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汉中
方言
形成
路径
成因
红生
书书书 年月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 卷第期(总第 期)()()【语言学】:汉中方言“蛮频”的形成路径及成因王红生,刘莹(宝鸡文理学院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陕西 宝鸡 )摘要 频率副词“蛮”是分布于南方较小区域,如汉中方言的一种特殊副词。汉中方言频率副词“蛮”的形成路径可示为“名词 蛮形容词 蛮频率副词 蛮”,其历史成因可从句法、语义上给以解释。频率副词“蛮”和程度副词“蛮”没有直接历史相承联系,却有间接的历史联系。形容词“蛮”歧变为汉中方言的频率副词“蛮”和多数南方方言具有的程度副词“蛮”的事实证明,不仅汉语方言发展的趋向、路径、速度不平衡,语法化也遵循这个规律。关键词 汉中方言频率副词“蛮”;强度量;频次量;形成路径;历史成因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语法化隶属语言历时演变层面,而方言语法化是汉语语法化的重要方面。方言语法化还跟方言演变的不平衡规律相关,即历史上某个语法成分可能在不同地域方言中的语法化路径、成因、过程、结果等方面不完全相同,这可称作“方言语法化的不平衡”。本文论述的汉中方言频率副词“蛮”的形成路径及成因,以及它在南方方言中的特殊性能反映这种情况。汉中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全市辖十一个县区。经调查,汉中多数区县,如汉台区、南郑、城固、勉县、洋县、镇巴等方言都有频率副词“蛮 ”。为论述方 便,本 文 将 频 率 副 词“蛮”记 为“蛮频”。“蛮频”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汉语副词,本文在分析汉中方言“蛮频”句法与语义特征的基础上,主要是探讨这个副词的形成路径及历史成因。鉴于程度副词“蛮”广为人知,本文还会论及“蛮频”跟这个程度副词的历史联系。一、汉中方言“蛮频”的句法、语义特征要讨论汉中方言“蛮频”的历史成因,有必要对这个副词在汉中方言中表现的主要特征做些分析,这些特征不仅构成了“蛮频”,而且是早期“蛮”历史迁移的方向和结果。下面是“蛮频”在句法、语义方面的主要特征。(一)句法特征频率副词在句法结构中作状语修饰动词性成分,汉中方言“蛮频”所能组配、修饰的动词性成分主要有三种类型。修饰可复性动词。这是常见情况。所谓“可复性动词”是说这种动词指称的动作行为可以频复性进行。例如:()蛮讲?,蛮讲?,听地我都烦了!()你没看见?他一天蛮笑?!()说两次都对了,一天还蛮说?!说上瘾了?!()小侄儿蛮要?,我不买也不行啊!()他小时候蛮感冒?,还爱窜稀(意即“拉稀”)。()不要蛮回头?,看前头的路。()这几天蛮地震?,也不知道啥时候能结 收稿日期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接触层叠视角下的陕南方言史及重建方法研究(项目编号:)。作者简介 王红生(),男,陕西大荔人,文学博士,宝鸡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汉语史;刘莹(),女,陕西汉中人,宝鸡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史。束呢!以上几例中,“蛮频”所饰动词“讲”“笑”“说”“要”“感冒”“回头”“地震”等都是可复性动词,它们的组配意在表明这些动词指称的动作行为在重复进行。一个可复性动作行为在重复时还有时段的间隔性,其间隔的时段或长或短,而“蛮频可复性动词”表达的是由相同可复性动作行为频复且间隔进行的行为链。如果用 表示某个可复性动词或其指称的动作行为,用“”表示这个可复性动作行为间的间隔,那么“蛮频”。即便有些用例,如例()、例()的“蛮笑”“蛮说”前使用了“一天”这样表达持续时段的语词加以限定,也不能说其中动词“笑”“说”指称的动作行为一直延续而无间断。修饰可复性动词性词组。例如:()也不知道咋个回事,这几年蛮涨水?!()你不要蛮开我玩笑?嘞!()蛮讽刺人?干啥?你行你上!()他蛮把我往沟里头带?!()你一天天光做些坏事,才蛮让人看笑?话?!()我孙女呀,蛮叫我心疼?!例()()中“蛮频”后的“涨水”“开玩笑”“讽刺人”都是普通动宾式动词性词组,而例()()中“蛮频”后的“把我往沟里头带”“让人看笑话”“叫我心疼”则是“把”字式、“叫”字式、“让”字式等特殊动词性词组。与单个动词指称的动作行为不同,这里的动词性词组都指称复合性动作行为。复合性动作行为是由处于核心地位的一个或几个动词连带其他句法成分指称的动作行为,它的内部构成还有简单、复杂之别。每个复合性动词行为都可看成一种动作行为,只不过它是复合的。与饰单个可复性动词一样,用“蛮频”饰一个动词性词组意在表明这个词组指称的复合性动作行为频复而间隔地进行。“蛮频”跟“是”组配成“蛮频是”,其功能上相当于“蛮频”。例如:()他咋个一天蛮是笑话人?!他咋个一天蛮笑话人?!()也不知道咋嘞,这几天蛮是刮风?!也不知道咋嘞,这几天蛮刮风?!()这几天咋蛮是下雨?!这几天咋蛮下雨?!例()()中,句是“蛮频是”的用例,句是没有“是”、“蛮频”的用例。由于各例、句的构造成分、结构关系、句义基本一致,可认为其中对应的“蛮频是”“蛮频”的功能基本相同。当然,“蛮频是”“蛮频”还不能说完全相同,其区别由有无“是”的差别带来,与无“是”的“蛮频”不同,“蛮频是”中的“是”还不能视为完全彻底的虚化成分或音韵成分,在“蛮频是”中起着它的语法作用和表达特定的语法意义。本文的初步看法是,这里的“是”可看成个焦点标记,其功能是凸显其后动作行为成分在语句表义上的重要性,“蛮频是”不仅表明其后动作行为频复而间隔进行,也标志着这些动作行为是表义焦点。本文讨论的汉中方言“蛮频”主要是就上述、两种情况说的。为讨论方便,我们将这两种情况的“蛮频”与可复性动词组配、“蛮频”跟可复性动词性词组的组配统一记为“蛮频”。(二)语义特征这里讨论汉中方言“蛮频”两种语义特征:一个是词汇义特征,另一个是基于语义关系所具有的指向特征。从词汇义说,“蛮频”表达的动 作 频 次 具 有“多”的数量特征。量是事物的基本特征,而动作行为量征的重要表现是它的频次变化。汉中方言“蛮频”的词汇义可释为“老是”“总是”“再三”“反复”等,这些释义内容说明“蛮频”所示的频次并非单次,在频次上具有“多”(即表示多次)的数量特征。“多”是个数量概念,其特征有必要做些分析。所有的数量概念组成数量概念域,类似区别地理的不同空间区域,我们可据不同需要及标准将数量域切分为不同部分。其中一个划分标准是据数量多少将数量域分为“多”“不多不少”“少”三部分,如图所示,而从分布的位置说,“多”“少”处于数量域的两个边端位置,用以表达数量域的边端概念。据此位置特征,笔者曾把数量“多”“少”称为“两极数量”。“蛮频”在频次上既有“多”的数量特征,说明它也表达数量概念(只是用以表达频次的数量),而且用以表达数量域的边端概念,因此宽泛地讲,“蛮频”可看成是个数量副词。图从语义指向说,“蛮频”指向其后 表达的动作行为,用以说明动作行为的频次特征。王红生,刘莹汉中方言“蛮频”的形成路径及成因语义指向隶属句法结构的语义层面。范晓、胡裕树认为,“语义指向是指词语在句子里在语义平面上支配或说明的方向。”周国光更将“语义指向”看成“初始概念”,指“在句法结构中,句法成分之间具有一定方向性和一定目标的语义联系”。可见,“语义指向”的“向”指方向,用以指句法结构中与某语义成分存在直接关联的语义成分。单独地分析,“蛮频”中的“蛮频”与 ,例如“蛮笑”中的“蛮”与“笑”、“蛮把我往沟里头带”中的“蛮”与“把我往沟里带”等各有各的语义内容,二者组配成句法链“蛮频”后,“蛮频”不仅与其后 存在直接句法关系,还存在直接语义关系,因此在语义上指向 ,可示为“蛮频”。简单地说,“蛮频”中“蛮频”说的是 ,而不是其他句法成分,其结果是“蛮频”将自己的语义投射到 上,使后者指称的动作行为具有频复的语义特征(包括动作行为频量“多”的特征),单独的 则原无此语义特征。以上所论诸句法、语义特征构成了汉中方言“蛮频”的主体,我们探寻“蛮频”的历史成因主要参照这些特征,而“蛮频”从其源头演变至“蛮频”也是这些特征逐渐产生、浮现或凸显的历史过程。二、“蛮频”的形成路径及历史成因在“蛮频”形成前,“蛮”还有名词、形容词的用法。为简化论述,本文分别将作名词用的“蛮”记为“蛮名”、作形容词用的“蛮”记为“蛮形”,而汉中方言“蛮频”的形成路径可示为语法化链“蛮名 蛮形 蛮频”。下面分两阶段谈这种演变路径。(一)“蛮名蛮形”的演变许慎 说 文 释“蛮”的 本 义 为“南 蛮,蛇种”(),即“蛮”初指南方族群,而这种族群的特点是与虫蛇习居。对于“蛮”字缘何从“虫”,徐灏 段注笺 指出:“南方多虫蛇,故蛮闽从虫。皆名其地而移以言人耳。”()这似认为“蛮”初指南方,后转指此方族群。用地名转指其地之人,这是常见的词义引申方式。无论指南方还是其族群,“蛮”起初都是名词。后来,“蛮”从指南方族群的名词演变成义为“粗野”“强悍”()的形容词,这种演变主要是以句法功能为条件、通过语义变化实现的。汉语名词不仅具有作主语、宾语的典型功能,作定语也是常见功能,表达的典型义则是指称事物,而作定语是汉语形容词的典型句法功能,表达的典型义则是饰状。汉语名词、形容词既有功能交集或共性,如它们都可作定语,以此为句法条件,如果一个名词由表达指称事物的典型义转变为形容词表达的典型义饰状,那么这个名词就会演变为形容词。这样,“蛮”从名词演变为形容词的成因可用其作定语时的词义演变给以解释。这可细分为两个阶段:领属性定中短语“蛮名”中“蛮名”作定语,用以指称领有者,其后名词性成分 是中心语,用以指称被领有者。独立地看,这里“蛮名”、都表达指称人物的名词典型义,以此语义为基础,它们合成的“蛮名”表达领属关系。至少魏晋后,领属性定中短语“蛮名”的用例便逐渐增多。例如:()韦庶人乳母王氏,本蛮婢?也,怀贞聘之为妻,封莒国人。(大唐新语谀佞)()刘道欣坚守建平,攘兵譬说不回,乃与伐蛮军?攻之,破建平,斩道欣。(宋书沈攸之传)()是时蛮贼?充斥,六军将亲讨之,翻乃上表谏止。(魏书袁翻列传)修饰性定中短语“蛮形”中“蛮形”作定语,是修饰成分,其后名词性成分 是中心语,是被修饰成分。词义为粗野、强悍的“蛮形”从“蛮名”演变而来,以之修饰 而成的“蛮形”可能产生的较晚,如例()、例()都是明代后的用例。除此之外,汉语形容词的典型功能还包括作谓语,如例()中“蛮形”作主谓短语“人蛮”的谓语。()也不曾见你这个出家人,恁地蛮法?!(水浒传 第三十二回)()蛮泼狗?,敢唐突我南将么?(三宝太监西洋记 第三十七回)()亦且盖天军地僻人蛮?,必致造反了。(水浒传 第一百二十回)“蛮名蛮形”的演变动因主要是转喻()。转喻的基础是相关对象的邻近关系,是用其中某对象代表其邻近对象的概念化过程。事物是由诸多特征构成的集合。如果把一个事物看成个整体,那么构成它的各特征就可看成这事物各组成部分。这样,通过以整体代替部分的转喻机制,一个指称某事物的词语就可能演变为指称该事物的某特征。“蛮名”所指称的南方族群可看成由多方面特征构成的整体,而在古代讲究礼仪的中原人看来,“粗野”“强悍”是当时南方族群的显著特征,以此为基础,通过以整体代替部分的转喻机制,“蛮名”从指称南方族群转变为指称其构成特征“粗野”“强悍”的“蛮形”。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二)“蛮形蛮频”的演变汉中方言“蛮频”直接从“蛮形”演变而来。这种演变也是以句法功能为条件、以语义变化为路径实现的。张谊生指出,“就名、动、形三类实词虚化成副词的句法位置而言,充当状语 或者说进状位,无疑是一条极为重要的途径”。据我们的看法,与印欧系语言不同,作状语是汉语形容词的正常功能,而作状语则是副词的专职功能(),这种功能交集或共性就为汉语形容词演变为副词提供了句法条件。下面例()()中的“蛮形”都在状中短语“蛮形”中作状语:()刘荫道:“甚么提防?只是蛮杀他下?去?。”(三宝太监西洋记 第二十四回)()带了几个不见天日的残兵,摆了一个九宫八卦的阵势,又差错摆得不全,一味的蛮?闯?。(醒世姻缘传 第九十九回)()不由分说,拿起器械蛮打将来?。众人呼喝不住,见不是头,各跑散了。(二刻拍案惊奇 卷三十九)()过迁初时,那里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