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中印战争——另一种文明交流史_廖波.pdf
下载文档

ID:2369567

大小:1.66MB

页数:14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1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古代 战争 另一种 文明 交流 廖波
116姜景奎专栏古代中印战争另一种文明交流史廖波摘要:传统观点认为中印古代文明交流是和平的交往,但事实上中印两大文明板块间在古代也发生过战争。文忠攻罽宾是史书记载的中印文明板块间的第一场战争。汉代琉璃传入中国,罽宾起到了关键作用。而且精美的琉璃器物通常是作为“贡品”敬献的,这和汉武帝时期罽宾被汉朝羁縻有着直接的关系。大月氏和汉朝之间也有过战争,大月氏对佛教传入中国起到了重要作用。关于贵霜帝国的创建者,有“大夏说”和“大月氏说”两种说法,其中“大月氏说”更合理。大月氏建立了贵霜帝国,把中华文明的元素也融入了印度。唐朝的王玄策四使天竺、擒阿罗那顺,极大地促进了中印文明交流。王玄策能建功异域,一方面是由于当时大唐的政治军事影响力,但也和他出色的意志品质以及杰出的外交、军事能力有关。吐蕃王朝鼎盛时期,赤松德赞曾征伐天竺,一度占领恒河北岸,推动了藏地佛教的兴盛。中印文明板块间的战争还包括蒙古西征时期对印度河流域的入侵。而唐代唐蕃双方关于勃律的争夺应该算作中华文明板块的内部冲突。古代中印战争,其往往起到了扫清两大文明板块交流的政治和地理障碍的作用,使得东西交通更加便利,官方及民间的往来更加通畅,从而大大促进了文明的交流。关键词:中印战争;罽宾;赤松德赞;王玄策;贵霜收稿日期:2023-01-02作者简介:廖波(1974-),信息工程大学洛阳校区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印度文学与文化、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国和印度古代文明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对两个国家乃至人类文明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传统观点认为,中印两国古代的交往基本是和平的交往,“在几千年的悠长岁月中,我们两国人民只有和平友好的文化交流、外交往还和经济来往,而从未有过战争。这是人类历史上极其罕见的事情,也是我们两国人民值得骄傲的事情。”但事实上,中印古代文明的交流,和平友好固然是主流,但也不乏冲突乃至战争。和平与非和平的交流共同构成了中印古代文明交流的图景。本文主要探讨 季羡林: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序),季羡林文集(第四卷),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164 页。南亚东南亚研究2023 年第 1 期,第 116128 页。DOI:10.13848/ki.dnynybjb.2023.01.002117古代中印战争另一种文明交流史中印古代的非和平交流。这里首先需要大致厘定一个概念,即古代中印文明交流的地理空间。之所以说“大致厘定”是因为,古代的国家和边界的概念和今天有很大差异,且历史上随着王朝更替,中印两国的历史版图经常变化,所以“精确的厘定”既不可能,也无必要。尤其是印度,古代甚至从未完全统一过。通常学界提到“古代中印交流”的时候,这里的“中印”是指中华和印度两个文明板块而不是两个国家。那么中华和印度文明板块具体应该涵盖哪些区域呢?中华文明板块相对比较好确定,因为古代中国有相对明确的历史疆域,其大致与古代中华文明板块相对应,其“是以中国自成一体的地理空间为基础,以继承和联系着的各内地王朝及少数民族国家的疆域为主体”,包括“大漠游牧文明板块”“泛中原农耕文明板块”“东北渔猎耕牧文明板块”“雪域牧耕文明板块”以及“海上文明板块”。而古代印度文明板块则主要包括古代印度文明孕育、发展并持续繁荣的主要地理区域,具体包括印度河流域、恒河流域、德干高原、南印度以及南亚次大陆其他一些区域。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古代中亚的部分地区曾长期受印度文化影响,甚至在孔雀、贵霜王朝等时期也曾是印度主体王朝疆域的一部分,因此在伊斯兰化以前(即十世纪以前)被视为印度文明板块的一部分是没有问题的。本文探讨的古代战争即指古代这两大文明板块之间发生过的战争。一、文忠攻罽宾战争是一种集体、集团、组织、派别、国家、政府互相使用暴力、攻击、杀戮等行为,是敌对双方为了达到一定的政治、经济、领土等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战斗。在文明板块这个层面,战争是一种国家或政治集团间的行为。所以,在中印文明板块尚未有国家和政治集团的接触和交流以前,也就谈不上有战争。尽管中印民间交流的历史更加悠久,但官方的交流始自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汉武帝时期,通过一系列的战争,汉朝终于打通了通往西域、中亚乃至印度的交通。公元前 59 年,汉朝成立了西域都护府,其控制范围在鼎盛时期包括费尔干纳盆地的大宛国,这样汉朝的势力范围就与印度河流域与中亚地区的属于印度文明板块的罽宾、贵霜等国接壤,中国与印度文明板块的国家间交流于是大大增加了。武帝时期,汉朝经营西域及展开丝绸之路外交的主要目的是“制匈奴,重九译,致殊俗,广地万里,使威德偏于四海”,其中“制匈奴”是首要目标。因此,汉朝在处理与丝绸之路邻国的关系时,特别注重安全和军事因素。此时的印度正处于孔雀王朝覆灭后的分裂时期,大月氏虽已迁徙 秦树才、马亚娜:疆域、历史疆域与中国历史空间范围讨论的反思与辨析,思想战线,2021年第 1 期,第 133 页。于逢春:构筑中国疆域的文明板块类型及其统合模式序说,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 年第 3 期,第 10 页。余太山:两汉魏晋南北朝与西域关系史研究,商务印书馆 2011 年版,第 73 页。118到中亚地区,建立了贵霜王朝,但尚未开始大举征服印度河流域。此时印度河流域西北部地区最有影响力的国家就是罽宾国。汉书 西域列传记载,罽宾国“户口胜兵多,大国也”。汉代罽宾国的具体位置“应以乾陀罗、呾叉始罗为中心,其势力范围一度包括喀布尔河上游地区和斯瓦特河(Swat)流域”。汉书记载,汉武帝时期中国与罽宾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但是罽宾国自恃离汉朝“绝远”,多次“剽杀”汉使。后来汉使文忠联合“容屈”王子阴末赴“攻罽宾,杀其王”。汉书中的相关记述如下:自汉武帝始通罽宾,自以绝远,汉兵不能至,其王乌头劳数剽杀汉使。乌头劳死,子代立,遣使奉献。汉使关都尉文忠送其使。王复欲害忠,忠觉之,乃与容屈王子阴末赴共合谋,攻罽宾,杀其王,立阴末赴为罽宾王,授印绶。后军侯赵德使罽宾,与阴末赴相失,阴末赴锁琅当德,杀副已下七十余人,遣使者上书谢。汉元帝以绝域不录,放其使者于县度,绝而不通。这就是中国史书记载的古代中印文明板块国家间的第一次战争。其中的主角罽宾国,在历史上颇为神秘,其控制的范围包括犍陀罗、呾叉始罗这样一些古代印度文明的核心区域,是个极重要的古国。但是中外史书中对其的记载却非常少,相对详细一些的就是 汉书西域列传,但对其来龙去脉却也是语焉不详。薛克翘认为“罽宾是一个历史遗留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具体指向不同”。在西汉时期,罽宾国先是印度的希腊化国家后为塞种人征服,而在唐朝,张毅考证罽宾国即迦毕试国(Kapis)。而唐以后,罽宾国在中国的正史中就基本消失了。汉朝对罽宾国的攻伐,主要目的是惩罚敌对势力,维护汉帝国在西域乃至中亚地区的控制权、“断匈奴右臂”,但从文明交流的角度看,其政治及安全的意义是暂时的,但对经济文化的促进作用却是重大而持久的。文忠立阴末赴为罽宾王后,“授印绶”,这样一来罽宾就正式成为了汉朝的藩属国,和汉朝可以正式开展“朝贡”“通市”等政治经济交流活动。根据汉书的记载,罽宾物产十分丰富:罽宾地平,温和,有苜蓿、杂草、奇木、檀、槐、梓、竹、漆。种五谷、蒲陶诸果,粪治园田。地下湿,生稻,冬食生菜。其民巧,雕文刻镂,治宫室,织罽,刺文绣,好酒食。有金、银、铜、锡,以为器。市列。以金银为钱,文为骑马,幕为人面。出封牛、水牛、象、大狗、沐猴、孔爵、珠玑、珊瑚、虏魄、璧 汉书(卷六十一),中华书局 1959 年版,第 2690 页。余太山:两汉魏晋南北朝与西域关系史研究,商务印书馆 2011 年版,第 217 页。汉书(卷九十六上),中华书局 1959 年版,第 3885-3886 页。薛克翘:慧超所记阿富汗诸地考,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 年 8 月,第 32 页。(唐)慧超著,张毅笺释:往五天竺国传笺释,中华书局 1995 年版,第 88 页。119古代中印战争另一种文明交流史流离。它畜与诸国同。罽宾成为汉朝的藩属国之后,和汉朝的朝贡以及贸易行为也便利起来了,大大促进了中印两个文明之间的物质交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琉璃的传入和罽宾有着重要的关系。中国生产琉璃的历史非常悠久,但汉以前中国的琉璃主要为铅钡玻璃,这种玻璃“化学稳定性差、璧薄,在一般条件下不易保存”,且生产成本高,无法和瓷器竞争,因而难以走入寻常百姓家。而古代玻璃的制作技术以地中海地区最为高超,早期以希腊为代表,后来以罗马为代表。随着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琉璃的制造技术也传到了印度,尤其是罽宾国,其前身就是亚历山大帝国留下的希腊化王国,因此其琉璃的制造技术非常先进。汉书记载罽宾产“壁琉璃”,“壁琉璃”就是琉璃,这也是中国史书中关于国外琉璃最早的记录之一。此外,据三辅黄图卷三“未央宫”条记载,武帝宠臣董偃以“紫琉璃”为帐,“以玉晶为盘”,“玉晶,千涂国所供,武帝以此赐偃”。这里的“千涂国”就是犍陀罗,汉武帝时期为罽宾国所属。而这里的“玉晶”实际上就是指高透光度的玻璃,三辅黄图记述董偃“贮冰于膝前,玉晶与冰同洁侍者谓冰无盘必融湿席,乃拂玉盘坠,冰玉俱碎”。三辅黄图的记载再次表明,汉武帝时期,罽宾对汉朝已经开始朝贡,同时贡品中已经有制作精良的玻璃制品。因此,汉代琉璃制品大量输入中国的过程中,罽宾起到了关键作用,而且精美的琉璃器物通常是作为“贡品”敬献的,这和汉武帝时期罽宾被汉朝羁縻有着直接的关系。二、月氏西迁与班超败贵霜到了汉元帝时期,汉王朝因为罽宾“绝域不录”且再度杀害汉使,遂“绝而不通”。此后,罽宾在中国的史书中一度消失了,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贵霜帝国的崛起。贵霜帝国的创立者是邱就却(Kujula Kadphises),公元 60 年左右他南下占领了犍陀罗(Gandhara)和呾叉始罗(Taxila),贵霜帝国于是成立。犍陀罗和呾叉始罗都是罽宾国统治的核心区域,贵霜帝国征服这一地区也意味着罽宾国的灭亡。关于贵霜帝国的建立者,学界有“大夏说”和“大月氏说”两种观点,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汉书 西域传和后汉书 西域传关于大月氏和大夏描述的差异引起的:大夏本无大君长,城邑往往置小长,民弱畏战,故月氏徙来,皆臣畜之,共 汉书(第九十六卷),中华书局 1959 年版,第 3885 页。安家瑶:中国的早期玻璃器皿,考古学报,1984 年第 4 期,第 435 页。同上。千福熹:中国古代玻璃技术发展史,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6 年版,第 75-76 页。佚名撰,何清谷校注:三辅黄图校注,中华书局 2021 年版,第 156 页。同上。余太山:贵霜史研究,商务印书馆 2015 年版,第 2 页。120禀汉使者。有五翖侯:一曰休密翖侯,治和墨城,去都护二千八百四十一里,去阳关七千八百二里;二曰双靡翖侯,治双靡城,去都护三千七百四十一里,去阳关七千七百八十二里;三曰贵霜翖侯,治护澡城,去都护五千九百四十里,去阳关七千九百八十二里,四曰肸顿翖侯,治薄茅城,去都护五千九百六十二里,去阳关八千二百二里;五曰离附翖侯,治高附城,去都护六千四十一里,去阳关九千二百八十三里。凡五翖侯,皆属大月氏。(汉书 西域传)大 月 氏 国,居 蓝 氏 城,西 接 安 息,四 十 九 日 行,东 去 长 史 所 居六千五百三十七里,去洛阳万六千三百七十里。户十万,口四十万,胜兵十余万人。初,月氏为匈奴所灭,遂迁于大夏,分其国为休密、双靡、贵霜、肹顿、都密,凡五部翖侯。后百余岁,贵霜翖侯丘就却攻灭四翖侯,自立为王,国号贵霜。侵安息。取高附地。又灭濮达、罽宾,悉有其国。丘就却年八十余死,子阎膏珍代为王。复灭天竺,置将一人监领之。月氏自此之后,最为富盛,诸国称之,皆曰贵霜王。汉本其故号,言大月氏云。(后汉书 西域传)汉书 与 后汉书 西域传的描述大体相似,但关于贵霜帝国的创建者,汉书的描写却容易产生歧义。尤其是第二句“有五翖侯,一曰”这句话没有给出明确的主语,到底谁“有五翖侯”?既可以理解为大夏有“五翖侯”,也可以理解为大月氏有“五翖侯”。余太山等学者认为,“贵霜王朝之前身为原大夏国的贵霜翖侯,则贵霜人可溯源于大夏。”杨福学等学者梳理了各种史料,认为“凡此种种,可以构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