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有企业股权投资业务内部控制优化探讨_陈娜.pdf
下载文档

ID:2369659

大小:1.05MB

页数:3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1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国有企业 股权 投资 业务 内部 控制 优化 探讨 陈娜
1919投资与创业Invest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Apr.2023Vol.34,No.72023 年 4 月第 34 卷第 7 期国有企业股权投资业务内部控制优化探讨陈 娜(台州市国有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浙江 台州 318000)摘 要:2015 年 8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 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拉开了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序幕。而股权投资业务在为国有企业业务拓展以及规模壮大提供了有效途径的同时还带来了一定的潜在风险因素。为强化对股权投资业务的管理,多数国有企业制定了一系列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在实践中,部分国有企业因股权投资业务的内部控制管控有效性不足而产生了投资风险。基于此,本文首先研究国有企业股权投资业务内部控制的意义,剖析当前国有企业股权投资业务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针对问题提出一些较为具体的优化策略,希望能够为国有企业强化股权投资管控、防范投资风险提供新思路。关键词:股权投资业务;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使得其股权投资业务日益增多。股权投资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具有风险和收益并存的两面性特点,因此,国有企业在实务中需要采取一定的管控措施对风险因素进行约束以提升收益水平。内部控制机制作为强化管控、防范风险的主要途径和方法,也被广泛应用于国有企业股权投资管理工作中,而内部控制机制的健全与否也成为国有企业股权投资业务管控是否有效的决定性因素。一、股权投资业务及内部控制基础理论简述股权投资主要是指企业为分散经营风险、获取经营收益,持有某一企业的股份或者投资于某一企业,以实现对被投资实体的控制,进而对其实施重大影响,最终达到企业跨领域发展、拓展业务覆盖区域或提高市场占有率等目的。股权投资按投资期限的长短可分为长期股权投资、短期股权投资,也可根据投资目的的不同分为产业投资、固定资产股权投资、创业投资以及财务性股权投资等。股权投资一般具有目的性、投资期限长且流动性差、风险大以及收益不稳定等特征。内部控制主要是企业为了确保经营效率和合法合规、资产完整、财务数据信息真实准确,在内部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制度、措施和流程1。二、研究国有企业股权投资业务内部控制的意义研究国有企业股权投资业务内部控制具有特殊意义,具体分析如下。一是国有企业股权投资相比单一的债权投资,业务环节较多且业务流程更长,整个投资业务的管控难度较大,因此,在实务中需要健全内部控制机制,以此有效防控潜在的各种风险因素。二是产权制度的特殊性以及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的“预算软约束”效应使得国有企业在运营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扩大债务融资进行过度投资或者非效率投资的现象,而完善股权投资业务的内部控制,可帮助国有企业有效利用一些内部牵制和约束机制来对投资行为产生必要约束,从而规避过度投资与非效率投资问题。三是可以有效防止国有企业在股权投资业务中出现“内部人控制”问题。内部控制的整个内部牵制、监督机制可以有效防止“内部人控制”问题,具体到股权投资业务,就是可以利用内部控制的集体决策以及联签等制度提升大额股权投资业务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最终防止股权投资风险的发生1。三、当前国有企业股权投资业务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股权投资的计划性不足科学合理的投资计划不仅能够为企业带来稳定的收益,同时还能够与企业总体的运营管理相匹配,与企业发展形成有效合力。在实务中,部分国有企业存在股权投资计划性不足,投资规模与国有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不匹配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制订股权投资计划时,没有充分考虑国有20投资金融企业一定时期内的战略规划、目前的经营主业情况以及所拥有的资源情况,导致投资计划和规模在一定程度上超出自身的实际运营能力,不仅容易造成投资计划落空,也容易因此产生经营危机。二是在制订股权投资计划时,缺乏对国有企业财务状况的综合考量。良好的财务状况是投资计划落地的重要保障,在制订投资计划时若缺乏对财务状况的关注,那么后期在实施股权投资计划时,可能会出现资金周转不畅、负债规模过高等财务风险2。(二)股权投资前基础资料收集不足在股权投资业务开展之前,应对拟投资项目进行充分调研和可行性论证,并从财务角度对投资后的财务状况进行科学预测是确保投资效率、控制投资风险的必要前提,但是在实务中,部分国有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前此方面工作开展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对拟投资项目进行调研和可行性论证时不够深入且缺乏体系性,再加上对宏观经济和市场的预判准确性不足,使得企业股权投资所涉及的项目领域跨度较大,没有与企业形成良好的关联性,难以有效整合资源。二是财务预测的科学性有限。科学合理的财务预测能够从收入、成本、利润的角度论证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进而为投资项目的确立提供有效支撑。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国有企业的财务预测是以理想状态下能够影响投资项目的财务因素为主体所建立的线性预测模型,较少考虑现金流、货币时间价值以及内外部环境等因素,因此财务预测可能偏离实际,难以对投资项目形成科学的财务预测支持。(三)股权投资决策质量不高股权投资决策一般都属于国有企业重大经营活动或者战略发展方向的加强或者调整,因此整个投资持续期较长,一旦投资决策出现问题,国有企业将会面临一些潜在风险,经营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也会受到影响。在实务中,部分国有企业的股权投资决策存在质量不高、潜在风险因素较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第一,部分管理人员是以个人意愿或者相关管理机构的指导来进行决策,未充分结合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对投资决策项目的可行性与效益性进行全面分析,较容易出现决策失误;第二,部分国有企业在进行股权投资决策时对投资风险缺乏必要的分析和处置方法,投资风险可能处于管控不足的状态,使得企业存在遭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四)股权投资业务的动态监督缺位股权投资业务在开始后,国有企业应当根据风险控制制度以及收益需求,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督,进而确保投资业务的效益。从实务来看,当前部分国有企业在对股权投资业务进行监督时缺乏动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一是没有针对单项股权投资业务设计相应的关键业绩指标评价机制,未根据投资周期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股权投资业务所涉及的部门和人员进行动态化考评,导致未能及时发现股权投资业务在开展、执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予以修正;二是没有对股权投资业务设定专人跟踪管理机制,未及时对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等相关运营管理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未跟踪和评估投资项目的预期收益情况,致使投资计划与实际执行之间存在偏差,出现资源浪费以及投资损失等情况3。(五)缺乏股权投资业务后评价及退出机制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建立健全完善的股权投资业务后,评价及退出机制不仅能够改善其投资策略、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同时还能为国有企业提供合理投资的参考依据,减少风险因素以及因此而带来的经济损失。从实践来看,当前部分国有企业在股权投资后评价环节存在重视度不足、缺乏健全的评价体系和组织保障、投资后评价所需资料收集难度较大、所需专业人员配置不足等问题,同时尚未形成标准、科学的投资退出评估和审批制度及流程,使得部分国有企业在所投项目风险较高时无法及时采取科学、合理的应对策略4。四、优化国有企业股权投资业务内部控制的策略国有企业在股权投资业务管控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使得企业的股权投资业务潜在风险因素较多,投资效率不高,因此,对相关内部控制机制进行优化非常必要。本文在此重点围绕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以及股权投资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对国有企业股权投资业务内部控制提出如下优化策略。(一)以实际运营状况为导向优化股权投资计划结合实际运营状况制订股权投资计划是国有企业提升投资效率、控制投资风险的前提和基础。一项股权投资项目通常会涉及战略、资源、资金等多方面的因素,因此,国有企业在制订和优化投资计划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一是股权投资计划应当以国有企业的战略发展为总体导向,以国有企业所拥有的社会资源、人力资源、财力资源为基础,确保投资21投资金融计划能够服务于战略发展,并能够充分运用企业所拥有的资源。二是在制订股权投资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国有企业当前的现金流、负债规模以及资金周转等具体财务情况,以投资计划所需资金为目标,综合考虑净现金流实现情况,并辅以融资需求,提前制订出较为合理的资金预算计划,然后根据资金预算情况对投资计划予以事前约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投资风险的有效防范。(二)进一步细化股权投资前的基础资料收集工作要细化股权投资前的调研、可行性论证以及财务预测工作,具体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一是在确立股权投资项目之前,不仅要对投资对象的生产经营情况、财务状况等进行全面、详细地了解和掌握,还应当分析股权投资项目与国有企业的业务领域及资源的关联性,确保所投项目对企业的资源整合以及战略发展有促进作用,且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二是要对财务预测工作进行细化。在进行财务预测时,不单单要考虑与投资项目之间具有线性影响的财务因素,同时还需要将现金流的货币时间价值、内部环境因素以及外部市场因素等纳入财务预测内容,建立更为切合实际的财务预测模型,从而确保利用该模型所预测的投资项目收入、成本以及利润等财务数据能够更加切合实际,以便为后续的投资决策工作提供精准的财务数据支撑。(三)提升股权投资业务决策质量以及风险管控能力投资决策质量以及投资风险防控效果是决定投资业务成败的关键要素。在国有企业股权投资业务内部控制实践中,提升投资决策质量并强化投资风险防控,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在企业内部确立清晰明确的股权投资决策程序,即每一项股权投资业务都应当严格执行“提出投资方案-估计方案相关的现金流量-选取并计算投资方案的评价指标-进行数据分析并开展投资评审-采用集体决策或者联签的形式进行投资决策”的程序,以此强化投资决策的内部牵制作用,防止决策的主观性和不合理性。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股权投资决策评价指标体系,将净现值作为国有企业股权投资测算和评价的重要指标,综合考虑现值指数、内含报酬率等其他评价指标。三是在树立较强风险意识的前提下,综合运用敏感性分析法、决策树法以及情景分析法等对国有企业股权投资业务风险进行充分衡量和评估,并将其作为国有企业对投资风险承受度的评价标准,在提升投资决策科学性的同时,增强企业防控投资风险的能力5。(四)建立和健全股权投资业务的动态监督机制要形成对股权投资业务的动态监督,国有企业可把收入、成本、利润、净现值等作为关键绩效考评指标,设定专人跟踪管理,以投资后每年的现金流完成情况计算净现值,并与投资决策时的预计净现值指标进行比较,及时分析偏差并采取相应的策略。(五)形成完善的股权投资业务后评价及退出机制建立健全国有企业股权投资业务的投资后评价及退出机制,实质上就是优化其股权投资业务投资后管理的过程。要建立股权投资业务后评价机制,关键在于国有企业应当为投资后评价工作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以及较强的组织机构保障。适时的投资退出可以降低国有企业股权投资损失,还可以降低投资风险,因此,投资退出机制建立的核心在于科学确定退出的时间。在实务中建议国有企业建立启动退出机制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这些指标应与内部审计评价、股权投资收益及损失情况等密切相关,并设立与之对应的退出审批管控制度,确保投资退出适时、科学。五、结语股权投资业务事关国有企业的战略发展、生产运营持续稳定性以及资产保值增值,因此,国有企业必须从多角度对整个股权投资工作进行管控,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这也是多数国有企业建立内部控制体系的主要目的之一。本文围绕股权投资业务实践,从多方面提出国有企业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机制的策略,希望能够对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水平的提升有所帮助。参考文献1 杨小平.X国有企业股权投资业务内部控制优化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22:23-62.2 彭齐武.风险管理导向下的国有企业集团投资业务内部控制分析与研究 J.天津经济,2022(8):46-51.3 李秋霞.HG 集团股权投资内部控制优化研究 D.秦皇岛:燕山大学,2021:17-53.4 苏火姬.L 国有集团股权投资管理研究 D.南昌:江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