代使命和历史地位,中国式现代化治理形态的发展依赖于中国共产党使命与责任功能的发挥。国家治理现代化的030提出虽然指明了国家社会的发展方向和价值追求,但也给使命型政党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我们在看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要清晰地认识到以马克思主义崇高使命为本的中国共产党所要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所要面对的挑战是严峻的,所要完成的任务是繁重的。在外部压力与内部主动选择的交互作用的结果下,建设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的现实挑战层见叠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制度执行不力影响治理效能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并将其作为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一项重要举措。党的制度建设取得何种成果,党的法规执行进展如何,影响着我国治理实践的收效。制度治党是使命型政党实现其执政目标与历史使命的关键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开启全面从严治党新征程,为党的制度建设作出顶层设计,谱写了中国共产党建设史上光辉灿烂的新时代党建华章。然而,“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执行不力,再好的制度都无法充分发挥其价值。当前,我国治理实践存在政令不畅、执行不力等问题,其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首先,制度运行环境是制度得以有效运行的关键前提,制度执行力的强弱受执行环境的制约。当前,少数干部制度意识薄弱,从而弱化制度的权威性。其次,制度的运作方式是提升制度执行力的前提。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制度落实既要重结果也要重过程,而当前部分党内法规制度未完全适应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需要,存在系统性、耦合性和实操性不强的问题,导致制度未能科学运行。再次,在制度执行的动态过程中,出现党内监督流于形式甚至抵制监督的现象。监督机制缺位必然导致党的制度执行力的弱化,自然也就削弱了制度的约束力。总的来说,制度若不能运用于实践中,就会削弱治理聚合力,阻碍治理效能的形成和提升,最终影响使命型政党建设的效度与信度。(二)价值多元消解社会共识共识的缺失是大多数国家由传统治理向现代治理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与障碍。社会共识是社会成员对社会价值观念和政治准则的一种认同状态,社会共识的缺失不利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竞争、利益多元等因素不断发展,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碰撞与博弈,给我国意识形态工作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加之国家治理现代化新样态的实践运行方式仍处于探索状态,意识形态建设与社会价值多元发展缺乏协同机制,阻碍着共识的形成发展。因此,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少数党员同志面临着良莠不齐的西方文化思潮、价值观念的渗透,逐渐对政治信仰、对党的事业、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动摇,致使使命与责任意识淡化,最终弱化社会共识。“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434若对信仰问题听之任之,不自觉防范和纠正不正之风和种种偏见,就会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与价值根基,从而影响使命型政党建设,最终危及党的执政地位。(三)本领恐慌阻碍现代化进程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所承担的历史任务越来越重,所肩负的历史责任越来越大。对于承担伟大使命的政党来说,彰显其时代性与先进性,以党的建设提升国家治理水平,是使命型政党肩负起职责使命的根本保障。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赓续绵延,既是理论问题,也是现实问题。多元治理主体通过采取多样性的管理方式和灵活性的运作机制,在利益表达、利益综合、服务社会等方面功能发挥上对政党整合、服务和引领功能的发挥形成新的挑战,客观上要求政党提升执政能力。此外,信息技术的不断演进促进了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使得任何一个国家在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现代治理方式的革新性影响。当今,在信息技术方面占优势的国家必然在世界范围内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要成为现代化强国就必须“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7。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在转化为治理能力的过程中,若受制于传统的治理思维方式,则会成效不显甚至导致现代化进程滞缓,其反映的正是少数干部存在的本领恐031慌现象。比如,在纷繁复杂的形势变化面前,耳不聪、目不明,看不清发展趋势,察不出蕴藏其中的机遇和挑战;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找不到有效管用的好思路好办法;面对信息化不断发展,不懂网络规律、走不好网上群众路线、管不好网络阵地,被网络舆论牵着鼻子走,等等8。信息社会背景下,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程度取决于领导主体自身能力的现代化,而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的迟延,也会影响政党使命与责任的发挥。三、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建设的路径选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9。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在经历了从自发到自觉的行动逻辑和演进趋势后对治国理政新运行态势发展的责任担当。在新的历史方位下,面对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使命型政党的建设实现了国家治理现代化质的转向。因此,我们可以从制度、思想和能力三个方面探索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建设的路径选择。(一)坚持以规范制度体系为保障,构建国家治理高效运转的制度依托党领导下的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遵循着从结构性依赖到制度性认同的发展逻辑,这意味着党在推动治理现代化高效发展的同时,又要结合具体场域完善使命型政党制度。当前,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需要执政党遵循治理制度,以完成现代化的角色转型和调适,进而彰显党的“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