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系强度、感知价值对农村居民主动亲环境行为的影响研究_滕玉华.pdf
下载文档

ID:2369550

大小:2.30MB

页数:9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1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关系 强度 感知 价值 农村居民 主动 环境 行为 影响 研究 滕玉华
2023年第04期新疆农垦经济XINJIANG STATE FARMS ECONOMY关系强度、感知价值对农村居民主动亲环境行为的影响研究1滕玉华1邹阳2刘长进(1江西师范大学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2;2南昌航空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63)摘要:引导农村居民主动实施亲环境行为对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至关重要。文章基于“刺激反应行为”理论,将关系强度、感知价值纳入分析框架,采用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农村居民实地调研数据,探究关系强度、感知价值对农村居民主动亲环境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关系强度和感知价值有利于促进农村居民主动实施亲环境行为;感知生态价值和感知社会价值在关系强度对农村居民主动亲环境行为的影响过程中发挥正向中介作用。据此,政府应多措并举提升农村居民之间的关系强度,营造关系紧密、互动频繁的社会氛围,增强农村居民对主动实施亲环境行为的感知价值,引导农村居民主动践行亲环境行为。关键词:关系强度;感知价值;农村居民;主动亲环境行为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7206403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71864018);江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1GL41D);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GL21132)。作者简介滕玉华(1975-),女,湖北武汉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生态管理和国际技术扩散;邹阳(2000-),男,江西抚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行为;通讯作者:刘长进(1975-),男,湖北潜江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环境行为和投资效率。一、引言引导居民实施亲环境行为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路径。相较于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在亲环境行为实施情况上要表现得更差1。可见,引导居民开展亲环境行为的重点对象是农村居民。“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12025年)提出“把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向往进一步转化为行动自觉”。农村居民是公民的组成部分,是参与环境保护的重要主体。因此,有效引导农村居民自觉主动践行亲环境行为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农村居民作为一个“社会人”,关系强度等社会因素会影响农村居民的亲环境行为2。另一方面,农村居民也是一个“经济人”,内在的感知价值会影响其亲环境行为决策3。为有效引导农村居民主动实施亲环境行为,有必要分析关系强度、感知价值对农村居民主动亲环境行为的影响机制,这对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宜居美丽乡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有居民亲环境行为的研究颇丰,主要集中在四方面:一是居民主动亲环境行为的概念。学者们引用格式:滕玉华,邹阳,刘长进.关系强度、感知价值对农村居民主动亲环境行为的影响研究J.新疆农垦经济,2023(04):84-92.84XINJIANG STATE FARMS ECONOMY2023年第04期生态经济对居民主动亲环境行为的概念尚未形成统一共识。芦慧等4将居民内源(主动)亲环境行为界定为个体受到内在动机的驱动,出于自愿、自觉或积极响应主流价值观等目的而主动实施亲环境行为。滕玉华等5认为农村居民生活自愿(主动)亲环境行为是指农村居民出于对环保制度规范的认可,主动遵循环保规范,在生活中自觉地实施亲环境行为。二是居民内源(主动)亲环境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已有居民内源(主动)亲环境行为影响因素研究主要集中在动机和情感。芦慧等4指出自利性环保动机有助于居民内源(主动)亲环境行为。岳婷等6研究发现个体情感因素影响居民自愿减碳行为。三是关系强度、感知价值对居民亲环境行为影响的研究。尹建华和石少卿7将关系强度分为“强关系”和“弱关系”,从社会互动视角探究关系强度对城市家庭节能行为的影响。张婷等3发现感知价值能促进游客积极践行环境责任行为。四是居民亲环境行为城乡差异的研究。有学者发现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的亲环境行为存在差异,杨奎臣和胡鹏辉1发现城市居民的环境行为实施情况要优于农村居民。蒋婷婷8认为城市居民相较于农村居民,更愿意实施亲环境行为。已有研究为本文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撑,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一是现有关于居民亲环境行为的研究,忽视了亲环境行为的主动性问题,研究居民内源(主动)亲环境行为的文献少见。二是现有研究主要从动机和情感的角度考察居民内源(主动)亲环境行为,探讨关系强度对居民内源(主动)亲环境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将感知价值纳入分析框架的研究还很缺乏。三是已有居民内源(主动)亲环境行为的研究大多基于城市居民,鲜有文献以农村居民为研究对象。为此,本文基于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农村居民的调研数据,探究关系强度、感知价值对农村居民主动亲环境行为的影响机制,以期为有效引导农村居民主动践行亲环境行为提供参考。二、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借鉴芦慧等4的研究,将农村居民主动亲环境行为界定为农村居民在内在动机的驱动下,主动实施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行为。“刺激反应行为”理论认为,外部刺激通过引起个体心理的变化,进而影响其行为反应。已有研究证实刺激因素和心理因素会对农村居民亲环境行为产生影响5。课题组通过对农村居民的实地调研也发现,关系强度和感知价值会影响农村居民主动亲环境行为。具体而言,农村居民是“社会人”,在农村“差序格局”的关系型社会中,关系强度等外部刺激因素会对农村居民的主动亲环境行为产生影响。另外,农村居民作为理性“经济人”,其亲环境行为实施取决于农村居民对该行为的感知价值与成本的对比,农村居民内在的感知价值会影响其主动亲环境行为9。因此,本文基于“刺激反应行为”理论,将农村居民主动亲环境行为视作一个“关系强度感知价值农村居民主动亲环境行为”的过程,并提出如下研究假说。关系强度是从情感强度、信任程度及互惠关系等方面描绘个体之间互动的紧密程度10。社会互动理论认为,社会中的个体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的,关系强度作为衡量社会关系的重要维度,会对个体行为产生影响。已有研究也证实关系强度会影响居民的节能行为7。对农村居民主动亲环境行为来说,关系强度可能会从两方面促进农村居民主动践行亲环境行为。一方面,农村居民与家庭成员等人的紧密关系能促进双方进行互动交流,关系越紧密,互动交流越频繁,越有利于环保信息的共享和传播。这有助于农村居民认识到农村地区环境污染现状,提高农村居民主动实施亲环境行为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关系强度会给农村居民带来社会压力,关系强度越强,相应的同伴压力越大11。当与农村居民关系紧密的群体(亲朋邻里等)大都支持和参与环境保护时,农村居民为减轻在社会互动交流中的压力7,可能会主动采取与群体一致的做法,自觉主动实施亲环境行为。根据上述分析,提出如下假说H1:H1:关系强度对农村居民主动亲环境行为有正向影响。852023年第04期新疆农垦经济XINJIANG STATE FARMS ECONOMY调节匹配理论认为,情境因素(关系强度等)在个体在进行决策时会影响其感知价值12。已有研究指出关系强度会影响个体的感知价值13。具体而言,关系强度能促进农村居民之间进行互动交流。这有利于农村居民通过互动交流进一步了解到实施亲环境行为带来的重要价值(如减少环境污染、提升村庄居民素质等),形成较高的价值感知水平。本文结合已有研究14和实地调研情况,将影响农村居民主动亲环境行为的感知价值分为感知生态价值和感知社会价值。综上,提出假设H2:H2a:关系强度对农村居民的感知生态价值有正向影响。H2b:关系强度对农村居民的感知社会价值有正向影响。感知价值理论认为感知价值会直接影响个体的行为决策15。在居民亲环境行为研究中,诸多学者认为感知价值是亲环境行为发生的重要因素。李文欢等16认为感知价值对居民环保投资行为有促进作用。张婷等3指出感知价值能促进居民自觉实施环境责任行为。农村居民在进行亲环境行为决策前,会权衡亲环境行为带来的利得和损失17。若感知到的价值要高于行为实施的成本,农村居民更为可能会选择环境保护行为18。就感知生态价值而言,当农村居民感知到主动实施亲环境行为具有减少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等生态价值时,农村居民可能会主动实施亲环境行为。就感知社会利益而言,当农村居民知晓参与实施垃圾分类等亲环境行为有助于完善村庄垃圾处理设施、树立村庄环保新风尚时,为获得亲环境行为带来的社会价值,农村居民会倾向于主动实施亲环境行为。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H3:H3a:感知生态价值对农村居民主动亲环境行为有正向影响。H3b:感知社会价值对农村居民主动亲环境行为有正向影响。基于上述理论分析,提出关系强度、感知价值与农村居民主动亲环境行为的理论分析框架,如图1所示。三、研究设计(一)数据来源本文研究数据来源于2020年12月2021年3月在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农村地区开展的问卷调查。课题组依据随机抽样的原则,采用一对一入户、面对面访谈的方式对江西省11个设区市的农村居民开展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650份,剔除部分无效及信息缺失问卷,得到593份有效问卷,有效率为91.23%。农村居民样本的基本特征为:从年龄分布来看,40 岁及以上的受访者所占比重较高,为55.99%;从受教育程度来看,仅接受过初中及以下教育的农村居民占比55.31%,高中及以上学历样本占比44.69%;江西统计年鉴(2020)的数据显示,2019 年江西省农村 40 岁及以上的居民占54.11%,受教育程度集中在初中及以下水平,说明本研究总体样本特征与江西农村地区的现实状况较为一致,有一定的代表性。具体特征如表1所示。(二)变量设置1.被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为农村居民主动亲环境行为。变量测量参考芦慧和陈振19的研究并结合实地调研情况,在问卷中共设置3个题项。具体包括“保护环境对我来说很重要,我非常乐意实施亲环境行为(如购买节能家电、自带购物袋/篮购物等)”“我认为实施破坏环境的行为或者无视环保行为都是不合理的”“受到我个人环保信念的驱动,即使没有垃圾分类政策的影响,我也会积极进行垃圾分类”。2.解释变量。解释变量是关系强度。参考KRACKHARDT 和HANSON20的研究,设置了2个条目进行测度。“我与家庭成员的联系交流频繁”“当我想获得家庭成员信息时,都能很快获得”。图1 理论分析框架86XINJIANG STATE FARMS ECONOMY2023年第04期生态经济3.中介变量。中介变量为感知价值,包括感知生态价值和感知社会价值。参考何可14的研究,感知价值分别设置2个题项。感知生态价值设置题项为:“生活垃圾分类能够改善村里的居住环境”“生活垃圾分类能够降低有害垃圾对土壤的污染”,感知社会价值设置题项为:“生活垃圾分类能够促进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生活垃圾分类能够提高本村居民的素质”。4.控制变量。已有研究发现,个人和家庭特征会影响农村居民实施亲环境行为,且不同特征的农村居民,亲环境行为实施存在差异21-22。因此,本文借鉴相关研究,选取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个人年收入和家庭成员数作为控制变量。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及中介变量均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测量。各变量的具体测量题项及描述性统计见表2。(三)模型构建考虑到被解释变量农村居民主动亲环境行为用3个题项的均值进行测量,属于连续型变量,故本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关系强度对农村居民主动亲环境行为的影响,模型构建如下:ZD=0+1QD+2Con+1(1)式(1)中,ZD代表农村居民主动亲环境行为,QD表示关系强度,Con为控制变量的集合,包括受访农村居民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个人年收入和家庭人口数。0是常数项,1为随机扰动项。指标选项频数比例(%)性别男32755.14女26644.86年龄40 岁以下26141.01406024749.6660 岁及以上8514.33受教育程度小学及初中以下14223.95初中1863.1 36高中及以上且本科以下13422.60本科及以上1312.2 09个人年收入1 万以下2213.7 271 万3 万12621.253 万5 万12521.085 万8 万7212.148 万及以上498.26家庭成员数12 人213.543 人6711.304 人22137.275 人及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