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归与重构:马克思现代性批判视野中的“美好生活”_曾孟.pdf
下载文档

ID:2369088

大小:1.28MB

页数:6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1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回归 马克思 现代性 批判 视野 中的 美好生活
2023 年第 1 期总第 127 期No.1,2023General No.127Journal of Hubei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湖北行政学院学报DOl:10.3969/j.issn.1671-7155.2023.01.马克思主义研究004收稿日期:2022-12-13基金项目: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唯物史观的生成逻辑及其当代启示研究(项目编号:22AKS007)”、2022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大委托项目“新时代斗争精神的理论意蕴及践行路径研究(项目编号:L22ZD036)”的阶段性成果。回归与重构:马克思现代性批判视野中的“美好生活”作者简介曾孟(1995),男,河南信阳人,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于春玲(1976),女,辽宁本溪人,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摘要对人类现实生存境遇的关切和未来发展图景的探索始终是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关注焦点。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剖析与批判中,科学揭示了人类美好生活的本质内涵。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美好生活的实现有赖于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超越性发展,在这一过程中,美好生活一方面表现为从“物的世界”向“人的世界”的回归,即从资本的统治状态、社会关系的限制状态以及异化劳动的矛盾状态中的回归;另一方面表现为对“现实的人”世界的重构,即人的外在生活空间、精神世界以及存在方式的重构。深入挖掘、科学阐发马克思现代性批判视野中的美好生活思想,对新时代我国建构与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关 键 词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美好生活;当代价值;新时代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155(2023)01-0026-06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1对人类现实生存境遇的深刻关注与未来解放状态的不懈探索,是马克思终其一生的生动写照。在深入剖析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基础上,马克思对人的现实生存境遇进行批判省察,阐明人类美好生活的本质内涵。一方面,马克思肯定了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发展为人类追求美好生活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马克思揭露了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根本缺陷,论证了在资本主义现代性范围内根本无法创造人类美好生活的现实困境。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美好生活的实现必须依靠资本主义现代性的超越性发展。对马克思现代性批判视野中的美好生活思想进行科学解读与阐发,对于在更深层次上理解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丰富内涵、推动我国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具有深刻的现实启迪意义。一、“美好生活”宣告了从“物的世界”到“人的世界”的回归1.“物支配人”到“人驾驭物”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对生产方式的全面考量是考察人的现实生存状况与分析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必要前提。“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命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2(P520)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对生产方式的全面考量是考察人的现实生存状况与分析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必要前提。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审视,是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关键切入点。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洞察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唯一和根本目的资本的无限增殖,论证了资本的绝对统治地位及其对人的现实生活和整个社会的支配与制约。以工人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的实际状况为切入点,曾孟,于春玲(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9)曾孟,于春玲:回归与重构:马克思现代性批判视野中的“美好生活”2023 年第 1 期27马克思揭示了资本对人以及人类社会的全面统治。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工人由于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而沦为资本的附庸。工人通过自己的劳动不但没有实现财富的增长,反而使自身的现实生活日益陷入贫困。正如马克思所言:“贫困从现代劳动本身的本质中产生出来。”2(P124)与此同时,资本家仅仅作为“人格化的资本”而存在,不但没有通过财富的积累丰富自身的现实生活,反而在盲目与无度的资本扩张中丧失了作为“人”之存在的丰富性,完全沦为资本增殖的傀儡。不仅如此,由于占有全部的社会生产资料,资本家从根本上决定着整个社会生产。可见,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马克思所批判的资本拜物教、货币拜物教、商品拜物教等,就是以资本为代表的“物”统治人的现实生活、制约人类社会发展的生动写照。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不仅是现代性的本质,更是现代性的根源”3,通过对资本的批判,马克思揭露了以资本为代表的“物”的统治对人类美好生活的现实制约。不可否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变革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4(P36),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基础。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是人类美好生活的物质基础,缺乏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2(P538),人类美好生活就丧失了现实可能。但是马克思指出,以资本为代表的“物”的统治,从根本上消除了人们支配社会生产力的前提和能力。因此,必须摆脱以资本为代表的“物”的统治,使人重新掌控社会生产力,使资本为人所“驭”而非人为资本所“役”,逆转人与资本的权力关系,从而使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真正服务于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生活理想,即从“物支配人”到“人驾驭物”的回归。2.“关系限制”到“关系自由”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个人”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前提,这些“现实的个人”是处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而不断发展的。马克思指出,个人的存在与发展从一开始就受到社会关系的深刻影响。现实的个人“生命的生产”2(P532),一开始就表现为双重关系,即自然关系与社会关系。因此,对社会关系的全面剖析是考察人的实际生存状况的前提和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们之间一开始就有一种物质的联系。这种联系是由需要和生产方式决定的”2(P533),即生产方式决定着人们之间的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之“关系世界”受到私有制的根本制约,处于被支配的限制发展状态。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阐发了在私有制条件下人们社会关系被支配状态。一方面,在私有制条件下,以工人为代表的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处于绝对的被支配地位,他们的劳动不但没有创造出属于自身的财富、没有生产出自身的丰富性,反而“成为同他对立的独立力量”2(P157)。在这样的条件下,工人与占有他们劳动产品的资本家无疑处于完全对立的状态。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这种对立进一步普遍化为他们所代表的两大阶级的根本对立,这是人们社会关系之普遍化对立状态的现实写照。另一方面,“在异化劳动的条件下,每个人都按照他自己作为工人所具有的那种尺度和关系来观察他人”2(P164)。在私有制条件下,工人是资本增殖的“机器”、是依靠出卖自身劳动力而存活的“商品”,完全丧失了属于“人”的现实丰富性。因此,“工人所具有的尺度和关系”代表的是资本的关系而非人的关系。私有制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通过外在的“物”的形式制约人的发展,更作为一种内在的观念根植于人们的头脑之中,成为限制人之“关系世界”良性发展的深层机制。实现人们社会关系的自由化,是美好生活的基本内涵与现实要求。社会关系的自由化,建立在废除私有制的基础之上。那时,人之社会本质“直接体现在他的个性对象如何是他自己为别人的存在,同时是这个别人的存在,而且也是这个别人为他的存在”2(P187)。人与人在对象化的关系中不断确证“人”的本质的丰富性,才能实现从“关系限制”向“关系自由”回归。3.“主宰自然”到“顺应自然”“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2(P531),而人们生活资料的获取正是依赖于自然界,也即“人靠自然界生活”2(P161)。无论是从理论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23 年第 1 期28领域还是从实践领域来看,自然界与人都是密不可分的。从前者的角度出发,自然界是人类思维活动的客观对象,“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2(P161),是人的意识的重要构成要素;从后者的角度来看,自然界作为人的实际需求满足的对象和实践活动改造的对象,人在实践中把自然界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2(P161)。由此可知,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来都不是互相割裂、彼此对立的。但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人与自然的关系背离了其本质。一方面,资本主义社会的巨大生产力基于无节制地掠夺与破坏自然界的基础之上,正像恩格斯所描绘的那样:“一切可以保持清洁的手段都被剥夺了,水也被剥夺了”2(P410),这实质上催生了人的现实生活的不幸。另一方面,在私有制条件下,异化劳动使自然界与人相异化,自然界“变成了对人来说是异己的本质”2(P163)。在资本主义现代性范围内,人与自然的关系陷入了无法逃离的双重误区。人类一方面沉溺于对自然的主宰与征服中无法自拔,另一方面在改造自然中日益催生出人与自然的对立。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基本视角,马克思借助这一视角对人类现实生存境遇进行深刻反思。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界不但为人类的生存提供现实的物质条件,其在人的未来发展也即美好生活的实现中同样发挥着关键作用。人与自然的分离与对立,制约着人类美好生活的实现。因此,必须摆脱资本主义现代性范围内人与自然关系的对立状态,实现从“主宰自然”到“顺应自然”的回归。所谓“顺应自然”,就是把自然界重新作为人之本质规定性的存在,不以破坏自然为前提追求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是把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目的,从而走出“本末倒置”的误区,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中追求、创造人类美好生活。二、“美好生活”昭示着“现实的人”世界的重构1.以“真正的共同体”代替“虚幻的共同体”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2(P571),共同体是人确证自身丰富性的现实场域。资本主义现代性范围内的共同体是一种虚幻的共同体,其根本无法承载人类美好生活的实现。基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两种视角,马克思揭露了虚幻的共同体的本质。一方面,在资本主义现代性范围内,人与自然背离了二者作为“生命共同体”的本质关系,以牺牲自然为前提来实现人被资本主宰下的无休止的欲望满足,由此催生了人类生存环境的持续恶化。原本相互依存的关系陷入了一种相互对立的恶性循环状态,人与自然作为“生命共同体”的内在价值也就被抛弃。另一方面,人与人本质上作为一种“社会共同体”而存在,人们在相互联合而成的共同体中不断确证自身的社会本质。但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与人相互联合而成的共同体实质上“是一个阶级反对另一个阶级的联合”2(P571),限制着人类美好生活的实现。在这种“虚幻的共同体”中,人背离自身的自然本质与社会本质,成为抽象化的存在,“虚幻的共同体”实质上摧毁了“现实的人”的存在场域。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2(P571)。要实现美好生活,必须摆脱“虚幻的共同体”的束缚、建立“真正的共同体”,重构“现实的人”之存在场域。这种“真正的共同体”是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和人与人联合而成的“社会共同体”的本质展现,在“真正的共同体”中,人们才能重新确证“现实的人”的丰富性并获得追求美好生活的能力。2.以丰富的精神生活代替荒芜的精神生活马克思揭露了资本逻辑主导下“物”的世界的膨胀不断压缩人们的精神世界这一现实状况,洞察到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日益荒芜化的悲惨境遇。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把人当做既在精神上又在肉体上非人化的存在物生产出来”2(P171)。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人们不但无法实现肉体层面的富足,在精神上也已沦为商品也即资本的奴隶,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导致了人们在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不幸,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不但没有成为人们追求精神生活丰富化的现实基础,反而日益造就了精神生活的荒芜、抽象和单一。精神生活的荒芜与单一是工人生存状态的现实写照。在私有制条件下,工人仅仅作为贫困的资本和曾孟,于春玲:回归与重构:马克思现代性批判视野中的“美好生活”2023 年第 1 期29出卖自身劳动力的商品,他们只能作为“工人”而非“人”才得以存在。“工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